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唐淮源 中条山殉国上将
2018-08-24 21:15:54  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  点击:  复制链接

  唐淮源是抗日战争中牺牲于战场上的国民党4个上将之一。他的死,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悲壮惨烈的一页

  1942年1月4日,云南日报发表社论《哀痛悼忠魂》:“(唐)将军为国之干城,抗战之支柱。国家损此干城,抗战失此支柱,将增加抗日之困难,凭添战争之阻碍,吾人为国惜才,更难禁为之一哭!”

  文/本刊记者 李娜

  1941年3月,国民党陆军第三军被日军合围中条山,唐淮源军长召集所部三位师长训话:“现在情况极险恶,吾人在事有可为之时,应竭尽心力,恢复原态势。否则当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我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然而唐淮源将军后被困县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5月12日,身陷绝境的唐淮源以气壮山河的气概在笔记本上写下遗书:“余身受国恩委以三军重任,当今将士伤亡殆尽,环境险绝,回顾总军两部向南而去,望余之总司令和参谋长,能安然脱险,收拾本军残局,继续抗战,余目瞑矣。”之后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县山之岭。

  唐淮源的孙女唐迦音、孙子唐钟英曾这样写道:“我们对祖父的印象已是非常模糊零散,从长辈嘴里听到的,也多是他孝敬老人、尊敬师长、爱护士兵、严教子女的故事。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殷殷热血,却永远流淌在我们后代的血脉里。”

  艰难岁月 入学讲武

  唐淮源,字拂川,云南省江川县人,1886年出生于翠峰乡麻栗园村。唐淮源未满周岁,父亲即撒手而去,留下淮源母子俩相依为命。唐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地,住在两小间茅草房里。唐母姚氏,勤俭能干,苦节抚孤,后经乡邻介绍,受佣于乡绅侯氏。后淮源到了读书的年龄,伴侯氏子读,因聪明好学,事母至孝,深得塾师胡歧山怜爱,破例不收学费接纳淮源为学生。

  1909年,由于唐淮源的勤奋努力和老师的教导资助,唐淮源终于完成学业,参加乡试得中,到昆明赴省试。时逢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办,唐淮源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考人讲武堂,被编人丙班二队,与朱德和同乡金汉鼎等为同学,相交甚厚,并结为“金兰之交”。讲武堂总办李根源以及教官,多是同盟会会员,学生500多人,大多是不满清廷的腐败无能、不满现状的热血青年。学堂里同盟会组织的活动非常活跃,他们传阅反清革命书刊,宣传革命主张,经常在一起秘密谈论如何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云南讲武堂已成为云南革命的摇篮。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唐淮源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

  1911年10月30日,唐淮源参加云南“重九”起义。11月1日,参加辛亥革命。时云南扩充新军,下级军官十分缺乏,便从讲武堂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100余人编为特别班。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等同被选入特别班,加紧训练,提前8个月于1911年11月毕业,派往军中,出任排长。

  1915年11月,袁世凯复辟称帝,同年12月25日,云南首发讨袁护国,唐淮源随蔡锷将军率领的护国第一军于次年1月出师四川,与陈宦的北洋军作战,时担任副连长。战斗中,唐淮源足智多谋,屡建奇功,升任营长。1918年,升任步兵第五团团长,旋调四川宜宾县任县长,颇有名声。继后,升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参加靖国等役。

  1922年初,滇军内讧,唐继尧回滇复辟。3月10日,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离滇。4月达重庆,投四川督军刘湘。6月,川军混战,唐、朱、金离渝赴沪,住上海孟渊旅社,不久移居苏州虎丘李鸿章祠。6月16日,晋见孙中山,后朱德赴欧学习,唐、金入粤参加北伐,始投于第三军,转战入江西。

  1927年,唐淮源任国民党陆军学校南昌分校教育长。1928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决定整编全国军队,唐淮源调任12师副师长兼35旅旅长。1933年3月8日,升任十二师师长,督师赣皖甘宁。1936年10月,任第三军副军长兼十二师师长。

