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湖南战时教育发展概况
2014-03-19 14:43:57  来源:网络摘编  点击:  复制链接

——摘编自暨爱民《抗战时期湖南教育发展述论》

暨爱民:吉首大学历史系讲师,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 一) 各级教育规模增大

  抗战爆发后, 湖南加紧了小学教育的推进。至1939 年, 全省小学增至28800 余校, 1940 年湖南省府制定《湖南省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纲要》, 到1941 年时, 全省1609 个乡镇,已在1491 个 乡镇设立中心学校, 国民教育普及率达93% 。国民学校方面, 全 省20138 保, 只有1050 保未设保国民学校, 普及率达95% 。另 外, 还有未改办的私立小学6285 所, 基本实现一乡一中心学校, 一保一国民学校, 小学生人数到1939 年已增至12 11573 人, 1941年 达1598476人,以后逐年增加。至1945年,小学校数目增至 32000 多所, 学生增至2168000 多人。教职工的数量也在累年增 加, 抗战爆发时的1937 年, 有教职工5 1025 人, 1939年增加了6054 人, 至194 1 年增至64916 人, 至1945 年时已有教职工78895 人。同时, 短期义务教育从1935 年开始实施至1940 年8 月实施国民教育止, 共办10 期, 总计有29029 班, 每班约有40 人, 计有学生1161160 人。另外又在湘西乾城、凤凰、永顺、保靖、泸溪、古丈、 麻阳、通道等县设置短期小学, 从1937 年至1940 年, 先后共办540 班, 每班约有40 人, 共计有学生2 1000 人, 学生的质量也大幅 提高。

  中等教育发展最为突出。1937 年, 全省公私立中学仅有81所, 到1945 年, 所设中等学校就已增至280 所, 仅次于四川和广东, 居全国第三位。 据1941 年朱经农所撰《三年来的湖南教育》统计: 湖南历年中等教育经费的省款部分约占省预算教育文化经费总额的二分之一以上。1938 年至1941 年, 因中等教育的积极 发展, 经费年有增加, 全省公私立中等学校由省库开支的经费, 1941 年度比1939 年度增加300 万元, 而且开支审慎、款不虚糜。

  三年中, 省立中学按计划增设, 县立中学根据需要次递增办, 新兴 私立中学大大增加。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1937 年时为30782 人, 1941 年时增至59770 人, 至1945 年, 增至91916 人。教职工人数到1945 年时, 教职工已达6715 人。

  抗战开始以后职业教育受到格外重视。据王德华在《湖南中等教育概况》中所述: 1937年湘省公私立职业学校已有44 所, 至 1941 年实施分区设学后, 每一行政督察区都配有1 所省立职业学校, 另还设有2 所护士助产职业学校。县立职业私立学校, 因为开办设备不易, 故入学者不多, 其发展势头没有中学迅速。至1946 年底为止, 省立职业学校有12 所和1 个补习班, 县市立职业学校 11所, 私立职业学校39 所, 总计有63 所职业学校, 有职业学生 7520 人。其中高级职业学生3310 人, 初级生42 10 人。职业学校的设科, 尚能适应抗战建国的需要, 高级职业以工科、农科、医护科为主, 低级以刺绣、缝纫等科为主。有14 所职校办有高级工科,内分机械、电机、化学、纺织、土木、水利、电信、皮革等科别, 有6 所职 校办有护士助产科, 19 所职校办有农科, 办商科、文书科和艺术科的职校较少, 仅有1 至3 所, 其余的17 所都为缝纫刺绣等科, 服务于战时的色彩很浓。

  师范教育发展迅速。1937 年共有39 所师范学校, 但自1941 年实行分区设学办法, 同时各县国民教育的迅速发展, 对师范毕业生形成巨大的社会需求, 师范教育因而迅速发展。迄至1945 年, 湖南师范学校共计有59 所, 其中省立11 所, 联立、县立师范学校48 所, 学生总人数达16297 人, 教职员有1599 人。

  高等教育在湖南发展较慢。湖南高校原仅有湖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38 年, 为适应湖南战时中等教育发展对师资造成的需求, 创设了国立师范学院。1941 年, 又在南岳创办了三所专科学 校: 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开设有农艺、森林、水利三科; 工业专科学校, 开设有建筑、水利、化工、矿冶四科; 商业专科学校开设有银行、会计、统计、工商管理等科。每期学生均有增加。

