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血染中条,中条山战役(八)
2018-12-19 09:28:07  来源:萨沙  点击:  复制链接

  日军在中条山西侧的猛攻

  期间,第5集团军各部已经向二线撤退,由于和集团军司令部联络中断,两个军都是自发的撤退,并没有得到命令。

  但第3军指挥部,突然接到第5集团司令部参谋长文朝籍的一个电话,文非常急迫的说:决定新的部署是,缩短一线,形成马蹄形防线,退守第二线阵地。

  第3军军长唐淮源正准备问具体情况,电话突然中断。

  其实,当时第3军的一线阵地已经崩溃,全军只得向二线转移,而左翼的80军也撤退下去,现在已经是无法不去第二线阵地,这个命令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唐军长有30年军事经验,当时他就认为继续向二线阵地撤退凶多吉少。

  开始制定的战略是利用一个团固守第一线和第二线阵地之间的要隘,掩护部队撤退。

  现在日军一部已经突破一线阵地,并且并不顾侧翼,直接杀向二线阵地,甚至比国军撤退的部队还要深入,看来这个部署已经失败了。

  唐判断,日军正面攻击虽然猛烈,似乎还有一定余力,那么日军另一个主攻防线,显然就是侧翼的第80军。日军迂回攻打80军的目的,在于绕道第5集团军的后面,抢先一步切断台寨,五福涧等渡口,彻底封锁第5集团军和第80军的南撤路线。

  以80军薄弱的力量,怕是不可能长期阻挡日军的推进,那么渡口很有可能就保不住。

  那么,就算第5集团军能够有效守住第二线阵地,背后渡口被包抄了,最终还是无法南撤,一样完蛋。

  唐淮源军长经过仔细思索,认为比较稳妥的方法是,乘日军包围圈还没有形成之时,立即向北猛攻,直接杀入日寇的后方。

  因为日军此次倾巢而出,后方必然空虚,就算这样打非常艰难,伤亡惨重,也比留在第二线阵地坐以待毙要强。

  事实证明,唐军长估计的完全正确。

  在日军以重兵从正面猛攻第5集团军的同时,出动独立混成第16旅团从左翼猛攻80军防线,他们的目标是黄河重要渡口台寨和五福涧,切断国军南渡黄河的退路。

  80军一部拼死抵抗,无奈该军实力较弱,无法长时间阻挡日军推进。经过数小时苦战,部分阵地被突破,独立混成第16旅团沿着黄河北岸向渡口杀过去。

  日军对中条山极为了解,这从和80军的交手中明确可以看出来。

  日军之前经过过11次中条山,整个中条山都被他们踏遍了,各方面都极为了解。

  此次进攻80军时,日军首先攻击新27师阵地。根据该师80军第一营营长刘汉卿回忆:日军一面猛攻,一面让伪军喊话,不但团长姓名他们知道,连营长连长姓名也都知道。日军说新27师的79团和81已经投降,日军已经包围80团,如果该团官兵不投降,就全部消灭掉。

  80团本来就顶不住日军猛攻,加上日军如此喊话,对全团情况了解如此清楚,上下都十分惊慌,一下子就溃败下去。

  80军无奈,全面放弃一线阵地,退守渡口台寨。当时日军距离台寨还有一段距离,如果80军立即撤退,还是能成功。

  不过,此时卫立煌认为大势已去,南撤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第3集团军能够撤退成功,他命令第80军务必死守台寨渡口。

