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读报组、识字班、黑板报、民革室与民教馆、夜校与半日校(1)(长期性的社会教育)经常的社会教育是从太原区开始的。山西省的文化水平最高最普遍的地方是太原区。自新政权建立后,除学校教育外,这里的社会教育也甚出色。《新华日报·华北版》,村一级就可销售1020份,有学校的地方就有民革室、民众学校、妇女识字班教员是由民众挑选出来的义务职,自...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5-07 14:31:14
第十一章 社会教育第一节冬学(季节性的社会教育)(5)5 1944年-1945年度的冬学晋绥边区1944 年上半年的教育改革,也直接深入到冬学教育中,也就是说,冬学也要从群众的需要与自愿的原则出发,民办公助。行署于1944 年 8月发出《关于1944 年冬学工作的指示信》,说明了1944 年度冬学工作的新形势:我晋绥边区在对敌斗争胜利开展之下,由于减租保佃和生...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5-07 14:25:49
第十一章 社会教育第一节冬学(季节性的社会教育)(3-4)3、1942年-1943年度的冬学冬学工作有了两年的经验,而且一年比一年好。行署下达冬学指示后,各县可以有所创新,如临县布置冬学 136处,划定冬学学区,选优良教师负责领导冬学区。保德县为补救此次受训的专任教师不敷分配,特授权各区,按行署规定的条件,自行训练冬学教员 10人。兴县四区接到冬学指...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5-07 14:23:27
第十一章 社会教育第一节冬学(季节性的社会教育)(二)2、1941年-1942年度的冬学在上一年度冬学的基础上,自8月间,行署就成立了冬学委员会,做准备工作;抗联指的冬学,创造5%的模范冬学,35岁以下的青年中入学的占十分之六,并确保上课70天。抗联、总工会和妇联开秘书会布置冬学、公粮工作、减租工作。行署还指示小学辅导冬学,电令中等学校组织冬学工作团...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4-08 15:56:16
第十一章 社会教育第一节 冬学(季节性的社会教育)(一)为了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人民大众文化落后、迷信守旧的种种顽症,为了使人民大众懂得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动员群众把一切贡献给战争,各抗日根据地除了针对青少年的各级学校教育之外,还必须针对为数众多的失学青少年和壮年、老年、妇女进行各种社会教育。吸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10:24:34
第十章 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四)四、本节小结抗战胜利前,晋西北的小学教育,公办的高小、普小在城镇,民办公助的初小在农村,在普及教育、消灭文盲方面,民办公助小学已经初显威力。就质量而言,在《华北小学教育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到:正因为长期处于战争的分散的农村环境中,我们的方向虽然是正确的,我们所走的道路则是崎岖的,工作也就不可避免的产...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10:12:24
第十章 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三)三、晋绥边区文教大会准备工作对小学教育的促进晋绥边区文教大会因抗日战争胜利而延期召开。在筹备期间,各县总结教育工作的成绩与缺点,发现典型与问题,对小学教育工作起了推动作用。如临县,教员、家长、儿童开了一揽子会,座谈了办学意见,认为:第一,应多听群众的意见;第二,这次会上开展起来的民主要大大发扬;第三...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9:57:50
第十章 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二)二、民办小学的发展这一个时期,民办学校犹如雨后春笋,遍地萌发,这体现出从群众的需要与自愿出发,民办公助政策的强大生命力。保德三区柳树沟村,全村二十几户人家,除两户外,已全部参加了变工组,在劳动和生产资金上变工互助。为了解决子弟念书问题,变工组成立了一所小学校。从变工组内抽出一个文化较高的人担任教员...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9:38:48
第十章 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一)一、公办小学的改进毛泽东主席发出《关于开展边区文化建设的指示》、晋绥中等教育会议作出教育改革的决定后,各县纷纷召开小学学校长会议,以贯彻新教育方针。离石县在在4月29日召开了完小、中心小学校长会议,检查了过去的教育工作,认为是:1 小学正规化,不管村庄大小,学生多少,一律搬用旧学制,脱离实际J-脫离群众...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9:36:41
第九章 教育改革(二)接着、一中、二中也跟着赶上来与实校共同前进:一、建立劳动基地、开展生产。他们首先自己动手,建立革命家务,在劳动中抓紧思想教育。一中师生10天砍了足供全校半年使用的10万余斤柴。15天开荒1500余亩(1)。二中全体师生由范若愚校长率领在岢岚开荒600多垧,立为农场(2),畜养与采药,建立纺织、造纸、木厂、食品、肥皂、油坊、豆腐...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9:09:51
第九章 教育改革(一)抗日战争已经过了6年,晋绥新政权成立后的第四年,党的一元化粉碎了敌寇的总力战,敌进我进、把敌人挤出去已见成效;组织起来开荒生产使得公私都富裕起来了;整风运动又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认识。这时,在晋西北最难做的教育工作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与较高的思想基础。教育方针政策经过了几年的实践检验,优缺点都已明朗化。数年来,晋西北...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8:57:51