  1937年抗战爆发,唐淮源升任第三军军长。唐治军极严,部队每到一地,明令不得惊扰百姓,滋事生非,违令严惩。9月19日,是农历八月十五,朱德与唐淮源在山西阳泉火车站见面。随后,唐淮源所部转战燕赵,挥师冀晋,参与冀西、晋东、晋南诸役,旧关杀敌,晋南肉搏,娘子关一带予敌重创。在华北战场上,唐淮源率部抗日,沉着果毅,屡挫强敌、威震华夏。

  1938年夏,唐淮源所率的第三军,奉命由东北战场转入晋南中条山作战。中条山为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为了保卫这一战略要地,调集了两个集团军7个整军,一个改编旅,一个游击队,约16万人防守中条山。唐淮源所部第三军,隶属第五集团军,为滇南健儿组成,守中条山中部闻喜、夏县以东区域。自同年十月始,协友军击败敌寇13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保卫了潼洛。每当前方情况险恶时,唐淮源总是亲自到前方去督战,挽回了许多危局。

  “滇军完人” 尊师孝母

  1939年4月17日,唐淮源之母因病逝于故乡江川县江城。唐淮源事母至孝,得知噩耗后焦急万分,但他深知,自古忠孝难于两全,大敌当前,抗敌是首位的,便迟迟未回乡奔丧。是年秋,战事稍缓,唐淮源请假回乡奔丧。

  唐淮源在由昆明至江川县县城家中的路上,经过故居的茨桐关,得知村民在村前摆香案迎接,深感不安。距村半里多之地时,即下滑竿步行,一一见过父老乡亲。唐淮源被迎进村中大寺之后,未见自己的启蒙老师胡歧山老先生。一问方知,胡老师年逾古稀,行动不便。他即命随行之人与乡亲上胡家去请。胡老先生被请到时,唐淮源迎出寺门,跪于寺门前的石头路上:“老师!请受学生唐淮源一拜!”胡先生慌忙扶起唐淮源:“唐军长不必行此大礼!老朽承受不起啊!”唐淮源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没有老师教诲,哪有淮源今天!”唐淮源把老师扶上正座,亲为斟茶。命随行人员拿出七十块大洋,捧给老师。

  办完母亲丧事,唐淮源奋笔言志,写下一副对联:“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志誓死报国,抱定与中条山共存亡之决心。

  中条山战役 铁血流芳

  1941年3月,日军调整兵力部署,秘密从华北、华东、中原三个战场上调集了八个师团、九个旅团、一个骑兵团、另加飞机百余架和若干特种部队,兵力达25万人以上,装备精良,扑向中条山,志在必取。日军妄图乘我军南临黄河背水之危,将晋南我军歼灭于黄河北岸。为了攻占中条山,日军派出一支部队,白天大张旗鼓地在风陵渡由中条山所在的黄河北岸渡到洛阳所处的南岸,摆出一副要攻击洛阳的假象,实际上到了夜间,白天过河的日军又悄悄从南岸渡回来,第二天又如法炮制。我军战区长官司令部和两个集团军总司令部均处于麻痹状态,不但没有发觉敌军声东击西的军事目的,反而因大军坚守数年,日军未克,守军给养困难,将中条山我军的后续军队他调,使这一战役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

  4月下旬,国民党在洛阳召开战区军事会议,会议由何应钦主持,会议对敌我军事态势做出了错误判断。会上认为,日军调动大部队是意在攻占中原古都洛阳,要将中条山守军的一个主力军调过黄河守洛阳。唐淮源身在一线,深知当时敌我军事态势,他在会上陈述,日军现在中条山前沿聚集重兵,中条山的防务有隐患,只有一线部队而无预备队,没有纵深部队配置,一旦被敌攻破,后果不堪设想,部队不应它调,反倒应该加强。但是,此意见被否定。会后,战区长官司令部将我一个主力军由中条山一线调过黄河守洛阳。 5月初,才发觉日军虚张声势明攻洛阳城,聚集重兵暗夺中条山,我军将守卫中条山的部队调守洛阳是上了日军的当。战区司令部又要将此军调回去,可是,部队来回奔波,疲于奔命,在回军路上被日军击溃。

