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红军南满游击队的战斗历程
2018-11-21 16:14:11  来源: 磐石党建   点击:  复制链接

  红军南满游击队的全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前身是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通称磐石游击队。

  这支队伍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党直接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它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鼓舞、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值得永远纪念的、可歌可泣的、史诗般的英雄业绩。

 

  一、磐石人民的觉醒

  磐石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县城磐石镇在吉(林)海(龙)铁路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九一八事变前,这里为军阀、封建地主统治着。除广大汉族劳苦群众外,一些国破家亡的朝鲜农民,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腔仇恨,背井离乡,来到磐石。他们沿江河定居,多数以租佃水田为业,过着悲惨的生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1929年4月以前,磐石就有党的活动,人民在党的教育下不断觉醒。1930年春,由于磐石地区朝鲜族较多,中共中央派遣曾参加过海陆丰农民起义的朝鲜族中共党员朴奉(凤)、全世光二兄弟来磐石。朴奉在驿马泊子小学、全世光在县城模范小学,以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同年5月,满洲省委又派巡视员陈德森(化名姜三)、李载琛来磐石工作。7月,经陈德森等人的筹备,在磐石烟筒山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磐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起草并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农民斗争纲领》、《雇农斗争纲领》,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磐石县委员会。到8月末全县已有共产党员80人,建立两个区委、两个特别支部和九个支部。县委初受满洲省委领导,9月以后隶属南满特委。朴奉任县委书记。县委机关设在磐东郭家店。

  县委成立后,大力发展党团组织,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反帝同盟”等群众组织。磐石人民在磐石县委领导下,在南方数省土地革命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下,抗捐抗税和抗租抗粮斗争如火如荼,延及附近各县,呈燎原之势。

 

  二、建立党的抗日武装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东北。张学良奉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将东北军撤进山海关。在这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中央相继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为保卫民族生存和祖国神圣领土而战。当时的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认为,“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出现了武装抗日新的大好形势。东北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应是领导东北人民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为此,满洲省委曾向南满、东满、北满派出大批得力干部,创立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1932年2月,满洲省委派吉林县委书记张玉珩⑴和满洲省委负责军委工作的杨君武⑵来磐石指导工作,建立抗日武装。杨君武来磐石之前,罗登贤书记曾对他说:东三省已经失陷,劳苦大众的反日斗争风起云涌。我们党的责任就是把这些自发的斗争,变成有组织、有领导的斗争。你们的任务就是到磐石去搞武装,建立党领导的工农义勇军。杨君武在磐石中心县委所在地玻璃河套找到了县委书记全光⑶等领导人,召开会议,传达了满洲省委的指示。会议还决定在原“打狗队”的基础上扩大成立游击队。早在1931年10月,磐石中心县委就组织了一支七人的武装“打狗队”,活动在磐石蛤蟆河子和七间房一带。其主要任务是保卫县委机关和对付日寇在朝鲜族中建立的走狗组织“保民会”。其它一些地方,如磐东、伊通和双阳等地,也有“反日同盟会”、 “农民赤卫队”在活动。

  这次会后,由杨君武负责组织训练班,培训工农武装骨干。先是在玻璃河套,后又搬到磐东,一共办了三期。第一期,七名“打狗”队员都参加了。以后各区选派一些优秀党团员参加学习。通过学习,他们的政治觉悟提高了,联系群众的作风也有所改善。队员帮助群众搞农事劳动,群众帮助队员缝洗衣服……军民关系的改善,使“打狗队”更易扎根群众之中,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也更易为群众所接受。

  1932年4月,满洲省委又派军委书记杨林(原名金勋、曾用名杨宁)到磐石巡视工作,传达指示,进一步扩建抗日武装。

  强敌入侵,国难当头,对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时一批磐石中学的学生,如孟洁民、初向臣⑷、王兆兰⑸等,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革命斗争行列。党分配他们到工人、农民、士兵中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起到了革命的先锋、桥梁作用。

  在磐石县委的领导下,吉海铁路建立了党、团组织,成立了“吉海路工会”。他们向游击队输送骨干,为游击队购买枪械子弹和送药品、日用品,传送、散发抗日小报、传单,扒铁路,袭火车,炸桥梁,搞得敌人不得安宁。1932年3月,蛤蟆河子地区30多名铁路工人,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一夜之间就毁坏了一座铁路桥梁,砍断十几根电线杆子,剪断电话线,有力地阻止了日军进攻磐石县城。

