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与经济重心整体西移
2018-03-09 16:59:31  来源:论文网,作者: 江 沛   点击:  复制链接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爱国主义思潮的强大压力和保持政治合法性的利益驱动下,国民政府先迁武汉,后迁重庆,表达了抗战到底、决不投降的信念。为躲避日军的烧杀抢劫,不作亡国奴,沿海城市的大批工厂、学校和平民纷纷西迁,由此,中国社会与经济重心迅速整体西移。

  战前,中国工业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据统计,1937年6月,全国(东北除外)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有3935家,创办资本37700万元,其中,约70%集中在上海、武汉、无锡、广州、天津等5大城市。全国3935家较有规模的工厂,仅上海就占有1235家,占总数的31.39%。由此可见江浙一带工业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七七事变后,日军攻击上海地区的威胁日益增大,在社会舆论监督和政府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深明大义的厂矿主及工人展开了大迁移活动。内迁工厂一般均以民船运至苏州、镇江,然后转用轮船上溯至武汉。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工厂内迁被迫中止。至12月10日,除去公营工厂外,上海共迁出民营工厂146家,机器及材料14600吨,技术工人2500多名。上海迁出工厂多集中于武汉地区,至1938年2月,由上海等地内迁武汉的厂矿达137家,机器约25700吨,随迁技工2300余名。

  由于失地太快,沦陷区内大多数工矿未能迁出。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止,除上海、武汉迁出304家工厂外,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九江、芜湖、济南、郑州、广州、武昌、太原等地共迁出42家工厂,青岛、石家庄、广州等地工厂全部为敌所有。1941年,各地内迁工厂数增至639家,涉及机械、纺织、化学、教育用具、电器、食品、矿业、钢铁等行业,分别迁入四川(254家)、湖南(121家)、陕西(27家)、广西(23家)和其他省份(214家)。

  全面抗战前夕,全国共有国立、私立及外国教会所办大学、独立学院和专修学校共108所,大部分设在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指示一些重要高校西迁,到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抗战教育基地。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高校的迁建工作。为了扶持高校内迁和建立战时教育基地,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些教育改革、奖励措施,对于扶持高校西迁、发展战时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1937-1939年间,沿海各地高校在战火中内迁,有的高校随着战局变化一迁再迁。除燕京、辅仁等教会大学保持中立未动、上海交大等校迁入租界外,内迁大后方的高校有52所,停办的有17所。如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私立南开大学合并,于1937年11月迁至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迁至昆明,正式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与天津的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迁至陕西省西安,合组成临时大学,后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私立复旦大学、金陵大学等31所高校迁至四川省;国立浙江大学初迁广西宜山,1939年11月南宁失陷,又北移贵州遵义。国立中山大学于1938年10月先迁罗定,再迁至云南省澄江。到1939年底,西迁高校基本安置完毕。一些高校在原省区进行迁徙。留在战区续办的大学,北平有5所,上海有4所,天津有1所。

  1940年,英美关系交恶,上海公共租界形势紧张。原迁上海公共租界及云南、广西等地的高校又相继内迁。如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私立沪江大学从上海租界迁至重庆;滞留北平的私立燕京大学迁到成都;原迁滇南的国立中山大学迁往粤北;迁到昆明的国立上海医学院、国立艺专、同济大学也迁到四川省。

  内迁高校多集中于四川省,共计48所,其中重庆有25所,成都有7所。各校因辗转迁移,人数大减,设备损失严重。据统计,1938年上半年迁至四川的14所高校共有学生4647人,教职员仅1063人。到8月,中国高校的损失已达3360余万元。1942年,30所迁川高校共有学生13510人,教职员2686人。到1945年,全国高校有了较快的发展,增加到141所。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相继展开,为躲避战乱和不作亡国奴,大批平民向西迁移,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人口流动潮。1937年下半年至1938年初,“室家荡然妻孥离散者,约计在二千万以上”。行政院赈济委员会对接受救济的难民人数统计为:1937年8月至1939年底为2180万人;1940年为384万人;1941年为107万人;1942年为220万人;1943年为88万人;1944年上半年为224万余人。整个抗战时期,由赈济委员会救济的难民总数为4900万人。据孙艳魁研究,抗战时期的难民总数在6300万人以上,是战前全国人口的14%略弱。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呈现出如下特征:一、规模大。除西北诸省受影响较小外,其余各省都卷入了人口迁移潮。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省都有大批人口迁出或迁入,平均迁移人口占各省总人口的20%左右。二、时间长。人口迁移伴随日寇侵华战争全过程。不少人一迁再迁,居无定所。三、构成复杂。日本侵华战争破坏了东部民众的生存空间,人口迁移潮的主要成份是农民,但各个阶层也被广泛卷入。四、流向多。近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以北方居多,北方人口迁移又以“走西口”和“闯关东”为主要流向,即华北人口向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绥远流动和向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流动。抗战时期人口迁移主流是向西,范围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诸省为主,尽管西北地区的经济及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为不受日军欺凌和逃避战火,人们义无反顾地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大规模地西迁。

  1937年9月7日,为救济迁移中的难民,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同时在南京成立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总会(1938年4月17日改为赈济委员会,总部设在汉口),于各省设立分会和支会。1938年6月至11月,赈济委员会先后成立8个救济区,范围包括苏、浙、皖、赣、鲁、豫、晋、绥、陕、湘、鄂等省,估计共有难民350万余人,各救济区设置赈抚工作队,随军抢救,施放急赈。救济区后来增至10个。1938年4月至1944年12月止,各救济区、各省市赈济委员会、各慈善团体共救济难民4901.5万人。

  20世纪前期的中国人特别是广大农民,依然保持着安土重迁、固守家园的生活理念。然而,日本的侵略战火吞噬了自己的家园,日本的野蛮侵略,让他们开始慢慢懂得了“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概念。为了不作亡国奴,无数从未出过家门的民众、缺乏地理概念的乡亲,勇敢选择了西迁的道路。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09 17:01: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晋绥边区洪涛印刷厂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近代化进程的东部中断与西部启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