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拓展“中国战区受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015-04-13 16:16: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年03月20日  点击:  复制链接

  近年来,随着《伟大胜利——中国受降档案》及相关抗战档案史料的不断公布,中国战区受降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当前,中国战区受降研究现状如何?在未来应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正式典礼在南京举行。据了解,中国战区被划分为16个受降区陆续接受日军投降事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也先后举行了对日军的受降仪式。

  “中国战区受降作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最重要的标志,持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牵涉了错综复杂的因素,是中国抗战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臧运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这段历史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战区受降的具体细节,填补国内外史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空白,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还能够反映中国战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的贡献。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郭必强说,在中国战区16个受降区中,除了集中在中国境内的受降区,还包括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这表明二战中的中国战区是一个国际性的战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全面性的胜利,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抵抗了绝大部分日本侵略军兵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罗存康强调,加深这方面研究对展现中国在战胜日本法西斯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深度的学术研究不多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王培智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政协系统出版的各种文史资料刊登了一些中国战区受降亲历者的回忆文章。1989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纪实》,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战区受降的整个经过。200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战区受降纪实》、《台湾光复纪实》在档案史实、照片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挖掘与整理。此外,在有关抗日战争研究的专著与论文中对中国战区受降也有不同程度的介绍与研究,如1994年由郭大均和吴广义先生合著的抗日战争史丛书《浴血八年树丰碑——受降与审判》等。“然而关于中国战区受降的研究一直都不是很多,总体上也不够深入。”

  臧运祜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编纂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日本侵华图志(1894—1945)》中有一卷就是《投降与受降》,有30余万字,主要是用图片的方式来反映当年中国战区受降的过程。“这反映了学界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战区受降研究,但目前这方面的主要成果大多还停留在资料整理和发布的阶段,已有的一些著作有一些是演绎性的,有一些是纪实性的,真正从学术视角展开的有深度的研究仍然不多。”他说。

  “现在学术界对中国战区受降研究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发表的文章也不是很多,可能主要是由于对档案资料的掌握还不够充分。”罗存康表示,此前的一些编著已经详细再现了这段历史的全景,但仍有很多分降区的日军投降仪式还没有发现具体的原始资料,这是非常遗憾的,也迫切需要学界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研究。

  强化研究的综合性和国际视角

  针对未来中国战区受降研究应关注的重点和注意的问题,罗存康认为,在进行中国战区受降研究时,首先,应注意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充分利用档案、史料、图片、影像开展研究,单从某一个方面来进行,看不到史实的全貌。其次,应注意利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档案资料开展研究,如继续加大与海内外历史博物馆的联系,尽可能更全面地收集到这一部分的历史档案,还原历史真相。再次,要将中国战区受降作为重大课题,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体攻关,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进行中国战区受降研究时,应关注到中国抗战胜利与二战胜利的关系。”臧运祜表示,中国战区受降是国际性的行为,在相关研究中,还应具有国际性的视角,加强国际性、比较性的研究。他还强调,中国战区受降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它不仅包含16个受降区对日军受降,还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对日军受降。在未来的研究中,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战区受降的历史真相和过程。

  “并不是投降书一签订,受降就结束了,其中还涉及战后接收与日本战犯审判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直接影响当前的中日关系。”郭必强认为,研究中国战区受降相关史实的时候,还应重视对日军审判方面的研究。

  王培智则认为,对中国战区受降的研究,要让整个国际社会真正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让整个日本社会真正认识到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也要让整个中国社会真正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崛起和辉煌,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也是不可战胜的民族。

  免责申明:上传内容未经对证核实,本站只提供传播途径,文章只代表原作者立场观点,与本站无关。

责任编辑:杨杏桃 最后更新:2015-04-13 16:20: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抗战受降三个突然改变

下一篇:陈坚:书写中国受降史诗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