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土八路”的地雷战:一次就炸死十几个敌人
2015-09-08 10:38:38  来源:西安晚报  点击:  复制链接

 

  老兵王兰江

  “我那时当的是民兵,就是日本鬼子叫的‘土八路’。仗越往后打,鬼子越怕我们的人民战争。”采访时,91岁高龄的原陕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王兰江在家中讲述起家乡全民抗战时,神情和言语中,依旧满怀豪情。

  16岁当民兵扛枪打鬼子

  王兰江的家乡在山西武乡县。虽然南征北战,戎马一生,到现在仍是一口浓重的山西口音。当时武乡县人口13.5万人,就有9万人参加各种抗日团体,其中,牺牲、被捕2万多人,被誉为“抗日模范县”。

  李峪村坐落在太行山西麓,是典型的低头山沟沟、抬头山圪梁的地貌,全村一共五六十户人家。王兰江家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家里几代人住在一个大院里。因为当地土地贫瘠、缺水严重,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很苦。

  “我很小就知道了共产党。”王兰江说,由于家境不错,他7岁就开始读书认字,姥爷偷偷给他看地下党的材料,还把抗日口号写在红红绿绿的纸上,他还帮着悄悄出去散发。

  1937年11月,日寇占领了县城。那年,王兰江13岁。八路军一到,他就加入了抗战组织,当上了儿童团长。儿童团除了上学,就是站岗放哨。王兰江带着小伙伴,拿着红缨枪威风凛凛地站在村口,主要任务是防汉奸、查坏人。

  倚窗而坐的王兰江,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凝望。他说,战争是残酷的,百姓的遭遇也是血淋淋的。当敌人烧掉爷爷的炭店、吃掉二叔卖炭的毛驴时,他更加坚定了抗日信念。特别是每年夏至、秋收时节,敌人都要进村扫荡,每次三五天,刚开始,群众没有经验,藏的粮食被拿走、藏进窑洞的人被熏死、杀害,房子被烧毁,扫荡后不少村都是户户冒烟、家家发丧的惨状,老百姓没有不恨日本鬼子的。

  “上面发了两条枪,别人不敢背,我不怕。”16岁当上村抗日组织青救会负责人和民兵班长的王兰江自豪地说,由于自己思想进步敢想敢干,不到18岁就被介绍入党,第二年就成为民兵指导员、村党支部副书记。

  带领村里民兵开展地雷战

  虽年事已高,但王兰江语言思路清晰,谈吐间依稀可见当年那个立说立行的“王大胆”。“一个村的民兵就那么几个人,武器既少又落后,不能和鬼子正面打,我们用得最多,对敌人杀伤最大的是地雷战。”

  “地雷战可不是简单地埋个雷。”王兰江介绍说,一开始,上面派发的铁雷不够用,大家就一起动脑筋造石雷,在石头上凿眼,里面装上火药,安上导火索,由于石料厚薄不均,爆炸效果会差一些。

  “我们针对不同情况研究了多种埋雷方法。”他说,梅花雷就是在路上埋好雷,再在路两侧和四周也埋上雷,形成梅花状,当路面的雷炸开,敌人四面散开时,有的就跑到四周埋的雷上。看着敌人挨炸,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大显神威,他们躲在不远处常互相掐着胳膊握着拳头,憋着声地高兴。有的雷刚开始只能炸一两个敌人,多次改进后就炸得多了。1943年7月,日寇围困蟠龙,王兰江带领民兵布的雷一次就炸死了十来个敌人和两匹军马,这对他们民兵来说就算是个大胜利了。

  针对敌人进村扫荡,他们研究出了多种布雷方法。在院子的大门上吊一颗雷,门一开就炸了,叫开门雷;把地雷放在锅盖下,敌人一找吃的就碰炸了地雷,叫锅盖雷。敌人也很狡猾,他们会抓来老百姓在前面走,如果有雷,老百姓会先被炸死,王兰江就采用拉雷,用拉绳控制引信,等敌人过来时再拉响引信。因为拉雷的引线不能过长,王兰江要选择近处隐蔽,危险性相当大,有时候甚至能看见敌人的面孔。尽管事先已经想好逃跑路线,但民兵们仍然随身带着“光荣弹”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宁死也不愿让日寇抓住。

  “侵略者的炮火一遍又一遍炸碎了太行山的宁静,武乡人民抖擞精神全民抗战。”王兰江清晰地记得,白天他和民兵兄弟们除了在山上巡逻,掩护群众转移,还要和敌人进行游击战,也叫麻雀战,就是他们先把村头山上的假树放倒,通知大家隐蔽,然后就在山梁上东打一枪、西打一枪,打了枪就跑,敌人四处张望不知该往哪儿追。夜晚,由于熟悉地形和路线,王兰江带领民兵还要进行夜摸战,一两个民兵在夜间摸进村子袭扰敌人,让他们不得安宁。

  1943年是敌人扫荡最猖獗的时期,在长达8个月的严酷斗争中,武乡军民先后和敌人进行大小战斗3200多次,歼敌2000余人。

  从抗日战争一路走来的王兰江,现在脊背已经有些微微弯曲,他深情地说道:一生中最难熬的就是抗战八年,最幸运的就是5次闯过生死关活到今天,最宽心的是他和老伴的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文/图 记者 张红中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9-08 10:40: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八路军在太行山 邓小平 彭德怀 贺龙如何令自然灾害变丰衣足食

下一篇:八路军老战士吕云仙:野战医院的“万能输血者”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