  在磐石中心县委的组织领导下,蛤蟆河子等地农民又发动了“四三”暴动、“五一”大游行、“五七”武装大示威。“五七”大示威开始有八百多名农民参加,活动持续了四天,最后达千余人。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愤怒地扒铁路,烧枕木,毁电杆,惩处了四十多名汉*、走狗。

  “四三”暴动后,磐石中心县委为发展大好形势,派孟洁民等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到磐西、磐北、桦甸、伊通、双阳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不久,根据满洲省委“紧急指示”精神,又派孟洁民到伊通县营城子伪军第五旅十三团二营七连(通称老七连),派王兆兰到磐石山炮连中作兵运工作,组织伪军士兵哗变。通过艰苦工作,伪军山炮连70余人,于1932年4月8日哗变,部分士兵被我收编。老七连的80多名伪军士兵,于1932年5月16日起义。我地下工作人员带出30余人,步枪30余支。

  在党的领导下,工人斗争,农民暴动,士兵哗变,青年学生投笔从戎,汇成一股很大的武装力量。此时建立游击队的条件已经成熟。6月4日,磐石中心县委在杨林、杨君武的帮助下,于磐东区小孤山屯西山坡上召开大会,以原有反日武装为基础,正式成立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又称南满工农反日义勇军)。队员50余人,编成三个小队。李红光任队长,杨君武任政委,孟洁民协助做领导工作。从此,在东北地区,党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人民的反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斗争中多次受挫

  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成立后,于6月10日发出布告称:“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活动于磐石境内,承担清除走狗、保护民众之责,决心驱逐日本强盗,收复一切失地。对无辜的民众,秋毫无犯,以保我民众安居乐业。请勿听信走狗们的谣言,以自相惊扰。”这支队伍建立后仅两个月,就在磐东、磐北、双阳、伊通等地区打散了三处反动会兵,缴获一批枪支。还发动农民对反动地主李成功等进行了六次分粮斗争,处决了“车大个子”等三个汉*、恶霸地主。地主李宝亮作恶多端,人称李二阎王。他杀害我三名反日会员,又破坏汉朝民族之间的团结,被工农反日义勇军逮捕,召开公审大会,处以死刑。

  工农反日义勇军的活动,使日寇感到惊恐,遂于7月14日调驻敦化的日伪步、骑兵,来磐石“讨伐”。工农反日义勇军由杨君武、李红光、孟洁民率领,在黑石镇一带与敌周旋。先是“夜扰日息”,疲劳敌人,后在黑石镇东北部山地设伏,诱而歼之,毙伤敌60多名,大震了军威。这次战斗之后,工农反日义勇军发展到百余人。后进行整编,划分三个大队,分别在磐东、磐 北和伊通境内活动。

  是年7月,杨林完成巡视和帮助建立武装的任务后离开磐石。8月,杨君武因在战斗中负伤,被送回哈尔滨治疗。

  杨林、杨君武走后,游击队的领导力量大为削弱。领导人张玉珩虽是经过斗争考验的老同志,但不懂军事,又在指导思想上犯有一系列的错误,因此游击队一再受挫。当然,在一些问题上,磐石中心县委也负有责任。

  游击队主力第一大队,到磐东活动不久,便遭受两次重大挫折。第一次是在郭家店北山沟里,队员正分两处休息,混入革命队伍里的坏分子纪振国裹胁一些人叛乱,用手榴弹炸死游击队员三人,炸伤多人,掳走枪支十余支。剩下的同志与当地武装结合起来,又由十多人发展到七八十人。后又被日伪军包围,在郭家店东沟一大院套内,战斗了一整天,最后只有七名同志突围脱险,一些同志被敌人抓到筒子沟山口一带杀害了。

  面对日伪重兵“讨伐”的严酷现实,工农反日义勇军的领导人,由于受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不仅没有联合各路抗日力量,共同对敌,反而经常与“救国军”、“山林队”等发生摩擦,以致处境更加孤立。

  为了摆脱困境,9月初,游击队领导人竟采取了取消主义的错误作法,将第一大队与“常占”⑹山林队合并。推举“常占”为总队长,张玉珩为政治委员,孟洁民为副队长。因此,有人称这种做法是走“土匪路线”。

  一大队同“常占”合并后,矛盾日益加深。“常占”阴谋培植自己的势力,特别是攻打何家大院后,因为一支匣枪问题,公开闹翻。“常占”十分恼火,对游击队怀恨在心。从此开始分裂,两方人员分开活动。

