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橡树 | 抗战川军,川人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荣耀
2022-06-01 09:15:53  来源: 流浪的橡树  点击:  复制链接

图片

  橡树家藏老相册的拍摄于抗战时1944/45年的成都川军纪念碑像。

图片

  永远的川军。

  1937年7月、8月间,抗战全面爆发。

  当时,没有航班,没有动车,没有铁路。四川被艰险难于登天的蜀道隔离,相距硝烟弥漫的平津、淞沪,其实非常遥远。

  然而,最早在七七事变后不过两三天里,川军各部和四川记者即将抗战全面爆发的消息传播开来……

  闻悉国难,蜀中军民义愤填膺,不仅民间出川抗战的呼声高涨,四川地方自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以下的川军主要将领们也是纷纷通电,请缨率部出川抗战。

  为此,四川军政通电全国,进行全省动员抗战,迎接南京政府迁都重庆,发表宣言:

  “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千万石。

  四川所有人力财力,均可贡献于国家”。

  就此,不过数日之间,赶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南京政府自1935年开始的针对川军的川康整军改革,便在悬而不决,拖拖沓沓间,立竿见影地得以全面完成。

  自辛亥革命以来游离于国家的四川军阀武装全部被整编进入中国抗战国军序列。

  9月5日,川军精锐,号称“杨家军”的杨森部第20军,在杨森、杨汉忠、杨汉域等川军将领率领下,最先誓师,从贵州出发,千里行军,奔赴上海打“国仗”。

  次后,号称“涪陵王”的川中名将郭汝栋率43军在黔南誓师,紧跟川军第20军,东进淞沪,参加抗战。

  而后,9月中旬,川军快速整编,淘汰了年龄过大、过幼、以及体重不足40公斤的老幼病残官兵,以蜀中名将邓锡侯、孙震率第22集团军3个军;刘湘、唐式遵率第23集团军2个军和3个独立旅,先后出川,跨越夔门,向东方挺进。

  自辛亥革命以来,川军一直关门内耗,大小内战数千次,平时红眼厮杀,龇睚相对,却在国难当头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真正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这是川军建军以来第一次规模化出川作战。

  不过,当年蜀中自辛亥革命以来战乱不息,军阀割据,经济落后,地方贫弱,以致蜀中尽量抽掉物资、武器保障川军出川作战,但是川军官兵依然仅能粗布单衣,脚踏草鞋,扛着老旧川造、汉阳造的步枪,斜背几枚川造手榴弹,一片大刀,一张斗笠。

  那年,深秋,重庆朝天门码头,雾霭深重,江水潇潇。

  每天,都有来自蜀中各地的川军赶来码头,登船东行,而重庆的市民便会赶到朝天门码头,送来川人爱吃的泡豇豆、豆瓣、草鞋等等,千番勉励,以壮行色。

  当时的四川,不分军队与民间,确实太穷、太落后,实为国内最穷地区之一。

图片

  由重庆朝天门码头上船准备出川救国难,打国仗的川军。

  现在查阅资料,即可发现,相比同样是地方武装,装备相对简陋的晋军、桂军、滇军、秦军、马家军、东北军等部,川军装备窘困,最为难堪。

  相传,出川打“国仗”的川军主力,即便如杨森第20军这样的头等精锐,每个步兵师重武器不过几门迫击炮,轻重机枪加在一起,也不过20来挺,火力配置尚且不如日军的一个主力大队。

  此外,因为川军生活补给长期匮缺,川人本就体型较小,以致出川官兵虽然尽量淘汰老弱病残,但是,战事紧急,匆忙整编之后,为维持起码编制和人数,也只能将很多体重刚刚超过40公斤,身高不过150cm的官兵保留在队伍里面。

  川军,是抗战国军里面,看上去最为瘦弱的部队。情景恍然就是影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那个“炮灰团”。

  武器简陋,没有后勤,没有医疗,没有兵站。川军一路向东,多数时候全靠脚踩草鞋徒步行军,披星戴月赶往前线。

  晚上宿营,川军伙食不过就着豆瓣、泡菜,吃一份不过三、五两米饭的口粮,然后,川军士兵还得在睡前,各自为明日长途行军进行准备,比如修补、编织草鞋……

  当年川军如此赢弱。

  然而,他们肩上却负载着那段同样羸弱而悲壮的中国抗战历史。

  抗战八年,矮小、赢弱、武器极其简陋、落后的川军,在进入“国仗”战场以后,先后参加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等,几乎抗战每场战事……

  说起抗战,川军有着真正的无战不川军之称。

  血战淞沪、血战藤县、血战湘南,川军每每正面对抗全面优势日军,无不是血拼到底,死战不退,付出了极为惨烈的牺牲。

  姑且不说四川是否为抗战出兵最多的省份,就抗战牺牲兵员、劳工最多而言,四川可能为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

