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文物背后故事】隐蔽战线下的英雄---医者仁心仲国鋆
2021-08-23 16:32:10  来源: 苏州革命博物馆  点击:  复制链接

  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习近平

  隐蔽战线下的英雄· 医者仁心仲国鋆

  在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展厅内,有一处场景总是能吸引观众驻足,那里摆放着老式的桌椅橱柜,门口挂着一块牌匾—“刘寿华医寓”。

  
苏州革命博物馆内“刘寿华医寓”场景

  “刘寿华医寓”表面是日据时期苏州城内的一家诊所,其实为中共地下情报联络站。刘寿华,是诊所主人众多化名中的一个。他的真名叫作仲国鋆。

  
仲国鋆(1922—1992)

  仲国鋆,1922年出生于苏州常熟吴市,从小聪慧好学,记忆超群,在当地被人称为“小秀才”。他13岁开始学习中医,16岁时就开办了半半诊所开张行医,诊所门口挂起了“国医仲国钧内外科大方脉”的金字匾额,是位口碑非常不错的“小郎中”,求医者络绎不绝,名震乡野。

  1937年,日军开始全面侵华,8月淞沪战役爆发,之后战火很快烧到了常熟。目睹日寇在自己家乡的烧杀奸淫,仲国鋆义愤填膺,正值中共常熟县委组建了第一支抗日武装—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为“民抗”。得此消息,仲国鋆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民抗部队。他迅速从一个行医治病的“郎中”成长为一名抗日骨干,并开始从事军事情报工作,组建军事情报联络网。

  1939年5月,仲国鋆受民抗司令任天石之命,回到老家常熟吴市重启半半诊所,在日军眼皮底下启动了民抗司令部的第一个情报联络站。到当年年底,17岁的仲国鋆已经成为民抗在常熟东乡一带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40年11月,18岁的仲国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仲国鋆在半半诊所使用的砚台

  
仲国鋆在半半诊所时所开的处方

  1941年,日伪对东路抗日根据地反复进行“清乡”,第二年苏中四地委所属江南工委决定派遣情报人员进城开展工作。当时的苏州城是汪伪江苏省会、“清乡”大本营,城内危机四伏。20岁的仲国鋆被任命为中共苏州县委特派员,化名为刘寿华,在苏州城内的小王家弄开设了“刘寿华医寓”,仲国鋆与其他几名同志分别利用出诊上门,门诊医治,熬药送药等机会,收集传递重要情报,他们先后同30多名党员和统战对象接上了关系,与狱中难友取得联系,组织反“清乡”突围到苏州的同志开展游击活动,编写、油印、发行抗日宣传品及抗日期刊《朝霞》,为恢复苏常太地区的工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仲国鋆为抗日期刊《朝霞》所作的修改稿

  除了苏州城,仲国鋆还担任过昆山、沙洲、太仓等县的特派员,用过二十几个化名,与其他地下工作者分别以医护、主仆、夫妻、姐弟等关系作掩护,在日伪军、警、宪、特机关林立、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行走在刀斧丛中,获取大量情报。

  
仲国鋆在苏常太地区开设的部分诊所及其所使用过的部分化名

  
仲国鋆在沙洲后塍“科发药房”坐诊时化名陈镜明收到的信件的信封

  潜伏在敌人周边,仲国鋆时刻做好了流血和牺牲的准备。1945年3月,苏常太工委书记薛惠民在敌占区常熟吴市病重,秘密藏在农民家中,一时无法转移。薛惠民掌握着大量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和人员名单,急需向党组织移交。日伪在吴市构建了严密的“清乡”军事网,密探遍地。仲国鋆主动请缨,孤身一人前往。他化装成走街串巷的乡间郎中,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顺利与薛惠民接上头交接工作并诊病送药。返程途中,不幸被日伪便衣密探发现,落入日寇之手,危急时刻,仲国鋆将藏在香烟盒背面的昆山县党组织和党员名单吞入了腹中。

  被捕后,仲国鋆被押至常熟城内的宪兵司令部,号称“常熟之狼”的日本宪兵队队长米村春喜亲自对他严刑逼供,并让叛徒当场指认。面对叛徒的指认,仲国鋆大义凛然地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抗日游击队队长等早已公开的身份,狡诈的鬼子认定仲国鋆这样重要身份的人独闯封锁区必然是有重要的任务。为了挖出真相,他们在仲国鋆身上用尽各种酷刑:腾空吊起整夜毒打、用竹签钉进双手十指、上老虎凳、灌辣椒水…在各种酷刑的摧残下,仲国鋆坚贞不屈,咬紧牙关始终不吐露半分,他下定了誓死保守党的秘密的决心。

  此时党组织也在狱外积极营救他,可惜由于敌人布防严密,均未成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奄奄一息的仲国鋆才被从死牢中救出。在狱中经受了5个多月的非人折磨,而与他相关的地下党组织与地下党人,没有受到丝毫的损伤与破坏。

  仲国鋆用自己的热血和信念保护了单线联系的同志,昆山以及整个苏常太地下党组织和武工队的安全。在他出狱后,与他单线联系的几十名地下党同志又与党组织接上关系,恢复了工作。

  重见光明又遍体鳞伤的仲国鋆,在老家短暂休养了两个月,又告别家人继续投入新的战斗。

  仲国鋆只是众多奋战在隐蔽战线共产党人中的一员,他们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他们甘愿将知道的一切带进坟墓。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某一个瞬间改写历史。

  硝烟散尽,岁月如梭,历史为证,如今拥有美好生活的我们,永远不忘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永远铭记用热血铸就丰碑的隐蔽战线下的共产党人们。

责任编辑:朱憬 最后更新:2021-08-23 16:46: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一部半电台

下一篇:老文物“开口讲故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