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邵阳隆回的抗日救亡二三事
2014-03-19 16:40:24  来源:网络摘录  点击:  复制链接

  一、抗日救亡团体的兴起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祖国大片河山遭受敌人蹂躏,激起了邵阳人民的无比愤慨。在中共湖南省工委和邵阳县党组织的领导下,邵阳的抗日救亡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党所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当时的抗日救亡报刊和团体,主要有《真报》、《观察日报》、“塘田战时讲学院”、“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邵阳分会”、“邵阳宣传基站”、“战时书报供应社湖南分社”、“青年抗战服务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

  《真报》是1938年2月从上海回邵阳的进步知识分子敖振民等激于爱国热情,邀集李化之、唐旭之(唐麟)、谭涤予等共同商议,在邵阳创办的一张四开日报,用以宣传抗日救亡,唤醒群众的民族意识。《真报》的创办,得到了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和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大力支持。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欣然为该报题写报眉。地下党员杨卓然2月从长沙来邵阳,参与和领导创办《真报》,并以办报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建立党的组织。报社设在邵阳兴记皮庄谢宅内,社长敖振民,主笔杨卓然,他们轮流撰写社论和编辑时事新闻。在报社担任记者、校对、发行等工作的有十余人,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员。报社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后,于4月21日正式出版报纸并发行,每日发行量1000份左右。《真报》利用合法地位,巧妙地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方针、政策,刊登了很多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消息、通讯、评论和社论。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受群众欢迎。

  《观察日报》是1938年11月随中共湖南省委从长沙迁来邵阳并于同年11月29日复刊的。该报名为私人主办,实际上是湖南省委的机关报。《观察日报》复刊后即与邵阳的《真报》合并。社址设在离城区较远的鼓楼亭陈氏祠堂内,由省委负责人聂洪钧、蔡书彬直接领导,原《真报》人员大部分参加了该报工作。《观察日报》完全是按照《新华日报》的宗旨办报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该报发表了大量的抗战新闻,宣传了抗日救亡的方针政策,曾全文登载过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著作,因而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仇恨。邵阳国民党当局遂于1939年4月28日以未办理登记手续为由,强行封闭了《观察日报》社。

  “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邵阳分会”是1937年10月成立的,有会员数十人,这是抗战初期最活跃、影响最大的民众团体之一。长沙大火后,省“文抗会”随省委迁到邵阳,并于翌年元月18日成立文抗会邵阳通讯处。文抗会邵阳分会同后来迁入邵阳的省文抗会邵阳通讯处在团结广大爱国知识分子、扩大抗日团体、宣传抗日救亡等方面起过较大的作用。

  “邵阳抗日救亡文化宣传站”是全省较早建立的文化宣传基站之一,设在市内驿传街,由张迈群、潘超负责。主要任务是编印各种抗日救亡的小册子和宣传党的革命战略的宣传单,免费赠送各地宣传站、民众阅览室,并发给各民众学校作为教学的课本。

  “战时书报供应社湖南分社”于“文夕大火”后从长沙迁来邵阳。主要供应与抗日有关的进步书报杂志,其所属的书店、图书馆遍及全县城乡;多达数百所的救亡小图书室是在其帮助下建立起来的。该社常向一些进步团体和进步青年提供《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毛泽东自传》、《大众哲学》等书籍,寄赠各种进步报纸、杂志,还油印出版了一种八开的壁报资料,每期3至5张,免费寄给各地救亡小图书室,作为出壁报的资料,用以宣传抗日救亡和交流书讯。

  “青年抗战服务团”是由塘田战时讲学院派革命师生负责建立的。1938年11月开始筹建,至1939年2月完成。申苏民任团长,共有团员700人。后来从服务团的骨干分子中发展了党员约30人。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青年组织。“民先队”组织是1938年秋开始建立起来的,共约300人。这些“民先队员”后来有一部分发展为中共地下党员,为抗日救亡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金声旬刊社”是抗战后期隆回金潭在外地求学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家之际,自发创办的爱国报刊。该报以宣传“保家卫国,打倒日本”为宗旨,很受群众欢迎。

