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吴筱
2019-03-31 10:26:53  来源:大众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39年9月15日夜,乌云笼罩湖西大地。随着一声刺耳的枪响,共产党员吴筱皪倒在单县于王庄西面的一片草地上,他年仅20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几片被枪声震落的黄叶飘散在他坚毅不屈的脸上。

  吴筱皪,这位年轻的共产党人,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切眷恋,带着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带着深冤总会昭雪的坚强信念,含冤长逝。

  大地呜咽,草木动容。

  一

  吴筱皪,原名吴玉珠,笔名箫立,1919年9月出生,祖籍山东省单县终兴镇南李庄村,后全家随其舅父迁居单县城东关兰宅后院。父亲吴赞浦在一家商铺做店员,母亲李涵卿为小学教师。他自幼聪明好学,1926年入孔子庙学校读书,1933年秋考入单县中学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抗日浪潮逐渐掀起。在进步教师高文甫(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下,吴筱皪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积极参加进步师生的革命活动,并加入了单县中学抗日义愤团。他领导东关社(又叫身心改造团,由单县中学学生杨作磊、魏钦公等以拜把兄弟名义组成的进步学生校外组织)与面条子社(系单县中学教务主任吴化鲁策动地富出身的学生,以维护反动势力、破坏抗日为宗旨的学生校外组织)进行斗争,与之开展辩论和说理活动,使面条子社成员陷入被动局面,保证了校内抗日义愤团活动的正常进行。他自筹经费购买了《现代社会学》、《资本论》等大量进步书籍,并利用家在城关且房子较多的便利条件,秘密组织进步青年学习和讨论。他孜孜不倦地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思想进步很快。1936年秋,经高文甫介绍,吴筱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学毕业后,吴筱皪在舅父资助下去北平报考高中,被北平十六中学录取。入校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面对日军铁蹄大肆踏进华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的局面,他立誓“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做亡国奴”,毅然辍学返回单县。此时,单县国民党县党部和反动武装团体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继续镇压共产党员和抗日民众,在单县城制造白色恐怖。吴筱皪四处奔走,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广泛发动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抗日。8月,华北地区大部沦陷,学校停课,学生流亡。吴筱皪主动联络在外地求学回乡的单县进步学生苗春亭、吴立本、马雨亭、马静亭等,向他们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再通过他们对群众做宣传,激发民众的抗日热忱,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二

  1937年9月,受上级党组织派遣,金乡共产党员王鉴览来到单县,传达了北方局要求党员“脱下长衫,到农村去”的指示,帮助筹建了中共单县特别支部,任命吴筱皪为交通联络员。特支建立后,在中共单县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抗日救亡活动逐步向城乡深入开展。特支书记翟子超在天齐庙第八高小成立了童子团,特支委员魏钦公(单县中学支部书记)等在单县中学组织成立了吼声文艺社,吴筱皪和返乡的学生马雨亭、尚格东等组织成立了旅外学友会。他们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尽管单县当时的白色恐怖十分严重,但在他们的宣传发动下,群众性的抗日救亡大潮迅速席卷全县。

  这期间,吴筱皪日夜为抗战工作奔忙。他除了负责交通联络外,并负责联系单县城和东南乡的党组织及党员,同时还担负着青年文艺宣传队和《胜利》月刊的领导工作。为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他夜以继日地转抄上级文件、编辑资料、撰写文章、编排剧目。他曾为党的进步小报和《胜利》月刊撰写了大量政论、诗词和杂文,编排演出了《一颗炸弹》、《张家店》、《放下你的鞭子》、《天津黑影》等抗战剧目。他的家成了特支活动的联络处,是党的文件、传单、报刊的印刷所和发行站。不论白天黑夜,送情报、谈工作、取传单和报刊的人来往不断。

  1937年12月,日军入侵济南。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退,地方官吏竞相逃命,国民党县、区政权土崩瓦解。此时,鲁西南地区更是土匪蜂起,单县境内的散兵游勇四处扰民作乱,他们公开索要粮款、绑票架户、抢劫民财,闹得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中共单县党组织开展了公开的反流亡斗争,发动大批学生走上街头,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吼声文艺社发表了反流亡宣言,宣言指出:“流亡、流亡,国亡、家亡、人亡!同胞们,团结紧,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只有拿起刀枪!”这铿锵有力的号召震撼着每一个青年学生的心。

