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寻找国立一中 走进历史现场
2023-01-02 10:17:17  来源:沧州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查阅国立一中资料(资料片)

北京采访校友李石煇先生(资料片)

到北京采访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国立一中学生孙静轩(资料片)

到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采访泊镇九师的故事(资料片)

  2022年,在第八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上,由苏州一格映画出品的纪录片《寻找国立一中 1938》从103个口述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口述历史项目”奖。

  历时4年、辗转多地、一路寻访挖掘,纪录片为人们还原了一段抗战时期保留文化火种、流亡办校的中国教育传奇。

  这个传奇,与沧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纪录片的动因,最初源于《沧州日报》2018年的一篇报道。

  纪录片导演刘亚玉,祖籍沧州。她的家族,与国立一中息息相关。日前,记者连线在苏州的刘亚玉,听她讲述纪录片拍摄前前后后的故事。

  爷爷的痛哭

  让她踏上拍摄征程

  刘亚玉现在是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数媒系教研室主任。4年前她决定拍摄《寻找国立一中 1938》时,刚从苏州大学博士后出站不久。

  “爷爷是沧州人,他和奶奶都毕业于国立一中,爷爷还在这里教过书。《沧州日报》2018年刊登了一篇报道《沧州流亡师生创办国立一中》。爷爷偶然读到了这篇文章,竟然嚎啕大哭。爷爷那年93岁,是个性格沉稳的人,这还是我第一次见他哭。奶奶说,一辈子经过多少大事,也没见你爷爷这么哭过。”刘亚玉说,爷爷的痛哭让她意识到,国立一中在爷爷生命中有多重的分量。

  刘亚玉的爷爷叫刘钟智,珍藏着不少与国立一中有关的书籍。刘亚玉就去翻看这些书。慢慢地,国立一中的形象在她脑海里建立起来了。她想起儿时,爷爷家常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从世界各地来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立一中校友。

  她产生了一个想法:拍一部以国立一中为主题的纪录片。爷爷奶奶表示大力支持,父亲刘建说:“如果拍,就好好拍,才对得起这段历史,我可以帮着策划。”

  摄制团队很快组建完成。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团队决定,根据《沧州日报》的线索,开始这段寻找国立一中的旅程。纪录片的名字就叫《寻找国立一中 1938》。

  从此,刘亚玉的脑海中总是交织着关于国立一中的各种问题:抗战时期我国的中学教育是什么样的?这些流亡学生具体是从哪里来,在南迁的路上又经历了什么?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为什么能让人时隔半个多世纪还念念不忘?当年的学校,今天还能找到吗?还能寻访到多少亲历者……

  千头万绪,刘亚玉决定,就从国立一中的源头、也是这部纪录片的缘起之地沧州开始。

  从沧州启程

  探寻师生流亡的艰辛历程

  “第一站:沧州。”

  这是刘亚玉在北上的列车上写下的一行字。

  沧州,是她的故乡。小时候,她随父亲、爷爷、奶奶多次来此。一晃经年,再次踏上故土,她肩负着寻找国立一中、寻找抗战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精神的特别使命。

  故乡之行,她收获满满:不仅到了曾经的省立沧县二中、泊镇九师,寻访到很多珍贵的线索,还有不少意外的发现——

  当年的泊镇九师,已成为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史馆一张1936年的师生大合影前,陪女儿刘亚玉同来的刘建,一眼认出了国立一中校长杨玉如。那时,他还是泊镇九师的校长。“原来只在照片里见过忧国忧民的杨校长,还从没见过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杨玉如!”这张照片,连校史馆的人都不知哪个是曾经的校长。

  随着一位位知情人的讲述,刘亚玉了解了更多历史细节。随着日军南侵的隆隆炮火声,杨玉如决定,既不当亡国奴,又要把学校办下去,只有一条路:向后方搬迁。于是他们把仪器、书籍打包装船,沿着运河一路向南。而后弃舟登岸,师生们没黑没白地赶路,不敢停下来,身后就是炮火声。为了防止夜间有人走丢,他们把绳子系在腰间连在一起。即便如此艰难,师生们硬是把仪器和书籍一件不落地带在身边,负笈千里,直到河南。

  “原来我并不知道,爷爷和曾祖父都毕业于沧县二中,就在爷爷爬上南下的列车逃亡的时候,曾祖父正在前线与侵沧日军展开殊死战斗。”刘亚玉说,在家乡听说此事后,她临时决定,到这次战斗的所在地——姚官屯去看一看。这里不仅有她家族的记忆,还留下了抗日官兵浴血抗敌的壮举。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师生南撤争取了时间。