  川军抗战,无需任何文章、言词褒奖,仅以史书记载战例、数据,就已经实实在在地打出了川人之血勇,赢得了国人对这段历史的认同和敬重。

  认同和敬重传军抗战,现在已经成为了解抗战历史的国人的一份共情。

图片

  川军战士王建堂出征前,他的父亲王者诚赐旗帜一面,右书: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书: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85年时光,恍如云烟。

  依稀看去,当年的淞沪战场,在我们眼前如此清晰。

  彼时,杨森、杨汉忠、杨汉域等川军将领率第20军轮番接战日军,旁人看去的川军,“不顾一切,裹伤前进,其壮烈牺牲之精神,洵是惊人。”

  数日激战,川军挖掘的2米深的战壕被日军累日狂轰滥炸,逐渐被战士血肉混杂泥水全部填满、填平。

  然而,失去战壕的川军兀自死战不退。

  在连续遭到日军炮火压制,阵亡川军死尸“堆集竟比战壕还高”。

  于是,在最后的激战中,川军第20军官兵垒尸血战,殊死不退,最终全军参战18000余人,伤亡高达7000余人。

  在装备极端落后和兵员身体素质极差的劣势下,川军“杨家军”第20军凭借灵活战术和奋勇血战,赢得了友军的敬重和认同。

  在白崇禧、陈诚等人主持的淞沪会战的战后总结里,川军杨森部与黄埔嫡系精锐88师、税警团直属队等单位,被评为淞沪会战作战最有力的5个师单位之一,荣膺优先给予补给换装。

  紧随川军第20军,就是抗战名将郭汝栋率领的第43军。

  川军第43军仅有郭汝栋兼任师长的第26师一师兵力,师辖刘公笃、李昌权的两个旅。

  淞沪会战期间,郭汝栋、刘公笃、李昌权等指挥全师苦战七昼夜,全师4位团长战死2位,14位营长战死13位,其余连、排长等军官伤亡250余名。

  在郭汝栋率部协同东北军第67军军长吴克仁所部死守松江县城三日,完成了掩护淞沪会战国军从战场撤退任务以后,川军第43军第26师仅剩600余人,十不存一。

  不久,战事转入南京会战外围战场。

  这时,“四川王”刘湘麾下名将,笃修佛学、理学,川军称菩萨军人的饶国华将军率川军第145师血战广德、泗安一线。

  在日军、伪满军以飞机、大炮、坦克的联合围攻下,川军装备简陋,完全无法抵挡日军攻势,在这场火力太过悬殊的近乎绝望的激战中,饶国华将军“誓竭股肽之力,继之以坚贞,用尽军人天职”,督率麾下官兵血战御敌,宁死不退,战至“尸横遍野,草木皆赤”。

  被装备精良的日军、伪满洲军两面夹击,川军牺牲者之众,可想而知。

  最终,饶国华师长身先士卒,亲率特务连冲阵与日军肉搏,腹部中弹,裹伤尤然喊杀不止。

  至到麾下伤亡殆尽,友军退却,大势已去,将军还是不愿突围,乃拔枪席地而坐,愤然自杀。

  再转至1938年3月的台儿庄会战。

  彼时,国军如要夺得台儿庄会战胜利,需要以台儿庄为核心,纵深外延至藤县进行层层抵抗,锉削日军攻击锋芒。

  早年追随陈其美参加二次革命,后来回转川军第41军的第122师师长王铭章将军,则奉命率部守备滕县。

  藤县如果过早沦陷,日军顺势攻击国军台儿庄核心阵地,国军内外线兵团无法协同作战,绝无取胜可能。

  为此,藤县实为台儿庄会战的风口战场。

  王铭章将军深知抗战爆发以来,国军屡战屡败,而藤县得失更是关系台儿庄会战成败的道理。为此,他即以守一城而捍天下激励麾下官兵,面临日军绝对优势的远程火力和空中袭击,苦撑抵抗,血战不退。

  3月17日,藤县城破,王铭章将军殉国。

  战后,蒋先生为王铭章将军题词:"民族光荣、烈比雎阳、死重泰山"。

  从杨森、郭汝栋等川军名将血战淞沪,到饶国华、王铭章等烈士血战牺牲,无数川军在抗日战场对面抵抗日军殉国、牺牲。然而,却又有更多的川军官兵热血抗战,千里迢迢赶往战场,却又受装备、战略等等不利限制,最终壮志未酬,牺牲在战场之外。

