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沧州市概况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西界保定,北靠天津,南接山东。距北京240公里,天津120公里,石家庄221公里。辖区土地面积14369平方公里。是河北省确定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京沪、朔黄、京九铁路和京沪、石黄等高速公路在沧州交汇。跨世纪工程——黄骅大港成为我国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沧州地处华北平原东部的黑龙港流域,属滨海平原,海河水系。境内河流众多,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全境。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的北方水乡旅游休闲胜地白洋淀,被誉为“华北明珠”。
沧州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开发潜力非常可观;海岸线南起海兴大口河,北至黄骅市岐口,总长89公里,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渤海对虾”、“梭子蟹”享誉海内外。沧州文化资源更加多彩,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杂技之乡、铸造之乡、鸭梨之乡、金丝小枣之乡。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纪念馆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沧州市现辖新华区、运河区2个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4个县级市,沧县、青县、东光、海兴、盐山、肃宁、南皮、吴桥、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10个县和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7月成立渤海新区,包括原港城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原中捷友谊农场)、南大港管理区(原南大港农场)和临港化工园区。
抗日战争时期,沧州市现辖运河以西各县、市革命老区隶属冀中抗日根据地,运河以东各县、市革命老区先后隶属冀鲁边区和渤海区(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而成)抗日根据地。按县、市所辖革命老区乡镇的数量多少划分,属于第二类(所辖乡镇50—89%)的有河间市、肃宁县、献县3个县、市。属于第三类(所辖乡镇49—10%)的有沧县、青县 、东光、盐山、南皮、吴桥、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9个县、市。属于四类(所辖乡镇10%以下)的有海兴、孟村回族自治县2个县。
二、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及其贡献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自北平(北京)、天津沿津浦铁路大举南下,冀鲁边区首当其冲。9月24日侵占沧州,29日占领泊头。从此,英勇的沧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组建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15日,中共津南工委在盐山县建立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开展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是党在沧州,也是在山东战略区组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成为抗战期间坚持冀鲁边区抗日斗争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冀中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也得到迅速发展。9月中共中央派红军团长孟庆山从延安赶赴冀中,组织地方武装成立了河北游击军。10月,共产党员吕正操率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三军第六九一团在晋县小樵镇誓师北上抗日,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到1938年5月,这三支抗日武装,获得一个个胜利,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起来。“救国军”发展到1200人,河北游击军和人民自卫军发展到8万多人。
在沧州有一支著名的回民抗日武装——回民抗日义勇队,便是沧州军民英勇抗敌的典型代表。在冀中,回族爱国人士马本斋在家乡献县组织起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6月,义勇队改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总队,1939年7月改编为冀中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这支武装驰骋于冀中大地,为冀中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马本斋及其母亲白文冠为抗日殉难与国,毛泽东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总司令挽道:“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在冀鲁边,1940年8月成立冀鲁边回民大队。两支回民抗日武装,驰骋于冀中大地、渤海之滨和晋冀鲁豫广大敌后战场,作战600余次,歼敌3万余人,在中华民族抗战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党中央、八路军总部对冀中区和冀鲁边区的抗日斗争十分重视,增强支援、统一领导、建立政权。1938年5月成立冀中区党委,将河北游击军和人民自卫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成立了冀中军区和各群团组织。9月,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肖华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冀鲁地区,整编地方抗日武装,建立党政军各级组织。至此,冀鲁边区和冀中区两个抗日根据地已经建成。
冀中和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直接威胁着盘踞在津浦、平汉铁路,平大、沧石公路,渤海海域和北平、天津、济南等地的日伪军,成为抗日斗争的前沿阵地。1938年11月和12月,日军对冀中区进行两次围攻。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贺龙、关向应率领八路军120师主力,于1939年1月下旬开赴冀中,投入反“围攻”战斗,不足一月四战四捷,威震冀中。4月,又在河间县齐会村战斗中歼灭日军700余人,创造了平原歼灭战的光辉范例。在冀鲁边,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先后组织了韩集伏击战、三打灯明寺、激战大宗家等战斗,打击了入侵的日军。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陆续侵占了冀中区、冀鲁边区境内各县城及较大村镇,开始了频繁的“扫荡”、“清剿”和“蚕食”,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 并推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两个根据地抗战形式日益恶化,进入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
面对艰难困苦的局面,冀鲁边区党委根据刘少奇对冀鲁边区关于坚持抗战、渡过难关和斗争形式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重要指示,边区军民采取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敌进我退、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不断打击敌人,逐步收复被“蚕食”地区。冀中区党委积极贯彻“巩固基本区,突击边缘区,缩小敌占区”的方针,实行主力与民兵、内线与外线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取得反“蚕食”的胜利。在坚持敌后抗战的同时,冀鲁边区、冀中区党委和军分区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坚持敌后抗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44年初,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成立中共渤海区党委和八路军渤海军区。相继对日伪军发起夏季、秋季攻势作战,全部恢复被日伪军“蚕食”的根据地。冀中第九分区部队解放了肃宁县城,肃宁成为冀中最早解放的县城。到1945年10月,先后解放了任丘、河间、交河、献县、盐山、吴桥、黄骅、南皮等县,除津浦铁路沿线和少数边沿区外,使冀中和渤海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
八年全面抗战,沧州革命老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毁家纾难,用献血和生命书写了永不磨灭的英雄史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冀中和冀鲁边、渤海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敌作战近1万次,歼灭日伪军约10万人。战斗中,造就了一代沧州英杰,他们是民族英雄马本斋及其母白文冠,革命烈士黄骅、杨靖远、焦建国等。同时,沧州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仅捐躯在冀中和冀鲁边区、渤海区抗战中团级以上英烈就达100余名,干部战士近万人,被杀害群众12.5万人。损失粮食10多亿公斤,被毁房屋34万间,牲畜9.5万头。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0-13 09:57: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河北抗战老区:廊坊大城县
下一篇:河北抗战老区:沧州任丘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