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1938年10月,我随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乘船从武汉向长沙撤退。当船只驶过城陵矶进入洞庭湖以后,大家对敌机空袭的紧张心情,似乎稍微松驰了一点。人们总认为日军只是轰炸长江中向西撤迁的船只,殊知曙色初开,敌机已在洞庭湖上空侦察轰炸。大家思想又紧张起来,一致抱怨粤汉铁路局曾经答应拨车又未兑现的往事。有次船傍湖中小岛行进,敌机迫近投弹。孙师毅故
来源:张肩重
2019-11-21 11:25:38
〖长沙大火·善后救济〗周恩来同志参与组织领导长沙大火后的救灾活动
长沙大火发生在1938年11月12日后半夜两点左右,准确地说,起火时已是13日凌晨。火是国民党放的,命令是蒋介石下的当时还专门组织了放火队,东、南、西、北各区都有一个大队,放火时3人一组,除带有武器外,一个提着火炉,一个提着煤油桶,放火时一边喊:敌人来了,快逃!一边就泼洒煤油点火。文化古城长沙就这样毁于一旦。1938年分配在西南工作的几个演剧队,都
来源:原载《长沙文史资料》第1辑
2019-11-21 11:19:50
1938年10月,日本鬼子占了武汉,又沿着粤汉铁路进攻岳阳,企图渡过泪罗江,进逼长沙。长沙有我们十八集团军驻湘办事处,地点在寿星街。周副主席从武汉撤退路过长沙时,就住在这里。办事处是二层楼房,副主席住在楼上,因为他整天里忙工作,所以楼上的电灯总是彻夜亮着的。我们几次向周副主席提意见,请他注意身体,早些休息,他每次都答应得很好,可是到半夜去
来源:节自《跟随周副主席十一年》
2019-11-19 17:11:45
我于1938年10月在陆军大学结业后,由军令部分发到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任少将高级参谋。11月16日,我到达南岳,参加南岳军事会议的筹备。会议的主要内容为:1 总结上海与武汉会战的经验教训;2 对今后抗战的军政、军民团结,部队的训练,弹械粮林的补充;3 对长沙文夕大火的检查。我因在秘书处担任提案收集整理事宜,因而得以获知一些情况,兹记述如下。文夕长沙
来源:原载《文史资料选编》第1辑
2019-11-19 15:22:19
在湘南的一个小站1938年11月上旬的一天,我作为委员长侍从室的一名机要电话员,随同蒋介石及林蔚等人乘一列专车抵达了长沙。抵长沙后,我即赶赴长途台工作。在长沙大火的前一天上午,我趁空外出,经北郊湘雅医院到市区八角亭一带溜了一趟,只见市面凄凉,行人稀少,只有军车满载汽油桶在马路上疾驰,还有军队用大板车满拖着木柴,气氛显得异常紧张。我回
来源:节自《我为蒋介石接电话30年》
2019-11-19 15:15:35
1938年11月,日本侵略军已打到湘北新墙河一带,长沙十分危急,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准备放弃长沙。那时,我在军统湘站工作。军统湘站也采取了紧急措施,先将家属撤向后方,其他人员暂留长沙,待命行动。11月12日深夜,全城撤退的命令下达了。撤退时的情况是紧张的、混乱的。又听说长沙警备团已出动了,救火大队的水龙水枪也出来了,准备抽煤油、汽油烧毁那些
来源:原载《芷江文史》第3辑
2019-11-19 14:51:38
人长沙大火发生之后,我与酆悌分手了。当天,我到了湘潭,便到处找车去邵阳,但直到14日还没有找到。这时,我想起了二OO师在湘潭,就去见杜聿明。杜告诉我:酆悌被捕了!酆悌被捕,我原以为蒋介石不至处他以极刑,因为酆是蒋氏偏爱的学生,并曾任侍从室的要职。及至酆被枪决的消息传知后,我想自己必不能免于刑事责任。当时,我的同学杨运在二〇○师任机械化处
来源:许权
2019-11-19 14:45:13
关于长沙大火的真相,众说纷纭,各有所见。对于此案主要责任者问题,至今仍无定论。1938年11月下句至1945年,笔者曾先后听到长嫂胞弟游寿愚(时任全国禁烟委员会秘书长,与酆悌为表兄弟。)及其堂弟游子青述及此事。今特追忆如下,以供有关研究者参考。酆悌1938年11月下旬,笔者在长沙市南门外青山祠游寿愚寓所,时游寿愚正准备动身赴渝,曾仓促向我讲述了有
来源:杨明初
2019-11-19 11:27:39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的前两天,我随设在武汉大学的中央训练团第四大队专训班第一期学员(大专和留日学生),共400人,由班主任桂永清(江西贵谿人,后任驻英军事代表团长、海军代总司令),大队长戴之奇(贵州兴义人,整编六十九师师长)亲自率领,由武昌乘最后一次列车撤退来到长沙,在长沙大火前夕,又转移到邵阳。长沙大火后,曾任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的
来源:田霄汉
2019-11-19 11:17:30
张耀宸,安徽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抗战初期,任国民党军法执法总监部军法官。长沙文夕大火之后,蒋介石为了推卸焚毁长沙的罪责,组织军法会审,对长沙警备司令酆悌、湖南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警备第二团团长徐昆进行审判。张耀宸是这次军法会审的主要承审员,又是执行酆悌等死刑时的监刑官,因此,对这次会审经过知之甚详。1939年春,我在沅陵施则凡(安徽