  1941年5月7日,日军兵分四路发起猖狂进攻。日军首先以异常密集猛烈的强大火力集中攻击我第三军和九十八军防地。又用数百架次飞机轮番狂轰滥炸;随之,上千门重炮一齐开火轰击,整个中条山成了一片火海。紧接着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扫射开路,大量日军跟随其后,空降兵自空而降强占了一些重要的制高点。我军将士同仇敌忾,予以迎头痛击。可是由于我军缺乏大战恶战准备,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更没有后续预备部队补救。当天我军前沿阵地即被敌军攻破数处,战场形成犬牙交错之状,我军相互之间联系配合均受到极大影响。

  日军发起总攻的第二天,5月8日,防守中条山战区中心晋南垣曲的我四十三军,在失去几个阵地之后,于下午提前撤退,使得日军乘虚而入,将中条山我军阵地分割成两半,整个中条山战场局势危急险恶。战区司令长官部下令撤退。

  唐淮源所部第三军驻地为中条山主脉,首当其冲。敌军于8日突入第三军左侧后,分袭各部,截断我后方联络给养线。第三军将士在唐军长的率领下浴血奋战。唐淮源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以守土卫国,寸土必争的精神,沉着果敢指挥所部官兵,展开异常猛烈的运动战。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我军腹背受敌,左右被攻,极为疲惫。

  唐淮源在收到司令长官蒋鼎文的撤退电令后,已经陷入重围,无路可退。当我军其他部队已经突围撤退时,唐淮源仍在指挥第三军将士以死相拼,反复冲杀,声震苍天,气吞黄河!

  5月10日,唐淮源率三军将士向南突击,与深入之敌遭遇于温谷村附近。为争温谷村以北之高地,第三军将士前赴后继,厮杀拼搏,血染黄河!

  5月11日,山口与黄河各渡口,均被敌占,敌主力以分进合击之势合围第三军,必欲置之死地。第三军伤亡过半,四面受敌,粮尽援绝,后路已断。危急关头,唐淮源召集手下三位师长,毅然言道:“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中条山南北幅员约百里,当时除第三军以外,我军已安全撤退。敌众我寡,第三军将士经过一周的殊死决战,饥疲交困,且敌我纵横交错,天险黄河横亘于后,我军身处绝境。唐淮源下令以团为单位,化整为零,以分敌势,分头突围。他亲率十二师之一部,向县山且战且走,遇到日军大部队,左冲右杀,无法逾越,不得已转向西,处于不利地势,又被敌军阻于东交口附近。几经激战冲杀,至12日晨到达县山。马蹄沟、水泉沟、大寺坪等处之敌追踪而至,环攻甚急。敌我尸横遍野,血染黄土。

  12日,唐淮源将军饮弹自尽于县山之岭,是年55岁。

  27日,唐淮源将军之婿,即该军辎重兵营长杨继虞,冒着生命危险亲往县山掩埋了将军遗体。

  1942年1月4日,云南日报发表社论《哀痛悼忠魂》:“(唐)将军为国之干城,抗战之支柱。国家损此干城,抗战失此支柱,将增加抗日之困难,凭添战争之阻碍,吾人为国惜才,更难禁为之一哭!”

  1941年,国民党江川县党部奉命于县城东门营造唐公祠,供奉陆军上将唐淮源将军牌位及肖像。1986年适逢唐将军诞辰100周年,牺牲45周年,国家民政部追认唐淮源为革命烈士。1990年4月,唐将军的骨灰安葬在江川县革命烈士陵园。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08-24 21:18:0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唐淮源朱德义结金兰 为何各奔前程分属国共两党?

下一篇:抗日名将唐淮源故居因无财力修缮 复原遭搁浅(组图)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