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消逝:最后的滇西抗战老兵
2017-03-11 11:02:46  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  复制链接

为恢复中国战区与盟国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中国远征军与盟军于1943年10月开始联合发起缅北滇西反攻。1945年1月,滇西成为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收复的第一块国土,中印公路随之开通。

摄影记者杜江自2005年4月起,3次赴滇西采访了其中的108位抗战老兵。拍摄项目完成后仅仅半年,杜江就陆续得知有近10名老兵“老了”(滇西言老人“去世”)的消息。翻出这12张老兵的肖像,是为了忘却的纪念,“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慢慢消逝”。

每至清明,胡自坤(81岁,原远征军预备2师中尉连长)都要佝偻着腰到“国殇墓园”看一看自己的同学与战友。

在高黎贡山的腹地腾冲县界头乡, 80岁,双目因白内障而失明的李万芳一提起故乡便老泪纵横:“65年了,我就想回家在父母坟前磕个头”。

“一个士兵,若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沙场与故乡,是一个战士难解的矛盾宿命。但赢得了胜利生还的在腾冲外省籍老兵,却无法享受到凯旋回乡的荣耀。

因为贫困,老兵们数十年思乡梦难圆。

1942年,一根绳索将14岁的“壮丁”李万芳从贵州清镇绑到云南保山,参加中国远征军第五军200师入缅作战。战败后,李万芳随部队穿越野人山九死一生回到腾冲,在预备2师作一名轻机枪手开展游击战。反攻腾冲,他左腿为日军枪弹洞穿。

伤好后落籍腾冲,与贵州家人60年书信未断,却关山难越。

腾冲马站乡的胡定高(86岁,云南腾冲人,原远征军预备2师护路营少尉排长),多年瘫痪在床,孝顺的媳妇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他背到院子中晒晒太阳。

在腾冲街头,左腿高位截肢的郭自益(82岁,云南腾冲人,原远征军11集团军滇康缅游击二区中尉)仍在街头以篆刻谋生。

满头银发的张炳芝(83岁,云南腾冲人,远征军新28师政治部中尉宣传干事)是目前滇西唯一一名健在的远征军女兵。

张有统(82岁,云南腾冲人,原远征军11集团军少尉特工)出身商贾之家,抗战时愤而投笔从军,如今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他说:“一个 ‘死’字,真、草、隶、篆,写法不同。我这一生还有所意义,就是因为参加了抗战。

在隆阳区蒲缥镇马街村,86岁的赵鹏云(原71军88师262团3营6连上尉指导员)与体弱多病的老妻在一间四面透风的土屋中渡日。

杨家宝,86岁,云南龙陵人。1938年征兵入伍,编入滇军补充团,后编入93军暂20师驻防滇南,1945年9月至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在东北起义,编入40军153师21团迫击炮连,参加黑山阻击战、并随四野参加平津战役、渡江作战、解放海南作战,编入华北军区高炮14营高机连。1950年10月参加入朝作战,击伤敌机一架,参加空战60余次。

每一枚勋章都是这位抗战老兵光荣历史的见证。

105岁的付心德(原籍河南襄城)是年龄最大的滇西老兵,原为远征军71军野战医院医生,当地人都叫他“付医官”。

他于1927年加入西北军,先后参加 “八·一三”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多次打击日寇的重大战役。后又编入中国远征军,参加了松山战斗与收复龙陵战役。

他是在滇西的自1931年“9·18”事变以来,参与抗战全过程的老兵中的老兵。

龙陵县龙新乡勐冒村的游击队员杨正昌(88岁)、杨忠学(82岁)。

1942年,龙陵、潞西失陷后,在共产党人朱家壁、张子斋的支持下,爱国青年朱家锡(后以“共党嫌疑”为名被害)卖掉在昆明的家产,购买枪支弹药,招募龙陵、潞西、腾冲志愿者,成立龙潞游击队回乡抗日。杨正昌与杨忠学怀着一腔热血,在游击队成立之初便为其中的一员。

杨建泉(云南施甸人,83新一军重机连中尉排长,曾参加攻克密、南坎的战斗)。

在南坎战斗中,他用步枪采取从后至前的方式,机智地消灭了一个班的日军。并在战斗中缴获了指挥刀一把、望远镜4副与1 个军用皮包,皮包中还有被击毙的日军军官从营长团长(联队长)的升迁令。

战后,杨建泉便带着战利品回到故乡,做了几十年的马帮“马哥头”。

2005年7月19日,在施甸县由旺镇蒋家湾,我们向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打听一位叫余朝芝的抗战老兵。巧的是,他就是这位老人的孙子,他告诉我们:爷爷前几天刚“老”了(去世)。

余朝芝,云南施甸县由旺镇蒋家湾人,12岁时从参加修筑滇缅公路开始投身抗战。1944年被编入中国远征军71军88师263团1营2连。在收复龙陵战斗中,部队与日军展开长达1月的反复争夺,在肉搏中他身中7刀1弹。在野战医院,由于伤兵太多,不能及时就医,奄奄一息的他便把领到奖金买了一节香肠和一片火腿,打算吃完后等死。没想到最后居然活了下来。

余朝芝老人生前能唱多首抗战歌曲,但我们再也听不到了。

【摄影师手记】

我注意到,余朝芝老人的遗像是一幅炭精画像,如果我能够早来,或许能为他老人家留下一幅象样的遗像。

在采访中,我常常得到有老兵“老”去的消息。从今年4月到7月,就有7名老兵“老”去。

为恢复中国战区与盟国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中国远征军与盟军于1943年10月开始联合发起缅北滇西反攻。1945年1月,滇西成为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收复的第一块国土,中印公路随之开通。

在历时1年5个月的作战中,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48000多人。战后,日本军队承认在亚洲战场曾惨遭3次“玉碎战”(被全歼),这就是缅北密与滇西腾冲、松山战役。

缅北反攻与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英勇悲壮的战争中,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松山、腾冲、龙陵三役,我中国远征军伤亡数万。在今天的腾冲,还保存着全国最大的抗战烈士陵园——“国殇墓园”。

战后,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数千老兵因伤或不愿参加内战而落藉滇西。今天,幸存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已不足300名。自2005年4月起,我3次赴滇西采访了其中的108位抗战老兵,他们年龄最长者为105岁,最少者为78岁,平均年龄为83.6岁,40%的老兵曾在战斗中负过伤。

60年光阴,昨天在抗日前线用命拼杀的年轻士兵,今天已是乡村小巷垂垂老矣的耄耋老翁。但在经济欠发达的滇西,除少数老兵有条件安享晚年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仍无法摆脱贫困的威胁、伤病的折磨,甚至仍在为生计而劳碌。

“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慢慢消逝”。老兵们已经步入生命的最后岁月,仅短短半年,我就陆续得知有近10名老兵“老了”的消息。

我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普通的面孔,因为他们曾经是中国的脊梁。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3-11 11:14: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远征军:反攻之战

下一篇:【记忆】寻找最后的中国远征军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