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战时儿童保育会成都分会 第四保育院简史(下)
2017-08-04 09:23:36  来源: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网 作者:新津 阙海源  点击:  复制链接

  四、教养方针和教学方法

  蓉四院的教养和教学是根据上级难童教养实施方案,并参照教育部的有关教学规定执行的。坚持培养建国人才,实施保教合一,注重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

  招生和编级:蓉四院在筹建时,除了由保育总会分批送来的儿童外,还在新津、成都等地招收了一批抗日军人的子弟和因受日本飞机轰炸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及其他儿童。招生是严格按照保育会成都分会的建院宗旨公开招生,并在蓉四院董事会,县乡行政和院领导三方共同审定后,符合招生条件的,由蓉四院颁发录取通知书。蓉四院建院初期的人数,根据194O年2月18日的统计,保育生25O名,男生197名,女生53名(其中适龄儿童222名,幼儿28名)。在编级和分配课程时,根据儿童的学历、智力、年龄,按完小教育年龄及课程标准进行。全学程六学年,一、二、三、四学年为初级,五、六学年为高级。在正式行课前,全院进行一次学力测试,按考试成绩设团:忠孝团(即高小五年级),仁爱团(初小四年级),信义团(三年级),和平团(二年级),建国团(一年级)。还有一些儿童不到入学年龄,增设胜利团(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蓉四院也和其他保育院一样,没有寒暑假,实施一年三个学期的教学制度,有的同学学习勤奋,成绩超优者,期终还可越级跳班,反之,则降级。

  贯彻以学为主,辅以职业训练。职业训练又称劳作课,设农事课和家事课。农事课:有种蔬菜、放羊、喂猪等,当时本地很少农民种蕃茄,院里开始了种蕃茄,曾喂过一头肥猪四百余斤,有时还根据农推所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组织高年级同学帮助附近的农民摘除受螟虫危害的稻叶,增长同学们的农作物保护知识。家事课:有缝纫、纺织、打草鞋、编织各类书包等。劳作课一般都是设在每天下午三、四节课。年级高、年龄大一点的同学劳作课时间多一些,年龄小的同学劳作课时间少一点,但适当增加了唱游课。平时院领导和老师也很重视培养同学们的劳动观点,在劳作坊要道处的墙壁上写有“劳工神圣”标语。伙食团所用食米、燃煤、烧柴都发动同学们自己搬运,既节约运费,又锻炼了同学们的体力。同学们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有时大同学还帮助或教小同学洗衣服,缝补缀扣子等。男同学理发剃头都是相互帮助,大家相处情同兄弟姐妹。

  蓉四院在德育方面,很注意培养同学们的国家、民族意识以适应抗日、建国的需要。1941年,保育总会负责人李德全(冯玉祥将军夫人)到蓉四院视察,点验学生,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赠给全院学生四个字:“自强不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于1943年12月来新津募集抗日经费时,到蓉四院看望老师和同学们,冯将军赠给同学们八个字:“忠于国家,孝于民族”。1944年5月,保育总会理事刘清扬女士来院视察亦为同学们的学习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在蓉四院欢迎华德女士。华德女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她对中国抗日远征军在缅甸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深为感动。因此,她十分尊敬中国,她来蓉四院参观,向同学们讲话时,由一个中国人做翻译。在蓉四院华德女士亲眼见到了这么多的儿童因为战争而失去了亲人和家园,她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

  各个年级的文、史、地等课,除认真讲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故事外,还结合抗日战争实际,编撰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霸我台湾,占我东三省,进而妄图灭亡中国和肆意屠杀我们的父母兄妹的罪行,极力颂扬我们的父老兄弟们为了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尊严英勇杀敌的动人故事。平时,老师教唱《流亡三部曲》、《黄河颂》、《大刀进行曲》、《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山那边好地方》等歌曲和保育院院歌,对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思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课余时间老师还辅导同学们编演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如把流亡三部曲编成歌剧的形式演唱,把动员全民抗战的内容编成活报剧、双簧、莲花闹、金钱板等节目,在院内给同学们演出,并走出院门向群众演出,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

