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单补生 | 轻车介士——漫话陆军装甲兵学校沿革
2024-02-08 14:04:44  来源:单补生  点击:  复制链接

  民国陆军装甲兵学校源起黄埔6期交通大队;校名几易,由交通兵学校、交辎学校、机械化学校(简称机校)至装甲兵学校(简称装校);全面抗战爆发,校址变迁自南京始,历经湖南长沙、广西柳州、湖南洪江、四川潼南、江苏徐州,至台湾西屯而终;现将本校沿革分述如下。

  黄埔6期交通大队

  1927年12月26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南京三十四标旧址创办军事交通技术学校,交通处长李范一兼任校长。李范一(1891-1976),字少伯,湖北应城人,清末秀才;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习无线电,获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交通处长,任内主持无线电训练班。1928年2月,军事交通技术学校经招生考试,录取大中学生500余人,实施军事管理,编成1个大队,3个中队,9个区队,每天进行两小时军事训练;教学分为有线电、无线电和铁道、汽车计4个专业。1928年夏末,国民政府下令撤销军事交通技术学校,将时有425名学生保持原有建制,并入中央军校第6期;为此,军校于步、骑、炮、工、辎5个兵科之外,增添交通兵科;首次成立交通兵大队,大队长先后为邱炜(浙江龙游人)、华振麟(浙江长兴人,保定军校6期)。本大队学生于1929年5月毕业,分发交通部队为基干,编为一个交通兵团;1930年秋,又扩编为两个交通兵团,各团编制为4营12连;华振麟任交通兵第1团团长,负责军事通讯;斯立(浙江东阳人,保定军校6期)任交通兵第2团团长,负责军事运输。日后,凡黄埔6期交通大队优秀者,多为机械化部队将校主官;如胡献群(江西南昌人,英国留学)官至机校中将教育长、装校中将校长。有的还参加红军从事无线电通讯工作,如王诤(军校名吴人鉴,江苏武进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第4机械工业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中央军校本校自6期交通大队之后,由于交通兵科生源减少,后期只设一队。第8期2总队交通区队59人;第9期自动车(汽车)区队53人;第10期1总队交通兵队辖两个区队,交通兵42人、战车兵25人;2总队交通兵队57人;第11期1总队交通兵队100人;2总队交通兵队77人;第13期交通兵队83人;合计496人。从14期至23期交通战车兵科学生均由机械化学校(装校)代训,毕业生学籍依黄埔期序。

交通兵学校

  1933年长城抗战,中央军第17军军长徐庭瑶(安徽无为人,保定军校3期)率部在古北口重创日军,由于中日军队装备悬殊,所部伤亡惨重。强邻胁廹,国势阽危,谋整武以图存,徐庭瑶上书蒋介石:“现代化、机械化是当今列强建军要旨,德国尤为突出,英、美、法正不懈努力中,而日本也已颇具规模。中国应大力创造条件,建设机械化部队,建立战车、通信、辎重专业军事学校。”国民政府期择善而改进,而成立机械化部队,必先造就技术军官,于是即有筹设交通兵学校之拟议;惟立时举办,时间财力两不许可,而汽车部队干部,又急待造就,乃先就交通兵第2团内,设立汽车训练班,以资补救。该班学员大半由中央军校毕业生选送,于1933年6月1日成立,先后毕业学员两期,计121人,嗣以军校无生可送,乃改为军官技术队,该队学员系召集交2团汽车部队现役军官,从事训练,藉以增进学术,并求教育统一,以养成汽车部队健全之将校。于1935年5月13日开始受训,计毕业102人;但在该队学员未毕业之先,已于1935年12月奉令归交通兵学校筹备处办理。筹备处系成立于1934年5月1日,为训练总监部公布《陆军交通兵学校条例草案》之时,地址在南京三茅宫;由津浦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长邱炜兼任筹备处主任;内分学校、工厂、战车、装甲汽车等4组,分组进行(11月战车营先告成立)。军委会又派遣以徐庭瑶为团长之军事考察团于5月11日放洋,同行者有蒋锄欧(湖南东安人,铁路铁甲车司令) 、王景录(交通司长)、华振麟(交1团团长)、斯立(交2团团长)、彭子言(四川重庆人,黄埔3期)、李永中(四川荣昌人,黄埔3期)、田耕园(安徽合肥人,黄埔6期)等16人。凡经意大利,瑞士,德意志,捷克,苏俄,丹麦,比利时,法兰西,英吉利,瑞典,美利坚等11国,参观各国军事院校、特种兵部队、通讯中枢、兵工厂等地方。考察团自放洋日起迄,复命日止,计时十阅月,于1935年3月归国。回国后曾在中央军校演讲《考察欧美各国军事报告书》,强调建设新的机械化部队、快速部队、装甲部队是打败日军的重要军事手段。1935年2月,筹备处主任邱炜不幸于病故,筹备事宜未能进展。3月适徐庭瑶考察归国,奉命接替,于是积极进行,期于最短期间,年底成立交通兵学校。