第八章 三年来中等教育工作总结1943年9月,行署召开第二次中等教育会议。民教处长杜心源以整风精神总结了3年来的中等教育工作。这个总结实事求是,全面而深到,所以节录于下,作为这一时期中等教育工作的小结。一、从发展中看中等教育的成绩第一、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创立了中等教育。1942年专员会议以来,曾经3次精简,质量提高,才有了比较正规的3个中...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8:56:04
第七章 各级学校的战时工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发动3年多以来,在相持阶段中,日军兵力被阻滞在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日本内部陆军与海军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华北,敌寇企图确保占领地区,在军事上实行了持久扫荡的方针,采取所谓铁壁合围的战术,企图彻底消灭抗日武装,摧毁我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政治上,则扩张特务活动,加强威胁利诱,破...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8:45:33
第六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二)第五节 其他学校一、鲁迅艺术学院晋西北分院在抗日战争时期,文艺工作是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领导都予以重视。为了培养艺术干部、开展文艺运动和提高文艺水平,鲁迅艺术学院晋西北分院于1942年鲁迅逝世纪念日(10月19日)正式成立了。行署聘请了欧阳山尊等为院长、副院长,贺龙等7位同志为董事,贺龙任董事长...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8:43:56
第六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二)第四节 汾源中学、晋西北第三中学1941年3月25日,静乐区成立了汾源中学,设在岚县,校长刘墉如①,附设有师范班②。随着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政、经济、文教工作的发展,干部奇缺,必须从发展中小学教育入手来解决。行署教育处有一个教育发展规划,拟将各区的现有中学4所,归行署统一领导,以便发展。将八分区的永田中学改名为第...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8:42:29
第六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二)第三节 晋西北第四中学、晋绥二中1941年6月,二区筹办了一所简易师范性质的学校,称二区中学。校址选在河曲海潮庵(寺),由楼化篷专员兼任校长,王法成任教务主任,不久,王法成调离后,由副教导主任黄志刚接任教导主任,主持创办工作。1941年秋,奉行署命改名为晋西北第四中学,任命专署秘书主任范若愚任校长。3月15日开学。学...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8-02-27 08:38:06
第六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二)第二节 晋西北民族中学与晋西北第一中学、晋绥第一中学五、本节小结在抗日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晋绥分局)和民主政权,下了巨大的决心,排除人力物力的万难,调集了当时第一流的教育工作领导人、党组织专职工作干部和第一流的教师,来办第一中学,历时6年余,办了10个中学班、3个师范班、1个文化班和4期地方干部班...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7-11-30 09:49:14
第六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二)第二节 晋西北民族中学与晋西北第一中学、晋绥第一中学四、吕梁公学时期(1945年—1946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建立独立、富强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蒋介石却顽固地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妄图夺取人民八年抗战的胜利果实。摆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面前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制止内战,针锋相对,...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7-11-30 09:46:12
第六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二)第二节 晋西北民族中学与晋西北第一中学、晋绥第一中学三、晋绥第一中学(1942年10月一1945年冬)1942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5月20日通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正式成立,10月份晋西北第一中学改名为晋绥边区第一中学(简称晋绥一中)。前后3年多,可分为两大阶段。前一阶段,1942年10月至1943年10月,大体上还能坚持正常的教学工...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7-11-30 09:40:34
第六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二)第二节 晋西北民族中学与晋西北第一中学、晋绥第一中学二、晋西北第一中学(1940年10月~1942年10月)1940年10月,晋西北民族革命中学奉命正式改名为晋西一中,不久又改名为晋西北第一中学,行署派秘书处副处长王静野到校任第一任校长。学校在上西坡村开了欢迎会,苏谦益专员致欢迎词。同一时间来校的还有军事教员陈礼约和做后勤...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7-11-30 09:37: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