  在体质的锻炼上,同学们天天坚持早操,大同学还去黄鹤楼路上练长跑。有的老师还要教有兴趣的同学舞剑、打拳等。踢毽子、跳绳、打乒乓球更是较为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每年4月4日儿童节,院里都要组织同学们参加新津县各学校联合举行的乒乓球、踢毽子、跳绳、拔河竞赛等体育运动。

  五、升学、转学、撤办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小毕业同学相继升了中学。蓉四院早期进入中学的同学,是1939年6月,蓉四院还处在初建时期,保育总会明道经老师率领80名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学到达成都,在皇城临时保育院小住后乘木船到新津纯阳观。在院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同原成都皇城三院到蓉四院的文化程度已达到高小毕业的72名同学一道,经过升学考试被录取14O多名,于7月送成都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注)。这部分同学在跨进社会投身祖国建设后大多都有建树。现在知道的有武汉郭良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柳州张远(又名关昌源、高级经济师)、北京张杰(教授)、詹重松(现名沙浪),重庆汪俊宏、王家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张启德(一级演员),兰州叶场(李金耀教授),50年代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电脑专家现居住美国的宫新民同学。l94O年春,蓉四院送光华附中的有王守仁(主任医师)、杨凤伦(高级工程师)、李世雄(中学高级教师)、方庆安等4位同学。中学时期返院当过老师的赵锡发同学(他在光华附中时参加成都市中学生作文竞赛荣获全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前三名)。以及河南郑州邬淑全(邬是成都迁来新津的同学,她的姐姐邬淑兰是蓉四院的老师,1993年3月患脑溢血,不幸在南京与世长辞)。较早

  进入中学的还有寄读在新津县中学和中华女中的方启俅、王利生、张贵宣等,他们在寄读期间经费由蓉四院负担。到1940年秋转到绵阳国立6中初中部。

  蓉四院一件值得骄傲的大事是邱大祥同学被空军幼年学校录取,成为较早飞上兰天的保育生之一。当时消息传到蓉四院,全院师生无不欢欣鼓舞,喜气洋洋。随着日月的流逝,蓉四院高小毕业的同学越来越多,当时能够接纳保育生的中学或中等专业学校不多,毕业班的同学还必须留院复习,等待升中学的机会。1941年秋,保育总会和教育部在永川烘炉场新办了一所专门收录保育生的中学——国立第十五中学校(后迁荣昌白象山,1945年更名国立荣昌师范学校,1948年又改为四川省立荣昌师范学校,l949年7月合并到青木关中学校成为该校师范部)。此后,蓉四院高小毕业的同学一般都是送到国立15中学。也有少部分送到国立l6中或重庆思克职业学校和在川的其他国立中学就读,蓉四院的保育生逐年减少了。1942年4月,乐山保育院(即蓉一院)撤销,该院的男同学合并到郫县保育院(即蓉二院),女同学73人合并到蓉四院。1943年8月,蓉二院又撤销,100多名男女同学合并到蓉四院。同年年底或者是1944年初,简阳保育院(即蓉三院)撤销,有四五十名男女同学,亦合并到蓉四院。1944年成都分会所辖四所保育院,只剩下蓉四院。根据1942年8月21日四川境内各保育院的统计人数,蓉四院的总人数为374名,其中保育生是348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方面带来欢欣鼓舞,同时也意味着蓉四院来自不同省市的手足同学将要离别。他们饱尝了“离开爸爸、妈妈,失掉土地和老家”的痛苦,希望实现“重见爹和娘,建设新中国”的愿望。因此,抗战胜利后,凡有家可归,有亲可投的同学,都办理了转学、升学证明,院里派出老师护送。无家可归,无亲可投的同学,则由院领导和老师出面交涉,有的交托有关人士供给其继续读书,有的幼年同学统一交付四川省育幼院,继续读书。不愿继续读书的,由院领导和老师为他们设法寻找生活出路,或学徒,或做工,或从事其他工作,均由本人自愿选择。

  流年似水。蓉四院从诞生到结束,先后教养了5OO多名来自许多省、市、县的保育生,他们在生活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得到了锻炼,他们热爱祖国,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他(她)们走进社会后,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为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蓉四院的保育生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

