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场中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
2016-09-10 10:36:00  来源:上城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3000万东北民众即将沦为亡国奴的危机时刻,东北军部分官兵、地方武装、警察、地方士绅、知识界人士、青年学生以及广大工农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日的号角响遍寰宇。在这场抗日斗争的大潮中,少数民族抗日武装也冲到了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线。

少数民族将士鏖战嫩江桥

1931年11月,黑龙江省代主席、黑河警备司令兼第三旅旅长马占山率先领导黑龙江省军民,在齐齐哈尔的嫩江桥打响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有组织、大规模抵御日本侵略的第一枪。

马占山指挥的抗日武装中汇聚了许多少数民族官兵,马占山的母亲是蒙古族,所以他本人有一半蒙古族的血统。1931年11月4日,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打响。这次战斗历时16天,分成两个阶段。11月4日之前,日军屡派小部队在江桥一带袭扰,并掠走我方三名哨兵。11月4日,日军组成以滨本喜三郎大佐为指挥的嫩江支队,在三列铁甲车、数十门大炮、五架飞机的掩护下向阵地发起猛攻。在前线指挥的马占山当即下令还击。前线官兵早憋足了劲,愤怒的子弹射向敌群,日军的进攻队形很快被击溃。恰在这时,骑兵第一旅来援,两支队伍将日军夹击中间,刀光剑影激战至中午,日军嫩江支队溃退。日军遭受重创,调集5个步兵大队、5个炮兵中队、2个飞行中队、1个工兵中队,于11月6日拂晓卷土重来。

在日军炮火的凶猛攻击下,黑龙江省军队的阵地几成平地。两小时后,日军冲过江桥,形势险恶。黑龙江省官兵在强敌面前毫不畏惧,浴血厮杀,终于顶住了敌人的攻势。激战中蒙古族骑兵团长萨力布一马当先,率领骁勇骑士奋勇杀敌,不幸中弹负伤。马占山考虑官兵们已鏖战3天,伤亡严重,加之大兴站阵地被毁,遂下令撤至三间房防线。战斗进入第二阶段。

11月11日下午,日军先是出动骑兵500余人,在大炮的掩护下向三间房阵地猛扑,被吴松林旅官兵击溃。随即,大批日军在第15旅团长天野、第3旅团长长谷部以及两个联队长铃木、森连的指挥下,兵分三路扑来,天上还有十余架飞机狂轰乱炸,三间房阵地顿时硝烟滚滚、碧血殷殷。马占山见前方危机,亲自到一线指挥,官兵们士气大振,顶着日军的炮火和凶猛攻势,拼死决战。直到晚8时许,日军不支退去。

11月13日凌晨时分,日军500余人在飞机和铁甲车掩护下向三间房附近的新立屯进犯,双方交战5个小时之久,日军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不得已撤出战斗。

当天夜里,一股日军在夜幕掩护下偷袭三间房右翼的景星镇,企图绕道攻袭齐齐哈尔。马占山识破了敌人的阴谋,急调昂昂溪的骑兵第二旅阻敌,日军的这一企图又告失败。

日军损失严重,不得不暂时休整待援。11月16日和17日,日军第4混成旅团及飞行队赶来增援,日军兵力和火力明显呈优势。11月19日,鉴于三间房阵地失守,省城齐齐哈尔已无险可据,尤其是各部连战多日,减员严重,且械弹两亏,又孤军奋战,没有后援。为保存实力,马占山下令撤出省城,省政府转移到克山,其他部队也沿齐克线北撤。至此,江桥抗战结束。

辽北蒙边蒙古民族的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久,在辽宁省北部及内蒙哲里木地区,冒起一支打着“蒙古独立”旗号的蒙古族武装,策应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侵略行径,其头目叫甘珠尔扎布。甘珠尔扎布手下任正副司令职位的分别是包善一和韩色旺。

张学良得知辽北蒙边一带不宁,特委任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第五处少将处长高文斌为辽北蒙边宣抚专员,令他前往招抚内蒙王公统领,组织蒙古族武装。高文斌到达开鲁后,利用各种关系联络尚处观望中的李胜、刘振玉等两位蒙古族统领,李、刘二人当即表示了“赤诚救国”的心愿,并表示愿意说服包善一和韩色旺等人,脱离甘珠尔扎布的控制,投身到武装抗日的大潮之中。经过一番细致深入的工作,包善一和韩色旺都认清了民族大义,决心脱离日本人的摆布,听从高文斌的指挥。一切准备就绪后,1931年10月,高文斌在通辽挂牌宣布成立宣抚专员公署,并以四支武装为骨干编成辽北蒙边骑兵总队,分别委任包善一和韩色旺为正副总司令,李胜和刘振玉为第一、二路军司令,另组织三支蒙汉民族的独立支队。一时间,辽北蒙边的通辽、辽源、彰武、开鲁、康平等县的蒙古族、汉族民众纷纷响应,初步形成了蒙古族和汉族团结抗战的局面。

