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大山深处的抗日堡垒户
2023-01-30 08:52:05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作者:鹏飞  点击:  复制链接

  2008年的一天,赵永兰(左)拿出原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于1994年赠送的“军民鱼水情”铜匾,仔细地擦拭了一遍。

  1994年秋,86岁的原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以及李中权、杨思禄、曾广富等一些老将军来到河北省滦县西赵庄子村,专程看望一对为抗日战争作出过特殊贡献的夫妻——抗日堡垒户赵凤池、赵永兰夫妇。随着老领导、老将军们的回忆,一个在极端残酷环境下舍生忘死,不怕牺牲,为中共地下党传递情报、隐藏保护八路军官兵的抗日堡垒户形象展现在当地群众的面前……

  卖篦子小贩三次登门

  1938年夏的一天,西赵庄子村来了一个出售篦子的小贩。中午时分,不知是酷暑难耐还是又渴又饿,这个小贩突然晕倒在村西一处小院的门口。热心的小院主人赵凤池见状,赶紧将他带回家照料。

  不久,卖篦子的小贩特意来到赵凤池家,对上次的相救之恩表示感谢。经过两次交往,小贩认定了赵凤池一家的人品。

  冀东大暴动前夕,卖篦子的小贩第三次来到西赵庄子村。他告诉赵凤池、赵永兰夫妇,自己叫孔庆同,真实身份是中共北方局派到冀东从事抗日工作的共产党干部。

  赵凤池家所在的西赵庄子村位于滦县、迁安、迁西、丰润四县的交界地区,四周环山,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为人正直、清贫度日的赵凤池一家住在村边,院子的后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孔庆同前两次来赵家,目的是暗暗考察赵家是否符合抗日堡垒户的政治条件和地理条件。

  这次,孔庆同对赵凤池、赵永兰夫妇交了实底:“你出身贫苦,饱受压迫,希望你家为抗日做些工作。”

  赵凤池、赵永兰夫妇早就知道八路军是抗日的队伍,他们立即表示愿意为这支抗日武装做些事情。

  地处燕山山脉的这个普通农家,从此和抗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又一个抗日堡垒户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诞生。

  八路军官兵的“家”

  自孔庆同第三次来到赵家后,赵凤池的家就成了冀东八路军的落脚点、联络站。每次八路军官兵来到村里,赵凤池夫妇总是腾出热炕并拿出好吃的食物热心招待。赵永兰和婆婆还主动给八路军站岗放哨,让战士们吃好睡好。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冀东党组织和八路军武装对赵凤池夫妇更加信任。夫妻俩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接触的事情也越来越机密。

  1938年8月中旬,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委的八路军第四纵队指挥机关一部与冀热边特委书记胡锡奎、军事部长李运昌领导的冀东抗日联军在遵化、丰润交界的铁厂会师,而那封联络会师的鸡毛信,就是由赵凤池历尽艰险、几经周折亲手送出去的。

  李运昌、邓华、陈群、苏梅、周文彬、李中权等许多冀东八路军武装的重要领导,都在赵凤池家住过。李运昌来赵家接头的暗号是 “掌柜的到了”,而冀东抗日联军第二路司令部直属工人特务大队队长节振国每次前来接头则是低声一喊就翻墙进院。

  赵家人凭着机智、勇敢和有利的自然环境,一次又一次地保护八路军从敌人眼皮底下安全转移。

  几十年后,原八路军第四纵队营长杨思禄的女儿杨峥在她所著的《轻声细诉》中对那段往事有过这样的描写:“听父亲说,‘不知有多少个著名的抗日英雄得到过他无私帮助和掩护,也不知有多少今日身居高位的党政军干部睡过他家的土炕,钻过他家挖的地道或山洞,更不知有多少八路军战士、地下党工作者在他家养过伤,受过他一家人的救护。’”

  2013年8月,几位冀东老八路的后代向赵永兰(右)赠送“冀东抗战堡垒户,革命后代亲妈妈”牌匾。左为邓华将军的女儿邓欣。

  心爱女儿主动吸引敌人被日军踢死

  赵凤池的家不仅是八路军、游击队的落脚点和联络站,还是冀东抗日武装的一个秘密物资仓库。几年中,大到缴获的日军机枪,小到被服、弹药,赵家为八路军秘密储藏的军用物资不计其数,从没出现过任何损失。

  为了帮助八路军战士隐蔽和储藏军用物资,赵凤池发动本家兄弟配合八路军武装,利用夜深人静的机会在院里和村北的山脚下分别开挖地道和山洞。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挖出了11个地道和山洞。

  1942年农历九月,冀东八路军独立营准备转移,有一挺从日军手里缴获的重机枪没法带走。营长杨思禄对赵凤池说“这挺机关枪是独立营的命根子,如今部队要行动不好带,我把它交给老哥你了。”

  赵凤池拍着胸脯回答:“杨营长放心,有我人在,就有枪在!”当晚,他把机枪藏在了村北的山洞里。

  独立营转移的第三天,日军突然包围了西赵庄子村。由于院子里还有八路军留下的东西没有隐藏好,赵凤池就让12岁的女儿妥子在胡同口望风,夫妇俩赶紧把那些东西藏起来。

  赵凤池也遭到了日寇的严刑拷问,后来他寻机撞倒一名鬼子,拼命跑进了院外的青纱帐。

  日军离开村庄后,赵凤池、赵永兰夫妇抱着死去的女儿放声大哭,撕心裂肺的哭声传出去很远很远,更激发了全村群众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女儿妥子被日军杀害那段往事,在此后几十年里一直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痛。夫妻俩多次和儿子们念叨,经常在梦里见到他们的姐姐妥子。

  儿子赵春胜后来问母亲赵永兰:“过去为了抗日,姐姐把命都搭上了,你们后悔吗?”

