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1945年、穆旦)
2014-11-04 16:10:50  来源:新浪博客  点击:  复制链接

  森林:

  没有人知道我,我站在世界的一方。

  我的容量大如海,随微风而起舞,

  张开绿色肥大的叶子,我的牙齿。

  没有人看见我笑,我笑而无声,

  我又自己倒下去,长久的腐烂,

  仍旧是滋养了自己的内心。

  从山坡到河谷,从河谷到群山,

  仙子早死去,人也不再来,

  那幽深的小径埋在榛莽下,

  我出自原始,重把密密的原始展开。

  那飘来飘去的白云在我头顶,

  全不过来遮盖,多种掩盖下的我

  是一个生命,隐藏而不能移动。

  人:

  离开文明,是离开了众多的敌人,

  在青苔藤蔓间,在百年的枯叶上,

  死去了世间的声音。这青青杂草,

  这红色小花,和花丛中的嗡营,

  这不知名的虫类,爬行或飞走,

  和跳跃的猿鸣,鸟叫,和水中的

  游鱼,路上的蟒和象和更大的畏惧,

  以自然之名,全得到自然的崇奉,

  无始无终,窒息在难懂的梦里。

  我不和谐的旅程把一切惊动。

  森林:

  欢迎你来,把血肉脱尽。

  人:

  是什么声音呼唤?有什么东西

  忽然躲避我?在绿叶后面

  它露出眼睛,向我注视,我移动

  它轻轻跟随。黑夜带来它嫉妒的沉默

  贴近我全身。而树和树织成的网

  压住我的呼吸,隔去我享有的天空!

  是饥饿的空间,低语又飞旋,

  象多智的灵魂,使我渐渐明白

  它的要求温柔而邪恶,它散布

  疾病和绝望,和憩静,要我依从。

  在横倒的大树旁,在腐烂的叶上,

  绿色的毒,你瘫痪了我的血肉和深心!

  森林:

  这不过是我,设法朝你走近,

  我要把你领过黑暗的门径;

  美丽的一切,由我无形的掌握,

  全在这一边,等你枯萎后来临。

  美丽的将是你无目的眼

  一个梦去了,另一个梦来代替,

  无言的牙齿,它有更好听的声音。

  从此我们一起,在空幻的世界游走,

  空幻的是所有你血液里的纷争,

  你的花你的叶你的幼虫。

  祭歌: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

  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

  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

  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

  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

  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

  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

  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

  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

  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1945年9月

  背景

  戈叔亚注:

  穆旦当时是西南国立联合大学的老师,当时志愿参加远征军,在第五军司令部中校翻译。作战失利后,他也就是和第五军一同走了这条撤退路线。这条撤退路线就是我一直在研究,试图重返的路线,也就是从曼西,然后是莫的林、从乌有河逆水而上,到达斯委定(Shwedwin)-项吧-坎地(Khamti)-大洛-新平洋,最后到达印度的雷多。

  穆旦的诗的题目是《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也就是说,主要就是描写胡康谷地的情况。杜聿明部的撤退路线大约有650公里,而胡康河谷仅仅就是最后的100多公里,也就大家所说的野人山。部队进入野人山的时间是6月下旬,正是猛烈的缅甸雨季,新平洋成为了洪水汇成的汪洋大海中的孤岛,部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陷入了几乎土崩瓦解的绝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两条路:

  一条就是一直等待到雨季结束,另外一条就是冒险冲出新平洋到达目的地——雷多。杜聿明选择了第二条出路,在路上,已经筋疲力尽,疾病缠身的官兵倒下的比活着的多。这段路,就是希格雷夫医生记录的每100米,就有10-30具骨架的道路……

  这些天缅甸的朋友告诉我,现在这条路线的情况正好相反:胡康谷地由于修筑了史迪威公路已经好走了,从Khamti-Taro——新平洋通车。而原来稍微好走的撤退路线的前半段却仍然不通汽车……

  穆旦

  1918年生于天津。1929年入南开中学读书,从此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写诗。当时日寇侵凌,京津首当其冲,穆旦写下了《哀国难》,“洒着一腔热血”大声疾呼: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眼看四十年的光辉一旦塌沉,/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

  在西南联大的穆旦

  穆旦在这里继续探索和写作现代诗歌,并在《清华学刊》上发表。他写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又有很强的现实感。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年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从空虚到充实》、《赞美》、《诗八首》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

  于昆明的穆旦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负责叙永分校新生的接收及教学工作。1942年2月投笔从戎,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副总司令杜聿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于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后于1945年9月,根据入缅作战的经历,创作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著名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另有相关创作《阻滞的路》、《活下去》。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

  

  在芝加哥大学的穆旦与妻子周与良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1948年在FAO(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救济署)和美国新闻处工作。1949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

   穆旦与妻子周与良

  1949年12月在佛罗里达州与正在生物系留学的周与良结婚。1952年6月30日[1]毕业,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文革后期的穆旦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作品。1976年3月31日右腿股骨颈折断[2]。翌年2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死前,穆旦在《尽头》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1979年平反,但为时已晚。

责任编辑:吴翠吾 最后更新:2022-11-14 18:19: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基督教长沙青年会

下一篇:国立戏剧学校公演观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