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血色樱花峥嵘珞珈:抗战中的武汉大学
2018-03-18 16:29:26  来源:搜狐网-达人会2015年 作者:心澈  点击:  复制链接

  内容来源 | 荆楚网、长江商报、光明日报等

  图文整理 | 心澈

  以深厚的人文底蕴闻名于世的武汉大学,一直是武汉的骄傲。今年(注: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再看这所百年学府似乎具有了别样的意义。

  在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武大曾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回味一下,这所百年名校在抗战中走过的峥嵘岁月。

  西迁乐山 保全文化血脉

  1937年底,南京沦陷,国民政府名义上宣布以重庆为陪都,而事实上包括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及多个重要部委都移驻武汉办公,美、英、法、苏等国使节也转赴武汉。1938年大半年时间里,武汉成为中国事实上的抗战大本营。

  在武汉形势日趋恶化的情况下,为了传承保存中国优秀文化和人才,1938年,武汉大学决定迁校四川乐山。

▲国立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路线图

▲西迁乐山时期文庙大成殿图书馆

  租借的校舍破陋不堪,经迁校委员们20多天的多方努力,终经修葺整理,在次年4月底学生陆续抵达时,一切大致就绪。经校务会议决,迁川部分暂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嘉定分部”。校牌由邵逸周教授亲笔手书,悬挂在文庙总部门前。1938年4月29日,先头到达的师生就在这些破陋的校舍里正式上课,开始了乐山时期的艰苦生活。

  5月间,迁校委员会又因陋就简在各处开辟运动场所和设置医药设旋,架设电话、电灯以及配置校警等工作,同时又租得嘉乐门教会房屋一栋作为单身教职员宿舍。7月间,珞珈山本部的教职员工,在留珞珈山学习的四年级学生毕业离校后,只留八人看管校产,其余均由校长王星拱率领奔赴嘉定.此后,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嘉定分部”正式改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峥嵘珞珈 抗日指挥中心

  1938年1月8日,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在日记中写道:“午后携段书怡参观武汉大学最近完成之理学院扩充部、工学部及体育馆。校中图书仪器已装迁宜昌,闻之黯然。”刚刚建成的校舍,美丽的环境,和身处武昌郊区可以躲避日军轰炸等诸多有利条件,使得珞珈山成为众多抗日活动的所在地。

  在这里,需要提到武大的两处建筑——半山庐和十八栋。它们皆建于20世纪30年代国立武汉大学初创时期,其存在恰好标志了在抗日战争中尤为重要的历史性事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1937年12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从延安风尘仆仆抵达国民政府“战时首都”武汉。国共“武汉抗战”的合作序幕由此拉开。

  蒋介石居住在半山庐中。当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后,半山庐成为了蒋介石重要的办公场所,他常在此接见军政要员。

▲武汉大学半山庐

▲居住在半山庐的蒋介石

  而周恩来旧居在十八栋27号。1938年5月至9月,为更好地实现国共合作抗战,周恩来夫妇寓居于此。在此期间,他组织领导了“抗日活动宣传周”“七七抗战一周年纪念”“七七献金”等抗日宣传活动,先后在武大作了三次演讲,为军官训练团授课,并会见了斯诺等国际友人,与各界民主人士、文化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国民党高级将领等商谈抗日大计,使这里有着“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之美誉。在他的引导和感召下,不少青年学生奔赴革命前线。

▲十八栋

  1937年12月,蒋介石在武汉大学9.12操场检阅“军事委员会军官训练团”,检阅后对参阅军民发表抗战演说,“我们退无可退,忍无可忍,退亦死,忍亦死,大家只有干一场,精诚团结,在这亡国灭种民族危亡的关头,风在吼,马啸啸,壮士捐躯为危亡,牺牲是永彪千古的英名,我们就要象珞珈山的三公一母的东方雄狮一样,四万万同胞藏身于高山丛林,与法西斯周旋,戏日寇于中华大地,用空间消灭我们的敌人,绝不死打硬拼。我们枕湖镇江,翠巍中华,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光。”

