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胶东抗大 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革命红色学校
2022-12-01 15:03:38  来源:凤凰网山东  点击:  复制链接

  胶东抗大是一所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革命红色学校,它从革命圣地延安出发,穿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突破敌人道道封锁线,于1940年4月来到胶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启了在胶东长达十年,栖霞近8年的艰苦办学。

  1940年春,经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决定,由进入到沂蒙山区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派出第一大队的干部,与胶东军政干校合编,组建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后改称抗大一分校胶东第三支校),简称胶东抗大。

红色胶东丨胶东抗大 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革命红色学校

  这支办在火线上的特殊大学,秉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从迁入胶东到离开胶东,历时十年,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为建设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革命干部的摇篮。

  抗大一分校一大队进入胶东

  1939年,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中共中央指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分批离开延安,到晋东南、晋察冀、晋绥、鄂豫皖、山东、淮南、淮北、苏北、苏中等抗日根据地建立分校,先后在全国建立了12个分校。抗大第一分校,在校长何长工、副校长周纯全的带领下,离开延安,东渡黄河,辗转至太行山区,于当年冬进入山东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

  当时,胶东人民在中共胶东特委的领导下,已建立起多支抗日武装,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抗日队伍不断壮大,迫切需要一批既有政治远见,又有工作能力,既有知识,又懂得军事的干部。为迅速培养胶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干部,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决定在胶东成立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即三分校(一分校是校本部,在沂水;二分校在东平湖),1940年2月从抗大一分校派出一大队一百余人,奔赴胶东。

红色胶东丨胶东抗大 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革命红色学校

  历经3个多月,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于1940年4月初到达了胶东抗日根据地招远县境内,与山东纵队五支队司令部会合。随之转赴位于招远、掖县(今莱州)、莱阳边区的掖县三元村,同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会合,两校合并,正式成立了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刘汉(详见《人物》之“刘汉”)任校长,廖海光任政委,贾若瑜任副校长(对外是团长,不久接任校长)。胶东抗大在建制上隶属抗大第一分校,归胶东区党委领导,军事上受山东纵队五支队指挥。

   “抗大”转战胶东近十年

  胶东抗大自1940年4月正式成立,到1949年5月离开胶东,在长达近十年的办学历程中,主要在栖霞、掖县、莱阳和平度等地活动,尤其在栖霞办学时间最长,达八年之久。

  抗大成立后,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一边是课堂,一边是战场;战场也是课堂”的指示,以团为建制,对外称八路军第一纵队教导团。抗大一分校一大队编为第一、第二两个营,原胶东军政干校编为第三营,由原校长宋桂生任营长。

  备课教学都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在部队的流动中有机结合,穿插安排,行李不离身,遇有敌情就战斗,争得时间就学习,战斗学习两不误。学校成立不久即逢上日寇“六一”大扫荡,全校师生便投入了“反扫荡”的战斗。

(胶东抗大学院毕业证)

(胶东抗大学院毕业证)

  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校领导采取了“保存力量,避实就虚,实行内外线结合”的方针,与敌周旋。教员则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言传身教,以战场为课堂,使学员通过实践受到锻炼,增长了才干,取得了这次反“扫荡”的全面胜利。

  1941年3月,许世友率清河独立团进入胶东,统一指挥反顽斗争。15日,许世友指挥山东纵队第五旅、第五支队和清河独立团,兵分三路直扑盘踞在栖霞牙山的顽军蔡晋康部,一举歼敌一千八百余人,牙山地区宣告解放,使栖霞东、西两片根据地连在一起。抗大从掖县迁到牙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有了相对稳定的办学环境。

  胶东抗大成绩斐然

  胶东抗大秉承了延安抗大总校的教育方针和校风,课程也基本按总校的课程开设。政治课有马列主义基础知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党的建设、政治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时事政治等,军事课有制式教练战术(步兵战术和游击战术)、兵器与射击(主要是步枪和射击)、刺杀、投弹、爆破、土工作业等。

  除此,还有内务条例、纪律条令等课目。在工农干部学员中,还开设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所用教材基本由抗大一分校编写。抗战期间,环境恶化,斗争艰苦,流动性大,抗大始终坚持以战场为课堂和灵活授课的原则设置课程。

(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

(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

  抗大规定学员队是基本的教学单位,每个学员队有3个连(区)队,每个区队有3个班,每个班是9~10人的编制。学校根据战时的需要和学员的基本情况,对每期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程,军事课和政治课的安排比重也不完全一样,教学内容深浅、难易程度也有区别。所有课程,在强调依计划按时授完的前提下,随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而变通,做到互相穿插安排,保证了学习、战斗两不误。由于教学环境处于敌后,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具和学习用品匮乏。教材主要为油印,教具多是自制。干部和学员伙食标准很低,每人每月只发一元钱的补贴,每天只有一斤粗粮,冬天基本只吃两顿饭。即便如此,抗大干部学员仍精神饱满,热情高涨。

  抗大注重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如军事课主要采取三种教学方式:一是联系实际战前学。一般是在敌取守势,我取进攻的形势下进行,即联系战前准备进行。发动学员讨论如何攻克敌阵,如何完成战斗任务。根据任务要求,把如何利用地形地物、搞好射击投弹以至埋伏、攻击和退路等等都一一搞清楚、弄明白。二是针对困难战中学。一般是在敌取攻势,我于被动之时开展。办学期间,学校时常遇到日伪军扫荡,几乎每次都安排学员以适当规模分散隐蔽,化整为零,学员身临其境,学得快、记得牢。三是抓住时机战后学。一般是在战斗之后,不失时机地组织学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谈看法,讲体会,吸取经验,接受教训。

红色胶东丨胶东抗大 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革命红色学校

  抗大不仅是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而且是一支学用结合的战斗队。第一期1940年6月1日正式开学,即逢上了“六一”反“扫荡”,日军集中了近千人的兵力,对中共胶东区委和军队的领导机关所在地,进行了分攻合围的包围攻势。抗大毅然承担重任,与胶东军民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抗大在胶东办学之时,正是日寇最疯狂、扫荡最频繁、斗争最残酷的时期。然而学校的招生、培训不仅从未间断,反而日益发展壮大,当时军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经过这所学校教育训练过和在学校工作过的大批干部,不仅在坚持胶东敌后八年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中的骨干力量,其中不少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干部,分配到地方与随军北上、南下的学员大都成为新老解放区的领导骨干,他们为胶东乃至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抗大为数不少的同志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奉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2-12-01 15:07: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大一分校在沂蒙:红色革命大熔炉的峥嵘岁月

下一篇:抗大一分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