  从居住在沧州的大伯那里,刘亚玉看到了曾祖父刘树森的回忆录《戎马倥偬》。与同时代日本的《支那事变画报》对照着看,刘亚玉一点点靠近“七七事变”后灾难深重的华北。“一边是日本侵略者的耀武扬威,另一边是中国战士的顽强抵抗。学校师生南迁办学的背后,是中国军民的巨大牺牲。”刘亚玉说。

  离开沧州,她到北京寻访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国立一中学生孙静轩。回忆起当初逃亡时的情景,老人一次次掩面哭泣:“日本鬼子随时杀人,随时放火,老百姓就像被狼追赶的羊一样遍地跑。河北一片平原,想躲都没处躲。中学生只能南下逃命。”

  当时,河北学校南迁,有两条逃亡路线,一条是沧州所在的津浦线,另一条是平汉线。孙静轩走的就是平汉线;刘亚玉的爷爷刘钟智,家在沧州,挤上的是津浦线上最后一列火车。

  那是怎样一列火车?寻访中,刘亚玉听到了这样的描述:“等了几个小时,才见一列满载逃难人员的火车由北开来。我们爬上车顶,见上面已坐满了人。我们挤来挤去,终于挤出一个位置。坐在边上的人都在腰间用绳子连接起来,以免掉下去。深秋的夜晚,在车顶上,冷风一吹,浑身发抖,两腿麻木。敌机在空中盘旋,一接近列车,马上就停下来。人们弃车纷纷向两边田野疏散,等到敌机飞远了,才又回到车上。一路上没水喝没饭吃,大家满腔悲愤。”

  1937年12月前后,他们就这样一路艰辛地来到了豫西地区。

  伏牛山下的学校

  国立一中的校训延续至今

  伏牛山啊我问你/老鹳河啊我问你/苍鹰翱翔在哪里/我在呼唤平等自由常唏嘘……

  走进河南淅川、西峡口,汽车在山水间穿行,陡然间,刘亚玉似乎听到了奶奶曾经唱过的歌。这是奶奶在国立一中读书时,老师们编写的歌。奶奶说一辈子都忘不了。

  1937年12月,流亡师生陆续到达开封,河北南撤的各中学联合组建了临时中学,暂时收容学生们读书。经过考察,最终把校址定在了伏牛山下的上集,也就是现在的西峡口。

  根据校友们的回忆和校史档案记载,国立一中共有3处校址,校本部成立于1938年3月5日,后来又陆续成立了一分校、二分校。重回这里,还能找到国立一中的旧迹吗?在西峡口,刘亚玉边走边打听。

  一位戴着“志愿者”红袖章的憨憨胖胖的大爷热情地给她指路:“国立一中啊,就在前面不远!”

  她很快在小巷里找到了一所学校的后墙。放慢脚步,一路走过去,仿佛走进了国立一中的时空里,看见80多年前的晨曦中,学生们唱着抗战歌曲,从学校跑步到老鹳河边,在河边洗漱、做早操;看见一位位师长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告诉学生们,枪那么高,人那么低,先读书学习,后抗日救国……

  国立一中的旧址上,如今建起了西峡一中、西峡二中、淅川第一小学。刘亚玉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寻找、探访,一次次被感动着。

  今天的西峡一中,延续了国立一中不敷衍、不作弊的校训。一所县级中学,自2003年以来,连续18年给北大、清华输送多名学生。2021年,学校一本上线率65.78%,本科上线率99.28%。校史馆里陈列着从1938年建校至今的发展历程。学校负责人说,国立一中为当地培养了很多人才,对这里的中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峡二中院里竖立着国立一中党支部纪念碑。伴随着学校南撤,共产党地下组织一直在积极开展工作,很多学生后来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为了寻找国立一中更多的故事,刘亚玉根据校友通讯录上的电话,一个个打过去。绝大多数已经换号或去世了,但仍找到了一些健在者,探访到很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据大家回忆,当时学校条件艰苦,住的是干打垒的大炕,缺衣少药,但都很快乐。也忘了自己有家没家,彼此就像兄弟姊妹一样,一起学习、生活、劳动,亲亲热热。

