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冀中传奇“地道战”
2023-01-11 10:35:31  来源:团结报党派e家  点击:  复制链接

  “地道战”是冀中抗日军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持平原抗战的一大法宝,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解放以来特别是电影《地道战》在全国的放映后,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抗战时期敌后武装抗日斗争的典型代表。

  王夫首倡冀中地道

  今天人们一提起“地道战”,都会想起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地道,其实“地道战”的发源地在清苑东南的蠡县。

  日军侵占冀中后,四处“扫荡”制造惨案。据不完全统计,至1939年,日寇在冀中就制造了10人以上的惨案100多起,残害干部群众1万余人。蠡县离保定不远,环境极其残酷,当时一些党员干部被逼出了一个办法:在村外的树林、荒僻的旷野或林木丛生的古墓地等隐蔽的地方,挖一处一丈多深的斜形洞,里边再铺些干草,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便披上一件破大衣到洞里睡觉,天亮时再悄悄回村。但由于这种地道隐蔽性差,很容易被敌伪侦知破坏。

  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启发,蠡县县委书记王夫指示各级干部选择基础好的村落,在偏僻院落挖秘密地窖藏身。这种简陋的地道俗称“蛤蟆蹲”,但这种地洞不能活动,不能作战,只能消极地隐蔽,敌人一旦发现,很难逃脱。于是人们开始挖多口地洞,由一个口发展到两三个口,由一户发展为多户相通,有的院院相通,洞洞相连。虽然这种初级形式的地道不能作战,但在日伪军经常“扫荡”的形势下,还是保证了抗日工作人员坚持正常工作,保护了群众,故这种简单的地道很快就在蠡县一带发展起来了。

  这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又迫使王夫他们对这种简陋的地道进行了改造。1940年深秋,正在乡下开展工作的蠡县县长董志坚突然被敌人的大队人马包围,当时董志坚所在的院落没有地道,他一边和敌人交火,一边向有地道的院落撤退,但还未跑进地道就壮烈牺牲。血的代价使王夫和当地的抗日军民明白认识到这种地道的缺陷,为了有效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王夫他们不断地改变策略,在蠡县的各抗日村镇发展起了网络地道,即家家相通、街街相连、洞洞相接。有的村还发明了连环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令人眼花缭乱。

  在战斗中,这些纵横相连的地道网很快发挥了其特有的威力。每当敌人包围村庄前,普通群众先进地道躲避,党员、干部和民兵则埋伏在村头、路口和房顶,待敌接近时打他个措手不及。当敌人摆开进攻架式时,他们又从野外的地道口跃出,抄到敌人后路又是一阵手榴弹和排子枪,杀得敌伪胆战心惊。

  领导军民大搞“地道战”的王夫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竟因此挨了批判。当时地委一位主要负责同志对蠡县一带发展地道很不满意,指责说:“这是逃跑主义,既然抗战就不怕牺牲!”勒令禁止发展,统统填埋,并将县委书记王夫免职调离。

  “地道战”在冀中平原遍地开花

  填了地道以后,因日伪军频繁的“扫荡”,蠡县县委遭到严重破坏,县大队和各区的民兵队伍也损失惨重。然而也有几个村庄,地道没遭完全破坏,当地军民利用它们藏身,几乎没受任何损失。此事引起了冀中区党委和军区主要领导同志的注意。

  1941年,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来蠡县、高阳一带调查,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程子华向区党委汇报了调查情况。他认为,挖地道是冀中军民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为保存自己、抗击敌人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斗争方式,对这个新生事物应予肯定和推广。经认真研究讨论,区党委和军区领导统一了认识,要求各地普遍开展地道斗争。1942年3月20日,冀中军区司令部、冀中武委会发出《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地道战”从此在冀中平原上蓬勃发展起来了。

  1942年,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同志从华中返回延安,9月下旬,抵达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村。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和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随即赶往麻田汇报工作。少奇同志对冀中群众创造的地道战很感兴趣,再三询问了有关情况,最后肯定地指出,这是广大群众在实际斗争中的一项重要创造,可以加以利用和发展。刘少奇对黄敬和吕正操说:“敌人不是常说我们八路军神出鬼没吗?把地道战发展起来,就是神出鬼没的办法之一,也是迫使进入根据地的敌人陷于草木皆兵的被动地位的一个办法。”他还打趣地说:“《封神演义》中有一个土行孙,能够在地底下行动,闹得对手无法应付。我们人人都做土行孙,难道日军还能有法来对付?”

  刘少奇还提出发展地道战的几个重要原则:“现在的地道战,主要还是防御性的,如何能由防御的形式逐步转为既能防御又能进攻的形式,这是发展地道战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是否可以把地道活动和地上的武装斗争结合起来,是否使村与村之间都打通一两条地道?有没有办法让地道过河,通到敌占区边缘,在野外开几个万无一失的口子?”

  根据少奇同志的建议,黄敬、吕正操等区党委和军区领导同志对冀中地道进行全面考察,并总结经验,对地道的构筑、战术、组织与领导做了统一的科学的规定,使冀中地道更趋完善,成为一座“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户户相连、村村相接”的地下长城。1944年6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将程子华编著的《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一书整理发表,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推广了冀中的“地道战”经验:“敌后各根据地都应该学习冀中组织人民武装的经验,把敌后每一个根据地都变成敌人的火阵,把这匹吃人的野牛活活的烧死。”

  孙犁将“地道战”故事写进小说

  对于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这段传奇历史,人们大都是通过电影《地道战》了解的。其实第一次将“地道战”写进文学作品的是孙犁同志。

  抗战期间,孙犁一直生活在冀中根据地,根据地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件,留给他很深的印象,并反映到他的作品里。他曾说过:“所有这一切,都深刻地留在我的印象里,和我的思想、情感融合起来,成为一体。”

  有一次,孙犁辗转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蠡县某村一个干部,对抗战工作都很热心,家庭生活也是和和睦睦。但从1939年春夏之交开始,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宿整宿的不回家。妻子起疑心了,以前即便开会,到半夜或天要亮时,总是回家的,问他原因,总是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妻子不了解详情,夫妻常常为这事争吵,一家人也不像以前那么和睦了。直到有一天,妻子和婆母、小姑子晚上跟踪他,发现这名干部到村里一间闲置的草棚后就不见人影儿了。后来经过家人再三追问,他才说明了情况,原来最近敌特活动厉害,为安全起见,他在草棚的地下挖了一个洞秘密藏身。后来,这名村干部挖洞藏身的故事在全县党员、干部之间秘密传播,人们争相效仿,普及到蠡县的各个区、村,这也是冀中地道的最初由来。

  孙犁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第一个洞》,发表在1943年5月19日《晋察冀日报》上。据考,这是最早以文学形式描写冀中“地道战”的作品。

责任编辑:严丹 最后更新:2023-01-11 10:36: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孙立人坑杀日俘,日本要求赔偿两亿,孙立人一句话让其哑口无言

下一篇:四川盆地地形条件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