辽北蒙边热火朝天的抗日局面成为日本人的心腹大患。1932年1月,日军大佐松井清助亲自督率甘珠尔扎布的“内蒙古独立军”,在日军助阵下,向通辽进犯。高文斌见敌人来势凶猛,决定主动撤出通辽,并派一支精兵由刘振玉率领在开鲁东部的抬头营子一带设下埋伏。松井清助见我方撤出城池,以为抗日军胆怯,遂督队急进,结果进入蒙古族抗日军的埋伏圈。刘振玉下令开火,日伪蒙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了阵营,指挥官松井清助成了抗日军的俘虏。

这场战役后,为了报复,通辽日军守备队长羽山纠集日伪军六七百人来犯开鲁。刘振玉部在王家油坊一带设阻,双方鏖战至深夜,但因抗日军弹药不济,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更大的牺牲,刘振玉部署一连人马继续与敌周旋,掩护大队人马转移。最后,一连人马与敌血战到次日,日军“80多名仅逃生6名”,“我军该连70多名也只剩下5名,其余均壮烈牺牲”。

辽北蒙边抗日军自投身抗日以来,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其声势大振,也激发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2年6月,高文斌亲率第五军团的刘振玉、解国忱两支梯队攻通辽城。战斗打响后,高文彬先率800余人佯攻西门,待大批日伪军赶至西门后,刘、解两支梯队2000余人乘机突袭东门,双方随即展开一场恶战。战斗从拂晓直至下午3时,第五军团各部一度冲进城内,缴获了一批军用物资。

1932年7月,为了扫清开鲁至康平沿途的日伪据点,高文斌又率部主动出击,“不几天就进展300余里,沿途所有小股日寇,有的闻风逃窜,有的被我重伤溃逃……民众抗日情绪更加高涨”。

1932年11月,日军进犯第五军团的大本营康平县城。为了保存部队实力,高文斌率领大本营人马撤出康平,其他各梯队也分散在各个战区展开游击战争。当年末,在日伪军重兵围剿下,东北各地的义勇军相继失利,北满的义勇军多半进入苏联境内,然后绕路进入内地或新疆。南满各地的义勇军则进入热河,后辗转入关。

值得特书一笔的是曾任辽北蒙边骑兵总队副司令及第五军团第二梯队司令的韩色旺,系内蒙古达尔罕王旗人,精通蒙汉文字,九一八事变前任该旗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投身抗日后,韩色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抗日战场上英勇作战,深得官兵们的尊敬。第五军团溃散后,韩色旺不幸被俘,在敌人的威胁利诱面前抗日意志毫不动摇,并伺机逃出牢狱。不料,后来他又第二次被敌人逮捕,韩色旺仍然坚持信念,不为利诱所动,最后牺牲在辽源狱中。

绥远抗战中的蒙古族官兵

1936年7月30日,伪“防共自治军”总司令王道一率两千余人向土尔台一带进犯。守卫在这里的是一支蒙古族地方武装,其前身是正黄旗总管达密凌苏龙率领的绥东正黄、正红、镶红、镶兰四旗的蒙古族官兵,该武装1933年投身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抗日战场上初显身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解散后,达密凌苏龙把部队带回家乡。1934年,傅作义将四旗官兵编成“绥东四旗剿匪司令部”,任命达密凌苏龙为司令,下辖3个中队,约700余人,达密凌苏龙闻报王道一来犯,立即率领全队与伪军展开激战,王道一伪军本来是一群乌合之众,达密凌苏龙部官兵又利用有利地形,沉着迎战,不到两个小时,伪军就败退而去。达密凌苏龙部以少胜多,赢得了首战的胜利。

同年8月2日,王道一不甘心失败,又出动主力向红格尔图镇攻击。这里距达密凌苏龙的司令部十二苏木不到10公里。达密凌苏龙一面派人与红格尔图友军联系,一面组织人马在红格尔图外围摆下了战场。王道一伪军发起几次冲锋,都被达部的机枪和土炮击退。王道一伪军又分兵两路,进攻红格尔图的南北山地。守卫在南山的达部沙格德尔中队奋勇作战,给来犯之敌以沉重打击,王道一伪军丢盔卸甲而去。守卫北山的尔林庆中队以少部分兵力坚守阵地,中队长尔林庆率领主力绕到敌人背后突发攻击,敌人大败遁去。

