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共两党持久抗战思想的区别
2018-03-30 17:0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陆卫明  点击:  复制链接

  第一,持久抗战的理论基点不同。

  依赖外力取胜,是国民党政府与蒋介石持久抗战的基本依据。这正如朱德所指出的,它“把战争胜利寄托在日苏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上面,不寄托在自己的政治改革、军事改革和抗战努力上”,存在着侥幸心理,把抗战命运寄托在英、美、法、苏各国与中国“共同一致来打日本”之上。理论基础并不扎实,无异于把持久抗战这座理论大厦奠基于流沙之上,所以说,这是一条不发动民众的片面的抗战路线。

  事实上,任何战争都是交战双方政治、经济、军事、人心以至外交的总体战,争取外援固然重要,但这不过是外因,决定性因素在于内因。对此,毛泽东指出:“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还需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自觉的能动性”主要是指人民战争之伟力。

  中共关于抗日持久战的理论主要奠基于发动民众起来抗日,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积极动员人民起来抗日,就会使日本侵略者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正如洛川会议所强调的,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主要依赖外援还是发动民众,这是国共两党关于持久战理论的不同基点,实质上反映出了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

  第二,持久抗战战略战术原则的差异。

  蒋介石关于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战术原则,过多重视阵地防御作用,轻视运动战和游击战,这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战略战术。蒋介石在1937年8月18日宣布的五项作战原则中,强调了阵地战的基本方针,说:“我们要固守阵地……这是我们抗倭胜利唯一要诀”,“要多筑工事,层层布防,处处据守”,并着重指出:“敌人的利器是飞机、大炮、战车,我们的利器是深沟、高垒、厚壁”。

  为实施阵地战,蒋介石还制定了有进无退的“连坐法”,命令部队“誓死拼命,坚强抵抗”,“持久死守”,不许后退。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历代高明的军事家都主张实行积极防御的方针。而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却实行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忽略了敌强我弱的根本特点,与日军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无数将士的血肉之躯去填入敌人的火海,造成重大损失,这与持久战略的目标相背离,对持久抗战不利。

  毛泽东早在1936年与斯诺的谈话中就曾经预测,在未来的对日作战中,“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主要实行运动战,辅之以阵地战。抗战开始后,毛泽东又系统地提出“在全体上,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部分上,游击战是主要的,运动战是辅助的。”尤其是把敌后游击战提到了战略高度,这是一大发明,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是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这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事实证明,中共敌后根据地的广泛开辟和人民武装力量的迅速壮大,与毛泽东这一军事战略战术原则密不可分。

  第三,持久抗战战略阶段划分上的区别。

  蒋介石把持久战略分为两个阶段,称抗战第一期为战略防御时期,把抗战第二期称为转败为胜的反攻阶段,否认战略相持阶段的存在,这是基于“等待国际局势改观”的指导思想而制定的战略计划,自然难以认识把握抗战进程和规律。蒋介石“二期抗战”阶段说没有也不可能揭示抗战的真实进程和发展规律,反映出其理论的偏颇与战略短视,缺乏对抗战的指导价值。

  对蒋介石“二期抗战”的战略阶段划分,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一文中曾作过批评:“如果承认持久战或长期战争又不赞成三个阶段,那末,所谓持久与长期就是完全抽象的东西,没有任何内容与现实,因而就不能实现任何实际的战略指导与任何实际的抗战政策了。实际上,这种意见仍属于速胜论,不过穿上‘持久战’的外衣罢了”。

  毛泽东根据中日双方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考察,预测中国抗日战争必然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事实证明,这是富有洞察力的真知灼见。他对持久战特别是战略相持阶段的种种特点的论述,对指导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30 17:02: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日军队战斗力差距大的原因

下一篇:吴贻芳与《在京四个月空袭的经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