  到了这个时候,西部战场日军已经高达3个师团又2个旅团,兵力近8万人。

  一线国军阵地全部被突破,全线后撤,日军从正面侧翼猛攻,还派出部队深入国军后方进行拦截,袭扰,到处都在激战,情况越来越危急。

  8日中午,见情况急剧恶化的总指挥卫立煌果断命令,西侧战场的第5集团军和80军立即南渡黄河,放弃中条山。

  可惜,此时的战局已经急转直下了。

  在之前第3军唐淮源军长本来是想向北突围,但第5集团军司令部被冲散,曾万钟司令生死未卜,又没有得到上级的明确命令,无法擅自作出决定。

  就在此时,唐军长接到卫立煌总司令的电话,由于情况危急,第5集团军司令部联络不上,卫立煌跳过集团军,直接向军下达命令,让他们南渡黄河。

  唐和幕僚对这个命令并不支持,因为一线日军进攻太猛烈,后方枪炮震天,显然80军也在激战,渡口能否保住是很难说的,恐怕就算撤到黄河边也无法渡河。

  但命令终究是命令,于是第3军步步抵抗,向二线阵地后撤。日军尾随追击,一部还提前绕道后方切断第3军的撤退道路,所以四面都是激战。

  第3军苦战了整整两天,勉强退到二线阵地,但一股日军已经抢先守住了一个隘口。

  唐命令34团立即反攻,务必拿下隘口。

  该团团长张正书亲自带部队和日军拼刺刀肉搏,经过三次猛攻,将这股日军击溃,但该团伤亡惨重。

  张正书见部队损失很大,后方敌情不明,找到唐军长,非常着急的说:现在我们侧后情况都不明,不知道日军有没有切断我们的退路,这样继续撤退是很危险的。更况且山地狭窄,大部队行军非常困难,不如现在乘着敌人后方力量薄弱,立即向北攻击下山为好。

  唐军长沉思了一下,回答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们已经接到卫总司令的命令,他已经派部队和渡船占领五福涧渡口。更况且,目前集团军司令部生死未卜,我们也有责任去营救曾万钟司令,同时我们在第二线有大量总部和军部的非战斗的官兵,也不能就丢掉他们,让他们做俘虏去,所以向五福涧突围,无论如何困难也在所不计。

  张正书团长见军长这么说,也就没有别的办法,立即率领34团作为先锋,向南边杀过去。

  此时日军一部已经绕到国军侧后,占领了小南京和温峪一带。

  张正书指挥全团猛攻日军,日军也很顽强,双方发生数次激烈肉搏战,两军战士尸体滚在一起。战至中午,张正书见屡攻不克,亲自率领一个营发动冲击,终于将日军击溃。但张正书团长在战斗中负伤,营长向国贤殉国。

  第3军继续向南前进期间,在夜色中突然遇到在侧翼作战的34师师长公秉藩。

  34师本来在唐王山和3000多日寇激战,因为一线防御阵地还算坚固,给日军造成很大杀伤。但经过一天战斗,唐王山还是失守。公秉藩指挥部队奋力反攻,一度已经杀上山顶,将日军歼灭大半。就在此时,第5集团军总部急电34师,命令该师放弃唐王山,四小时内赶到司令部所在地马村。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马村已经被日寇袭击,万分危急。

  公秉藩当场在电话中表示:马村距离唐王山80多里,我们和日寇正在激战,撤退相当困难,四小时绝对不可能到达。

  但这毕竟是命令,所以,公秉藩只得安排部队一面殿后,一面转移,当晚也没有到达马村,反而和唐淮源他们碰到一起。

  满头大汗的公秉藩告知他们:日军已经突破80军防线,占领侧后驾桑镇。34师也从一线阵地撤退,目前还在唐王山和日军胶着激战,情况严峻。

  唐淮源则告知公,马村早已经失陷,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部已经被打散。

  由于军情紧急,公秉藩说了几句话以后,立即返回部队继续指挥。

  唐淮源由此判断,南撤已经不可能,五福涧恐怕早已失守,实际上也差不多。

  由于自知一个渡口不可能渡过数万大军,卫立煌在命令第80军死守台寨的同时,还命令黄河南岸的85师2个主力团立即从五福涧北渡,务必死守这个渡口,并且控制10多条渡船用于撤退。

