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新墙河抗战实录二十一】筻口草鞋岭、笔架山抗战采访录
2015-01-06 14:40:25  来源:红网论坛 李岳波  点击:  复制链接

  草鞋岭东西两边是山峦,中间一条峡谷,一条古营道顺着峡谷一直延伸到了新墙河方向。旧时临湘经草鞋岭、笔架山过墙河可通省会长沙,是长沙会战的最前沿阵地。岳阳沦陷后,临湘白羊田长期驻扎日军,而草鞋岭则驻扎中国军队,两国军队以游港河为界长期对峙。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曾多次与日本侵略军在这里发生极为惨烈的战斗,草鞋岭就成了抗战的前沿。

  

  陈美春老人回忆录

  82岁的陈美春老人,1931年出生,岳阳县筻口镇保安村3组人,住在草鞋岭屋场。老人皮肤黝黑,性格开朗,讲话风趣。他给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1938年,日军就到了草鞋岭屋场,大本营设在西塘。为保家卫国,保长向各村下了通知,凡是年满18岁的男人,都要加入游击队,带梭标参加军事训练。1939年农历4月,第二十集团军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开拔到了这里。农户的房子都腾出来给中央军住,我家是连五间的房屋,留一间自己住外,其它四间给了中央军。中央军当时穿的是黄制服,戴的黄帽子,帽子上还有帽徽。我们村大概扎了一个营。中央军每天搞军训,还在山上挖了大量战壕,构建了军事。从筻口到饶村朱公桥都驻扎有中央军。吃饭都自己开火做的,粮晌由当地的保长、甲长出面,组织当地老百姓兑米供应部队。有田的供应,没田的不出,一般是地主富农出的多,中央军自己也带了部分物资。日军一般是早上出来,晚上归营,日军进攻时,中央军就边打边退,把日军放进来打。

  我们屋场有200多人,与中央军关系很好,丁指挥员还拜我村的鲁信亲为干爹。排长张玉升,四川人,也拜鲁单贵为干爹。部队在我村扎了几年,副排长杨战清在日军撤退后就落户在我们村的坳上,开屠开店面为生,有两个儿子,2010年才去世。张玉升也落户在这里,还参加了土改,分了田和房子给他,后来参加洞庭湖围垸造田,感染了血吸虫病,1960年去世。当年,政府在我村抽了5个壮丁,调派到其它部队,后来就只回来了一个人。米瞎子还被日军掳去过,帮日军挑担做事,后来他回来讲,第三次会战日军死得最多、最苦,连日军自己都在军营痛哭。王剪波的游击队驻扎在临湘白羊田镇,与我村交界,他也到我们这里打过游击战。

  日军进攻时,我们就跟着中央军跑,日本撤退后我们就回来种田。那时高晴高雨,没有自然灾害,收成好,秧插到田里就有收,茴好大一坨坨的。打仗时,秧冒插完就跑,日军退后再回来补插,因此,虽然有战争,但老百姓吃饭还是有保障的。

  最惨烈的一战发生在草鞋岭的流水坡,打了四天四夜,进攻的日军来自西塘刺蓬湾,双方伤亡人数不计其数,都没有人收尸,自然腐烂。现在水库大坡还叫鬼坡、骷髅坡。上世纪五十年代,村长鲁湘波做小孩时,不认识骷髅子是什么东西,还检着做玩具耍。

  此役历史也有记载。1939年5月19日,日军第九师团突然向草鞋岭进攻,我52师张汉初师长和人称虎将军的黄保德旅长率部迎战,激战数日,敌增派飞机轰炸。敌伤亡惨重,仍未能越雷池半步,双方形成对峙。

  日军每次到我村,就是捉鸡、牵牛,杀猪,还烧了一间房。有一次,日军又过河来了,被侦察兵发现,他赶忙来到枫树潭报告给连长。连长一骨碌从床上滚下来,马上组织部队进攻,结果把日军击退了。

