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们的抗战:中国远征军的故事
2017-01-04 16:14:47  来源:国家记忆寻访团 山威抗战寻访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远征军出战背景:

1937年7月7日,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彼时中国远非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自产进行现代战争所需的军用装备,很多东西都依赖于国外输送。然而在抗战一开始时,日军就迅速攻占国内沿海的所有重要港口,海外运输被阻断。在这种情况下,陆路交通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在当时,与外界联系的陆上交通路线也只有两个:一是西北方向与苏联沟通,二是东南亚方向。

东南亚方向又分为两条路线:一是滇越铁路,二是滇缅公路。越南与缅甸在当时分别为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随着欧战爆发,法国迅速沦陷,滇越铁路被切断。同时随着欧洲战场形势的变化,苏联也无暇再顾及中国,随着物资总量锐减,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所以,剩下的滇缅公路便成为中国与外界沟通的最重要生命线。日军入侵缅甸的目的除了伺机进军印度外,更重要的就是为了切断这条美英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交通线,迫使中国屈服。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时出兵东南亚,美英向日本宣战。因欧洲战场吃紧,无暇分兵的英国为加强缅甸的防务,希望中国出兵。中国为了保卫自己最重要的生命线,决定出兵,稍后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这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作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

中国远征军出战经过

第一支远征军基本概况

1942年3月,中国派遣由第5军、6军、66军组建而成的中国远征军从云南入缅作战,这在实际意义上是中国远征军的第一支大部队。由于英军一再不负责任的擅自撤退和远征军自身指挥失当等种种原因,第一支远征军伤亡惨重,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远征军的番号也在残部撤回国内后被取消。剩余军队分两路撤退,一部分即孙立人的新38师和廖耀湘的新22师,撤退到印度。一部分翻越缅北崇山峻岭挣扎着回国。

撤往印度的那一部,在接收由驼峰航线空运而来的国内新兵(多为高素质的学生兵)后,于1942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全军装备美械,实施美式操训,战斗力获得极大的提高。

国内方面,以退回国内的那一部分,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二批远征军,于1943年2月重新设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

惠通桥之战

日军从缅甸快速突进,沿着滇缅公路直入滇西。日军进攻惠通桥,守卫惠通桥的工兵部队即独立工兵第24营当机立断炸毁惠通桥。少数日军强渡怒江占领怒江以东部分地区,这部分日军很快就被从昆明赶来的国军36师击败,日军被赶回怒江以西。滇西就此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沦陷。

国内外联合反攻

重建的第二支中国远征军联合驻扎在印度的中国驻印军,开始在国内怒江以及国外印度反攻缅甸、滇西日军。

中国驻印军麾下的新一军从印度反攻是于1943年10月开始,前后经历了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密支那战役、八莫战役、南坎战斗,横扫缅北。特别是在胡康河谷战役之瓦鲁班战斗中,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直属战车第一营缴获日军18师团关防大印,此大印至今仍保存在台北国军历史博物馆里面。

国内远征军从1944年5月开始,强渡怒江。

20集团军从北线强渡怒江,翻越高黎贡山。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拔最高的战场作战,拿下高黎贡山各要点,顺山而下,进攻腾北,于1944年7月打到腾冲城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惨烈作战,于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冲。

与此同时,11集团军在南线强渡怒江,进攻松山、龙陵。71军88师、87师进攻龙陵,71军新28师在新39师117团的配合下,进攻松山。由于龙陵的日军兵力充足,松山日军工事强固,11集团军进攻龙陵、松山均告失败。

松山战役

松山扼守滇缅公路咽喉,松山不克,龙陵前线的后勤运输无法得到保障。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急调第八军作战,替换71军新28师进攻松山。松山被日军修筑成要塞式堡垒,工事强大,地形险要,第八军经过两个月的惨烈攻坚,以惨重的伤亡于1944年9月初攻克松山,全歼松山日军。第八军因为松山惨烈攻坚,军长何绍周以下共有6人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龙陵战役

松山被攻克后,龙陵前线的后勤运输得到了保障。又因为腾冲攻克,20集团军主力南下,从北面包围龙陵。经过11集团军、20集团军的惨烈战斗,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11月攻克龙陵。

龙陵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在滇西三大战役(腾冲战役、龙陵战役、松山战役)中,伤亡最大、耗时最长的战役,但同时也是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此战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只有少数几百日军残部逃出龙陵。