来源:原载《湖南文史资料》第18辑
2019-11-19 11:11:55
文重孚文重孚,又名运开,字雨楼,湖南省益阳县十五里欧公店甘溪村(今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镇金猫山村甘溪村组)人。1902年5月5日出生于农民家庭。父洪典,母骆氏。兄弟姐妹7人,重孚排行第五。长兄藻香,1927年曾任本乡农民协会主席;次兄正光、三兄吉吾系双胞胎,四兄立田,均务农;长姊梅秀,早年夭折;妹妹月英,嫁曾氏。1908年,文重孚6岁时,随父移居龙阳(
来源:谢腊生 徐景岱
2019-11-18 17:24:15
雪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武汉后,即沿铁路向南进犯。11日占岳阳此时,长沙一片混乱,市民惶恐非常,纷纷向四处逃难,所有交通工具已抢雇一空。十字街头也正在挖掩体,堆置沙包,准备巷战。12日上午,省政府接到蒋介石的一份急电,大意是:万一长沙不守,可彻底破坏,以免资敌。省府接到电报后,立即召集省保安处处长徐权、省会警备司令酆悌等人开会,商讨具体执行办法。锋
来源:原载《长沙文史资料》第二辑
2019-11-17 15:54:01
1938年秋天,日寇侵占武汉、广州后,长沙处在敌锋之下。是年11月间,我随军转移到第九战区,任军法分监。13日适逢长沙大火,因而奉命参与了这一案件的审理。长沙大火时,正值张治中继何健之后任湖南省主席。此时长沙接近战地,为了维持省会治安,已实施戒严。长沙警备司令是黄埔期学生酆悌,到任不到一个月。他是张治中举荐的,既是他的亲信,也是蒋介石的得
来源:原载《长沙文史资料》第2辑
2019-11-17 15:45:38
今年春,我接受了领导交给的一项特殊使命——采访1938年文夕大火的目击者。在此后整整的一个半月中,我沿着极有限的几条游丝似的线索,几乎跑遍了长沙全市的各条大街小巷,终于坐到了3位目击者(3位目击者为下文所述的邹开华、吴健人,另有黄曾厚老人。黄曾厚有专文《长沙大火目击记》,并刊本书,与此次被采访时叙述相同,故删去。)的对面,听到了他们对往事的
来源:原载《湖南日报》1996年8月16日
2019-11-17 15:11:50
1938年9月,湖南省政府机关报《国民日报》改组,由省府委员宾步程兼任社长,省府秘书、公报股长王次青任总编辑;骆何民任主任编辑,我任采访主任,与省府交际处、公报股这些消息灵通单位密切联系。大火前两天(11月10日)因《国民日报》决定迁邵阳,我负责押送印刷机、铅字赴邵阳。大火后一日(11月13日),我骑脚踏车赶回长沙,与张治中的随身幕僚同住在二里牌念佛
来源:原载《长沙文史资料》第2辑
2019-11-16 15:32:35
1938年11月12日长沙大火时,我正在长沙县东乡龙潭乡中心学校(金佛庵)任校长。这天深夜,学校附近有人远远看到长沙火光烛天,浓烟滚滚,天色为之骤变,人们感到十分惊异。翌日凌晨,我走出校门,厅上屋场私立小学教师谢福坤迎面急急走来相告:张校长,昨夜长沙城里起了大火,现在还在燃烧哩!我随即走进学校告诉同事,大家一同跑到校后操场高处观望,果真如此,隐
来源:原载《望城文史》第5辑
2019-11-16 15:21:41
1938年11月12日,我们全体同志要去伤兵医院协助分发棉衣棉被,首先到仓库去领取并登记造册,然后将衣物发送到每个伤兵手中。当时天气非常寒冷,这真是雪中送炭呵!我们用扁担挑,担架抬,板车拉,有的同志用绳子一捆就扛在肩上跑。大家都劲头十足地忙着运输和发放,觉得自己能为抗战而忙累是光荣的。当天,我是值日,忙着为同志们烧饭炒菜。同志们一天工作下
来源:贝海燕
2019-11-16 15:16:54
1938年秋,我滇军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寇的会战中伤亡过半三个师只剩一个师(即184师),在湖北黄陂一带整训。当时江西瑞昌战事吃紧,国民党中央派参谋长白祟禧前来宋埠训话,意在鼓舞士气,做战前的精神教育。旋接云南省主席龙云电示谓:补充新兵已陆续出发,作战要独当一面。经向白崇禧请求暂缓参战,得到同意,乃由湖北折回湖南荣家湾一带接收新兵和整编。整编就绪
来源:原载《保山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
2019-11-16 11:28:33
1938年11月长沙大火前,省府早决定设邵阳行署。长沙《力报》最先得张治中主席支持,迁邵阳出版;省府机关报一《国民日报》,随后亦迁邵阳。其他机关和城市居民,纷纷南迁或向农村疏散。焦土抗战已是蒋介石当时既定决策。长沙市执行放火任务的部队,早已安排,只待敌人逼近,举火为号,长沙即将化为焦土。可是敌寇铁蹄,踏上岳阳后,欲进不进,使我方当政者亦举棋不
来源:原载《长沙文史资料》第2辑
2019-11-16 11:20:36
长沙大火发生于民国27年11月12日深夜,亦即13日子丑之时,至今已历整整50年头。至于大火如何发生,传说纷纭,迄无具体肯定证据足以证明究竟。比阅何智霖先生《长沙大火相关史料试析》一文,内有那么大火是由谁引起?答案已再清楚不过之语。但我看了这篇文字,其中并无一句肯定的话。至他指不佞所记述大火发生,传系由一场火警所引发,认为未免予人以草率行事之
来源:原载台湾《湖南文献》总第82期
2019-11-16 11:16: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