▲蒋介石在9.12操场(今奥场)阅兵

  1938年2月,国民政府军令部借武大校舍举办珞珈山军官训练团,珞珈山上一时英气勃勃,一派新气象。1938年底,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国立武汉大学校园珞珈山举行,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改组国民党党务和体制、召开国民参政会等重要决议。

▲1930年代的十八栋

  可以说,在抗战期间,武汉大学不仅是一座学府,还成为了一个政治中心。

  然而,武汉抗战的情势却不容乐观,1938年6月,东路安庆失守,同时日军从北路逼近郑州,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为了阻挡日军前进的脚步,国军甚至挖开了黄河的花园口造成人为决堤,以将日军困在郑州一带。可是花园口决堤并没有拖延住日军的脚步,日军取道信阳,直通武汉。

  而外围的要塞战役不可谓不惨烈:在田家镇要塞,当时还是57师师长的施中诚将军在子弹耗尽的情况下,率领部下拼刺肉搏。不得不撤退时,全师仅剩数百人。在万家岭,国军取得大捷,伤敌一万,取得了难得的胜利。

▲武汉会战战况惨烈

  此后,日军空袭越演越烈,连蒋介石在珞珈山上的会客厅都被日军炸掉了一角。于是,蒋介石白天常住在珞珈山上的防空洞中。至今,珞珈山上还可见山凹中的碉堡与防空洞。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在六区水厂附近,由钢筋水泥浇筑成,在当时可算豪华配置。

▲武大现存的防空洞之一

▲至今尚存的武大地堡入口

▲地堡火力窗

  9月、10月,虽然经过奋力抵抗,武穴、黄梅、田家镇等要塞还是相继失守。此时,蒋介石放弃了死守武汉的计划,开始组织全城大撤退。当时,长江运力殊为有限,民营资本家卢作孚和将领陈诚指挥,顶着日军轰炸,用24馊轮船、3000千余木船在40天内,将200万人(一说150万人)和百万吨物资设备运到四川,堪称“中国的敦刻尔克”。

  蒋介石本人在1938年10月24日,也就是会战的最后一日,才带着属下撤退。

  樱花城堡 最美丽的伤痛

  1938年10月26日,日军波田支队进入武昌,珞珈山成为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的司令部。

▲日军攻占武汉起义门

  日军入侵的8年时间,武大新竣工的工学院大楼成为日军野战医院,水工实验所成了马厩,东湖中学变成了辎重场,理学院大楼变成了日军司令部,体育馆成为日军娱乐场。图书馆背面原有茂密的松林,被日军肆意砍伐,用以建造防空洞,或烧炭取火。

  老斋舍内住进了日军中级军官,一区18栋则被高级军官享用,除了外观内部装饰均被日军改造,许多楼板被改成了日式的榻榻米。据武汉大学原档案馆馆长徐正榜介绍,2006年武汉大学对一区18栋的房屋进行维修时,工人们还在墙体里发现了日军的衣物,仍然保存完好。

▲日军在老斋舍狂欢

  1939年,为了缓解住在这里休养的大批日本伤兵的思乡之情,同时亦有炫耀武功和长期占领之意,将武大据为指挥部的日本军队从日本引来樱花树苗在武大校园今天的樱花大道两侧种植。日本天皇的二弟高松宫宣仁亲王曾于1939年2月22日来到珞珈山,在武大老斋舍中门留有照片,照片中依稀可以看到门洞背后的老图书馆,樱花树苗正是他所带来的。

▲拍摄于1947年春或1948年春的武大樱花,或为现存最早的武大日本樱花照片

  1945年8月9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9月1日,武大成立复校委员会,指派赵师梅、萧洁等先回珞珈山接收校产。当时武大校舍仅外观完好,内部的门窗、水电等均已损坏殆尽,留校的余景华、李济生、查润三名护工已于1941年4月被日军杀害。

  至此,武大被日军占领整整七年的屈辱历史就此宣告结束。

  70年前,中国迎来一场期盼已久的胜利,万众欢腾。70年后,我们享受着这场胜利带来的平静生活。回溯历史,既是为了铭记过去,也是为了更加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18 16:30:3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期间华西、中央、齐鲁三大学医学院联合办医的历史

下一篇:东北大学:以抗战之名诞生 在战火中流离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