  但第5集团军由于日军绕道侧后利用要隘阻击,加上山地道路狭窄,撤退非常困难,部队尚且没有赶到,而日军第16旅团就已经杀到五福涧。

  这两个团被迫以劣势兵力和日军苦战一日,苦苦等待第5集团军主力赶到。伤亡殆尽,被迫放弃五福涧渡口。

  随后这两个团多次发动对渡口的反攻,双方混战到10日,国军这两个团残部知道无法夺回渡口,被迫撤回南岸。

  卫立煌在五福涧失守以后,判断形势,认为第5集团军南渡黄河撤退已经没有可能,所以命令中条山国军立即向北面和西北面突围,杀入日军侧后方。

  而此时,第5集团军已经在中条山苦苦支持了4,5天,不但伤亡惨重,补给也完全断绝。

  之前一章已经说了,本来中条山就不产粮,所有粮食都依靠黄河几个小渡口运送过来。国军平时严重缺粮,费尽全力也只能储存3天左右的存粮。

  所以一旦开战,立即就陷入粮荒。

  5月11日,第14集团军司令刘茂恩致电蒋介石,说道粮食问题:连日以来晋南之敌大举像我进犯,补给线已被截断,潦山内瘠苦又无屯粮,大军绝食业已三日,四周皆有强敌,官兵空腹血战,状至可悯,若不急筹办法恐有溃散之虞。

  换句话说,国军不但时刻都有生命危险,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当时中条山到处都是倾盆大雨,人马都无处躲雨,从头到脚全部湿透。部队人困马乏,极为疲惫。好在由于第3军和第17军都是决定坚持抗日的部队,所以官兵士气还算高涨。这5天时间内,官兵面对日军进攻,毫不畏惧,敢于肉搏进展,前仆后继,到处都在浴血苦战。

  第34师公秉藩师长回忆当年写道:13日上午,日寇乘大雨攻击更猛,炮声机枪声震耳欲聋,第7师,第34师凭借山地与第激战,伤亡惨重,山谷流水被人马践踏和伤亡官兵的血,染成了血红的泥浆。14日上午大雨不停,日寇仍然攻击猛烈,包围圈越来越小,官兵冒雨激战数日,没有休息,也没有吃饭,浸在大雨中,外无援军。

  在接到卫立煌的命令后,第5集团军各部立即奋力向北突围!

  只是此时日军双重包围圈已经形成,包围圈又不大,突围又谈何容易。第5集团军的2个军,几乎每个小时都在激战。

  到了10小时后的5月12日,眼见大部队根本无法突围,卫立煌再次下令第5集团军立即分散,以团为单位向北突围。其实这也不用等到卫立煌说了,早在前一日,唐淮源他们已经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命令,他们作为一线指挥官早已经知道突围的艰难。

  第3军和第17军立即将部队分散,这样虽然减少了突围的难度,但一旦被日军包围,己方兵力只有一个团,就处于完全的劣势,这支部队就很危险。

  朝鲜战场被俘最多的志愿军180师,就是因为分散突围,导致大部溃散被俘的。

  各团隐蔽向西开进,一旦遭遇日军主力就尽量绕开,如果日军较小部队就猛烈突击,这样奋战数日,终于在夏县、安邑、闻喜一带突破日军封锁线,越过同蒲铁路,渡过汾河。

  最终,到5月19日,第5集团军的第3军、第17军各有4个团到达吕梁山区的稷山、乡宁一带休整。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团都成功突围。

  而这两个军一共下辖5个师,每个师下辖3个团,也就是一共为15个团。17军新2师大部不在中条山,但也最多就少2个团而已,实际上大约还有13个团左右。

  现在只有8个团突围成功,也就是第5集团军成建制说突出去的部队,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

  余下除了一部已经死伤,剩下不是成为没有指挥的散兵自行突围,就是干脆没有突围出去,只能在中条山打游击。

  上文说到的副官处处长车学海,跟随第3军第7师李世龙师长突围,他们的掩护部队为一个特务连。

  突围没多久,就遇到第34师204团团长陶学渊的1个团,两部合成一支部队,向北突击。

  他们运气较好,沿着小路摸到一个山口,此处日军较为薄弱,仅有几百人。

  这两支部队集中1000多人猛攻,日军措手不及,包围圈被撕开,他们全部撤退出去。

  出去以后,这个部队不敢停留,立即高速向敌后前进。只是有些城镇无法绕过,他们就从闻喜县城附近通过。

  如果此时日军在县城驻有随便几百人,出城一击,他们这支疲惫不堪的部队恐怕就完了。

  可惜此次日军倾巢而出,县城只有少量守备队,所以根本不敢出城,只敢在碉堡中向外放枪。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8-12-19 09:28: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血染中条,中条山战役(七)

下一篇:血染中条,中条山战役(九)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