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关于浙江大学西迁时期的“广西宜山快阁”照片的考证
2018-03-18 15:18:35  来源:浙江大学校史网 作者:罗继高  点击:  复制链接

  前些年,曾在互联网上查询有关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途中在宜山( 今宜州市) 办学的一些史料,收获不少,其中数《浙江大学百年发展史( 1897 - 1949) 》最为丰富,此套电子出版物在馆藏2300 余张历史照片数字化的基础上,按照发展、人物、建筑、风光、景点等五个主题选择补充、编辑而成。

  在这些资料里,有十几幅关于宜山县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不仅让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当年浙江大学在此办学的情形,也为我们了解当年的宜山县的旧貌提供一些线索。在这些老照片中,一幅拍有一座古楼阁的老照片,让我寻不到依据,这照片上的图景是一座楼阁,照片的左上角标有这样的文字: “广西宜山快阁廿七年四月拍。”而在《浙江大学百年发展史( 1897 - 1949) 》的资料中,该幅照片的说明文字也是按照片上的题字内容,把快阁列为当时宜山县的建筑了。笔者曾查阅1918 年修的《宜山县志》和1994 年修的《宜州市志》,并采访宜州当地几位80 ~ 90 岁的老人,均称当时的宜山没有这样的一座楼阁。

  最后,通过翻阅《竺可桢日记》第一册( 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查找1939 年4 月期间的记录,得知,当时的浙大尚寓留江西省的泰和县,而不是在广西宜山。

  泰和,宜山,快阁。这三个关键词一联系起来,让我们自然地想到宋代大书法家、诗人黄庭坚,还有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七律《登快阁》,再通过互联网搜索关于“快阁”的信息,从“太和县人民政府网”上提供的现今的“快阁”图片与浙江大学旧照中的“快阁”对比来看,浙江大学档案馆的这张“快阁”相片与互联网上所发布的泰和快阁形状甚是相似。

  从所掌握的资料可知,江西泰和县的快阁最早建于唐代乾符元年( 874) ,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初为奉祀西方慈氏( 俗称观音大士) 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其间,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将此阁易名“快阁”,史称: “阁曰快,自得之谓也。”

  一千多年来,快阁屡建屡毁。据载,明万历十六年( 1588) 毁于水,十九年修复; 清嘉庆十八年( 1813) 公修,道光四年( 1824) 由邑人曾敏才捐资重建; 咸丰三年( 1853 ) 毁于兵火,五年重建。1973 年,一场龙卷风把快阁卷走,原址只剩建筑台基。毁于龙卷风的快阁,为砖木结构,共三层,高台回廊,大红石柱,青瓦重檐,瓷鸥盖顶。檐楔彩色螭头,梁雕龙画凤,穹顶图饰。厅墙正面嵌黄庭坚石刻画像,像下有黄庭坚自题像赞: “似僧有发,似俗有尘; 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照墙两侧有陆游手书“诗镜”碑和黄庭坚手书“御制戒石铭”碑———黄庭坚在泰和任知县时,摘录宋太宗的警句: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至于浙江大学的这幅老照片,当年的拍摄者为何把江西泰和的快阁当成广西的宜山快阁来记录。或许是因为,泰和与宜山这两个地方都与黄庭坚有着重要的关系。

  黄庭坚曾于元丰三年( 1080) 任吉州太和县( 今江西省泰和县) 知县。他在太和时,“治政平易,人民行以安定”。且写下一首七律《登快阁》,其诗曰: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这快阁,就在泰和县城的澄江边。

  宋徽宗崇宁二年,黄庭坚因“幸灾谤国”罪名,受到“除名”、“羁管宜州”的严厉处分,当时之宜州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市政府所在的庆远镇,民国时期为宜山县治所。崇宁三年三月,黄庭坚到宜州贬所,初租民房,后迁寺,因寺法不许,被迫搬到城头破败戍楼里栖身,终日读书赋诗,举酒浩歌,处之泰然。宜州人敬其旷达高洁,许多人慕名前往求诗求书,向他请教求字。崇宁四年( 1105)九月三十日病逝于戍楼,终年六十一岁。黄庭坚去世后,宜州人在南楼因陋就简立祠祀之,是为宜州建祠纪念黄庭坚之始。后经历元、明、清二百多年,地方迭遭变乱,山谷祠屡遭毁圮,幸亦屡获重修,据方志所载,后世重修次数计十余次。

  凡黄庭坚所在泰和三年与宜州一年多的时间里,给当地人民留下深厚的印象。两地的方志对他在地方上的旧事多有记载。

  而浙江大学来到宜山后,或多或少都会了解黄庭坚谪贬宜州之事,且又因为黄死于斯地,故而对该幅老照片当年的拍摄者或题字者而言,黄之于宜山的联系似乎比泰和强烈。

  因此,笔者推测,这张照片是当时的摄影者或题字者(笔者按: 笔者曾电询浙江大学档案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方称该相片可能为竺可桢所拍,但自己辨识,不似竺可桢的笔迹) 先在江西泰和县拍摄下快阁,但并未在泰和县冲洗或者在胶片上题字。几个月后,浙江大学又迁到广西的宜山,在宜山一年多后,再迁往贵州湄潭。按照时间的逻辑推理,照片上的题字,最早应该是在宜山所题。然当时的宜山并无此阁,拍摄者或题字者当时应该是知道的,所以,这些题字应该是在浙江大学离开宜山到达贵州湄潭或者更晚之后所题的,因记忆的失误,所以才把江西泰和县的快阁记在广西宜山的名下了。

  当时,在该照片的拍摄者或题字者心中,黄庭坚之于宜山比泰和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或者说黄庭坚对当地的影响程度的不同。而主要原因,黄之于泰和,更多的是政治上的作为、贡献和文学上的影响,是一种“得意”或者说是一种待发的状态。而对于宜州,是因为黄被“羁管”并客死于此,似是一种“失意”的状态。黄庭坚最后的十年是悲情的十年,而宜州作为这悲情的外在的终结点,更使得所系人地的关系更为紧密。想到这里,可以认为,当时照片的拍摄者或题字者,应是觉得黄庭坚与宜山县的关系更为紧密。至于为何形成如此之观念,恐与当时之浙江大学西迁千里的悲壮之举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吧!

  (原载于《广西地方志》2011年第4期)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18 15:19: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期间竺可桢主持浙大的一个侧面

下一篇:“大医精诚”精神永存——记抗战时期的贵阳医学院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