  因为多个中学集中在一起,教师都是战前河北地区教育界的英才,多毕业于名校,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着教育报国的使命担当。数学家马冠三、化学家吴冶民等在全国享有盛誉。他们教书时全力以赴,恨不得把学生们都教会了,让大家赶紧学好本领,赶紧去打鬼子……

  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努力。每逢高考,国立一中的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考上清华、北大或复旦、交大等名校的特别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研、教育等方面的人才。

  用纪录片致敬

  那些赓续精神血脉的教育家

  “1944年3月28日凌晨,睡梦中的师生们,忽然听到马山口失守的消息。第二天,他们就接到了迁校通知。从此,他们告别生活、学习了7年的西峡口,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这是《寻找国立一中 1938》第3集的开场白。刘亚玉说,这次迁校异常艰难,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不是听亲历者讲述,根本不敢想象,师生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纪录片中记录了孙静轩讲述迁校时的经历:“我们转移时车胎爆了,修好再走时,日本鬼子就进来了。我们钻到山沟里,爬过一座山又爬一座山,一直走到西安。”

  为了感受这次迁校,摄制组从豫西一直向西,穿越秦岭,直达陕南。一路山高水远,连峰峭壁,可以想见当时徒步而行的师生们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在一处叫褒谷口的地方,刘建告诉刘亚玉:“褒谷口是包河出山谷的地方。1944年4月,国立一中的师生们在炮火中逃出来,先到西安,再到宝鸡、城固,他们走的就是这条路。出了褒谷口,他们感到心里踏实了,终于找到可以安放书桌的地方了。”

  随着最后一批人员和运输物资的到达,1945年4月15日,国立一中在城固开学了。这天下着雨,集合号响起,师生们整齐地站在操场上。教务主任吴冶民宣布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宣布哪些人考上了北大、哪些人考上了清华。当读到有些学生同时考上了两所甚至三所大学时,顿时掌声雷动。

  国立一中在城固恢复后,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日本投降了!

  抗战胜利的第二年,刘钟智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当时全家人都想抗战胜利后回到河北老家,但爷爷放弃了河北大学的聘书,留在国立一中任教。”刘亚玉说,从此,爷爷定居于此,把一生都奉献给陕南的教育事业。

  国立一中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固二中。清晨薄暮中,每天都有很多学生进进出出。校园中那棵高大的白皮松,还是当年师生一起栽下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白皮松已经静静地矗立了七八十年。

  刘亚玉在沧州采访时,发现泊师的档案以及校史碑上,缺少1937年6月至1949年的内容。这个疑问,直到她走进汉中市档案馆,才最终找到答案。这里保存着国立一中自1937年至1949年的档案资料,共532卷。其中包括1944年迁校的详细记录。档案中,迁校行动的代号是“春游”。

  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说,当初学校从西峡口向城固转移时,遇到敌机轰炸。师生们将档案藏在山谷中。过了一段时间,才派人取回来。注视着这历经千辛万苦、存之不易的档案,摄制组的每个人又是敬佩又是感动。

  走进汉中市图书馆,国立一中七八千册书籍静静地躺在古籍图书室里。刘亚玉拿起一本,只见书上盖着河北省立泊镇师范的印章。原来,这批抗战中从泊头经过舟车辗转的图书,就在这里!

  4年间,刘亚玉和摄制组陆续到北京、上海、河北、陕西、河南等地拍摄,跨越千里寻找国立一中的老校友和亲历者,追寻历史影像和资料,也在追寻中一次次收获惊喜和感动。

  “获得的资料不仅珍贵,而且感人。在后期制作中,我们删掉了不少泪点,追求平实质朴的风格,让人们更真切地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教育史诗。”刘亚玉介绍,纪录片获得苏州市艺术基金支持,纪录片专家单万里担任监制,片名由苏州大学著名教授李超德题写。

  在沧州,刘亚玉听到了国立一中的校歌。那是沧州八中老师李永翔请音乐老师教学生们唱的。

  “我校建立在抗战前线/保有着八百新青年/犹如洪炉即熔且炼/五育锤成迸出万丈光焰/同学们/莫迟延/为了祖国的胜利/为了正义的伸展/同心同德/努力向前/要发挥母校精神/恢复旧河山……”

  刘亚玉说,每次听到这首歌,眼前总是晃动着烽烟战火中,燕赵的教育家们为办学奔走呼号的身影。这些身影,值得铭记和致敬。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3-01-02 10:23: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不能忘却的记忆:“国立一中”的求学经历!

下一篇:最后一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