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冯玲烈士墓碑三次迁徙纪实
2018-03-25 11:01:22  来源::海盐政协 嘉兴市信息中心 江志伟   点击:  复制链接

  冯玲(1919年4月8日--1939年7月1日),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人。1938年,随上海煤业救护队西行,奔赴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成为一名新四军女战士,分配在设置于云岭中村的新四军教导队医务所从事医务工作。1939年7月1日,在日机轰炸新四军军部时为抢救伤员而英勇牺牲,时年20岁。在有叶挺、项英参加的追悼大会上,被追认为新四军“抗日烈士”,军部号召“大家都要向冯玲英雄学习”。

  冯玲的坟墓当时就建在中村河畔小山坡上的扶风阁,墓碑很高大,上面的字迹清晰有力:“一九三九年七月,抗日烈士冯玲之墓,新四军教导队医务所全体敬立”。冯玲因此成为云岭新四军军部唯一一位竖有墓碑的抗日烈士,而那座至今已有74年的“抗日烈士冯玲之墓”的墓碑,也便成为了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区域唯一一座新四军抗日烈士墓碑革命文物。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块冯玲烈士墓碑,却经历了三次有些惊心动魄、甚至不乏戏剧性的迁徙,史实珍贵,值得纪实。

  一迁:从扶风阁墓地迁到中村乡政府大院

  冯玲的亲姐姐冯云是在1939年的8月获悉妹妹冯玲牺牲的噩耗的。冯云回忆说:1939年8月,我突然收到原上海福新烟厂工友朱潮发自皖南的来信,把一个噩耗重重的砸在我的头顶。“你的好妹妹冯玲已于今年7月1日光荣牺牲,他是在日寇飞机轰炸我医务所时奋力抢救伤员而被炸死的,刚刚开了追悼会,军部号召大家都要向她这位英雄学习……”

  冯云征得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李淑英同志的同意之后,便与丁志辉、顾莲英、孙从耳等几个人一块,从上海外滩登上轮船,水陆跋涉,走了二个月,才到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招待所。当人们知道她就是冯玲的姐姐时,那位严肃得怕人的组织部长李子芳就找她个别谈话。一开始就证实了噩耗的真实无疑,然后非常沉痛地安慰她,最后他又十分果断地安排她住下来好好休息一下,说明天派人带她去中村医务所。

  冯云回忆说:那是1939年11月的事儿。第二天去看了妹妹曾经工作过并光荣牺牲的地方中村医务所。看完中村医务所,又把我引到冯玲的住处。一踏进门口,不用人们指点,我便径直朝那两只熟悉的小皮箱走去,颤抖着跌坐在她的床上。医务所的同志对我说:“这是冯玲烈士留下的遗物,现在交给您了,请看看吧”。我怕打开那两只小小的皮箱,怕看到妹妹的遗物心情更加受不了冲击,我断断续续地说着我的心里话:“新四军就是冯玲的大家庭,这是她给我信中说过的话,这些遗物还是放在大家庭吧……我只想找几张妹妹的照片带在身边经常看看她”。一位女同志听说我要照片,抱着歉意地接过话头说:“冯玲烈士的照片本来是有几张的,追悼会刚开过就被她的几个好友拿跑了,一张也没留下”。接着我们就来到中村河畔的扶风阁,冯玲的坟墓就建在这儿的小山坡上。向着墓碑,我把头低得很沉很沉,同志们站在我的身后,也都低下了头默哀致意……霎时,我好像听到冯玲那银铃般的声音:“好姐姐,留在这大家庭吧,让我们姐妹俩还像过去那样并肩前进”。我毅然留了下来,也穿上了新四军的军装,经过新四军学习队的学习之后,被分配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三支队五团从事民运工作……

