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回忆·薪尽火传〗山高高 水长长——母校60华诞揭碑庆典活动纪实
2019-08-20 16:21:21  来源:长沙地区校友联谊会  点击:  复制链接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正当大家欢庆共和国五十华诞还沉浸在满怀喜悦之中的时刻,全国各地母校校友又盼来了欢庆母校60华诞的揭碑庆典。十月十五日这天,超乎寻常地牵动着母校校友的心。天各一方,却心向往之。这一天从全国各地和海外先后赶来竹篙塘参加庆典的校友更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一)庆典热烈、隆重

  久久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住在洞口县桔城宾馆的校友等一行30多位,清晨早起,整装待发。县政协与当地驻军某炮兵部队相约,借调来一辆大巴车,由县政协的负责同志陪同前往。

  9时许来到竹篙塘(今竹市镇)。街镇居民早已在公路两旁静候,簇拥成群:迎面而来的是竹市镇中学的学生欢迎队伍,手捧花束,夹道欢迎。“欢迎”、“欢迎!”此起彼伏,动人心弦。

  当校友们步入竹市镇中学校园区(原和康学校旧址,即母校高中部校园)。同学们在草坪上布列方阵,一个个挥动着鲜花,欢呼雀跃,载歌载舞,左侧教学大楼高悬着“隆重纪念原国立第十一中学创立六十周年”的大红横幅。左右两侧教学大楼走廊上簇拥成列的同学们也在欢呼。此刻,校友们依次缓步进入纪念碑前广场,和竹市镇中学的师生,自然的组成一幅老中青的动人画面。

  校友们不会忘记:当校友们刚刚步入会场,面对此情此景,飞越到半个多世纪前的日日夜夜,这怎能抑制住内心的激越之情呢?眼见杨相文同学(高17班)热泪盈眶,鸣咽很久。此时,杨高石同学和一些校友的眼角也湿润了。

  时针指向十时正,竹市镇中学的同学们齐唱《国十一中校歌》。歌声刚停,大会主持人宣布揭碑仪式开始,县委副书记赵青云同志在主席台上挥动着双臂,表示热烈欢迎。母校校友代表康佑铭(杨校长的女婿)、李升恒(李校长的公子)缓缓走上主席台揭幕,一座高1.939米的卧式大理石纪念碑展现在眼前,庄严、肃穆,闪闪发光,象征着母校精神在发扬,展示着全国各地母校友追怀母校的赤子之情。

  接着,洞口县政协主席尹邦治同志代表洞口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教育局,致向远道而来的原国立十一中校友和市、县各级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和支持建碑的同志们、校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赞扬国立十一中的办学精神和取得的成绩,并致以良好的祝愿。最后,由竹市镇中学朱大联校长致欢迎词。紧接着校友童文杰、易贤儒代表全国各地母校校友向洞口县政协文史委、教育局和竹市镇中学敬赠锦旗。一面写有:“功在当代,光耀千秋”;一面写有:“桃李芬芳天下”。张佑瑜同学代表湘潭地区母校校友敬赠诗词(五首)幛屏一帧。李升恒校友敬赠书法条幅一帧,题有“昔日桃李芬芳,今朝社会栋梁”十二个大字。随后,他又将自己从巴黎带回的法国名酒酹酒三杯,以表示对先辈们殷股缅怀之情:一为母校已故的师生;二为支持母校办学而已过世的知名人士和当地父老;三为抗战时期殉难的军民。最后校友代表唐碧云致答谢词,感谢邵阳市、洞口县党政各级领导对揭碑庆典的关心、支持,并祝愿洞口县的建设事业一日千里。

  庆典仪式有序进行,在母校校友高唱校歌声中圆满闭幕。接着校友纷纷走上纪念碑台阶,观览碑体,浏览碑文;摄影者竞相拍摄镜头留念。

  纪念碑正面刻有刘正校友题写的“国立第十一中学纪念碑”十个金色大字。碑文正文共有238字。落款者:洞口县教育局、洞口县政协文史委暨母校校友立。

  参加揭碑庆典活动的有:邵阳市、洞口县、竹市镇、竹市镇中学等党政负责同志28位;全国各地、海外校友30位,随校友同行的夫人、先生共5位。校友中最高年龄80岁,最小年龄68岁(女)。