  1939年,黄保德旅长到这里视察过。我见过他,人长得七长五大,骑马来的,住在鲁信清的家里,主要是慰问官兵,查看工事,部署战略。

  川军杨森的部队也曾经在草鞋岭驻过扎,营部宣传队就住在我家里。队员们写了许多宣传标语,还编写了许多抗日歌谣,没有战事时,他们也教屋场的小孩唱歌,二个小孩一人拿一截木棍当道具,边敲边唱。我还记得三首《抗日童谣》:

  “七月七,正半夜,日本进攻卢沟桥,他向宛平开火炮,谁知遇着二十九军众英豪,个个摩拳擦掌挥大刀。敌兵的头脚都砍掉,桥下河水血滔滔,东亚睡狮已醒了,大家来把国土保,不论男女和老少,协力同心除强暴。

  天上飞机叫,地上拉警报,报告王县长,准备高射炮。高身炮不依平,大炮打的隆隆响,不怕苦不怕难,英勇杀敌冲向前。四亿同胞齐抗战,不难收复旧河山。东洋昭和倒了运,我们胜利在眼前者。

  一二连三响、响三声,卢沟桥,动刀兵,联陆海空军打南京,只见长江到岳临。烧房屋,杀百姓,人家父母亲不亲,我国政府有计划,长期抗战抵制它。造飞机练兵马,杀绝汉奸汪精卫,同胞们齐努力,然后就是我们胜利的。”

  日军撤退时没有经过我们这里。

  张炳方老人回忆录

  随后,我们马不停蹄,驱车到了张炳方老人家。张炳方,1932年出生,家住筻口镇郭家村1组。他向我们讲述了史恩华烈士的英雄事迹。

   史营高大魁武,仪表堂堂,还镶有两颗金牙,人也和善,老百姓都很喜欢他,也尊重他。史营长他们是1939年夏初来的,在这里扎了大半年,天冷时也没有更换服装,一直穿的半截裤,为了避寒,士兵就在山上砍来柴草,在我家堂屋烤火。生活也艰苦,没有菜吃,没有衣穿,穿草鞋操练。战士都会打草鞋,用麻线和稻草打的,打的很漂亮。尽管这么苦,但他们从不骚扰百姓。早上出操,晚上扎在郭家大屋,工事修在河边,阵地在郭家水库边,以前叫金仙隆,边打边撤才到笔架山。中央军有轻重机枪和步枪。

  1939年9月18日,第一次湘北会战拉开序幕,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守次指挥陆军、特种兵、海军陆战队计10万余人分数路向防守在新墙河以北的中国守军发起猛烈的攻击。由于大部队增援没有到,只有一个师的兵力抵挡不住,师长覃异之命令史营长带一个营断后,死守笔架山。当时史恩华营长率领是国民革命军第52军195师1131团第3营防守草鞋岭,共有500人,由5个连组成。从9月20日开始,日军在炮火、战车掩护下对史恩华阵地轮番攻击,史恩华率部与武器人员数倍于我的日军在草鞋岭一条山冲里激战二昼夜后转至笔架山。

  笔架山是新墙河北岸的最后一道防线。9月22日是史恩华部坚守阵地的第三天,根据作战计划,史恩华只要扼守三天就算完成迟滞敌军为后续战斗部署调整争取时间的任务。这时全营官兵已伤亡过半,师长覃异之在电话中亲自指令:“史营长,你部任务已达成,如无法坚持,不得已时可向东撤。”史恩华斩钉截铁地回答:“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誓与阵地共存亡!”9月22日黄昏,日军从东边小塘村过来,包围笔架山,史恩华和全营将士与日军拼杀到最后一弹,500人全部壮烈殉国。

  史营长牺牲的地方以前是我家的菜园,没有修做房子。后来张戴家的张建明在这里建了楼房,现在的楼房角边就是史营长当年牺牲的地方。史营长牺牲时手里还握着地图。后来中央军把他的遗体运到新墙河南岸的杨林乡付朝村,埋葬在那里。

