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河南大学:避战潭头“桃花源”
2018-08-10 11:45:45  来源:《大河报》  点击:  复制链接

  1938年10月,鸡公山沦陷。

  1938年8月,河南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及校本部撤离鸡公山;9月,与农学院、医学院在镇平县会合,开始上课。

  此时,河南省政府也迁避在镇平县(1938年6月~1939年10月)。

  不但省政府、河大迁避镇平,省内外50余所公立、私立学校也陆续迁到了南阳西部,即镇平、内乡(今内乡、西峡两县)、邓县(今邓州市)、淅川宛西四县。

  山川形势,固是一大因由。

  再追问,还有“宛西自治”成效卓然。

  1932年夏,中原大战(中华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刚刚过去1年多,《大公报》记者来豫采访,写一路所见,其云:“沿途所过村庄,尽断壁残垣。而以叶县迄保安驿(保安镇,在叶县县城南30公里)一带为尤甚。地皆荒芜,房屋毁百分之九十九。”到了镇平境内,则云:“公路皆宽三丈,中稍鼓,两旁有流水沟,虽遇雨大,亦无泥泞。城内之大街小巷之道,均经修过,光硬异常。菜市、肉市、鸡蛋市、粮市均有一定地址,秩序井然。”

  “自治”,是193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词汇。阎锡山评论“宛西自治”说:“抗战期间,余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驻守晋西吉县,闻知别廷芳所领导的宛属13县自治情形: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村村无讼,家家有余,颇具尧舜圣治之风。余深钦佩,又感惭愧,遂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与山西省政府高级人员之集体办公室,命名为‘愧别室’。”

  内乡县的别廷芳,故事多,名气大。

  但“宛西自治”的先行者与精神领袖,是彭禹廷;“宛西自治”的发源地,在彭禹廷的故乡镇平县。

  彭禹廷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拯救镇平,非研究镇平的“三民主义”不可:“我们的自卫主义,即是民族主义;我们的自治主义,即是民权主义;我们的自富主义,即是民生主义;合而言之,我们的地方主义,即总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

  朱玖莹曾任南阳专员,也说:“初到南阳,环宛东、南、北三面九县,群盗蜂起,不可扒梳。南阳高城深池,亦一夕数惊,昼不为市。而宛西三县则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虽有巨寇,不敢叩镇、内、淅之门。余向耆老问之,皆曰:内乡别司令领导地方自治、自卫,编保甲、训民兵,农隙讲武,则全民皆兵,兵不废业而可以自养也;入境出乡负贩,皆验证设卡,昼夜巡查,使内匪不生,外匪不入,则奸宄无所混迹也;而又治河改地,课农劝工,使村无游民,野无旷土,则农、教皆兴矣。余以为善,邀别氏移其法于南阳等十县,先生遂抽调团队全力进剿,宛东匪患亦先后肃清,社会秩序以此始安。”

  彭禹廷表示:“自治这件事,万无官民合作之理。”为推倒“官治”,他不但在镇平县内取缔了一切党派活动,还以“自卫”的名义,驱逐一切“匪式军队”和“贪官污吏”,甚至“追剿”过境红军。

  回望“宛西自治”,乱世权宜之计耳。

  但是,这个“天外之国”,也是省府机关、流亡学校“避难”的天堂。

  何况别廷芳等,总在妥善安置流亡学校……

  “小憩”镇平县

  红墙黛瓦屋檐下,悬金字黑底“雪枫中学”横匾。

  推开金钉密布的朱漆大门,古色古香的厢房、三洞门楼、大殿与古树、残碑、钢筋水泥堆积的教学楼、办公楼次第展开。

  亦古亦新,相映成趣。

  这,就是镇平县雪枫中学;这,就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镇平县城隍庙古建筑群落。

  雪枫中学在老城区中心中山街中段,前身是彭禹廷创办于1930年6月的镇平县县立中学。为纪念抗日英雄彭雪枫将军,1949年2月,镇平县县立中学易名“雪枫中学”。

  彭禹廷“为地方做事”推行镇平自治,彭雪枫“为国家做事”血洒抗日疆场。

  论辈分,彭禹廷是彭雪枫的族叔。

  城隍庙,还曾做过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校本部(1938年9月~1939年5月)的栖身之所。

  一间千人大学突然“空降”镇平县,没谁有能耐“一口吞下”。

  只能“四分五裂”,以学院为单位,各找各的地方去。

  “理学院在老城乔家祠堂、医学院在老城东北约2公里的安国寺、农学院在老城正西约3公里的五岳庙。”雪枫中学教师任杰说,“都是‘公共建筑’,也都是那个时代镇平县规模最大的建筑群落。”

  至于师生食宿,则分散在百姓之家。

  城隍庙后面是清真寺,周边住着不少回民,河大迁驻后,双方关系比较融洽。

  当地不少百姓患有瘿瘤——甲状腺肿瘤,影响呼吸。河大教授让百姓在水缸里泡海带,防治此病。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缺碘可致甲状腺肿瘤的学术观点。

