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父亲史庆元的抗战经历
2020-05-28 14:37:29  来源:《黄埔》 作者:史方恺  点击:  复制链接

  父亲离开我们7年了,7年来对父亲的思念无时或忘。父亲出生在1922年的元宵节,所以名庆元,他又是长子。抗战爆发之际,父亲尚在寿县正阳关读书。徐州战役后,正阳关医院里收治了大批我军伤员,奇怪的是伤员几乎都伤了右手,原来战场上将士们都趴卧在战壕里,右手抬起持枪战斗,因而被日本人打伤。父亲说过,鬼子的枪法很准,训练出来的,也很可怕。后来,父亲到阜阳市读了两年中学,因战争停课回家。是时,凤台县地下党张太冲组织爱国青年往延安输送,父亲欲跟着去,因祖父念他年幼舍不得而作罢(祖父是一所中学高三语文、史地老师,父亲在军校收到他的信,第一句是“新岁将近望眼欲穿不见归来”,文笔、书法俱佳,信被父亲的老师“横刀夺爱”——保存了)。第二年,父亲执意要出去打鬼子,便和一些青年结伴投考军校。他考上了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第7分校)17期。那时的父亲也就十七、八岁。当时学校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想到祖国正在遭受日寇的蹂躏,人民正在受难,为把日寇早日赶出国门,同学们都努力学习,苦练杀敌本领。父亲兴趣广泛,人也活跃,长胳膊长腿的,是校足球队的队员,还是戏迷,他后来常和母亲说起在军校找机会进西安城听戏的趣事。在纪律严格的军校,他总能找到出去听戏而又不受纪律“处分”的机会,有时深夜冒雨往回赶,荒郊野外,还经过乱坟岗,顾不上怕或许是本来就胆大,可见他对听戏多入迷。两年的军校生活很快便结束了。

  离开学校时,由大队辅导员带领他们这批毕业生送往前线部队。由于当时敌我交错的地方比较多,所以他们只能步行前进。行军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时机有利,就立即出发。有一天,天刚刚亮,他们正在跨越铁路,遇到日本鬼子的运兵列车开过来,这时候大队辅导员命令同学们赶快散开在铁路边的高粱地里,散成一个圆圈阵形,枪口一致朝外,准备对付鬼子。这时候,鬼子也发现了这批学生兵,并迅速停车,从车上散开,向学生们隐蔽的高粱地包抄过来,并不断开火。大队辅导员则指挥大家全部卧倒,尽量寻找有土包的地方隐蔽,并对敌人进行还击。由于地形复杂,鬼子不敢深入高粱地搜捕,而是在列车车顶架起机枪,居高临下实施压制。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黑夜,辅导员指挥学生们艰难战斗,不断鼓励同学们,并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干粮都分给了周围的学生,让大家坚持住。到傍晚时分,原本120人的学生队伍已经牺牲了超过四分之一,辅导员流着泪勉励同学们报仇,并对在天黑后如何突围及在何处汇合做了部署。入夜后,在夜色掩护下,同学们顺利突围,并经过一段时间跋涉赶到了部队所在地。

  到达前线后,他们这批学员被分配到了第51军、57军即东北军于学忠的部下(原张学良的部队,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军队由于学忠指挥)。随后的日子,父亲就随军在敌占区的山东境内打游击战,一直到抗战胜利。高粱地、山中是他们的主战场。父亲说,那时部队让老百姓高粱收过后把杆子留着,便于他们躲在里面和日本人打游击。父亲他们打游击时不但要与日本鬼子打,还要和汉奸伪军打。汉奸多是当地人,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他们经常带着鬼子进山搜寻父亲他们的部队,给东北军在敌后抗战增加了很大麻烦。真正是“不怕鬼子进村,就怕汉奸带路”啊!在敌后抗日这段时间,父亲与日伪军交战50多次,经常要转移驻地。他们当时一个连配备一挺重机枪,有80多斤重,机枪手扛着在山中行军非常吃力,父亲便让机枪手把机枪拆卸开,由机枪手和体格比较健壮的父亲两个人分开扛。战事需要时,再把枪组装起来。有一天被团长发现了,团长批评父亲,这样若突遇鬼子会误事的。父亲说不会,并现场演示了一下组装,用时非常短,得到团长的认可。

  父亲在部队期间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等职务。父亲说,在每次战斗中只想到奋勇杀敌,为战友、为父老乡亲报仇,从未想过自己生死。他也说过,打仗时首先消除对方机枪的威胁,机枪手是双方打击的首选目标。可见,他和机枪手“密切合作”,是深知危险性的!

  抗战胜利之后,父亲便回到了家乡。他说枪口对外可以,对内不干!

  数年的游击战严重摧残了战士们的身体,他们经常露天宿营,被子不够御寒,就把军大衣反过来,两条腿伸到袖子里,直接睡在地上,甚至山坡的石头上。所以那些幸存的士兵即使没有负伤,多半也因风餐露宿而患上气管炎、老寒腿等慢性疾病。父亲也是在那时落下病根,并在之后每年都会发作。有一年夏天,父亲的腰腿寒病犯了,在床上躺了近3个月,严重时自己都不能翻身。经过药物和针灸治疗,才有好转。这些病症几乎伴随终生!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5-28 14:38: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父亲的黄埔军照——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下一篇:一位老黄埔的本色人生——回忆父亲李善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