  赵永兰告诉儿子:“那时,很多牺牲的八路军战士不到二十岁,他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比起他们,我们没有了你妥子姐又算得了什么。”

  原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赵凤池家被我冀东抗日指战员誉为最保险的军需库。”

  危险的情报传递之路

  虽然心爱的女儿被丧心病狂的敌人害死,但赵凤池、赵永兰夫妇谁也没有退缩,他们抗日的决心更加坚定。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冀东八路军第四纵队一位领导来到赵家,要求赵凤池立即动身,把一封重要的信件送到离此四十里远的冀东抗日武装领导人李运昌手里。

  2.5 1#、3#仓连墙件预埋钢板水平间距L1=1.2m,每层 5个,竖向间距为 H1=3h=3.6m,共 12层。内立杆距外墙距离最短为2.5m,最长为5.787m。钢管采用Ф48×3.0mm,施工荷载为 4KN/m2(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取最大值)。

  赵凤池知道,自己要走的是一段极其危险的山路,悬崖峭壁,山谷幽深,即使是白天走路也要格外小心,假如现在冒着瓢泼大雨进山,很可能有摔下山去丢掉性命的危险。然而任务紧急,不能拖延,他用深情的目光看了一眼妻子赵凤兰,推开大门踏上了进山之路。万幸的是,赵凤池圆满完成了任务,安全回到了家里。

  一次,赵凤池在传递一份情报的路途中被日军抓走,敌人搜遍他的全身,也没发现可疑之处。几个日本鬼子把他打得昏迷不醒,又往他的面部喷洒凉水。赵凤池醒过来后,敌人接着问他:“谁是共产党?谁家窝藏八路军?你知不知道八路军的枪支弹药藏在哪里?”

  赵凤池心想,不设法跑掉肯定会死,如果冒险跑出去说不定还有活命的可能。他麻痹了敌人,寻机跑了出去。敌人在赵凤池的身后一边追一边开枪,他利用山路崎岖、自己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很快就甩开了敌人。

  山沟里的那座双人合葬墓

  离赵家八九华里的华山峰村附近一条山沟里,有一座双人合葬的土坟。每年的清明节,赵家人都要到这里上坟添土,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七十多年。自赵凤池因病去世、赵永兰年老体弱后,他们的儿孙们便开始了祭奠先烈的延续和接力。

  附近的群众都知道,那座坟里埋葬的不是赵家的先祖,而是两个年轻的八路军战士。

  那是1939年秋的一个傍晚,100多名日伪军大摇大摆地走过西赵庄子村,正隐蔽在赵凤池家的八路军第四纵队团长陈群、政委苏梅决定带领十多名战士突袭敌人。在赵凤池的引领下,12名八路军指战员沿小路尾随日军行至八九华里之外的华山峰村一处山脚下,趁敌人休息时从后面突袭,打死打伤敌军20余人。突袭成功后,八路军武装顺利撤退。

  指战员们回到赵家之后才发现,来自陕西的任仲和来自湖南的胡长雪两个小战士不见了。赵凤池赶紧顺原路寻找,最终在一个山坡上找到了他们的遗体。赵凤池含着眼泪,从自家装了一袋小米,又动员华山峰村抗日群众捐献了一些小米,他用小米换回两口棺材,将两名战士合葬在他们生前战斗过的地方。

  也就是从那时起,赵家人就有了每逢年节都要祭奠先烈的义举。

  1999年,赵凤池离世。临终前,他对守在身边的几个儿子说:“别的心愿我不要求。你们要记住,别忘了年年给那两个小八路上坟添土,希望你们继续寻找两位小战士的亲人”

  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赵家兄弟几人曾多次往返湖南和陕西,但却一无所获。

  2008年春,从湖南永州传来了好消息:胡长雪的儿子胡志苟找到了。原来,由于唐山人的发音习惯,当年误把胡长学写成了胡长雪,致使寻找烈士亲人的工作走了弯路。

  胡长学牺牲时,胡志苟还不满一岁。一辈子没见过亲生父亲的胡志苟在得知父亲早就牺牲在冀东抗日战场的消息后,立即动身从千里之外的湖南赶赴河北。当他来到滦县杨柳庄镇西赵庄子村见到年过九旬的赵永兰时,眼里噙着泪花,“扑通”一声跪在了这位老人的脚下……

  胡志苟返回湖南前,特意从父亲坟上带走几把黑土。他对同来的儿子说:“这几把黑土不光代表着你们的爷爷魂归故里,更代表了唐山老区人民对八路军无私的爱。

责任编辑:严丹 最后更新:2023-01-30 08:53: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辩证看待干部理论学习和工作经验的关系——重温陈云《到什么地方学习》

下一篇:抗战时期中国航天事业:航空路漫漫 拓荒造“心脏”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