  还有话剧演出、抗日演讲等。

  镇平“文明”起来了,俨然成了一座大学城。

  但是,1939年5月,日军进犯南阳,逼近镇平。

  1939年5月1日,日寇调集10万兵力,自武汉分路向北进犯,第5战区李宗仁将军率部在湖北省随县(今随州)、枣阳与日军展开作战,史称“随枣战役”。

  10日,新野沦陷;13日,唐河沦陷。

  别廷芳、王金铎组织“民团”奋勇配合国民革命军,战功赫然。

  在桐柏县,镇平民团在王金铎的率领下,配合国民革命军作战,歼敌600多人、炸毁坦克6辆,击退东路日军。

  经此一战,王金铎名震第5战区。

  日军骑兵1000余人突袭新野。日军第一次进攻,被内乡民团压了回去。5月10日下午,新野县城被日军攻占。别廷芳得知消息,调集内乡、淅川、新野等民团反攻新野,“一定要把小日本赶出南阳”。宛西民团三军用命,次日下午就收复了新野。

  5月12日,日军10辆坦克开道,数十门大炮轰击,以千余骑兵作为先锋强攻唐河,被宛西民团与国民革命军压了回去。其后,日军出动10余架飞机轰炸守军阵地与唐河县城。13日,唐河县城失守。

  当天下午,第二集团军30师与宛西的三个民团集结在唐河县城下,别廷芳派人化装入城,搞清日军驻防情况。次日凌晨,大炮齐鸣,30师和民团自不同方向强攻县城。4小时激战,日军伤亡惨重,被迫南撤,唐河县城光复。

  “新唐御敌”共歼日军3000多人,打死战马1000多匹,摧毁坦克25辆,俘虏120人,其中指挥官3人。

  经此一战,宛西民团名扬全国。

  蒋介石将别廷芳由少将提拔为中将,并授予其陆海空一级勋章。

  7月,国民党元老、国民党中央慰劳团总团长张继率团来宛西慰问,在西峡口举行庆功大会。

  别廷芳将缴获的汽车等战利品排列在会场周围,将俘虏的120个日本兵全都拴在会场旁边的大树上……

  “藏学”潭头镇

  镇平,平安无事。

  1939年5月下旬,河南大学却告别镇平,搬迁到茫茫八百里伏牛的最深处——嵩县潭头镇(今栾川县潭头镇)。

  镇平县紧邻南阳城,无遮无拦。日军一旦进入南阳盆地,镇平县城就是四战之地。

  在南阳白河岸边方便一下,不出3天,武汉就有了味道。

  南阳诸水,自北而南汇入汉水,在武汉注入长江。汉、宛之间,水运通畅。

  1938年10月,武汉已经沦陷。

  镇平,已经变得不那么安全。

  河大也曾到内乡、淅川寻找办学地点,想着向大山深处搬迁。寻来找去,就是觅不到落脚点。这儿,早已是学校内迁、政府避难、衣冠避祸的“热点”。

  浏览1939年河南抗战地图,伏牛山腹地,已然成为河大选项不多的世外桃花源之一。

  何况当时的河大校长王广庆是豫西(新安县)人,更和豫西“绿林”出身的国民党军官乃至政府高官多有关联。

  王广庆是一位老官僚、新教授,其系张钫(新安县人,辛亥革命元老,民国陕豫两省“黑白两道”上的龙头大哥,其部收编的都是河南刀客和绿林人士,因此其也被戏称为“中原老贼头”,因创办《千唐志斋》芳名远播,将永垂青史)、于右任部下。

  更何况,河大动议迁校之初,张钫即主张河大是省立学校,应留在河南境内,就近培养本省青年,且建议将河大迁到豫西山中。当时,刘季洪校长主张迁往四川万县。其计划落空后,“感到学校前途艰难万分,个人不能承担此重任,不得已向省政府辞职”。

  王广庆临危受命,接任河大校长,得力于张钫极力推荐。

  河大迁往豫西山中,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儿了。

  王广庆到嵩县县城选择校址,恰遇自潭头到嵩县开会的老同学——马振堂先生。

  这次巧遇,将河大引向了嵩县潭头镇(今栾川县潭头镇)。

  王广庆是河南大学校长,马振堂是嵩县潭头镇高级小学校长。

  获知老同学心事,马振堂建议河大迁往潭头:“校舍不成问题,镇上的神庙很多;潭头四面环山,比嵩县县城要安全……”

  潭头镇虽比不上嵩县县城,却也是除却县城之外的嵩县第一大镇。

  潭头镇位于伊水上游,是伊水航运的中转站。

  嵩县解放,栾川自嵩县析出,栾川县政府很想驻在潭头镇。“大山连绵,整个栾川县,只有一北一南两块山间小平地:潭头镇,今日栾川县城。那时,潭头镇比现在的栾川县城要繁华。后来考虑到县城选在南部山区更利于全县发展,才放弃了潭头镇作为县政府驻地。”栾川地方史研究者姜晋森说,“现在的潭头镇还是次于栾川县城的栾川第一大镇。”

  嵩县县城、潭头镇、栾川县城,都在伊水岸边。

  潭头镇距嵩县县城约50公里,距栾川县城约60公里。

  1939年,潭头镇是伏牛山腹地最最繁华的所在。

  潭头接纳了河大,河大选择了潭头。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8-10 11:47: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岳麓山上的清华界碑

下一篇:抗战中的湖南大学教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