  此次庆典盛况由谢道锡同志及电视台记者录像,并在洞口县电视台播放。

  (二)会前会后,心心相印

  (1)会前信息

  长沙校友联谊组由黄萃炎、陈庆华两位校友赶印《紧急通知》邮寄北京、上海、武汉、重庆、株洲、湘潭、岳阳等地校友联谊会负责人,以便届时组织校友赶往庆典活动所在地。由于节日期间传递滞后,加之我等超前意识欠强,许多校友颇感来不及作好行前准备。辽宁王徽杰、广州唐惕阳、怀化刘握均、岳阳何先焰等校友如期到会,其他各地一些因故不能参与会的校友都纷纷来电致意,祝贺揭碑盛会圆满成功,并向洞口县党政领导暨母校校友问好。10月12日上午株、潭各地校友20余人在长沙贺龙体育馆百佳酒楼聚会,共商参加揭碑庆典有关事宜,联谊同仁到会,征求与会校友意见。次日,乘火车到达邵阳。

  (2)共话衷情

  10月14日晚举行校友座谈会。由县政协主席尹邦治同志主持。到会的有洞口县委、人大、政协、教育局等单位负责同志,还有邵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梅初同志副主任谢道锡同志,母校校友等30多位。尹主席致欢迎词后,县委赵青云书记概括地介绍了洞口县近10多年来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情况及远景规划。

  接着由校友代表陈庆华致答谢词,感谢邵阳市、洞口县党政领导对母校揭碑庆典的关心、重视。在为欢庆母校60华诞筹建纪念碑的全过程,费心尽力,鼎力襄助,玉成盛举。在此,谨代表母校校友再次表示衷心感谢!会场气氛热烈,校友发言争先恐后。

  张南光校友说:在国十一中,从初中到高中毕业,感谢母校老师的培养:作为洞口人,感谢父老乡亲的关爱。为母校立纪念碑,不仅是停留在文字上,而是要将国十一中的精神留在洞口人民心中,要留在全省和全国人民心中,发扬光大。

  易贤儒校友带着浓浓的岳阳乡音,追忆一生奋斗的收获,声声感谢母校的培育。并扼要地介绍了在岳阳市举行的校友班级聚会的盛况。

  康佑铭校友发言:五十多年前是怎样走过来的?在校园中,在逃难中,师生患难与共,待人以诚;学校则严格要求。如果不是国十一中,我不能上学;如果不是李校长的关怀备至,解决我生活上的困难,我不能熬过来;如果不是老师的培育,我怎能成长?

  杨高石校友说:回到养育我的地方,心情非常激动。从11岁来到竹篙塘,母校和当地父老乡亲的教育,使我象小草一样生存下来。这对我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他校友如葛华民、童文杰、程斌贤、黄子毅等也相继发了言。座谈会上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校友们怀母校,念师友,谈感情,话离情,情真意切,几乎忘却了旅途的疲劳。晚十时正散会,有些校友却仍不愿离开,相约再畅叙离情,脸上挂满了泪花……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啊!

  (3)庆典后活动

  10月15日上午,揭牌仪式完毕后,已是11时正,大家先后来到纪念室(在竹市镇中学设立的永久性母校历史文物陈列室)。大家休息后,由县委书记赵青云同志主讲,着重讲到洞口县近十年来工农业生产发展优势及其远景。

  洞口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黄明和同志介绍了洞口县文史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历史文物资源的重视与保存、保护与设施。

  两个专题讲座完毕后,校友参观了纪念室,倍感亲切。有的校友抚摸着刻有“国立第十一中学初中部置”的那张大碗柜。随后,有的校友尽兴挥毫,留下自己的手墨。校友们陆续走出纪念室后,有的在校园里徜徉;有的驻足观赏那用红纸条标明“国十一中校友亲手栽种”的几株樟树、古柏。

  (4)参观花絮

  10月15里下午,在市、县谢道锡、尹邦治、曾一和几位负责同志的带领下,驱车经过平溪河新桥到达对岸。停车后,有的校友走近桥头,抚摸从唐祠大门前移过来安置在桥头两侧的那对石狮子。片刻后,我们先后站在桥头,俯瞰平溪河,远眺金龙山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一览田园风光,心旷神怡。此情此景,又一次引起了我们多少回想,多少期盼……

