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运动
2017-07-24 09:43:24  来源:中国论文网 作者:杨彪  点击:  复制链接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减租减息政策:缓和了国共两党和国内的阶级矛盾,以联合全国一切有抗日意愿的阶层抗日。论述了减租减息运动的重要作用:减租减息的实施减轻了贫雇农的负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在减租减息过程中纠正错误倾向为以后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统一战线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以土地作为党领导革命斗争的主要内容,逐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土地为中心的革命,进行中国历史上重大的社会变革。但是,这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始终体现了过左的一面。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日矛盾逐渐成为了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清世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转变自己的政策和策略,适时地提出了适应抗战需要的减租减息土地政策。

  一、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

  1935年“华北事变”是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举入侵,进一步加深了中日民族矛盾。国内抗日的呼声愈发高涨,其中就包含了不少地主、资产阶级等需要被革命的阶级。结束长征的中国共产党进驻了陕北,开始正式纠正土地革命时期过左的政策。1936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富农的土地及其多余的生产工具(农具,牲口等),均不没收。”同时,保障了小资产者和献身于抗日事业者的土地,照顾了“生活情况很坏的小地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为进一步联合国民党抗战,促进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出了“四项保证”,保证在根据地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诚然,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样的保证是一种政治上的让步。这种让步在当时是正确的、必要的,“是带原则性的让步,为着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为着抗日。”同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党代会上提出,共产党愿意停止使用暴力手段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拟采用立法或别的适当方法解决土地问题。停止使用暴力革命的方式,采用法律法规、命令和别的适当方式去解决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准备转变的土地政策方向。8月,在中共“洛川会议”上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全面抗战的策略。其中提出的全民族的总动员,其内涵就是要发动群众,而发动群众,特别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就需要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地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新的土地政策。此后,在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各大抗日根据地,陆续贯彻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如1939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率先颁布了《减租减息单行条例》,提出了“二五减租”、“一分减息”的要求。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前,减租减息运动已经在群众基础比较牢靠的地区稳步开展了起来。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攻势凶猛的日军已然发现不能通过迅速的军事决战使中国投降,其虽然占领了大中城市和铁路沿线,但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则为中国共产党所占据,这时不得不转变侵略政策,进而采取了政治诱降国民政府,军事打击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此外,由于之前国共在军事上有所摩擦,一些地主对翻身农民反攻倒算,造成了在减租减息过程中一些过左的倾向。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控制在群众中产生的过左现象,1940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敌后地区没收大汉奸土地财产问题的指示》,指出:“……绝不应没收一切汉奸的土地财产,绝不应把没收汉奸土地财产变成普遍的没收土地与分配土地的运动。”因为汉奸亲日派里面也有两面分子,要争取动摇的那部分,鼓励他们以民族大义为重,吸收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到1942年1月,经过几年在各大抗日根据地的实践,总结了减租减息政策的经验,中共中央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里提出:“抗战以来,我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也就是一方面减租减息,一方面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要求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的政策已经走向成熟。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各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起来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减租减息运动的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分不开的,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租减息的实施减轻了贫雇农的负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他们生产与抗日的积极性

  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的开展为底层贫困无力者提供了翻身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封建剥削。如在晋察冀边区,1940年当地农救会做过统计“北岳区一、二、三、五专区共16个县减租12290余石,减息320600余元。”在晋冀鲁豫边区,“9个县有7750家佃户减租;11个县共减去租子17730余石,平均每家佃户减去租子2石以上。在减息方面,据黎城一县的统计,在1941年不到1个月,该县减了104890元。”在晋绥边区,“17个县计有20987家佃户减了租;20个县共减租17716石,平均每户减了8斗多。12个县共减息8842元。”在山东解放区,“莱芜县减租245589斤,减息47009.20元;泰安县减租4127斤,减息8454.15元;博山县减租28285斤,减息381.01元。”减租减息运动效果显著,不仅在数量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还从质量上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使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为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质上最大程度的支援了抗战。此外,翻身做主的广大农民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民兵团和参军,极大的充当了八路军的后备军援,并且在配合正规军作战时也有不俗的表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涌现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   减租减息过程中,在农村根据地建立了很多的农民减租团体,涌现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为抗日民主政权各项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活力。这些农民减租团体大多是农民自发组织形成的,不仅能够领导群众的减租斗争,而且还能协助乡村政权工作。这些团体为保障农民的减租减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产生的一些积极分子不仅参与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管理,还成为了吸收入党的好对象。

  3、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在极大程度上缓和了根据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一方面,减租减息减轻了封建土地制度对农民的剥削程度,调动了农民生产和支援抗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交租交息适当的缓解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保护了地主的人权、地权和财权,地主仍然可以通过土地过活。

  三、减租减息的历史价值

  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实施的过渡性政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政策,都是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人民,顾及一切抗日的阶级,而特别是顾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的。”

  1、统战工作之下的减租减息土地政策保证了全民族的抗日

  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土地问题是置于统战工作之下的,要与其他阶级合作抗日,就必须得采取灵活的政策,也就是帮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彻底的消灭封建剥削。减租减息政策以调整农村传统经济关系入手,照顾到剥削阶级的利益,注意提高被剥削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缓和双方的矛盾,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开展减少了阻力,动员了一切有意愿抗日的同胞,为统战工作的顺利进行给予了强大的保障。

  2、在减租减息过程中纠正错误倾向为以后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战时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因此,各根据地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时间和空间上又是有所区别的,难免就会出现过“左”或“右”的倾向。在减租减息运动中,“右”主要表现在不去充分发动群众,害怕发动了群众会破坏国共两党的关系;“左”主要表现在发动了群众之后在工作中盲干、蛮干,不能坚持党的政策原则,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及时纠正错误倾向将会很好地教育干部和群众,使他们明确认识到了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正确关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原则。

  3、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灵活运用

  由于减租减息的开展是渐进性的,而且表现为极不对称,所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了具体措施。从实践上来看,各根据地没有机械地照抄照搬中央的各项规定,而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略。同时,抗日民主根据地进一步总结了农村工作要点,即不能拿城市的观点去指导农村的工作,一切要根据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进行工作的开展,以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只有保障好了农民的利益,才能激发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积极性,才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总之,减租减息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土地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最大限度上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来支持抗战。减租减息运动中体现的灵活斗争策略,其历史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工作经验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58.

  [2] 毛泽东传(1839―1949)[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29.

  [3]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426.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80.

  [5] 黄韦文.关于根据地减租减息的一些材料[N].解放日报,1942-2-11.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808.

  【作者简介】

  杨 彪(1989-)男,四川射洪县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24 09:44: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集市贸易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原因分析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