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中的桐梓海校,大批人才走向战场
2020-08-05 13:59:54  来源: 遵义晚报 文/陈果  点击:  复制链接


  桐梓是川黔公路要塞,抗战期间更是陪都重庆南向屏障,当时西撤的不少厂矿、机关、学校迁至桐梓继续建厂办学,为前方战场提供军需,更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些为桐梓留下了一笔永恒的文化财富。日前,8张70多年前桐梓海军学校老照片面世,其中有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视察海校的照片、学生毕业合影以及训练的照片等,再次揭开这所位于大娄山深处,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量航海、轮机人才学校的面纱。

  “祠堂”校舍,扎根黔北小县八年

  上世纪80年代,曾就读于桐梓海校的几名老先生重回故地,带来了一些上学时的老照片,送给桐梓文管所作历史资料留存,还让当地研究历史文化的爱好者翻拍下来。借“老照片·遵义事”之机,一位喜爱收藏历史文物的先生,特将8张有关桐梓海校的老照片,在网上传给遵义晚报记者。先生姓张,不愿留名,只希望能将那段辉煌历史再现,让更多人记住桐梓海校。

  (桐梓海校旧址——金家楼)

  据悉,马尾海军学校,是中华民国海军在福建省福州马尾镇,设立的一所培养初级海军军官的学校,其前身是沈葆祯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1913年,原船政后学堂改为马尾海军学校(前学堂则改为海军制造学校),隶属于海军部。1937年,抗战爆发后,设在马尾的海军学校在9月先迁至离校不远的鼓山涌泉寺,1938年6月再迁湖南湘潭,1938年10月迁至桐梓县城,故又称桐梓海校。

  当时的桐梓县城,东面是连绵起伏的大山,东山脚下,是名为“溱溪”的小河。记者所收到的其中一张老照片,就是海校学生在溱溪河游泳训练时所拍摄的。抗战时期,溱溪河是桐梓海校的游泳课堂。

  从溱溪河步行至县城文笔路的桐梓海校旧址——金家楼,十余分钟的路程。据说,金家楼之前是城东金汉初为其母亲建的“节孝祠”,海校将它租用作校舍,师生们称它为“金家楼”。学校租用后,又在楼前楼侧增修了图书馆和其它一些附属建筑、操场等。1942年初,校舍不够用,又将旁边的城隍庙前殿及走廊改建为饭厅、学生寝室和教室。

  人才济济,桐梓校址成珍贵实物

  记者在遵义市图书馆查询有关这段历史的资料,获悉曾从“金家楼”毕业的学生,有“二战”时大西洋海战和诺曼底登陆战役立下战功、新中国“南昌舰”首任舰长郭成森。据悉,在桐梓海校训育主任周宪章的带领下,郭成森等17名桐梓海校学生参加了二次大战中的大西洋海战。郭成森所在的英国巡洋舰,在海战中,击沉了德国最大的战斗舰和战斗巡洋舰。

  (在溱溪河训练的海校学生)

  还有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中科院资深院士王绶琯,新中国农业部部长何康等。以14岁年龄写出《海军救国论》的刘和谦,也是在桐梓海校学有所成。

  著名的爱国将领邓兆祥,曾是桐梓海校训育主任。1949年2月,邓兆祥在上海吴淞口成功率领“重庆舰”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是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著名海军上将萨镇冰(二排左七)到桐梓海校视察与师生合影)

  从1938年10月迁入,至1946年迁往重庆山洞海军总司令部旧址,海校在桐梓办学八载,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中,航海、轮机、造舰三个专业12期(班)共培养了300多名学生。

  由于海校在其它地方办学的旧址已毁于战火,桐梓“金家楼”,成了见证海校在抗战时期发展历程的珍贵实物。1997年出版的《桐梓县志》写道:“该校在桐梓期间,群贤荟萃,校风严谨,培养出大批高级海军人才。”

  校纪严格,考试不及格一律退学

  海校直属当时的海军总部管辖,校长为少将军衔,校长及主任教官由海军部直接任免。学校对生源要求严格,报考的学生须年龄为15岁左右,具备初中文化,身体健康、视力好、无色盲,身高150厘米以上、体重40公斤以上,并要求身家清白。

  抗战爆发后,海校曾一度中断招生,1941年11月才恢复招生。1943年,桐梓海校举行第三次全国性招考,全国各地报考者众多,被录取者寥寥。如广东曲江考区的报考人数有八九千人,最终只有24人通过初试。

  海校设航海、轮机两个专业,学制分为校课六年、舰课两年,不放寒暑假。设置的学科除国文外,数理化及各专业课程全部采用英国原版教学。除原来在马尾入学的航7、航8、航9、轮5等随校西迁到桐梓继续完成学业外,其后又有几届学生陆续考入桐梓海校,并开设了造舰班。

  海校对学业要求极为严格,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一律退学;在校期间违纪者一律开除。

  有资料记载,海校航海12班入学时有58人,经过严格筛选,毕业时只剩下28人。轮机4班30名学生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纪律松弛,因晚上未列队点名全部被开除。

  恢复旧址,三层小楼创辉煌历史

  1946年,海军学校迁离桐梓后,旧址由桐梓地方政府管理。新中国成立后,旧址作为县公安局和法院的办公楼。2002年9月,贵州省“桐梓海军学校”遗址修复陈列馆筹建基金会在桐梓成立,并在县城中心按原貌修复了海军学校。

  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三层楼建筑,青色的砖墙、红色的走廊和门窗,按照当年的旧貌,修复的海军学校分为办公、教学和宿舍主楼,以及饭厅、图书馆、操场等附属场所。站在海军学校校址内,仿佛可见70多年前海军学校的学生,为了民族的存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在小楼里发奋苦读的场景。

  从马尾海校到桐梓海校,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从清末到民国,到抗日战争,是中国海军将领的主力。甲午战争时期的海军战将(丁汝昌除外)、北伐军的海军总司令及舰艇将校、抗日战争时期的海军总司令及绝大多数海军将领均出自该校。可以说,这个学校是我国海军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2006年,桐梓海军学校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建起陈列馆,陈列当年的照片和实物,供各界人士参观瞻仰。

责任编辑:李艳萍 最后更新:2020-08-05 14:14: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史上的公路之谜——二十四道拐

下一篇:荔波县的抗战遗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