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近代化进程的东部中断与西部启动
2018-03-09 17:02:44  来源:论文网,作者: 江 沛   点击:  复制链接

  全面抗战时期,75%的中国工商业陷于战火,半数以上的城市沦入敌手。无论国统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是日伪沦陷区,经济建设都是围绕着战时体制、战争需求而展开的,正常的社会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如193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844.6亿斤原粮,抗战时期下降为2390亿斤,减少15%,1937年,产棉基地苏、冀、豫、鲁、鄂、陕、川、晋、浙9省,因沦为战区而减产500-800万担,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更分别减产50%、40%、50%和70%;战前,华东地区的茶叶年均产量为105万担,占全国茶叶产量的31%,而战时年均产量仅63万担,减少约40%。生丝、桐油等经济作物的减产更严重。此时,主要集中于东部的近代工业,同样受到了日伪政权的破坏与掠夺。仅上海一地,“计被害工厂约2270余家,损失总额在8万万元左右”。津浦路南段及京沪沿线城市的工业损失也极为严重,无锡、南京的工厂被毁率达64%-80%。武汉三镇的工厂约12%被毁,损失约为1667万元。华资工厂所受损失总额不少于7.5亿元(战前法币币值),外资在华损失约为8亿美元。战时,日本共侵占中国铁路1.2万公里,占关内铁路总里程的92%。由此,中国东部的近代化进程被彻底打断。

  为抵抗日本侵略,西迁的国民政府策动了工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西迁,近代化的工业与交通运输线路,首次大规模出现在西南、西北地区,各类企业的内迁,将沿海先进技术带入内地,有力促进了这些地区诸省的近代化进程。内迁的许多工厂以生产军火为主或与军工有关,也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高素质的知识群体,带动了西南地区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此为契机,西南、西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启动了。为开发大后方经济,支援抗战,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工矿业、交通业。如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西部各省生产建设与统制案》、六中全会通过的《迅速完成西南西北交通网并彻底整理现行公路行政以利交通案》、七中全会通过的《鼓励海外华侨回国投资案》及国民参议会通过的《在内地建立工矿基础,增加生产,以充国力案》、《加紧建筑成渝铁路以利后方运输案》、《积极开发西康宁属矿藏充实国防资源案》等,行政院、经济部、财政部都颁布了如《非常时期工矿业奖助条例》等法规,鼓励创办工矿、交通事业。这些政策、法规,对大后方的开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战时的国统区主要包括西南、西北诸省,西南地区主要是指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国民政府计划将工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四川、云南、贵阳、湘西等地。“经济建设应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这些省份的工业水平在战前很低,共有工厂234家,占全国的6.03%,稍具规模的工厂几乎没有。1938年10月后,内迁工厂带动了大后方工业的迅速发展。西迁工厂以四川为中心分布,辐射云南、陕西、甘肃、湖南、贵州、广西等省的新工业区。“战前几乎无工业可言的”这一地区,迅速集中了中国工业的精华,掀起了开发大后方的热潮。1937年7月,大后方有工厂234家,1941年即增至1306家,1943年扩展至1376家。1944年统计,西南7省占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四川一省的工厂就占国统区工厂总数的44%,而重庆一市又占四川工厂的半数以上,如纱锭的89%、冶炼和机器业的80%都在重庆,航运业的90%为重庆民生公司一家所有。显然,西南地区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战时兴办的119家大型国营工矿业,设在西南地区的多达77家。和战前相比,1943年西南地区的工厂增长13倍,资本增长146倍,工人增长7倍。经过多层次的开发,战后虽有不少工厂还迁,西南工业开发的速度开始下降,但其工业基础却由此奠定。

  和战前纺织和服饰业占主导地位不同的是,国统区工业在部门结构上占比重较大的是化学、机械、纺织和冶金等行业。1941年统计,机械工业比1936年增长700倍,电器工业增长940倍。但煤、石油、有色金属和电力的开发,仅增长了2至5倍。工业发展新的不平衡是由于资源委员会对矿产品严格管制造成的。

  从技术上看,国统区工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设备简陋的问题。1942年,西南7省工业的厂均资本只有8万多元,厂均工人64人,平均动力约38匹马力。1944年,厂均资本约9万元,工人不足百人;在四川,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工厂占总数的71.2%。纺织工业厂均马力仅为328.4匹,约为战前的15%。如重庆各纱厂的机器,有的是20年代的设备,有的竟是1895年的产品,生产效率较低。

  手工业和民营小工业发展较快是又一特点。如战时煤炭产量的1/2、生铁产量的1/5,都是由小型土矿生产的;在纺织业中,木机和手纺年产量是机纺量的6倍。

  战时交通业的发展,一是为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发展所需,二是为打破日军封锁,维持国际运输通道。为此,当时成立了全国性的水陆交通开发与管理部门不下十几家,如水陆运输联合委员会、运输总司令部、公路运输总局、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西北公路运输局等。在政府努力下,先后修筑了叙(宜宾)昆、滇缅、湘黔、湘桂、黔桂、綦江和陇海路宝鸡至天水段铁路,全长2000余公里。为加强各省间联系、弥补铁路运输不足,国民政府又先后投巨资兴建了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川滇东路和长达3400公里的兰新公路等。国际通道滇缅、滇越和中印公路也相继通车。1941年,重庆区有轮船226艘,共约64033吨。由于莫斯科至重庆航线于1941年中断,中英美合作的飞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印航线是1942年后惟一的国际航线,也称“驼峰飞行”。1942年后,中国航空公司飞机飞越驼峰约8万架次,往返物资达7万余吨,陈纳德的美国空运大队(俗称“飞虎队”)从印度运往中国的货物达65万多吨。中美共损失飞行员1500余名,飞机514架。四通八达的交通线,大大改善了战前西南地区交通落后的状况,大大促进了各省间的相互来往和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09 17:04: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与经济重心整体西移

下一篇:抗战时期的上海设计工业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