日伪军进犯绥远接连失败,令日本驻嘉卜寺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恼火万分,无奈之下又派出汉奸王英来打头阵。

11月14日,王英驱动匪队5000余人,在7架日本飞机的助威下向红格尔图进犯。红格尔图地势低洼,周围是高地,易受攻击,所以在镇外筑有深壕和掩体,周围还设有八处碉堡。11月14日夜半时分,达密凌苏龙派出的巡逻队与伪军遭遇,战斗正式打响。11月15日,王英兵分三路进犯红格尔图。在北路和东路,达部官兵用土炮、机枪和手榴弹顶住了伪军的进攻。在南路,伪军两个连进至距离守卫阵地200米处时,早有准备的达密凌苏龙部第二中队突然从敌侧出击,伪军猝不及防惶惶向东南方向逃去。当日夜,傅作义派骑兵团长张培勋率两个骑兵连来援。达密凌苏龙立即派人为部队当向导,两支队伍合围了伪军驻地苏木村。天亮时分,达密凌苏龙命令第三中队担当主攻,迅速把一个连的伪军压迫到一个大院内,击毙伪军20余人。11月17日,傅作义将军派出的大批援军赶到,达部官兵斗志越发高昂,他们配合大部队与敌激战3个多小时,终于将来犯伪军驱逐,取得了红格尔图保卫战的又一次胜利。

西蒙地区的“抗日三女王”

七七事变后,关东军乘机侵入内蒙古的西蒙地区,借鉴伪满洲国的统治术,驾御和驱使傀儡政权及汉(蒙)奸人物,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实行全面的统制,各族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起了反抗,一部分人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之中,乌拉特西公旗札萨克石拉布多尔济(人称石王)的遗孀、巾帼抗日英豪奇俊峰就是其中的代表。奇俊峰出身蒙古贵族之家,石王去世后,奇俊峰接管乌拉特西公旗的一切权力。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奇俊峰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国难当前,自当与抗日政府一致行动”。为此,她向军政要员颁布了四条纲领。一是坚决接受绥远省政府的领导;二是团结一致,提防亲日派挑拨离间;三是减轻百姓负担,不允许向牧民乱行摊派;四是军队要严守纪律,严禁抢夺民财和侮辱妇女。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相继占领了归绥、包头。德王派伪蒙军一个骑兵团进驻乌拉山南部的升恒号,压迫奇俊峰听从伪蒙疆政府的节制。为了摆脱德王的纠缠,奇俊峰派得力干员前往五原,向国民军门炳岳师长表达了她准备率领部队和民众投身抗日的心愿,得到门师长的热烈赞许和欢迎。奇俊峰遂选择一个漆黑的夜晚,率领十几名卫士,转入乌拉山,然后在门师长部队的接应下,进入五原县城。

1939年春,日伪军经常出动飞机轰炸五原,傅作义将军担心奇俊峰的安全,安排将乌拉特前旗司令部转移到陕坝,配合友军在前线阻敌。奇俊峰投身抗日的举动在内蒙民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人及德王一伙恨之入骨,遂施展釜底抽薪之策,任命一个17岁的少年为乌拉特前旗的札萨克(即旗王,统领旗内行政、税收、司法、军事等一切权力)兼统兵团长。奇俊峰闻讯后立即向乌拉特前旗的民众发出布告,号召民众抵制敌伪政权。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也针锋相对,于1939年9月,正式任命奇俊峰为乌拉特前旗的札萨克,还任命她为绥境蒙政委员会委员兼该会的建设委员会主任。奇俊峰接受任命后,在距离陕坝40华里的三淖(乌拉特前旗领地)召开旗务大会,宣布恢复乌拉特前旗政府,还建立一所旗立小学,由奇俊峰兼任校长。

在西蒙的女性王公中,还有一位巴云英,原名德力格尔,是乌拉特后旗札萨克的遗孀。1938年7月,日伪军进逼乌拉特后旗,巴云英胸怀民族大义,毅然携幼子率乌旗保安队离开家乡,进入国统区的后套五原一带,投身抗日阵营,因此受到国民政府的通电嘉奖。巴云英后来被任命为绥境蒙政会委员并实掌本旗军政大权,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