  ( 二) 教育布局渐趋合理

  1940 年, 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新县制#, 颁布《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及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国民教育实施纲领》、《乡镇中心学校实施要则》、《保国民学校实施要则》等, 规定每一个保设国民学校1 所, 每一乡、镇设中心国民小学1 所。6 月, 湖南省政府据此颁订《湖南省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纲要》、《湖南省各县保国民学校及乡镇中心学校实施办法》等文件, 促进湖南小学学校布局合理化。抗战爆发之前, 如1932 年, 湖南2 万多所小学中, 长沙有1000 多所, 湘乡1500 多所, 而靖县只有30 多所, 保靖仅有20 所, 这种布局极不合理, 但至1941 年止, 一乡镇一中心学校、一保一国民学校的设校计划, 除岳阳、临湘等沦陷区外, 已基本实现, 湘西的偏僻山区县份, 也大部分实现了该计划。和小学的分布格局一样, 抗战爆发前, 全省的公私立中学多集中于长沙、衡阳、常德等主要城市, 这种布局使偏远县份的文化教育更为落后。1941 年起, 省政府为改变这种布局, 谋学校之合理配置, 实施分区设学办法, 将全省按行政督察区域, 划分为十个中学区, 订定分区设学计划, 每区设置省立中学、师范、职业学校各一所, 县立中学、私立中学也在分区设学原则下同时增加。为此, 于同年秋, 教育厅将国立八中师范部改为省立所里师范学校, 国立十一中师范部改为洞口师范学校, 同时分别于耒阳、衡阳增设了省立农村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和省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 使省立师范和职业学校实际各为12所。1942 年, 将省立二中一分校改为十一中, 屯区联立初中改为省立屯区中学, 于南岳设立省立十三中, 是故, 这年省立中学有13 所, 省立师范学校实为11 所。1943 所, 省立屯区中学改为省立十三中, 省立一师一分校改为省立十一师范, 省立洞口师范改为省立十二师范, 省立四职分校改为省立十一职校, 省立高级农村医事职业学校改为省立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 因此, 这年省立中学和职业学校各实为13 所, 省立师范学校有12 所。

  另外, 为避免日机轰炸, 各县立中学也暂迁往学区境内的安全地区, 多为教育不甚发达的偏僻之所。长沙、衡阳等地群集的私立中学, 也迁往各县乡村, 这种情况, 客观上有利于学校布局的进一步合理化, 有利于边远地区和乡村教育的发展。如湘西、湘南等少 数民族聚居地区, 中等教育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展较快, 其中安化、泸溪、邵阳、零陵、保靖、沅陵、凤凰、溆浦、乾城、永顺、大庸等地就有很多省内省外中学和政教机构迁入, 增多了这些地区青年的入学机会, 促进了该地区原本落后的文化教育的发展。1943 年, 少数民族地区有中等学校共20 所, 在校学生共3000 多人, 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有600 多人。

  ( 三) 外地学校纷迁入湘, 教育质量提高

  抗战全面爆发后, 平津等地的学校面临危机, 无法在原址坚持教学, 只得相谋南迁。北大、南开、清华三校迁往湖南长沙, 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0 月28 日, 经数月准备后, 长沙临大开学。但由于日寇步步进逼, 长沙屡遭日机轰炸, 迫于形势, 在上课三个月后临大于1938 年4 月又搬迁到昆明, 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 。长沙 临大迁滇, 异常艰辛, 对此胡适曾感慨不但联大值得纪念, 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

  除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外, 1937、1938 年外省搬迁来湖南的学校还有: 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北平民国学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山东省立戏剧学校等, 它们都相继迁至省会长沙。随着日军犯湘, 湘北、湘中等地沦为战区, 沿海省市沦陷区的学校和知识分子迁入偏远的湘东南、湘西等山区。1937 年, 湖南省政府为顺应时势变化, 将全省划分为三个教育区: 湘东区、湘中区和湘西区。外地学校( 主要是中学) 纷纷迁入这三个教育区。南京私立行健中学、五卅中学、三民中学先后迁入桂阳人和塘、益阳马迹塘和邵阳廉桥。 1937 年, 国立东北中山中学, 由南京迁到湘乡永丰镇。1938 年8 月, 国民政府教育部派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杨廉到湘西, 将国立安徽中学迁到乾城, 后改为国立八中, 收容皖省中等学校流亡师生, 校本部设在乾城, 另在洪江、永顺、绥宁、保靖、麻阳及四川的秀山等地设分校6 所, 全校教职员工有380 余人, 收纳学生4000 余人。1938 年, 教育部又派杨宙康、吴学增在武冈竹蒿塘创立国立十一中学, 收容湖北、湘北等地的流亡师生, 初时教职员有150 余人, 学生1500 余人, 第二年, 学生猛增至2000 余人, 1944 年 又因战事, 先后迁至凤凰和辰溪上课。1939 年, 由江苏迁到湖南桃源的江苏省立湖南桃源中学迁到所里, 更名江苏旅湘临时中学, 1941 年并入国立八中, 1946 年抗战胜利后, 才迁回原籍。

  外省学校迁入湖南, 给湖南带来高质量的师资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北大、清华等高校的一大批全国知名教授和其他学校的一些教育专家、名教师的到来, 不仅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而且将他们的考试、招生制度, 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学校的管理理念等带进湖南教育, 促进了湘省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规模的扩大。1940—1945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过六届全国专科以上学生学业竞赛, 在前三届竞赛中, 湖南高校学生获甲、乙、丙三类各科目第一名的就有9 人次, 尤其是第三次竞赛, 乙类师范学校16 名, 国立师范学院即占12 名, 湖南大学则占了水利工程系的全部名额, 丙类的文学院和医学院第一名分别为湖南大学和湘雅医学院所获。 教育规模方面, 以中学为例, 1938 年全省87 所, 较上年仅增6 所, 但从1938 至1944 年间, 每年都以数十所的速度增加, 1944 年时达267 所。师资学历合格率由战前的不足20% 增至将近31% 。 另外, 外省学校来湘, 更有助于救亡运动的开展。尤其

