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彭劲秀:九十八岁老人畅谈当年受降盛事
2015-08-11 16:20:06  来源:共识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21日,中国陆军总参谋长肖毅肃中将受命与日军代表今井武夫在湖南芷江洽谈接受日军投降的有关事宜。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9月24日,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上将作为苏皖江北地区受降主官,在蚌埠举行仪式,接受日军代表十川次郎的投降。蚌埠成为全国16个战区级受降地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当初中国与日本在芷江洽谈受降地点时,苏皖江北地区的受降点确定的是徐州,而不是蚌埠。由于种种原因所致,中央当局决定将苏皖江北地区的受降地点由徐州改为蚌埠。这是历史恩赐给蚌埠的一大机缘和幸运。

  在全国上下准备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作为受降地的蚌埠人,笔者在搜寻蚌埠受降资料中,发现时任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的机要秘书李海先生是蚌埠受降的亲历者,而且在1995年第7期《安徽统一战线》上发表过《徐蚌区接受日军投降纪实》。我大喜过望,但又听到关于老人在与不在的传言,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于是我四处打电话探询,几经辗转,终于得到李家的电话号码。3月31日,我拨通了李家的电话,接话人说他是李海的儿子李凯。我问李海老人的近况,他说老人今年98岁了。近年身体不太好,脑梗塞,听力、视力都大不如前,刚出院不久。我提出想在近日就蚌埠受降之事登门采访老人的要求。他说,老人记忆力也大为减退,事过七十年了,有些细节不一定记得了。我说,能谈多少谈多少,有些细节记不得也没关系,我们主要是想见见老人。他说,你们来,我们欢迎。并告诉我他们在合肥工业大学的具体住址。

  我立即将李海健在的情况向老领导、原市委副书记、现任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胡德新同志作了汇报。他听了非常高兴,要我马上与副会长、市史志办副主任郭照东同志联系,力争尽快去合肥跟李海老人做个访谈,这个事不能拖。

  按照预先约定,4月8日早晨7时,市史志办郭主任、小徐和我一行三人驱车去合肥,登门看望、采访98岁高龄的李海老人。

  车子尚未出城,大雾就弥漫开来,出城后,雾越来越大,能见度极低。小徐开着车灯缓缓前行。直到10点多钟大雾才慢慢消散,我们的心情也随着看到车窗外粉红的桃花、深绿的麦苗、鲜黄的菜花而舒展开来。

  车子开进合肥工业大学西门,李凯先生把我们带到家里。李家住在一楼,有个小院子,院子里花木芬芳。还有一方小菜园,一片葱绿,生机盎然。

  李家客厅,正面摆着一个书架,侧面墙上并排贴着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地图上有一个“寿比南山”四字的横匾,地图左侧是李老伉俪年轻时的合影和一幅清劲挺拔的墨竹。客厅虽然不大,但却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氛,体现着主人不平凡的经历。

  身着红襟黑肩夹克衫的李海老人精神矍铄,慈眉善目,笑容满面。在他与我们一一握手时,我感觉他握手的力度颇大,这是他健康和长寿的表现。老人热情地让座让茶,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老人听力欠佳,跟他要附耳大声说话才能听到,有时还要把话写在纸上,他看后再回答我们。

  李海老人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说:“最令我毕生难忘的是随李品仙到蚌埠接受日军投降。”的确,经过八年浴血苦战,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迎来接受侵略者投降的一天,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性盛事,李海在蚌埠亲历和见证了中国人民接受日本鬼子投降的仪式,这当然是他人生的一大幸运。所以,在谈到蚌埠受降时,老人的心情特别兴奋。

  李海说:当时,蚌埠驻有日军第六军两个师团,六军军长是十川次郎中将,军部设在蚌埠。蚌埠又是汪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所以,李品仙对在蚌埠受降特别重视,派一个前进指挥所先期进驻蚌埠,任命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张淦为前进指挥所主任,到蚌埠具体确定受降以及日军缴械、遣送等事宜,为顺利受降做好准备。

  李海随同李品仙离开立煌(今安徽金寨),经过6天的舟船颠簸,于9月22日抵达蚌埠。蚌埠父老欢欣鼓舞,列队欢迎。24日举行受降仪式,蚌埠全市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在前进指挥所大厅,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大厅中间摆着一张条桌,正中设一座位,受降主官李品仙上将身着陆军制服,胸配勋章,坐在正中座位上,左边坐着我方张淦中将、第七军军长钟纪中将、日伪接管处处长李宗盛少将、高级参谋吕英少将、参谋处副处长王卫苍少将等高级将领。日方代表是十川次郎中将、第七师团长内田中将、参谋长谷川少将、第一四0旅团长加藤少将。十川次郎等人来到指挥所门前,由副官处苏处长引导他们进入大厅在我方对面就座。

  仪式开始,受降主官李品仙首先讲话,他说: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本战区于今天在蚌埠举行受降仪式,日军从明天起开始缴械,从而结束本战区的战争状态……。十川次郎对交接顺利进行表示感谢。接着,李品仙在训令日军投降的文件上签字,十川次郎签字后再呈交李品仙,互换文本。最后,十川次郎表示:日军绝对服从命令,遵照规定缴械。至此,日军将领起立,自动解下佩刀放在桌上,作为缴械的表示。最后向我方受降主官肃立,敬礼后离去。

  受降仪式进行中,各方记者争相拍摄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场面,咔嚓、咔嚓的拍摄之声不绝于耳,门外鸣炮21响,乐队奏起国歌,仪式宣告结束。受降仪式仅用15分钟。

  当晚,李品仙举行盛大宴会,庆祝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市民万人空巷,载歌载舞,鞭炮震耳欲聋,彻夜不绝,家家户户置酒庆祝,彼此相邀,猜拳行令,一醉方休。

  李海老人回忆说:我作为李品仙的机要秘书,幸运地参加了在蚌埠举行的受降仪式,亲眼目睹了凶狠残暴、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终于向中国人民缴械投降,我心中的兴奋和感慨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件大事。

  李海先生的夫人丁佩萸女士,今年97岁。当我们走进李家的客厅后,她就拄着双拐从内室出来,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然后坐在李老旁边,自始至终参加了我们的访谈过程。丁佩萸老人是安庆人,抗战之初从安庆师范毕业后,到怀宁县洪家铺小学任教,也为抗战作出了贡献。由于聪颖精干,品貌双全,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大别山之花”。如今虽已97岁,除行走不太方便外,但气色良好,精神乐观,说话声音洪亮。我给丁佩萸老人拍了两张照片。李海先生的儿媳汪女士说:“我给你们拍两张”,她从我手里拿去相机,连续给我们拍了几张与李老的合影。

  离开李家,李海老人与我们一一握别,把我们送到小院门外,直到我们登上车子。当我摇下车窗回望时,还看到李氏父子俩在大门前向我们招手……。


责任编辑:刘文庆 最后更新:2015-08-11 16:21: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亲历者讲述:日军南京受降仪式大揭秘  

下一篇:“密苏里”号上的雪耻瞬间:日本签订投降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