还有一位女性王公叫额仁庆达赖。1941年,她的丈夫、茂明安旗的札萨克被日本特务机关迫害致死,额仁庆达赖毅然处死旗内的亲日分子,率领部分人员摆脱日伪当局的羁绊,投身到五原国统区的抗日行列。以上3名蒙古女性王公被蒙汉民众誉为“抗日三女王”。

冀中回民支队百战百胜

1937年 8月30日,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在冀中平原的献县东辛庄崛起,领导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回民抗日英雄马本斋。

马本斋在家乡成立了回民义勇队。义勇队成立半个月后,有消息传来,有一辆日本军车准备从河间开往沧州,必然从东辛庄北面的公路经过,马本斋与队员们商议,决定袭击这辆军车,打响义勇队成立后的第一仗。

马本斋回民义勇队自发抗战、取得一个个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八路军冀中军区,军区领导十分关注这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前途。

一日,河北游击军司令员孟庆山特派政治部主任刘文正来到东辛庄,与马本斋会面,表达了八路军希望回民义勇队加入八路军的心意。马本斋喜出望外,当即表示愿意跟随共产党抗日到底。1938年7月,马本斋的回民义勇队与冀中军区的回民教导队合并,改编成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回民义勇队加入八路军后,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政治文件,逐渐领会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提高了政治觉悟,还学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人民军队的组织纪律观念,认识到人民军队与以往旧军队的根本区别,马本斋也于1939年初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秋,回民教导总队改编成冀中军区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支队长,郭陆顺任支队政委。回民支队在党的领导下如虎添翼,他们在广阔的冀中平原,采取巧妙的游击战术,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战绩。1939年冬,他们在无极、藁城公路上,利用民间的“二人抬”土炮,里面装满铅弹、玻璃、废钢渣之类,先是一顿猛轰,公路上空烟雾冲天,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然后发起冲锋,用大刀、长矛解决战斗。他们就是利用这样的土办法,狠狠教训了外出抢粮的千余名日伪军,“歼敌300余人,毁敌汽车8辆,粉碎了敌人的抢粮计划,还缴获了大批武器”。另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8月至11月,这支少数民族武装在冀中平原先后战斗30多次,打死打伤日伪军500多人。

1940年3月,日伪军对冀中平原实施“三光政策”,进行残酷扫荡,为避开敌人锋芒,冀中军区主力转移到外围作战,回民支队继续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3月3日,回民支队被千余敌人包围,激战5个小时后,马本斋率领一部分战士突出敌人的包围圈。但是教导员黄澄、中队长马逢春以及19名战士牺牲,34人负伤,是这支队伍成立以来损失最重的一次,官兵们的士气有些低落。马本斋鼓励战士们说,“我们回回的穆罕默德,一手拿剑,一手拿古兰经,有一种‘宁折不弯’的精神。我们回民支队,在共产党领导下,抗击日寇,也要发扬伊斯兰的‘宁折不弯’精神”。在马本斋以及政委郭陆顺的启发教育下,部队又恢复了旺盛的战斗力。

同年5月28日,回民支队决定与衡水县大队联手拔下康庄敌人据点。康庄战斗的胜利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称赞,冀中军区也颁发一面锦旗奖励回民支队,锦旗上书“能征善战的回民支队”。毛泽东也亲笔为回民支队题写了“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九个大字。

多次吃过回民支队亏的日军联队长山本对马本斋恨得咬牙切齿,使出最卑劣的手段,派兵把马本斋的母亲抓到河间,威胁利诱马母给马本斋写信,劝说马本斋投降。马母大义凛然地说,“我儿子抗日,我死了也光荣!”最后,马母以绝食的举动粉碎了敌人的妄想,7天后,马母壮烈殉国。八路军首长朱德、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联名致电冀中军民,赞扬马母: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回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绝不灭亡最具体的例证。

母亲的牺牲,更坚定了马本斋抗日救国的决心和信心。回民支队越战越勇,在当地民众的配合下,他们拔下了敌人的30几个据点,烧毁敌人炮楼40余所,并在鲁西北一带开辟了新的抗日游击区。

1944年1月,马本斋患病发高烧,由于部队医疗条件差,虽经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护理,病情仍没有好转。1944年2月7日,回族人民的好儿子、优秀的共产党员、坚定的抗日英雄马本斋在河南濮阳去世。

马本斋去世后,延安军政机关为马本斋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为他写下了挽联:马本斋同志精神不死。

1956年,马本斋的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被命名为“本斋回族自治乡”。

(摘自《中国民族报》 王希亮)

 

责任编辑:王笛 最后更新:2016-09-10 10:41: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少数民族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

下一篇:共赴国难献丹心 抗日救亡铸丰碑——中国少数民族献身抗战记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