  是长沙, 在抗战初期成为全国的教育、文化、抗日中心之一。外省学校来迁的影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 四) 少数民族教育空前发展

  湖南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湘西。抗日战争前夕, 湘西兵燹频年, 纷争不止, 加上匪祸、饥荒和瘟疫, 教育更是迟滞。追溯有清以来的湘西教育, 中学仅有凤凰、永顺2 所。1925 年, 因川军袭扰, 凤凰的湖南省第十二联合中学停办, 仅存永顺的第十联合中学

  1所。多年来, 政府对湘西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 剥夺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至抗战爆发前夕, 终激起苗族上层人士的义愤。1936 年, 凤凰县苗族名绅龙缉伍、龙达三, 乾城县苗族文化人士石启贵, 永绥县苗族官绅、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秘书石宏规及凤凰县教育界人士刘佛林, 联名向湖南省政府递交《湘西苗民文化经济建设方案》, 其中《教育》第七款为要求:增设苗乡短期小学及民众班 , 以发展民族小学教育, 使边区 特种部族 和 土著民族 能受到教育, 边区得到开化, 而达于 固国族, 以宏抗战力量和启示平等 。湖南省政府虑及对少数民族统治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于省府常委会第693 次会议上, 通过了《湘西苗民文化经济建设方案》, 在湘西特区对“土著民族”实施“国防教育”和“边区特种教育”, 并作出“议决”, 责饬省教育厅和湘西苗防屯务处主办实施。

  1937 年6 月, 湖南省教育厅遵奉省府指令, 统一实施 二年制短期义务教育制度 , 省府第702 次常会修正通过《湘西特区教育实施办法》, 议决在乾城县小溪庵创办“湖南省立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 “必要时迁所里镇氵无溪书院”, 培养短期义务小学师资, 然后分配到凤凰、保靖、乾城、永绥、泸溪五县苗区, 开办了短期义务小学170 个班。1938 年, 拨出屯谷5000 石, 开办湘西有屯7 县联立初级中学, 简称“屯区中学”, 招收7 县“土著民族”学生。1943年6 月, 湘西苗族上层人士又以湘西为“土著民族”、“化外”特区为由, 破除了省政府一个专区只设1 所省立中学、1 所省立师范、1所省立职校的“规定”, 使省教育厅将“屯区中学”改设为湖南省立第十三中学, 招收“土著民族”子弟入学, 同年又于凤凰县黄丝桥和永绥县卫城, 为“土著”、“边胞”设立了2 所“湖南省立边区小学”。

  湘西既为抗战大后方, 又是通往西南的门户。抗战爆发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沦陷区的学校和一些全国性的教育社团纷纷迁来, 分布大半个湘西, 本省长沙等地城市的学校随着战争的深入也大举内迁, 使湘西教育骤然兴盛。从幼教、中教到高教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1938 年春,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流亡妇女和儿童, 组成“妇孺教养院”迁入凤凰。接着, 在6 年的时间里, 先后有“中国战时儿童教养院”第一、第二、第三分院

  分别迁入泸溪、乾城、凤凰, 湖南战时儿童“保育院”和“爱幼院”分别迁入永绥县和大庸县,“第九战区教师服务团”主办的“难童小学”迁入乾城河溪, 湖南省立第四中学迁入泸溪县城, 国立第九战区战时中学、兴华中学、辰郡联立中学迁泸溪浦市,国立第八中 学、江苏旅湘临时中学迁乾城县所里, 湖南省立高级农业学校迁入泸溪浦市, 江苏省立银行专科学校迁入乾城县所里, 后改为国立商业专科学校, 再又改为国立商学院, 等等。除学校外, 还有一些教育机构与教育社团也迁入湘西。第九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教育部社教工作团第九施教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江苏失学青年工读服务团、湖南省图书馆等都来到湘西。迁入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社团中, 汇集了一大批教授、教育专家、学者, 他们除在 本校任教外, 还纷纷在湘西创办学校和教育机构, 到湘西各县所办的中学任教。“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先驱朱其慧、晏阳初在泸溪举办平民教育; 战地教师服务团的200 名大中小学教师都下到湘西各县城乡中小学任教。国立八中成立后, 发展很迅速, 师生曾一度达5000 多人, 部设齐全, 有高中部、初中部和师范部。另外从1941 年至1945 年, 湘西十县先后创办了县立初级中学。湖南省政府也给予支持, 于该时期内, 先后在湘西设立了省立第八中学, 省立第十三中学, 省立第八师范, 省立第九师范及省立第八职业技术学校, 又从紧张的教育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给湘西使用。湘西民族教育, 出现了历史性转折, 被称为 湘西教育继清末留学的第二次辉煌, 这为以后湖南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14-03-19 14:46: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历史沿革图表

下一篇:抗战流亡学校:五卅中学——从玄武湖到资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