陆军交辎学校

  1933年长城抗战诸役时,兵站总监俞飞鹏(浙江奉化人,北京军需学校1期)深感辎重兵各级干部之缺乏,及后方勤务之重要;遂向军委会建议,拟办一辎重干部训练班;旋奉命改为陆军辎重兵学校筹备处,任辎重兵监李国良(湖南长沙人,日本士官14期辎科)兼筹备主任。是年6月召集第1期学员,幷成立练习队,内分汽车、兽力各一连;8月31日国民政府公布《陆军辎重兵学校条例》,9月奉命正式改为陆军辎重兵学校。至1934年12月第1期学员毕业,计74员。嗣以建筑校舍,迄于1935年6月,始奉令召集第2期学员,计录取133员。1936年军委会为使机械化部队军官技术教育统一起见,将辎重兵学校保留原编制归并交通兵学校,定名为陆军交辎学校,于3月1日在南京丁家桥正式成立;蒋介石兼校长,徐庭瑶任教育长;直隶于训练总监部。

  交辎学校为陆军自动车学校,自动车应用于军事者,分为战斗车辆与运输车辆,交辎则兼而有之;交辎学校之使命,在养成汽车部队之管理指挥人才,以适应现代战争之需要。

  合并以后,学校内部分交通与辎重两兵科,每科各设教育处长一人,各设学员生队与练习队。交通科教育处长为萧仁源(湖南浏阳人),负责训练机械化部队干部,学员队长杜聿明(陕西米脂人,黄埔1期),学生队长胡献群;辎重科教育处长蔡宗濂(吉林双城人),担任训练汽车、兽力运输部队干部;练习队则直属校部。

  交通兵科主旨,在造就战车汽车军官军士,并先后成立了汽车驾驶班,机械修理班,器材保管班,战车战术班,战车防御炮训练班,乙级学员班,机踏车军士训练班,战车军士训练班,战车教导营等。1937年春,奉命两科各增设学生队(为中央军校代训学生),交通兵科区分为交通兵学生队,技术学生队,战车学生队。6月奉令成立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及战车防御炮营(营长田畊园)。9月成立司机大队,为后勤部队机关训练驾驶军士,以适应抗战之需要。至辎重兵科即由原辎重兵学校教职员,改编为辎重兵科,一切计划均仍旧贯。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接着八一三沪战,本校战车营、战防炮营调到上海前线,归司令张治中指挥,分别配合36师、87师、88师与敌作战。11月间,南京受到威胁,学校奉令迁到长沙,分驻在湘水岸畔的岳麓山,金井,白茅田等处。是时交通兵科,又奉令收训平津南迁各大学机械系毕业及三年级学生,添设技术学员队,并成立机械化军官训练班,战车机械工程研究班,目的在加速造就机械化部队军官与技术人员。1938年1月,奉令将装甲兵团扩充为陆军第200师,派徐庭瑶兼任师长,杜聿明副之;仍受本校的督练。

陆军机械化学校

  1938年7月,奉令将交辎两科划分各设专校,本校改名机械化学校。同时,军训部内设立机械化兵监,派徐庭瑶为兵监兼本校教育长。本校深感机械化部队的编组与设备,在我国尚待研究与试验,于是将练习队改为试验队,下设搜索、攻击、防御、机枪步兵各连,专作战术试验部队,做为建设机械化部队编组的依据。

  1938年10月,受武汉战局影响,本校奉令由长沙迁至广西柳州。1939年春,奉令成立政治部,增设工徒队,重机枪巡回教育班,以及战车工厂筹备处等;原有司机大队改为军士训练大队,并奉令将驾驶兵教育第2团拨一营隶属本校训练,定名为驾驶兵教育营。是时,本校的组织与所负的使命同样增大,尤以战车工厂筹备处的设立,实在是鉴于不能自制战车,对抗战建军及国家经济,均有莫大的损失;成立后,惨淡经营,惜因欧战已起,定购的机器与设备不能内运,因而搁浅,使人扼腕!