  这是冯云第一次亲密接触冯玲烈士坟墓及其墓碑,之后,由于新四军战事频繁,随后又亲身经历了“皖南事变”,致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她再也没有见到冯玲的坟墓及其墓碑。直到1988年,冯云、汪奇两位新四军战友伉俪,双双打从山西省太原市离休,回到汪奇家乡安徽省黄山市定居安度晚年。此时,冯云家乡浙江省嘉兴地区党史办来函,约请她撰写关于冯玲烈士的传记材料时,她才将这些关于妹妹坟墓及其墓碑等情况写入《冯玲传》中,发表在《嘉兴党史通讯》杂志上。

  1989年,海盐县党史办的同志,在读到冯云应邀撰写并发表在《嘉兴党史通讯》杂志上的《冯玲传》之后,就与冯云取得联系,并很快就来到安徽黄山市冯云家中,了解到相关的情况,然后又去到泾县云岭中村乡政府大院,拍摄到竖立在中村乡政府大院里的冯玲烈士墓碑的照片,除了用作海盐党史资料外,也给冯云寄了一张用作纪念。

  这是冯云第一次获悉妹妹冯玲的烈士墓碑已经从扶风阁墓地迁徙到中村乡政府大院的信息。

  1991年3月,冯云、汪奇夫妇应邀赴南京吴子昆家中做客,这是因为,汪奇是泾县茂林人吴子昆1940年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的引导者与介绍人的缘故,此时的吴子昆是江苏省武警总队副政委。3月26日,冯云、汪奇夫妇在吴子昆、梅延庆(泾县藉新四军战友,时任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的陪同下,乘坐吴子昆的专车又从南京抵达泾县茂林吴子昆的老家,翌日,从茂林驱车径直抵达云岭镇政府与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又在云岭镇政府三名干部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两名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中村乡政府大院,并与冯玲烈士墓碑合影留念。这是汪奇夫妇自1941年“皖南事变”撤离云岭,时隔整整半个世纪之后的战地重走,更是冯云自从1939年11月离别冯玲妹妹墓碑之后,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的墓碑再见。

  原本竖立在扶风阁墓地的冯玲烈士墓碑,为什么要迁徙、竖立到中村乡政府大院呢?冯云当时并未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后来经多方打听,才断断续续的获得一些说法:原来是“文化大革命”浩劫之时,有造反派已经觑觎到墓碑上的“国民革命军军徽”问题(“新四军”的全称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筹划砸烂墓碑破四旧。苗头刚刚显露出来,霎时间便有许多好心人出于保护冯玲烈士墓碑的好意并付诸行动,一夜之间就将其墓碑悄悄地迁徙到乡政府大院,终于躲过一劫、完好保存至今。

  二迁:从中村乡政府大院迁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冯玲烈士墓碑的第二次迁徙,即从中村乡政府大院,迁到位于泾县城郊的水西山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是1991年之后的事儿,因为1991年3月26日,冯云、汪奇夫妇还在中村乡政府大院中与墓碑合影留念;而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兴建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直到1991年1月在正式对外开放。此次迁徙的主要原因,是“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推出的“散葬烈士墓迁葬工程”的蛮干殃及。

  对于冯云来说,自己妹妹冯玲的烈士墓碑已从中村乡政府大院迁徙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信息,确实有些姗姗来迟。2006年,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拍摄《新四军女兵在云岭》系列片,前来黄山市冯云家中采访拍摄时,告诉她说冯玲的墓碑已经移到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消息时,她还不愿相信这是真的;2007年5月12日,新四军女战士、九二高龄的冯云同志,在她的家人们的陪同下,实现了她的云岭之行的夙愿(此时汪奇已经于2004年病故)。为了使冯老的云岭之行能够尽量完美,在此之前,笔者已经通过泾县的作家朋友、皖南电机厂党委书记胡夏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给有关各方通报信息、打个招呼,打听冯玲烈士墓碑现在何处等。不但知道了冯玲烈士墓碑确实已经从云岭中村迁至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最新消息,而且还联系好具体的当事人的接待等事宜。

