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谢承瑞:战火赤焰逞英豪
2022-11-30 10:59:12  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作者:罗娟  点击:  复制链接

  1937年12月10日,举世瞩目的南京保卫战激战正酣。在坚守光华门的战斗中,有这样一位中国军官,不仅身先士卒英勇作战,还独创了一种杀招,让日本鬼子死伤惨重,闻风丧胆。他,就是时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上校团长——谢承瑞。

  赴法修军事,学成谋强兵

  谢承瑞,字苍荪,1904年生,江西南康人。父亲谢晓石清末留学日本,为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在谢承瑞15岁那年,父母因病相继去世。在父亲生前好友的帮助下,他继续接受教育,于1920年11月参加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华法教育会第15届赴法学生团,开始了长达11年的留法勤工俭学生涯。

  留学伊始,谢承瑞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在此期间,他深感祖国羸弱,要想摆脱被列强宰割的境地,必须先强大起来,而强国须先强兵。于是,在技校毕业后,他便考入著名的枫丹白露炮兵学校。1924年7月,谢承瑞进入著名的军事学校法国兵工大学预科,三年后正式升入该校,学习兵工理论和实践,成为该校创校百余年来收录的5名中国留学生之一。后转入法国炮兵大学继续学习深造。

  1930年4月,谢承瑞学成回国后,先在天津军界谋职。工作之余,勤于笔耕,将赴法所学所思所得转化成军事专著《科学之军事》(分“海军篇”和“陆军篇”两册),由大公报馆出版。后经举荐前往绥远傅作义部第35军任中校军械处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谢承瑞以联络官身份赴上海慰问第19路军,学习考察对日作战经验,深刻认识到“官兵参战,士气、装备、技术缺一不可,除了必需的热情英勇、优良的战斗装备,更要有良好的技术战术”,而中国官兵恰恰缺乏应有的技战术训练。他深感国家培养军事技术人才的迫切性,决定投身军事教育事业,用自己十余年来从国外学得的军事知识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6月,他和同在第35军任职的好友钮先铭赴任南京炮兵学校研究委员和炮兵技术教官,开启了军事教育生涯。此外,他还兼任南京军事委员会的军事杂志社审稿专任干事,撰写了《法国空军部》《兵工之原料》《工业建设之步骤》等文章。1933年10月—1934年9月,他曾随陆军大学校长杨杰率领的军事考察团赴欧洲考察。

  1935年,谢承瑞应“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邀请,担任教导总队军官队的上校军事教官。任教期间,他一方面给军官队授课,另一方面又进军士营“入伍当兵”,与士兵同吃住、同上课、同训练。他认为,这种以教带学、以学促教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地改进教学。经他训练的学员在后来的抗战中个个勇敢有为。9月,谢承瑞进入“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受训,并于次年7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坚守光华门,重创来犯者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难当头,谢承瑞毅然放下教鞭,别离妻女,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战中,赴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11月12日,上海失守,日军兵分三路向西进逼,先后突破江阴要塞及泗安、广德等要地,直扑南京。20日,国民政府匆忙组建卫戍南京守城部队。教导总队因在南京建队并在此训练,熟悉地况,自然成为保卫南京的主力。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南京保卫战战报中有关光华门战斗的记载(节选)

  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以“大陆命第8号”《命令》,发出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指令。面对强敌来犯,短暂而壮烈的南京保卫战由此拉开帷幕。因敌我实力悬殊,至12月8日,南京城外围阵地已有多处被日军突破。根据复廓阵地防守部署安排,教导总队谢承瑞之步兵团与钮先铭之工兵营并肩防守光华门一带。

  光华门靠近大校场机场,位于南京南线和东线阵地结合地带,是南京保卫战中战斗最为激烈的阵地之一。进攻光华门的日军以第9师团步兵第3 6联队胁坂次郎部为主力,另有第19联队协助。守军方面,先后有教导总队、第87师、第88师、第156师及宪兵部队等多支部队同时或交替参加防守。

  日军攻占南京城外围东南阵地淳化镇后,便以2000余名步兵、10余辆坦克的兵力为前导,向南京近郊推进。此时,自淳化镇至光华门沿线,守军第51师已奉命撤至城内,来不及设置路障或破坏道路与桥梁设施,而赶往光华门外公路一线换防的第87师只到了两团,还没有完全占领阵地。日军趁守军撤退、换防及阵地不稳等机会,一路快速跟进,并顺利通过高桥门、七桥瓮及中和桥。