  1940年桂南会战,影响了本校的教育,先奉令迁往四川潼南,后因多种困难,8月遂呈准迁至湖南洪江。但是为了教育上的效率起见,战车战术班及军士训练大队,暂设衡宝间的水东江;军官训练班及技术学员队部,分设广西兴安、界首;战车机械工程研究班暂设全县;战车工厂筹备处设贵州咸宁。在洪江复奉令增设保管学生队。1941年春,(一)奉命成立研究处。(二)将学员队原有之5个班,改为4个班(即器材保管班、军官技术班、战车战术班、军官训练班)。(三)将学生队原有之3个队,改为4个队(战车、汽车、技术、保管)。至1941年秋,为管教容易、教育效率起见,战车战术班及技术学员队,改在洪江本校召集;战车机械工程研究班也迁至洪江,继续教育与研究。1942年冬,先后奉命成立驾驶兵教育团及练习团。1943年夏,本校以国内战车人才缺乏,为解决机械化部队技术人员问题,6月间呈准设立工程学院,甄选本校技术学生队毕业生,予以深造。并为尽量利用盟方作战经验及人才器材,在印度蓝姆伽成立驻印战车训练班;并为解决在印度成立战车部队干部的需要起见,继续举办乙级学员队。7月,试验队扩充为练习团;9月成立学生大队;11月,驾驶兵教育团改为战车兵教育团。

  1944年1月,本校“战车员兵整补处”成立于贵州安顺,战车兵教育团副属之;专负对印度盟国成立战车部队官兵之遴选与派送的任务。2月,兼教育长徐庭瑶辞准兼职,专负军训部机械化兵监事务,派由96师副师长胡献群继任。同月成立战车兵教育第2团,原有之战车兵教育团改为第1团。5月应陆军48师之请求,在云南昆明办理军官训练班第6期。7月成立学生第2大队,原有学生大队改为第1大队。8月练习团抽编一加强营开驻洞口一带,担任警戒。10月练习团奉命构筑安江与洪江一带之环状子母堡垒。是时湘赣倭寇发动攻势,长沙、衡阳、邵阳相继失陷;在日寇企图占领芷江的野心下,为避免这支机械化新军遭受敌人的破坏,便放弃原定的抵抗计划,奉令迁往四川潼南。

  在交通工具缺乏的状况下,笨重的器材与制造工厂,暂时留置在贵州镇远;学员生队与练习团徒步跋涉在川黔道上,1945年1月到达潼南。2月各班队正式复课;同月“战车员兵调补处”撤销;战车兵教育第1、2团合并为一团。4月初,敌寇沿湘桂、衡宝两路窜扰,贵阳与镇远告急,本校在镇远之器材,星夜抢运至三合镇,所有驻镇官兵眷属,除一部留守,其余于5月中旬徒步经乌江入川。

  血战八年,敌寇终于在1945年8月10日接受了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间,本校奉令代办军政部汽车技术人员训练班。10月10日新建大礼堂落成,巍峨庄严,象征着机械化部队的光明前途。11月战车兵教育团拨并装甲兵教导总队;同时,奉令增派战车预备军官111名为储备干部。

  1946年4月20日,战车与技术学生第6期毕业,技术学生考选优秀者入工程学院深造。5月战车工厂筹备处撤销,器材仍由本校接管。5月29日举行留学英美及陆大22期考试;30日汽训班第3期复试。6月练习团1、2两营奉令开驻徐州,经川北陕南,千里跋涉,8月27日到达郑州;因陇海路中断,东行受阻转道汉口,顺流东下至南京,始转达徐州。6月8日工程学院第3期毕业;10日军官训练班第8期毕业。11月15日奉令在徐州成立教官训练班,造就国防新军教育干部。1947年1月20日,(一)汽车技术人员训练班学员毕业。(二)驻扎镇远之战车制造工厂东迁徐州。2月1日奉令举办国防干部训练班于徐州。3月1日奉令将政治部改组为训导处。4月10日学生第1、2大队学生毕业;技术学生甄选入工程学院受训。

