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九旬老兵讲述军校记忆与战场岁月:子弹贴头飞 牺牲也无畏
2016-04-23 10:32:57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张丹羊 实习生:夏茂强  点击:  复制链接

  90多年来,黄埔精神经时光沉淀历久弥新,其“爱国、革命”的价值内核始终未变。

  “日军打到离家乡不到50公里处,因为没有路而停下。可我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糟蹋我们同胞。”——刘元发

  “子弹取不出来,膝盖肿得有排球那么大,医生建议截肢,我死活不肯。”——林裕琦

  “小屋两三间权作竹林茅舍,藏书千万卷无非剑胆琴心。”——张访朋家中的一副对联

  弹片险切大动脉,当兵从没害怕过。

  抗日战争爆发后,17岁的刘元发决定离开家乡梅州兴宁合水镇罗英村去参军保家卫国。有一次,他与十余个战友正面遭遇日军。“在战壕里,日本人一枪打过来,我本能地一低头,子弹擦着右侧头顶飞过,头皮一麻后血直流。”对于这惊险一幕,刘元发却没有感到害怕,“既然当了兵就没想过害怕,每时每刻都准备着牺牲。”

  后来,刘元发调至云南昆明行营总监部交通处运输大队,不久进入黄埔军校第五分校驻腾冲干训班炮科学习。毕业后,他自主选择到兴宁老乡钟彬任军长的71军。1944年,他所属的部队奉命从宝山出发攻打松山。“那场战役打得异常惨烈,最终,日军只剩下30多人,在被我军层层包围后出来投降。”刘元发说,松山战役结束后,他随军攻打龙陵、回龙山。在攻打龙陵时,敌军的炮弹炸伤了他的左腿。“3枚弹片扎进大腿有10厘米深,差点就炸断了大动脉。”说完,他指了指左腿大腿内侧一处深深凹陷的伤痕。

  乘飞机抵达贵州后,刘元发接到命令前往广西柳州整训。1945年8月15日,所属部队接到命令第二天就要去攻打桂林,当晚他便和几个客家老乡一同相约去饮茶。“结果喝到夜里12点,突然听到满大街都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问老百姓才知道原来日军投降了。”抗战胜利后,刘元发去到上海,并开始辗转于周边省份经营一些小生意。赚了一些“小钱”,思乡心切的他决定回兴宁老家娶妻生子。

  如今,受志愿者资助,94岁的刘元发得以在广州市老人院颐养天年。每当回首那段峥嵘岁月时,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满足,“国难当头,没有国哪里能有家。”当兵,是他无悔的选择。

  施计报考黄埔军校,三度受伤浴血奋战。

  广州市老人院的走廊里,99岁的林裕琦坐在轮椅上开始回忆:当年考入海军学校只读了一个学期,他便开始想报考黄埔军校,于是他写信给正在中山大学读书的哥哥求助。

  拿着哥哥寄回的信,林裕琦向辅导员谎称“哥哥病重了,做弟弟的要去探望”。离黄埔军校招生考试仅有三天时,他离开了校园。1935年秋季,他终于成了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步科的学生。“当时我们要剃光头、在操场上暴晒到流鼻血,军校的训练很辛苦。”

  当了三年军事教官后,林裕琦最终成了远征军中的一员。林裕琦说,松山战役参谋指挥部成立后不久,他所在的团接令攻占黄山坡,但实地侦查后却发现山前有7 层铁丝网,日军堡垒居高临下,完全没有射击死角。第一次冲击,他派出一个连。连长率士兵勇猛向前,但敌方火力凶猛,战斗半小时后第一层铁丝网还没有打开,而派出的一个连几乎全部牺牲,加上后续增援连,这次冲击阵亡200多人。随后几天的战斗同样惨烈。最后,林裕琦注意到我方阵地后侧有一片平整的低洼地,利用指挥部送来的地雷,先后炸死炸伤日军100余人。

  在这样的战场上,他曾三度受伤。一次,遇上日军低空扫射,他被射中右膝盖,“子弹取不出来,膝盖肿得有排球那么大,医生建议截肢,我死活不肯。”直到接受第三次手术,才成功将子弹取出。受伤后不过20天,他又重返阵地,而后被日军炸弹炸伤腹部,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的他一星期后又和战友并肩作战。直到第三次遭遇炸弹袭击,伤重昏迷才被人用担架抬出了战壕。

  三千官兵魂葬许昌,退休后他十访旧地。

  与96岁的张访朋聊天常常绕不开两个话题,那就是黄埔军校和许昌保卫战。他说,18岁那年他考入警官学校,黄埔军校则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在警官学校读了两年后,他下定决心报考黄埔军校。而彼时,黄埔军校广州分校已经迁址广西柳州宜山县。张访朋一路追去,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第16期步科学员。因在警官学校打下了基础,半年后他即从黄埔军校毕业了。

  1944年3月,张访朋所属的新第二十九师奉命守卫许昌。张访朋带着连队驻扎在许昌城外东北方向,布好铁丝网、地雷群、鹿砦后,继而挖好400米的防堑壕。“已做好死守许昌城的准备了。”张访朋说,没想到的是,日军采用“牛刀宰鸡”的战术,打算在极短时间内拿下许昌。

  4月30日,日军开始进攻后,遇上了许昌城守军的顽强抵抗。激烈的巷战中,双方反复进行白刃战,日军甚至出动十多架飞机轰炸许昌。

  5月1日凌晨,张访朋辗转接到了撤退命令。硝烟弥漫中,他带着连队经过整整3天的迂回穿插,终于回到了后方。可他们却听到从前线传来的一个又一个坏消息。许昌一役伤亡惨重,共有5名将领殉国,三千多士兵中成功突围者仅五六百人。

  这位年过九旬的黄埔老兵心底埋有一个深深的许昌情结,退休后他曾10次前往许昌。张访朋曾对媒体说过,“某些人侮辱我们一触即溃,不是这样的,没有这回事,我们是黄埔军校出来的。”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4-23 10:35:3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老兵回忆广州日军投降

下一篇:老兵陆嘉昌:曾穿越野人山 因炮兵专业耳朵背震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