图片

  抗战期间,成都望江公园,喝茶谈时政,关注抗战的青年学生们。

  川军从9月、10月出川打“国仗”,等到行军千里赶往太原会战、南京会战战场,已是冬季。

  当时国军勉强在形式上完成全国军队的军令统一,却无法统一保障参战各军的后勤。为此,川军在异乡作战,没有后勤保障,导致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缺乏后勤,习惯南方气候的川军进入北方战场,往往衣不御寒,食不果腹,非常辛苦,减员极大。同时,川军野战部队无力转运伤兵,每次激战不支,川军主力自顾不暇完成撤退,无数伤兵被迫抛弃战场,往往不幸落入敌手……

  很多资料记载,日军对待国军战俘、伤兵,下手极黑,往往以刺刀捅刺,军刀砍斩,暴虐屠戮。

  如此噩耗屡屡传入蜀中,川渝大地无不哭声震天。

  川人性格醇良,体格瘦小,媳妇一扯,一吼,耳根立软。

  然而,川人看重乡谊、义气、亲情,如是为抵御外辱,保家卫国,即会一改温和气象奋然赴难,突显川人之坚毅、血勇、刚烈、悍勇。

  就此,抗战八年,川人越挫更勇,越悲更烈,抗战意志更为坚强,对抗战确属作出了极大贡献。

  继川军第22、23集团军等部队出川打“国仗”之后,成建制的川军主力以王缵绪率第29集团军2个军,王陵基率第30集团军2个军,李家钰率第36集团军2个军等,先后出川走向“打国仗”的战场。

  此外,川渝父老更为全国各地抗战国军输送的更多的四川的兵员、壮丁、民工。

  于是,各地抗战国军几乎都有了川人血战到底的瘦小且英勇身影。

  从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会战,再到后来的武汉会战、襄樊战役、枣宜会战、上高之战、桂柳会战、豫中会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独山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等等,川军作战,贯穿抗战八年,遍布几乎全部抗日战场。

  其中,成建制出川抗战的川军官兵超过60万投身抗日战场,自李家钰上将以下,官兵殉国超过25万。

  此外,由国民政府统一征召非成建制的新兵,即占了抗战时期全国征兵总数1400多万的23%,超过320万。

  非成建制的出川打“国仗”的川人的具体殉国数据,至今不详。

  可谓遗憾之极。

  四川人以此惨重的牺牲,奠定抗战的胜利,以及定位了四川在抗战史上的重要地位。

  抗日战场,四川和川军的“无川不成军”之美誉,就此流传。

  一晃,到了2022年,全面抗战爆发至今85年。

  岁月涤荡,抗战硝烟终于散却干净。

  现在,人们热衷现实,再说抗战历史,似乎已经显得过时。

  然而,如是了解抗战历史与现代的逻辑关系,其实不能发现,如无当年的抗战胜利,何来现在的人们能够“热衷现实”呢?

  好在,我与多位原抗战川军将领的后人们熟悉,得悉他们会经常相约好友去看望老兵,缅怀川军出川“打国仗”的历史。其实不仅是他们。在四川,毕竟历史上千家万户都是出人出力参加抗战,因而川军出川“打国仗”的历史,实际上已为铭刻川人心底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和荣耀。

  沧海桑田,岁月荏苒,川人却终不会忘记川军。

  于是,自抗战到如今,在川军故乡成都,一直都有一个怀念川军的传说:

  1937年秋季,全面抗战爆发,川人送自家子弟出川打国仗。

  等到了这年寒冬腊月,战事连绵,年轻人不断出川抗战,繁华成都少了太多的年轻人,百业萧条处更 使得城市显得寂寥、沉闷。

  其中,一位将儿子送上战场的大爷,在成都东门城门洞边摆了一个汤圆摊,经常没有开张,生意非常艰难。

  某天小雨,夜色更显凄清,忽然,有位看上去显得又冷又饿、衣衫单薄的穷军人无声无息地来到门洞边小食摊前。

  他沉默不语,坐在摊头,端起汤圆,埋头呼呼地吃着。卖汤圆的大爷恍眼看他像是自己的儿子,却揉眼始终看不清他的样子。

  就在大爷的面前,穷军人吃着吃着,忽然间消失了……

  这时,卖汤圆的大爷望着凄冷的空无一人的城门,恍然明白:这是出川打国仗死在异乡的川军子弟阴魂从阴间返阳界吃汤圆啊。

  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传开,川人闻讯无不飞泪:

  天冷了,川娃子又冷又饿,莫让他在阴间受苦啊!

  人们奔走相告,串门约定,到了次日晚间,一家家川人含泪煮好汤圆,一碗碗端到了当年送川军出征离开的成都东门城门洞边……

  夜色深了,汤圆冷了。

  这天,他们没有等到那些又冷又饿、衣衫单薄的川军军人,再回来吃一碗家乡的汤圆。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2-06-01 09:41: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橡树 | 淞沪会战之《八佰》前战:蕰藻浜,桂军大反击

下一篇:橡树 | 冲天:那些抗战空军的人与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