  一到泾县,就在胡夏生的陪同下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来到存放“冯玲烈士墓碑”的库房。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纪念广场、瞻仰厅等场所,冯老独自拄着拐杖一一凭吊、寄托哀思,并将专门从黄山带去的鲜花花束,亲自弯腰敬献在无名烈士墓前。作为“皖南事变”的幸存者,能以九二之躯千里来为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献花,冯老此时此刻当然是百感交集,心情非常沉重;待到被引至存放“冯玲烈士墓碑”的库房,猛见到已从云岭中村乡政府大院迁来此地的自己妹妹冯玲烈士的墓碑,竟然被存放在垃圾成堆的库房一隅、甚至于无法置放鲜花之时,她再也难以忍住哽咽,顿时老泪纵横,两腿酸软,精神萎靡。

  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胡夏生特为迎接冯老一行而准备的丰盛的午宴开始之前,由于席间胡夏生等泾县朋友们的热情款待,与这位“老寿星新四军女兵”干杯、祝福,情绪才稍有好转。宴毕,没有休息,便驱车直赴云岭。

  一路上,冯老不再说话而陷入沉思: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妹妹冯玲烈士的墓碑,早就已经从云岭的中村乡政府大院迁移到这“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她更没有想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出示的冯玲的烈士材料,竟然有那么多的错误(可以说是通篇都是错,甚至于连冯玲的籍贯都从“浙江省”错成了“江苏省”);她怎么也难以想通:早在1939年7月1日就已经牺牲在云岭中村、与一年多之后才发生的“皖南事变”毫无干系的妹妹的墓碑,为什么却要放到这“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里来?……思来想去,最后作出两个决定:回去之后,一是赶紧给泾县有关方面寄去《冯玲传》以改讹误;二是给泾县有关领导写一封关于冯玲烈士墓碑的信。

  打从泾县回到家就将《冯玲传》寄出之后,冯老就一遍又一遍地酝酿、起草那封《关于冯岭烈士墓碑问题的信》,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定了稿,并给张光勇书记并泾县县委寄去。

  三迁:从“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迁到军部旧址区域

  这封《关于冯玲烈士墓碑问题的信》,是2007年5月16日邮寄给泾县县委副书记张光勇同志的。为什么要寄给张光勇书记呢?这是因为,冯云一行在参观云岭东南局旧址时,正好巧遇到张光勇书记陪同上级领导也在参观。当导游将冯云介绍给他的时候,他非常激动地与冯云握手致敬、表示欢迎,并合影留念。当他听到冯云关于妹妹墓碑的问题反映之后,当即表示有错必纠。

  得感谢张光勇书记与泾县县委的重视,依据“有错必纠”的原则,雷厉风行、说到做到地将“冯玲烈士墓碑问题”提上了泾县县委的议事日程,从冯云的投书反映,到问题的彻底解决,仅仅只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共解决了这么几个主要的问题,即:将冯玲烈士墓碑从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中迁出,迁回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在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区域择选墓地,修整道路与石阶,重新建筑冯玲烈士坟墓,并将墓碑文物竖立在墓前;在冯玲烈士墓右侧,再竖立一块重点文物标志碑;将冯玲烈士的正确介绍内容纳入军部旧址纪念馆导游解说词;将冯云撰写的《冯玲传》等正确史料在《云岭烽火》杂志上全文刊发等。

  2008年3月10日,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汪保萍,就给冯云寄来新建的冯玲烈士坟墓照片三帧。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在新建的冯玲烈士墓的旁边,配套新立了一块重点文物标志碑,碑上镌刻着“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一年九月八日公布 泾县人民政府立”等字样。

  至此,冯玲烈士墓碑的迁徙问题总算告一段落,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冯玲烈士了,可以告慰冯玲烈士的亲姐姐冯云女士了,可以告慰冯玲家乡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的父老乡亲们了,当然更可以告慰光荣而悲壮的新四军军史了。(作者江志伟系冯云的大女婿,安徽省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3-25 11:03: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安徽——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下一篇:桃花峰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