陆军装甲兵学校

  1947年3月26日,本校奉令与装甲兵教导总队合并,改称为陆军装甲兵学校。4月10日战车学生第7期毕业。4月底,合并改组完成;5月1日正式成立陆军装甲兵学校。6月2日教官训练班毕业。8月1日为配合内战的军事指挥,奉令拨出战车第1、2、3团及装炮团。9月15日,初级班第1期开学;10月1日蒋介石辞卸各军事学校兼职;本校校长一职,奉令由教育长胡献群中将继任。12月初,工程学院第4期毕业。1948年1月12日高级教官班开学;1月31日国防干部训练班毕业,军官训练班第15期开学。2月4日,军官保养班第19期举行召训考试。2月23日英文译述班举行召训考试。至此本校自创办到1948年,已毕业学生1,700余人,学员4,800余人。未几,奉令迁校至台湾西屯,继续推行新制教育制度。

机校代训生记忆

  黄埔13期战车兵科(原机校战车学生第1期)郭乃文:我是云南蒙化人。1936年8月收到南京表哥杨友柏(黄埔8期)来信,说中央军校准备招生,让我速去报考。家乡地处边陲,交通闭塞,全省除法国人修的一条滇越铁路外,没有其它的公路和铁路。从蒙化(现名巍山)到昆明,步行要走12天,相邻的省与省之间,也没有衔接的公路和铁路,彼此往来,同样要步行;货物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从昆明到南京,如果步行4至5个月,是难以如期投考的。何况当时各省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持械抢劫者,比比皆是,人身安全无法保证。当时从昆明到南京,唯一捷径就是绕道安南(即越南),因此就出现了要办理出国护照的怪事!

  1936年9月1日(农历七月十六),我和堂叔、堂婶结伴同行,第一段行程从蒙化出发,步行六天到达楚雄,再乘汽车到达昆明,先去翠湖东路法国驻昆明领事馆,办理安南过境护照。安南当时是法国的殖民地,还没有独立,因此事无巨细,均由法国人负责管理。约一个星期护照办好后,我们开始第二段行程,即乘滇越铁路的火车到河口;然后步行经过南溪河大铁桥,到达安南的老街。河口与老街仅一河之隔,过了铁桥,右侧便是海关,入境人员必须先到海关检验护照和行李;我们把行李卷、皮箱打开放在柜台上,检查人员全是法国人,态度蛮横、乱翻乱丢,把棉被衣服抖得狼藉不堪。除负责检查的法国人外,还有几个安南人,他们是供法国人驱使的“亡国奴”,专干苦力工作。当天我们在老街办完一切应办之事,第二天乘火车前往海防港口。

  最后的行程是从海防到上海再转南京。从海防到上海全是水路,全程约两千多公里,途中要在香港停泊,因此行前又到英国駐海防领事馆,办理过境香港的有关手续。我们搭的是法国邮轮,抵达香港停泊一天半,上下乘客和货物。我们上岸在旅馆里住了两个晚上,第三天上船又继续航行,到达上海后,乘宁沪铁路快车,当天下午到达南京,我们住在珠江路一家旅馆里。这天是9月30日正值中秋节,从蒙化到南京,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1937年春,我考入中央军校交通兵科,被编入“空交辎入伍生团”(团长胡其三)第1营第2连(少校连长唐泊三,湖南常宁人,黄埔6期)第2排(上尉排长张有琪,贵州平坝人,黄埔8期),在丁家桥接受军训;从番号可看出这个团是特种兵,包括空军(航校)、海军(电雷学校)、交通、战车、防空等兵种;近千名入伍生学历,最低高中肄业,最高大学毕业。分科前先学习步兵基本知识;每日进行班教练、排教练到、连教练,军营生活紧张得不亦乐乎。