  蓉四院的保育生在儿童时期就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加上个人努力,踏进社会,虽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职业不一样,但都能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努力奋斗。近年来通过同学之间互相接触和各地区《保育生通讯》传递的信息获悉。蓉四院的同学有为了保家卫国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烈士;有为了祖国的安全积极投身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终生扎根边疆的志士。1994年4月,北京《保育生通讯》第2期保育生人物志栏目中介绍的化工工程专家徐人萃就是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保育生。文章说徐人萃l942年在蓉四院完成高小学业后,考入国立15中,1946年考入中央工业学校机电科,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分配到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后改为化工部。一干就是40多年,成为一名既懂电机又懂化工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家。历任过化工部四院副院长,化工部八院副院长、院长、总工程师及四川省政协四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去过美国、西德等工业先进的国家进行考察。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荣获化工部授予的“优秀设计师”荣誉称号和优秀信息成果三等奖。在专项设计中还荣获国家颁发的优秀设计奖和优秀工程银质奖;化工部授予的科技进步2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2等奖。国家给予徐人萃同学的这些奖励,记录了徐人萃同学数十年所付出的巨大辛劳和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他没有辜负战时儿童保育会的理事们和保育院的老师和院长的希望。这是蓉四院的光荣,也是全体保育生的光荣。

  原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保育会的发起人之一邓颖超女士,1985年8月3日回复郭建(原轻工部副部长)的信中明确指出:保育会先于妇指会,由共产党提倡发起的。保育会理事多半是中共、民主党派人士,包括个别的国民党员组成。战时儿童保育会可以说是我们抢救战时儿童工作时,首先出现的各界妇女联合战线,……。这个组织是卓有成效的。应该把它列入国统区一项重要工作。请你们对这件事还得抓一抓,写出一份材料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郭秀仪女士(战时儿童保育会发起人之一)指出:战时儿童保育会的诞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体现。例举的两位女士对战时儿童保育会实事求是的评估,无疑是对战时儿童保育会(院)进行了拨乱反正。全国各地的保育师、深受到了极大鼓舞,并积极响应和参与这项工作,推动了1988年3月1O日北京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5O周年纪念大会的召开。大会之后,全国各地也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并成立了地区性保育生联谊筹备组织,创办刊物,联络海内外保育师、生。为了祖国的振兴和统一大业,广大保育师、生们不顾年事高、身体虚弱,毫无报酬的苦干了1O多年,大家四处发掘历史资料,走访知情人士,戴起老花眼镜写回忆录,向海内外人士介绍战时儿童保育会、分会和保育院的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段历史,使不少不愿乃至不敢提保育生历史的同学,挺直了腰杆。这个转变正是许许多多的战时儿童保育会(院)的师、生们的这几年努力工作的结果。同时也包含了蓉四院师生们努力的成果在内。例如北京的高宗俊同学、重庆的裴金全、吕光华同学、成都的许石秋、林正均同学、武汉的郭良藩同学、郑州的魏世政同学等,他们在这十多年中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不计个人得失,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同学做的工作受到了海内外保育生的赞誉、肯定。郭良藩同学为了成都光华大学附中读书的保育生的历史不被人们遗忘,总是抓住一切机会与有关同学和老师联系,搜集资料,将获得的点滴资料写成文章寄给保育生通讯向人们通报,高宗俊同学

  为了复活战时儿童保育会这段辉煌的历史,做了大量的工作,花了很大的精力,终于找到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及部分负责人1938年5月在武汉合影的照片向人们展示。同时他又将多年搜集到的保育总会和各分会、各保育院的“妈妈”们在战火中抢救、抚育下一代及其保育生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生活、成长的历史照片,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烽火摇篮——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图集》。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在八年全面抗战中,中国妇女界的英杰,年轻的“妈妈”们为抢救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育院开展新型教育、保育生的生活片断。图集形象地说明了战时儿童保育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是中国妇女运动杰出的成果,是中国教育史上伟大的创举。图集重现了事隔50多年后,保育生和老师们在各地开展纪念活动的场面。图集的发行不仅复活了保育会、保育院的历史,而且还鼓舞人们参与宣传,编写这段光辉灿烂的历史。真是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04 09:24: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战时儿童保育会成都分会 第四保育院简史(上)

下一篇:湖南分会第五保育院(湘五院)简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