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河北抗战文学,燕赵大地的集体记忆
2017-10-04 15:16:42  来源:搜狐军事 燕赵都市报 记者:侯艳宁  点击:  复制链接








  提起从文学作品中走出的燕赵大地抗战英雄群像,史更新、张嘎子、肖飞、杨晓冬等英雄人物跃入脑海,他们的故事鲜活生动,感人至深。上世纪40年代,以河北籍作家为创作主体的晋察冀边区文学成为我国抗战文学的重心,燕赵文化精神与抗战人文精神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绽放出别样的光彩。这些英雄人物就出现在反映冀中军民反“扫荡”斗争的刘流的《烈火金钢》,反映冀中军民长期艰苦抵抗的徐光耀的《小兵张嘎》、雪克的《战斗的青春》、李晓明等合著的《平原枪声》、孔厥与袁静合著的《新儿女英雄传》,反映敌占区地下斗争的冯志的《敌后武工队》、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作品中。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省作家推出了两部风格迥异同时有着鲜明燕赵风骨的抗战作品— 李西岳的《血地》和刘慧敏的《秀匪》。两位作家在前辈作家开创的光荣谱系的基础上,用新时代人的眼光描述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复杂性,以及战争中人性的丰富性、多面性,带来创新的阅读体验。

  本报记者 侯艳宁

  1

  抗战热土上的燕赵风骨

  生活在新时代的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庆幸还好有着一大批抗战文学作品,或悲壮慷慨,或深沉朴实,无不提醒着我们,这个民族曾有过怎样的艰难和困苦,又有着怎样的蓬勃与坚强。抗战文学,已经成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曾经,它们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而成为经典,现在,这段历史也因它们而永远鲜活。回首我省的经典抗战作品,取材自冀北、冀东、冀中南的英勇抗战故事,作者本身就是河北作家,作品表现出燕赵多侠士的遗风,为中国文学贡献了亮丽的一页。

  《敌后武工队》

  作者冯志,河北籍作家,老八路出身,1958年出版的《敌后武工队》描写了冀中军民抗日斗争的故事。1942年,日寇的七八万精兵,在杀人魔王冈村宁次指挥下,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给这里的军民造成很大损失,使这一带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但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冀中军区九分区派遣魏强、贾政参加敌后武工队,杀回冀中,钻进敌人心脏,开展敌后工作。

  《烈火金钢》

  作者刘流,河间人。《烈火金钢》同样出版于1958年,它章回小说色彩更浓,讲述了地裂山崩的“五·一”反“扫荡”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向国民党蒋介石加紧了政治诱降,回师后方集中兵力向冀中军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在这期间主人公肖飞、史更新、丁尚武等人发生的英雄故事。后来又多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作品。

  《平原枪声》

  作者之一的李晓明是河北枣强人,与韩安庆合著。《平原枪声》于195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不战自退,使日寇很快占领了冀南地区。日寇与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欺压人民,残害百姓,施用各种手段,妄图扑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斗争烈火。面对残酷斗争现实,共产党领导冀南人民,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发展自己的队伍,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小说出版后,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

  《野火春风斗古城》

  作者李英儒,生于保定清苑县。《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描写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943年冬天,地点是敌伪占领下的省城(即保定市)。主人公杨晓东的儒雅机智,金环的美丽英烈,中间人物的彷徨和书卷气,再加上古城保定的质朴和古老调子,使残酷的抗日战争描写中透着一股雅气。电影与小说的互动使作品拥有了更高的知名度,电影中王晓棠演绎的金环尤其让人难以忘怀。

  《小兵张嘎》

  作者徐光耀,雄县人。《小兵张嘎》是中篇小说,自1961年发表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故事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2

  新时代下的抗战文学

  2015年,中国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敬泽指出,抗战已经过去了将近70年,时代发展到今天,到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手里,该怎么去写抗战?李敬泽认为,“抗战远远没有写尽。”作为曾经的抗战文学中心,河北的作家们在新时期沿着前辈的脚步,在这块独特的文学领域创作出新的篇章。

  生于河北献县的著名军旅作家李西岳近期出版了长篇小说《血地》,以奉毛主席委派回到老家— 冀中平原老井镇发动群众抗日救国的红军团长李长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形象地描绘了辽阔大地上质朴坚韧的人们一步步觉醒、奋起,继而与外敌血战的过程。李西岳的生命之根深扎在冀中平原这片土地上,对冀中抗战、“五·一”大扫荡这些悲壮的历史他早有耳闻,他一直在想:“我的冀中前辈们,当年是以怎样的生命姿态在刀尖上行走?是以怎样的精神力量在旷日持久的灾难中奋力挣扎,繁衍生息?”后来,他渐渐悟出来了:“是"宁当刀下鬼,不做亡国奴"的朴素誓言,是"死了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咱还得活"的生命态度。由此,而造就了冀中人特有的达观精神和血性品格。”这样,他一边在“血地”上行走,一边用心跪拜英雄的冀中前辈们,要为这片“血地”贡献文字的自觉性和创造力,便在他心中不断生长,不断燃烧,成为了他的创作动机。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在评价李西岳的长篇《血地》时介绍说:“为推出长篇小说新作《血地》,他先后花去6年时间,反复在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上行走、探访,查阅史料;而在写作的4年时间里,他数易其稿,不倦地继续着艺术的探索,使作品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扎根于基层的蔚县女作家刘慧敏创作的长篇小说《秀匪》,讲的是“一个美丽女性为求生存与发展而生死历险的故事”: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蔚州大地,土匪趁机而起。当地人老七为首的一伙土匪队伍,攻占玉泉镇,强讨镇长李富禄家的小闺女含玉做“压寨夫人”。这样,日寇为争取这帮土匪助其为虐,国民党为扩大势力,而八路军又为动员一切力量进行抗日,就在匪窝里进行了殊死的较量。而就是这个步入匪窝的李含玉,真的成了土匪模样的“秀匪”。经过周旋,最后设计将匪首杀掉,自己带领队伍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读者熟知的河北抗战文学作品,故事多发生在冀中南大地,《秀匪》向读者展示了冀北蔚州的抗日女侠,对这片土地上独有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展示和挖掘。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0-04 15:19: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试论抗战时期河北省国民党地方组织

下一篇:抗战时期邢台的日伪组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