  “泸沟桥事变”发生后,北平、天津相继失陷。8月13日倭寇又对上海发动进攻,中国駐军奋起还击,国民政府调集军队,组织淞沪会战。此时,日军派飞机轰炸南京也越来越频繁了。9月间,一天吃过晚饭,入伍生团接到紧急命令立刻迁移南昌,我连约百余人先乘汽车出挹江门,到下关江边上轮船;夜晚起锚逆江而上,经过芜湖、安庆到达九江,然后改乘南浔铁路火车到南昌。我连驻地在赣江西岸的黎家山,离南昌城十多公里,营房在半山腰,中央一块大操场,房屋盖在四周,外围还有一道带刺铁丝网,看来是过去駐兵的老营房,规模相当火;大门上现挂了一块“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空交辎入伍生团”的牌子。同学是分批先后到达的,随到随训;10月中旬,全团的同学才都到齐了。当第3营同学到达时,由于基层干部不足,把我的班长调去当排长,班长遗缺,由连长集合全连同学下“布达式”,宣布我代理班长;第一项任务就是带着两班同学,负责第一轮营房警卫工作。这时上海战事节节失利,11月上海失守。12月日军占领南京。在战争形势急剧变化下,南昌已不安全了;因此,我们又奉命迁往四川铜梁;出发前作了一次实弹射击的遭遇战及营对抗演习。

  12月下旬,我营是第一批从南昌乘火车到达长沙的,入駐湘江西岸岳麓山湖南大学校舍。在长沙稍作休息后,继续向常德出发;从长沙到常德是徒步行军,沿途边走边做行军方面的演习。每天走约40公里,赶上村落有住宿的地方才能歇脚。经过10天左右的行军,到达常德,等候下一步入川的命令。1938年春节过后, 我连奉命不去四川了,分到陆军交辎学校,又乘汽车转回长沙,駐在长沙金井镇南阳庙里;之后便开始编队,连同我42名编入战车学生队;队长谢笔齐中校(福州人,黄埔6期,留学英国),副队长叶际豪(浙江永嘉人,黄埔10期)、胡忻;助教10人,其中有2人是副队长兼。

  1938年7月本校改称陆军机械化学校,这时我们已经进行专业训练了,42个同学编为10个小组,其中5人的两组,4人的8组,每组固定一个助教负责,学习驾驶英国维克斯6吨战车。专业课程由3名英国教官分别教授战车驾驶、射击、战术。上课时由队长、副队长当翻译。此外,还有几个教官教授其他有关课程。一直延续了8个月,我们才完成了主要的学业。在学习期间,军训部次长黄琪翔曾来队视察训练情况,在长沙金盆岭,由助教和我,分别作了一次战车性能表演和重机枪盲目故障排除示范。同年10月间,长沙局势逐渐紧张,学校奉令迁往广西柳州。11月12日,我们从岳麓山駐地出发,在猴子石渡口,渡过湘江东岸,乘汽车当天晚上住衡山县;刚到衡山县就听到长沙大火的消息了。第二天继续前进,经过衡阳、全州、桂林、阳朔、荔浦等地到达柳州。校部驻在柳州郊区的大桥村,战车学生队单独在离柳州约30公里的雒容县城,其他学员生队等单位,同校部驻在一起。

  我们在雒容县继续操练学习,直至毕业。在雒容期间,步兵学校教育处长率领兵器学教官及连队长50余人,到战车队观摩重机枪盲目故障排除,指名由我作示范表演。原因是:军训部长黄琪翔在长沙金盆岭看过表演后,认为这种示范方法很好,应该推广;因此通知各有关军事学校来观摩。当时步兵学校驻在雒容县郊区,离我队很近,参观很方便。不久,军训部长白崇禧来队视察,其中就有战车实弹射击和重机枪盲目故障排除项目,队上决定还由我作重机枪盲目故障排除示范,遗憾我突然生病住院,没有参加。1939年3月18日,战车队学生毕业,38名同学分发第5军装甲兵团见习,我和3名同学留校工作,搬到了大桥村校部去住。大桥村在柳江边,一面临江,三面环山,中间一片开阔地,学校的房屋沿山脚修建,地形较隐蔽。有个大礼堂修建在山洞里,可容纳千把人开会。附近靠江边山洞里,还有军政部所属的42兵工厂。1939年11月日军在钦州、防城登陆后,就开始派飞机轰炸柳州,学校和兵工厂曾多次被炸。一天校长蒋介石莅校视察,大桥村前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当他的车队经过羊角山时,遭到日本飞机的猛烈袭击,警卫人员被炸死多人,蒋介石则在侍卫搀扶下,直奔山洞里,幸免于难!同年12月底,我经云南省政府电调回滇服务,至此离开了陆军机械化学校。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4-02-08 14:18: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单补生 | 工力悉敌——简述黄埔工兵之教育

下一篇:最后一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