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还记得的一些人和事
2017-08-30 09:44:42  来源: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网 作者:裴金全  点击:  复制链接

  1939年9月17日我进了蓉四院,先安排在幼儿寝室,两个月后调整出来,就在隔壁转角的第一间,当时的室长是熊耀华,是成都分会分来的,是安徽人还是河南人,我记不清了。他对我们管理很严,我还有点怕他,以后又有过几次调整寝室,室长是谁回忆不起来了。

  新津后街靠城隍庙这头同时进保育院的有赵盛勋、赵盛玉两兄妹,赵盛谱、王元成、宋子祥、林万能(现名林万鹏)和我。靠北门方向的有李九林、鄢学成、张学康、孙学荣、冯麟育、刘建春。模范街有王声龙、王丽生。后来李九林家来人把他接走,便离开了保育院。新中国成立后,1982年7月我参加重庆市慰问团去甘孜慰问支援甘孜的支边人员时,在康定看到甘孜州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叫李九林,经询问,果然这位李九林就是当年在蓉四院读过书的李九林,后调温江地区因病去世。冯麟育是我的表弟,我三娘的儿子,他在保育院的时间也不久,考取了昭忠祠农校离开了保育院。1964年他出差来重庆看过我。当时他是四川德昌监察部门的负责人。文革期间,因他姐姐是国民党的空军地勤人员的家属去了台湾,因此受到冲击而自杀。张学康这位同学很聪明又调皮,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把自己的眉毛剃了,使整个人都变了样,还有个姓熊的大娃儿也是蓉四院的同学,因为对保育院的生活不习惯,不久也都离开了保育院。

  保育院后来把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建国、胜利命名的团级改为班级。1941年秋升学到15中学的同学,我记得的有吴荣新、吕光华、左光佐、方逸清。听说他们搭的货车,在途中因为装在车上的油桶震动起来,把左光佐的左脚小趾扎断了。吴荣新、吕光华都是新津人。左光佐、方逸清是成都人。l942年春升学到15中学的有方运倩、刘金禄、熊耀华、冯伯勤、左光赞。除左光赞是成都人,其余几个都是保育院成立时,成都分会分来的外省藉同学。1942年秋升学到15中学的有张崇英、郑仲权、郑文淑、吴德永、杨丹鹤(现名杨舟)、徐人萃、裴金全、林培昌、纪延昌、方学琴、薛树敏、聂明孔、安义麟、樊在明、董大选、吕光泽、吴廷弼、杨汉卿、马良福、李天池、李少云。升学到16中学的有尹文学(现名尹伊)、高海茂(现改名为高俊仲)、张云光。马良福是保育院成立时成都分会分来的,纪延昌的哥哥纪延瑜是老师,保育院成立就来了。安义麟、董大选是个别收进保育院的。薛树敏、聂明孔是乐山蓉一院合并来的,其他都是新津的。升学到16中学的3人部是新津人。范仕良、冯玉琼是回家另考上中学的。经常和冯玉琼在一起的女同学叫刘玉琼。

  乐山蓉一院撤销,女生和年纪小的男生合并到蓉四院,大男生都并到郫县蓉二院。他们到蓉四院时,还运来几麻袋成熟了的鸽蛋大的蕃茄,又叫樱桃蕃茄,和肉煮在一起,肉也成了酸的了。同时

  还带来了蕃茄种子,不久蓉四院也种了蕃茄,而且长得很好,结了许许多多的蕃茄,还没有等到蕃茄红熟,就摘来吃,我看了都感到酸得受不了。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30 09:45: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忆母院

下一篇:难忘的募捐活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