  史恩华捐躯后,其上司195师师长覃异之亲笔撰写的碑铭联和碑文。碑铭联:“笔架山千秋不朽,福临铺一战成功。”碑文:“长沙地控南北,兵家必争之地,倭寇图之久,营长史恩华奋战比家山,与全营壮烈牺牲。195师阻击福临铺,寇北退,长沙无恙,烈士之功不朽矣。”

  跑兵时,因我一个伯伯迁移到了芭蕉乡的一心大队,我家就躲到了芭蕉洞。仗打完大概五六天,我们才回来,看到尸体漫山遍野,田里、地里、塘里、屋里、地坪都是尸体,还有一个士兵死后手里还端着饭碗。由于气温高,没有人收尸,尸体都已经发臭,我们只好用棉花堵住鼻孔。整个郭家屋场,只有40多岁的郭清点和他老婆,由于没有后裔就没有跑。他东躲西藏,从大屋周家一直躲到沙背。他还看到日军把自己部队的尸体用袋装好,然后用马驮到湖滩,一匹马一次驮四具尸体,然后淋上汽油烧掉,将骨灰撒进河流。据说因水是由东向西流,日本就在西方,这样可以让他们的灵魂回家。

  日军无恶不作,实行三光政策。人是回来了,但房屋、粮食早被日军烧了,两头猪被日军杀了,一头牛也被日军牵走了。一冒屋住,二冒饭吃,苦啊!

  第二次日军是从游港三港矶过来,到了新墙河,为拖延敌人行军时间,乡长、保长还派地方百姓破坏了道路。第三次,日军溃退下来,过新墙河后就扎在黄浦塘,现在的朱仑村、杨林、沙陂村,扎了几个月。日军投降后,没了后勤供给,就到地方抢粮食。一天,他们准备从穆家渡过河到郭家来,当时村民郭丁成在中央军当过兵,有一条枪,就在河边打了一枪,把日军吓跑了,没有过成河。

  刘正德老人回忆录

   刘正德,1919年出生,筻口镇九峰村7组刘梓叶屋场,读了三册书。由于老人已94岁高龄,记忆力不好,思维也不清晰,加上牙齿掉了,不关风,只是零零碎碎讲了一些抗战历史。

  1938年,日军到了乌江的白屋,隔我们屋场五里路。我们躲到了乌江茶山,晚上才敢回来搬东西和打禾。不久日军就到了5组李仙冲屋场,隔这里就1公里,驻扎了五六年时间。长官先后有守屋太君、山下太君和棕允太君。

  日军还把老百姓掳去做工事。6组村民李汉洲,30多岁,出于好奇,跑到日军工事上去看,被日军发现,以为是便衣队员,就把他抓去了,用铁丝把他的双手掌捆住后吊了起来。由于吊的时间过长,他双手手掌都被铁丝齐整整地勒断了,惨不忍睹。还有一村民在门口栽芋头,也被日军一枪打死了。我是7月在茨木湾被日军掳去,做了5年苦力。主要是做工事,挑水,做饭,烧洗澡水。我跟随日军在筻口任家呆了40多天,然后就往长沙方向运动,沿路看到日军抓中国人就像捉猪崽一样,没有一个能跑掉的。我没日没夜的跑,夜间只睡一个多小时,主要是帮日军挑担。

  一次,天亮时,我挑担随日军到了新墙河北岸,发现几十名中央军正在农户家弄饭吃,日军的突然出现,让他们慌了神,赶忙拿枪就跑。日本指挥官就是一东洋刀,把中央军的枪管都砍断了,后来中央军被日军全部杀害。

  日军撤退时,我帮他们打包,挑担到了李仙冲,我就偷着跑回来了。

   2013.8.16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22-12-21 15:32: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墙河抗战实录二十五】抗战小故事 一架珍贵的楼梯

下一篇:【新墙河抗战实录三十四】英勇不屈的民间抗争——黄沙街民众抗日事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