胜利会师

中国远征军在滇西作战的同时,中国驻印军在缅甸依靠美军的训练和强大的武器装备,于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中国驻印军在密支那修整期间扩编部队,新成立了新六军,以廖耀湘任军长。修整后,开始了攻克八莫、南坎的战斗。

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于1945年1月在芒友胜利会师,特为支援抗战而修建的史迪威公路全线打通。有了这条公路,中国的抗战得到了极大的后勤保障。

腊戌失守

由于英缅军一触即溃,战略要地腊戌被日军偷袭攻克。腊戌以北的66军新编28师、新编29师及暂编55师沿着滇缅公路一路归国。但是在腊戌以南的部队,5军的3个师、66军新38师,回国的道路即被切断。特别是机械化部队的5军,其拥有庞大的直属后勤部队,十分依赖公路。腊戌被攻占,滇缅公路被切断,沿着滇缅公路回国的希望成了泡影。

此时杜聿明命令孙立人坚守卡萨,为5军的撤退争取时间。但孙立人违抗军令,放弃卡萨,跟随英军撤退到印度,这就使得5军陷入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绝境。万般无奈之下,5军放弃全部重装备,放弃公路,一头扎进了缅甸的原始丛林,踏上了漫漫归国路。

漫漫归国路,拳拳赤子心

5军的3个师,各自分头行动,三个师,三个不同的撤退方向.

杜聿明的5军军部跟随廖耀湘的新22师行动,在原始丛林里面转圈,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补给,最后被英美盟军的侦察飞机发现。在英美盟军的空投救援和指引下,杜聿明放弃了直接回归的想法,于是5军军部和新22师撤退到了印度。

相对来说,由于出发归国时的位置不同,96师归国的路途最远,耗时最长。由于沿途日军的堵截,96师一路向北,大迂回路线归国。幸运的是,在96师撤退路途中遇到一个被英军放弃的仓库,内存大量食品。虽然在原始丛林里面穿行,但由于有这些食品支持,96师撤退中的损失并不大。

发生悲剧的是200师。作为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师部,200师拥有中国最好的武器,包括坦克、重炮等重型装备。入缅初期,200师无论是同古保卫战,还是棠吉进攻战,都打得有声有色,给予了日军重创,无愧于中国的王牌之师。撤退之前,200师在这两次主要战斗中的损失并不大,其战斗力保存的较好。

然而腊戌被日军偷袭得手后,缅甸战局急转直下。200师无力回天,如坦克、重炮这样的重装备极度依赖公路运输,公路被日军截断,山区里前进的坦克、重炮就成了废物。为了方便撤退,那些国民政府从苏联、意大利买回来的坦克只能全部销毁。200师在师长戴安澜的率领下,一头扎进了缅北的原始丛林,向祖国方向撤退。

仓促出发的200师并没有带上足够的粮食,这也是200师后来伤亡惨重的最主要原因,并且日军又对200师一路追击堵截,200师进行了一系列突围作战,士兵疲惫,伤病增多,但在戴安澜师长的率领下,突围还算顺利。

然而不幸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1942年5月18日,戴安澜师长在指挥部队突破日军防线时,胸腹中弹。受伤后的戴安澜将军神智还算清醒,简单的包扎后,由卫兵抬在担架上指挥部队突围。200师一路披荆斩棘,向着祖国方向继续前进。无奈戴师长的伤情恶化,于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殉国。

200师的士兵极度爱戴戴师长,戴师长的殉国,对200师的士气打击可想而知,全师痛哭,由担架抬着戴师长的遗骸继续前行。戴师长殉国前,就已经指定好,在他殉国后,部队由200师副师长高吉人将军指挥。由于自然规律,戴师长遗体几天后开始腐烂,护行的士兵们纷纷将身上的衣服脱下包裹师长的遗体。最后由高吉人将军决定,将戴师长的遗体火化。戴师长遗体火化后,骨灰装在箱子里,由卫士们带着继续前进。

200师归国的路途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粮食和医药品。野人山的原始丛林里面,蚂蟥,毒蛇,各种昆虫,都成了远征军的敌人。受伤的士兵得不到医药救治,只能等死。美军的飞机在空中也找不到200师。

一路上,士兵大量饿死、病死,历经艰难万险,终于回到滇西腾冲。但此时,腾冲县城已经被日军占领,200师只能从腾北路过,翻越高黎贡山,再渡过怒江,终于返回昆明原驻地。200师从当初从昆明出发,远征缅甸,是一万多人,回到昆明的,只有4000多人。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1-04 16:20: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滇缅公路上的那些人那些事

下一篇:远征军名将被俘宁死不降:却被汉奸杀死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