  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1938年至1939年,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邵阳各抗日团体组织的抗日宣传活动十分活跃,各种抗日宣传品和进步书报广为流传,人们的抗日热情日益高涨。“资江歌咏队”、“资江图书室”吸引了不少爱国青年。“资江歌咏队”在团长严庆树的带领下,走街串巷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等剧目,使广大市民群众深受鼓舞。严庆树还亲自上街向市民演说抗日道理,指挥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进行大合唱。“资江图书室”及遍及城乡的各个进步书店,将进步书刊送到学校、集镇和群众较为集中的地方,使成千上万人受到抗日教育。1939年元旦,党组织发动“民先队”的青年在驿传街举行文艺晚会,演出各种短小精悍的节目,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大刀进行曲》等歌曲,台上领唱,台下合唱,抗日歌声响彻整个会场。

  “日新堂书店”是隆回北山籍青年罗金堂等人于1939年4月底塘田战时讲学院解散后开办的,地址在桃花坪工商街。书店销售的书籍主要是由张天翼等人从大连大学寄来的进步书刊。同时该书店又是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不久被国民党警察局发现而查封。

  1944年暑假,在宝群联中读书的学生欧阳斌、欧阳宝堂、欧阳珂、易梅魁、魏佑安、刘嵩等10多个同学,自发组成“宝群联中交友暑假抗日救国宣传队”。他们曾下乡到隆回一都、二都、三都、四都、五都、六都等乡村宣传表演日寇如何杀戮、奸淫、残害中国人民,沿途书写宣传标语、出壁报,宣传抗战必胜、最后一定取得胜利等等,号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反对日本侵略。

  三、贺学海支持抗战

  曾在晚清任职的贺学海①是隆回金石桥人。早年留学日本,思想开通,面对政局动荡,民力衰微的情况,写下过大量的诗篇,其中一首为:“疆场奔走几经春,锋镝馀生只此身。献策万言空自负,拥书千卷不为贫。中原棋局风云诡,沧海潮流世界新。太息东南民力尽!苍生霖雨待何人?”晚年的贺学海思想更趋激进,同情革命,支持抗战。

  马日事变后,中共土桥支部党员张五美、谢希韫夫妇被敌通缉,夫妇二人往湖北投奔贺学海。贺学海历来支持进步青年的革命活动,因此甘冒风险收留二人。将张五美改名张伯仁,安置在黄冈地方法院充任录事;谢希韫改名易梅英(谢母姓易),二人得以保全。1929年5月至1930年10月间,贺学海在徐州第三师军法处任留守处长。军中时有官兵因被怀疑为共产党员而被押送军法处,贺学海都以“查无实据”而予以释放。

  抗战爆发后,贺学海因年高致仕,回到隆回黄泥井老家休养。当时青年学生多失学回乡,只想争取做个中小学教员,另无谋生之道。贺学海激励他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长沙正在招考青年去陕北抗大,正是为国效力的大好机会。青年学生们听后很想前往投考,却又缺乏路费。贺学海就和族中“励学会”主持人商量,凡愿外出应试的人,每人助谷10石。先后有10余人到长沙报考,都被录取,后因交通断绝,仅贺涤尘等少数人进入抗大,其余都返回了家乡,在家乡从事抗日斗争。

  1937年8月,贺学海之女贺稚晨在武昌创办的成达女中经长沙辗转迁到黄泥井,以贺学海故居“护梅山房”为校舍,招收逃难学生,且由专招女生改为男女兼收。当时有学生260余人,分10个班级,初中6个班,高中4个班,教师15人,学校制度健全,校风良好。贺学海任该校董事,并亲自给学生授课。这所学校结合时事教学,为抗战培养了一批爱国青年。

  1939年,贺学海在新化与国立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宗子威、湘阴柳敏泉等共同组织“萸江吟社”,集合各地逃难来的文士,以诗宣传抗日。长沙大火后,贺学海曾作《熊入城》七古一篇,详述大火惨状,被称为“诗史”。

责任编辑:周愉景 最后更新:2014-03-19 16:41:3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邵阳抗日救亡文化宣传基站

下一篇:孙工宣传抗日救亡与《悲愤诗》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