  9日拂晓,日军推进到光华门外,占领了大校场的通光营房。上午,日军主力攻打光华门和通济门,光华门城垣首先告急。此时城门仅有少数部队防守,因情势危急,守军不得已紧闭城门,并对敌射击。日军将野山炮推进到高桥门附近,向光华门猛烈轰击,“不一时洞穿二穴,敌军小部突入,当被我军击灭,此后随堵随破,几频 [濒] 于危者凡三数次”。城门外守军亦组织突袭,使日军腹背受敌。激战中,第88师第524团某营有两个连牺牲了300人。谢承瑞率部使用迫击炮炮轰反击,前来增援的宪兵部队也以重机枪射击配合,一阵激烈交火后,到下午4时左右,击退了大校场的日军。其间,日军还使用飞机空投《劝降书》,企图通过恐吓、诱降南京军民,尽快达成占领南京的目标。当晚,南京卫戍司令部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要求“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地”,表示了对战到底的决心,并在次日一早以猛烈的炮火作为对敌方诱降的“酬报”。这一举动令日军指挥官们大失所望,也激起了他们更大程度的报复怒火,决定在10日对南京城发起总攻。

  10日上午,日军凭借火力优势炮轰光华门,将城门两侧城墙轰开两个缺口,并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突入城门正面阵地约百米。另有部分日军从城墙缺口处向城内猛冲过来。谢承瑞率第二团及军士营、战车防御炮连全力反攻,与日军奋勇拼杀,将其击退。正午后,日军以地面炮火全力轰击,配以空中飞机的轰炸辅助,对南京城内外的守军部队及南京附近的机场,实施了狂轰滥炸。在飞机的持续轰炸掩护下,日军步兵随后全线出击,开始向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进入白热化,光华门的战斗也愈发激烈起来。

  当天,光华门两次被突破,入城日军大部都被歼灭,但有少量盘踞在通光营房内及城门洞内的日军还在顽抗。黄昏时,守军组织反攻,第87师第259旅易安华部在通济门外由西向东北方向,第261旅陈颐鼎部在光华门外从东向西,共同夹击光华门外的正面日军。

  晚8点左右,日军从护城河爬上光华门外城的城门洞内。谢承瑞一方面安排官兵在外五龙桥至光华门的御道上垒起五道沙包,准备与敌巷战;另一方面,经请示桂永清总队长同意,采取汽油火烧城门洞的方式来赶杀日军。据作战参谋刘庸诚叙述:“谢团长亲率战士背着汽油桶放到城墙箭楼处。半夜,把汽油桶的口松开丢在城门洞口,立即投下火种,摔破的汽油桶里溢出的油,迅速燃烧起来……拂晓……谢团长亲自率一排英勇的战士,突然把城门打开,十几挺机关枪一齐向敌兵射击,多数均立遭击毙。”11日拂晓,谢承瑞命令官兵利用居高临下优势,以密集火力压制敌人,亲率敢死队以浓烈火势作掩护,打开城门冲杀出去,给日军以重创。谢承瑞因冲锋在前,不幸被火焰灼伤。

  11日—12日,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日军因在光华门屡屡受挫,随后将主力转向雨花台和中华门。

  血洒石头城,英名永留存

  历经数日血战的光华门争夺战共歼灭日军50 0 余人,“是南京保卫战中最壮烈的战斗”,也是南京保卫战中成功守卫阵地的难得范例。据战报记载:“光华门自佳(9日)至真(11日)被敌突破3次,先赖教导总队支持,继赖一五六师苦战,歼敌获械,幸告无恙。”这其中,谢承瑞率领的教导总队第二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据教导总队小炮连代理连长严开运回忆:“守卫光华门的那个团,团长谢承瑞是法国兵工大学毕业的学生,平时书生气十足,但在战斗中勇猛异常。全团官兵个个勇敢,曾和冲进城门的鬼子展开肉搏,使光华门一再地失而复得。直到奉命撤退时,光华门仍在他们顽强的固守中。”

  值得一提的是,谢承瑞放出的这种火攻大招,让日军从肉体到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苦不堪言。据参加光华门战斗的日军回忆:“凌晨1时左右,敌人从城门上扔下木头,并浇上煤油点火焚烧,整夜燃烧的大火让我官兵吃尽了苦头。”

  12日下午5时许,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唐生智奉蒋介石之命,下达撤退命令,大批部队向挹江门溃退。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先行跑路,等到撤退命令下达至谢团时已近深夜。此时的南京城内,守军部队或在巷战突围,或在分头撤退。巨大的人流和车流交叉,使市区内主干道路变得愈发拥堵。挹江门作为通往下关渡江的必经通道,更是人满为患。谢承瑞因负伤在身,加上连日作战过于劳累,身体极度虚弱,在通过挹江门狭仄的通道时,被失控的人群冲倒并踩踏,不幸身亡。

  一个学识渊博、军事过硬、作战勇敢的年轻军事人才,就这样悲壮地殉国,年仅33岁。谢承瑞部在坚守光华门的战斗中因防守得力、表现优异,受到教导总队嘉奖,记大功一次。1938年10月6日,国民政府追晋谢承瑞为陆军少将。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2-11-30 11:01: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独臂将军”余秋里的“军”事

下一篇:被毛泽东称赞为“菩萨司令”的廖容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