  10月21日夜,“常占”离队与宋营“碰码”。我游击队乘机起事,打死“常占”的两个炮头,把队伍拉出。当夜游击队的三个大队在郭家店集合,宣布脱离“常占”。但仍不敢公开打抗日游击队的旗号,又报山头为“五洋”,致使队员思想混乱,纪律松弛,缺乏战斗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队伍才转移到桦甸蜂蜜顶子进行整顿,恢复了工农反日义勇军总队称号。这时总队共有人员120名,步枪75支。孟洁民为总队长,张玉珩为政委,满汉生为参谋长,王耿为政治部主任。下设四个大队:第一大队长初向臣、第二大队长李万和⑺、第三大队长刘克文⑻、第四大队长韩光。

  10月29日,总队党组织又在桦甸县杨树沟开会,决定加强队内的思想教育和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重建队内的党团组织,批判了某些人的“土匪行为”。经过两次整顿,情况虽有好转,但因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尚有不少问题急待解决。特别是磐石中心县委书记全光主张把队伍拉向东满打游击,而多数队员则认为不应离开磐石。在双方意见僵持的情况下,总队决定队伍暂留桦甸境内,请求满洲省委速派得力干部来队指导。

  正当工农反日义勇军“内外交困”之际,满洲省委候补委员、省委军委书记杨靖宇(原名张贯一)来南满巡视工作。杨靖宇化装成商人,几经周折,于1932年11月中旬,在桦甸县蜂蜜顶子找到了队伍。杨靖宇到后,传达了上级指示,批判了游击队领导人所犯错误,撤销了张玉珩工农反日义勇军政委职务。针对队内部分人不愿回磐石游击区的思想,杨靖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他把根据地比做游击队的家,把游击队和人民比做鱼与水、灯与油的关系。这些深入浅出的革命道理,教育了游击队的干部、战士,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932年11月下旬,根据满洲省委指示,正式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简称南满游击队)。孟洁民为总队长,王兆兰为副总队长,初向臣任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下辖三个大队。一大队长由孟洁民兼任,二大队队长李万和,三大队队长刘克文,然后把队伍开回磐石。

  队伍回磐石后,首先在郭家店枪决了民愤极大的反动地主于海宽,缴获长短枪二十多支,士气为之大振。接着又在磐东石虎沟对部队再次进行整顿,并召开了磐石中心县委第三次扩大会议,改组了县委会,撤销了全光的中心县委书记职务,由朴文灿⑼接任。随后,杨靖宇离开磐石去海龙巡视工作。

  杨靖宇走后,由于左倾路线影响和缺乏斗争经验,总队长孟洁民中了磐石县长胳膊屯反动地主张志仁(张博卿)的*计,于1933年1月1日被杀害。1月11日,在驿马泊子,因游击队继任领导意见不合,贻误了战机,致遭地主高希甲反动武装的袭击,总队长王兆兰、政委初向臣不幸牺牲。磐石中心县委决定暂由袁德胜⑽代理南满游击队总队长职务,县委宣传部部长纪儒林代理政委职务。这时军心不稳,有人甚至主张插枪散伙。时值团省委巡视员刘过风到磐石巡视,坚决反对各种错误主张,经过工作,虽未插枪散伙,但队伍仍然动荡不安,队员由120人减到100人。

 

  四、力挽狂澜振军威

  在这紧要关头,1933年1月13日,杨靖宇巡视海龙后回到磐石。他先后主持召开了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游击队特支联席会议,批判了当时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统一了思想。然后又召开大会,悼念牺牲的烈士,激励大家继续奋斗。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杨靖宇留任南满游击队,亲自担当政委职务。他不但狠抓军事训练,而且利用战斗空隙组织战士学政治、学文化,使部队面貌迅速发生变化,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大道。从1933年1月下旬至5月下旬,日伪军在磐石发动了主要矛头指向南满游击队的四次大规模“围剿”。这一期间,游击队与敌人共进行大小战斗60多次,消灭日伪军百余人。

  南满游击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此时已有队员300余人,其中,党员92名、团员40名。共有新式武器230多支,还有旧武器150余支。1933年5月,满洲省委派冯仲云到南满传达中央“一·二六”指示信。冯仲云辗转20多天找到游击队时,杨靖宇恰好回哈尔滨向满洲省委汇报工作。游击队听了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的传达后,一致拥护党中央关于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联合各种抗日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精神。