  随后,我们步行寻访校本部旧址(莲社)。此处校本部舍宇已不见踪影,只见一片茂林修竹。走近一看,知是桔园、竹园、茶园所在地。周边平地、山坡还有农舍点缀其间。大家正在寻寻觅觅,指指点点之际,从簇拥成群的父老乡亲中走出一位身着蓝布装、体态健朗而年逾古稀的老人(73岁),问道:“恒胖砣来了吗?”。刹那间,李升恒走上前抢答道:“我就是恒胖砣”。邂逅相遇,真喜出望外。当时两人笑得合不拢嘴,彼此握手之后,拥抱成一团,问寒问暖。大家正伫立凝视之时,老人说:“年轻时我是李际闾校长家里做事的一名工人。那时“恒胖砣’才五、六岁,我时常背着他到户外玩耍。”两人说得正欢时,任安国校友及时为他们三人留下了合照(其中有李升恒夫人吴楚平女士)。

  然后驱车寻访初中部旧址(上阳祠)。随即返回竹市镇,步行前往女生部旧址(下阳祠)。此处祠宇已不复存在,但不难辨认。一位校友指着眼前的一口池塘说“你看!池塘里有儿只水鸭在游上游下哩。”当我们定睛凝望远处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竹林,它依然是当年那样郁郁葱葱。正是那片满眼葱翠欲滴的竹林,令我们陶醉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在五十多年前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每当晨曦初露,天朗气晴,有些校友步入竹林丛中,迎着朝霞,朗诵国文、英文;每当夕阳西下,有些校友漫步在竹林丛中的小径上观夕照,或引吭高歌;或席地而坐,谈天说地在这里曾留下了多少青春的足迹和美好的故事,留下了多少美丽的憧憬,犹记否?

  (5)一路歌声笑语

  10月14日上午八时,校友一行20多位,从洞口招待处出发,分乘两辆大中巴,直指邵阳。一路上,大家唱起当时校园时兴的歌曲,如《万溶江》《淡淡的三月天》那赋予了时代特征的歌声仿佛又使我们想起当时艰苦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也有几位校友,如任曼如校友等,喜唱几句京腔,于是引起有些校友哼起京调,随着开腔唱起京戏来。顿时,车厢内有唱有笑,热闹异常。

  当驱车经过师范部旧址(魁公祠)时,有的校友指着对面说,原来师范部就在眼前,你还记得那座“增康桥”吗?你从桥上走过时,留下多少回忆啊!一时目不暇接,“你看!金龙山在望!”当时,葛华民校友马上应答说:“我记起了金龙山的往事”,他还提到金龙寺有一副对联。于是他写出,录以识之:“拔地千寻,碧瀚空中悬古寺;离天三尺,白云堆里响残钟”(明末方以智撰并书)上下共二十二字,却点出金龙古寺的空间背景:天高云淡。它衬托出金龙山之高之奇,虽有点夸张,但耐人寻味。又被告知:金龙古寺经历岁月沧桑,至今犹在,但它的正门两侧那刷对联的笔迹已剥落了。

  (三)回眸与期盼

  洞口县(1952年从武冈县划出,新设县治)位于雪峰山麓的东端,临近资水之滨。该地域傍山依水,山青水秀,生机盎然,乃学子藏、修、息、游之胜境。母校得天独厚曾建校于兹,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培养青少年成才的摇篮。地灵则人杰。人与自然走向和谐,则可达到生态平衡高境界。今日洞口县风光旖旎,引人入胜。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可供开发的潜力颇大,天地广阔,足可引得凤凰来。我们深信:顺应自然,情怀山水,山水也有情;天人合一,相得益彰。那为人们所追求的真善美的新境界,必将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们期盼:今日的洞口,好山好水春常在,桃李更芬芳;每逢橙黄桔绿时,将迎来一派丰收景象。

  为欢庆母校60华诞立碑纪念,全国各地部分校友应邀回到阔别五十多年前的母校校园,与当地党政各级负责同志和竹市镇中学师生欢聚一堂,追怀母校情,重温师友谊,其乐融融。金秋十月,秋色宜人,胜似春光,山欢水笑人更欢。尹主席在致词说,“让我们的崇高友谊山高水长。”我们祝愿:母校精神与山河同寿,为山河增辉。杨高石校友来信说:“此次庆典活动,意义非凡。”正说出校友的共同心声。

  时光匆匆,庆典活动于十月十五日下午圆满结束。在两天的活动中,所见所闻,感人至深。一山一水,一情一景,又一次增添了难忘的回忆。在当天下午五点正,我们怀着依依难舍之情挥手告别。但愿此次的告别,又迎来再次的欢聚。

摘自《雪峰山下谱春秋》

原国十一中旧址

责任编辑:李谷灿 最后更新:2019-08-20 16:47: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回忆·薪尽火传〗母校建校50周年,聚会竹篙塘记

下一篇:〖回忆·薪尽火传〗各地校友聚会活动综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