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民族政策及对现阶段民族工作的重要启示
2018-03-11 15:16:57  来源:论文网,作者: 张新欣   点击:  复制链接

  历史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异常复杂的运动,众多独立和依存的变数在交互作用,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相互交织,前进与倒退渐进演变的过程。历史永远不会原封不动的重演,但会表现出一种惊人的相似性。

  一、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精神具有顽强的渗透力,深重苦难才能锻造民族厚重的凝聚力,探索前行才能磨砺历史敏锐的判断力。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同样,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强有力的措施,高举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抗日的旗帜,有条不紊的开展民族工作。

  (一)坚持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

  为了进一步处理好国内严重复杂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主张民族不分大小,都有管理国家大事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说:“允许蒙、回、藏、瑶、夷、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的权利,在共同抗日的原则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主权,同时与汉族建立统一的国家”。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共中央从实际的国情出发,提出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政策。1940年4 月和7 月,中共西工委分别拟定了《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中提出:“在共同抗日的原则下,允许回族有管理自己事务之权”,“蒙古民族有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各省县不得干涉各盟族政府等辖区域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职权的行使”。

  (三)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 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风俗习惯。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不论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及其他宗教,只要教徒们遵守人民政府法律,人民政府就给以保护。信教的和不信教的各有他们的自由,不许加以强迫或歧视。”

  2. 鼓励少数民族参政议政。“依据民族平等原则,许多少数民族代表当选为边区县、区、乡的参议员和政府委员,同汉族干部一起工作。同回族同胞较多的三边、关中和陇东专区,还建立了回民自治区、乡,由回族群众自己选举区、乡长,管理所在区、乡的各项事务。”

  3.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也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1937年在中央党校办起少数民族班,有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学院来民族班学习。1940年,陕北公学成立了少数民族工作队,有少数学院近30人。此后成立了民族部,有蒙、回、藏、彝、苗、满等6个少数民族的学员。1941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延安创办了民族学院,配备专门的教师和干部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以后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民族政策

  (一)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著名的三民主义

  主要包括: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在这个思想中,民族主义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真切愿望。国民党制定的民族政策首先体现在民族主义方面,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这样在民族主义方面就完全背叛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政策中的民主和平等精神。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案中说:“于民族主义上,……对外求国际平等之地位”,实质上是完全背离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意义。

  (二)对少数民族实行强制同化政策

  “在广西以“改良风俗”为名,成立了“改良风俗委员会”,对居住在那里的侗族等少数民族采取强制同化政策,迫使这些少数民族“一律改用汉服”,改变原有的民族风俗。其他地方少数民族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歧视和压迫,使各地区的少数民族中的许多人不敢在公开场合承认其少数民族身份”。国民党政府把教育和文化宣传工作作为推行民族同化政策的重要手段,“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待遇蒙藏学生章程》和《蒙藏委员会保送蒙藏学生办法》。”“蒙藏委员会下设编译室和蒙藏旬报社。编译室把汉文图书编译成蒙古、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文字,在民族地区发行、蒙藏旬报用藏、蒙、维文字出版……。”这些政策客观上灌输了科学知识,对促进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全球认同和多元文化之风兴起的背景下,要注意在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的同时,还必须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建立广泛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始终是站在世界性反帝统一战线的基础之上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民族问题永远是社会大发展中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道路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途径与方向,当代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较量既包括经济实力,也包括民族精神。选择正确的民族道路才能促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回首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审视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链条,昭示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必然走向,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之路,百余年奋斗史所积累的深刻经验提供了现实的镜鉴。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个人得失与国运兴衰休戚相关。道路决定命运,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11 15:20: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下一篇:潼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