  不久,杨靖宇从省委也怀着贯彻好“一·二六”指示信的决心和壮大抗日力量的激情,回到了游击队。5月29日,驻烟筒山伪警备第五旅第十四团迫击炮连的60名爱国士兵,在地下党员曹国安、宋铁岩的领导下起义,携带迫击炮一门、步枪40余支,加入南满游击队,编为迫击炮大队。曹国安任大队长,宋铁岩任政委。游击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6月,磐石中心县委根据“一·二六”指示信和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以南满游击队名义印发了告工人、农民、义勇军士兵和各抗日武装队伍的传单,宣传中国共产党建立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的政策。当时在南满各地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中,有各种名目的抗日军、山林队和旧东北军遗留的队伍,还有红枪会、大刀会等。但他们多数缺乏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各自为政,既抗日又扰民,甚至抢占山头,相互残杀。游击队根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注意争取他们联合抗日。磐石当时有两支出名的抗日军队,一支叫赵旅(赵团),首领是赵宝林,一支叫“马团”,首领为马立三。有一次,赵旅、马团被日伪军包围在磐石西板凳沟。战斗激烈,赵旅、马团伤亡很大,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驻在玻璃河套的南满游击队,得到消息后就将农民自卫队、儿童团组织起来,同游击队一起前往,击退了日伪军,解救了赵旅、马团,使他们深受感动。7月下旬,南满游击队联合毛团、马团、赵旅、韩团、殿臣等共1500余人,成立了联合参谋部,推举杨靖宇担任政治委员长,下设作战计划、侦察、军医、政治、技术、交通等六个科,以统一指挥,联合行动。经过游击队的团结、教育,如“天龙”、 “三江好”、 “小白龙”等山林队,都有了较大的转变,有的成了以后抗日联军的骨干力量。8月14日,游击队联合毛团、殿臣、宋团、林团、吴团、乐子、金山、曹格飞等抗日武装1600余人进攻磐东呼兰镇。围困敌人三天三夜,打死伪团长高锡甲和日本军官中岛等多人。由于敌援军到来,各路抗日军发生动摇,先后退却,而游击队又连续打退敌人的三次反扑后,才撤出战斗。

  1933年9月18日,为了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根据满洲省委“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的名称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 “立刻编制成为一个师”的指示精神,在杨靖宇领导下,于磐石县西玻璃河套召开会议,正式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会上,发表了成立宣言,颁布了政纲,制定了条例,公布了告义勇军书。杨靖宇任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李红光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团,另有一个政治保安连和一个少年营,全师300余人。第一团团长袁德胜,政委朴翰宗;第三团团长韩浩,政委曹国安;政治保安连连长崔山好,政委程斌⑾。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十余个地方,组织召开了共有2000多人参加的,纪念“九一八”两周年暨庆祝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成立大会。

  独立师的建立,标志着东北抗日战争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独立师成立后就遭到日寇的疯狂“讨伐”。1933年深秋,敌人在秋季“讨伐”失败后,又调遣驻奉(天)吉(林)两省的日伪军1200余人,向我磐东、磐北、磐西和伊通等地进犯,对根据地人民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我独立师战士和广大群众,同仇敌忾,与敌人展开斗争。

  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为了开辟新的游击区,为了更加广泛地联合江南地区的抗日军和山林队共同抗日,杨靖宇和磐石中心县委决定:将一团和少年营留在磐石坚持反“讨伐”战斗,杨靖宇率独立师司令部和主力三团、政治保安连,于10月27日,在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之后,甩开敌人,从玻璃河套出发,在黑石镇附近渡过辉发江。从此,这支队伍驰骋于濛江、辉南、海龙和桦甸等县广大地区,成为日后威震敌胆的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基础力量。

  原载中共吉林市委史志办公室编《吉林市史志资料》1985年第三期,后载于中共吉林市党史研究室网站。

  注释:

  ⑴张玉珩,又名张振国、张敬国、外号张瞎子(因戴近视镜而得名),于1935 年8月29日在北满珠河反“讨伐”战斗中牺牲。

  ⑵杨君武,原名杨奠坤,后改名杨佐青,曾用名杨树田,亦称黑杨。磐石游击队创始人之一。1962年任哈尔滨市人大秘书长,1970年12月2日逝世。

  ⑶全光,又名吴汉生、吴成仑。于1941年1月30日在抚松县被捕后叛变投敌,改名为山本英浩,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被我镇压。

  ⑷初向臣,又名楚清华,原磐石中学学生,“九·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1933年1月牺牲。

  ⑸王兆兰,桦甸县人,原磐石中学学生, “九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1933年1月牺牲。

  ⑹常 占,本名穆荣山,又名陶连才。

  ⑺李万和,后改名为李文成,现已退休,住前郭长山热电厂家属宿舍。

  ⑻刘克文,于1935年逝世。

  ⑼朴文灿,亦称朴元灿,1935年在柳河县境内作战负伤后牺牲。

  ⑽袁德胜,后叛变。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11-21 16:14: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七律 抗联记忆

下一篇:战斗在白山黑水 赵尚志巴彦抗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