  三

  1937年底,中共单县县委在张寨成立,吴筱皪担任宣传委员。县委决定以张寨为中心,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队伍。吴筱皪按照县委的指示,与同志们一起在张寨、张花园、侯楼、王岗一带走村串户,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广泛发动组织群众,积极组建抗日自卫团。他们先后进行了发展党员、开展军政训练、向地主借枪等一系列活动,很快便组建起了张寨抗日自卫团。随后,单东南的农民抗日自卫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1938年春,国民党单县政府成立了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中共单县县委书记李毅以平津流亡学生身份担任动委会秘书,吴筱皪等也到县政训处工作。在政训处,吴筱皪利用与国民党县党部书记、政训处主任朱育才的关系,经常同国民党县长乔琅亭等上层人物接触,说服、动员他们进行抗战。另外,他还协助李毅以动委会名义,在城乡举办了数期县抗日青年训练班。在训练班上,吴筱皪亲自讲课,向学员们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救国信心。受训青年回到各区后,大部分成为了开展抗日活动的骨干,许多人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吴筱皪经常深入各区,指导开展地下党的组织工作。1938年春天,他奉命到曹马区协助中共支部书记杨作磊开展工作。白天,他们忙着组建抗日自卫武装,利用关系向地主借枪;晚上,他们在公议所开办进步青年夜校,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启发青年的思想觉悟。经过宣传发动,曹马抗日游击队很快建立起来。同年5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三巡回宣传队一行15人来到单县,队长赵晋丰、副队长杨君莹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们与单县党组织接上关系后,中共单县县委派吴筱皪领导宣传队的工作,他以省政府宣传队的名义,组织人员演戏、唱歌、办墙报、出刊物等,广泛宣传教育群众。

  1939年5月,吴筱皪由中共单县县委调到区党委宣传部开展理论教育工作,负责讲授干校课程。他虽年轻,但知识渊博,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讲起课来语言生动,比拟贴切形象,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学员们反映:“听了他的课,顿时觉得心明眼亮,很有收获,每次听课都是一种享受。”

  一天,日伪军将吴筱皪的父亲抓捕,逼迫老人说出儿子下落。老人很坚强,虽遭到一次次的毒打,但却宁死不屈,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才脱离虎口。母亲带着吴筱皪的妻子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回到城东南赵李庄的娘家隐居,生活十分困难。这时,吴筱皪随区党委经常在单东一带活动,他把精力全部倾注到工作上,即便离家不远,他也顾不上回去看望。有一次,他抽空回家,母亲流着眼泪沉默不语,抓住他的手久久不放。他安慰母亲说:“咱们的根据地发展很快,力量越来越强,一定能打败日本鬼子。到那时,家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您老人家也就不会再受苦了。”没想到,这次母子相见竟成了最后的永别。

  四

  1939年8月,湖西边区发生了错误的“肃托事件”。9月13日,吴筱皪蒙冤被捕。审讯者用尽酷刑,把吴筱皪折磨得死去活来,逼他交代出参加所谓“拖匪”的时间,供出“同伙”。吴筱皪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始终不说一句谎话。酷刑拷打着英雄的皮肉,却征服不了吴筱皪的坚强意志。他怒目相斥刑讯者:“你们无辜残害共产党员、革命干部,是决不会有好下场的!”9月15日夜,吴筱皪被人押着一瘸一拐地走进了一片阴森的角落。此时,他清醒地意识到,脚下的这片草地将是自己的长眠之处。吴筱皪仰望苍穹,悲愤地喊道:“天理何在?”他不禁为党遇到的磨难忧心忡忡,为自己未竟的革命事业遗憾终身。最后的时刻到了,吴筱皪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呼喊声和枪声同时震彻了夜空……

  历史是公正的。1941年10月,湖西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在单县辛羊庙召开追悼大会,为蒙冤的英雄平反昭雪,追认吴筱皪等被“肃托事件”错误杀害的同志为烈士。

  解放后,吴筱皪及在“肃托事件”中遇难的烈士遗骨全部被迁葬于湖西革命烈士陵园。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墓碑上,千秋万代,永垂不朽,令人敬仰。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3-31 10:27: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张志坚

下一篇:杨授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