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中的“全民财政”
2017-07-12 09:40:11  来源:新理财 作者:史卫  点击:  复制链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不仅提高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极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据说拿破仑说过:“对于战争而言,有三件重要的事,第一件是金钱,第二件是更多的金钱,第三件是更多更多的金钱。”自晚清以来,中国政府财政就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我们是凭什么赢得这场战争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日开战之初两国的财经状况。中国此时还是落后的农业国,农业就业占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占到80%以上,而日本已经进入工业国行列,农业就业占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只有46%左右。1937年虽然中国的GDP为2960.43亿元,比日本的1630.17亿元高出55%,但是从人均GDP看,日本达到2315元,是中国580元的4倍(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以1990年国际元折算)。再从财政状况看,日本1937年财政收入为2914470千円(日本货币单位),折合成美元为145723.5万美元;中国为559百万元法币,折合成美元为16770万元;日本是中国的8.7倍。如果从人均财政收入看,日本是中国的60多倍。日本财政收入高于支出,结余205313千円,而中国财政赤字达到1532百万元,是当年财政收入的2.7倍。从军费支出看,中国1937年的军费支出虽然占到总支出的66.4%,但是日本是中国的4倍。

  从晚清甲午之战以来,中国和日本的财力就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况。1895年清廷甲午之战失败,签署《马关条约》,对日赔款高达2万万两白银,此后又有所谓3千万两“赎辽费”。2.3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清政府竭尽国力还债还不够,只能向外国大借外债,而列强苛刻的贷款条件给中国系上了更坚实的绳索,中国一步步走向民穷财尽的境地,陷入濒临灭亡的边缘。中国巨额的赔款则大大充实了日本财政,赔偿金的80%作为了军备扩充资金,不仅缓解了军费支出的压力,而且极大充实了日本军事力量,到1937年,日本陆军人数是中国的2倍,军舰吨位是中国的30倍,战斗机数量是中国的9倍。中国的赔款也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国力。

  日本此后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的每一次侵略都意味着中国财力的减少和日本财力的增加。从战前十年看,日本财政收入始终高于支出,结余最高的年份达到477535千円,占到当年财政收入的30%。而中国财政赤字却持续攀升,从1927年的7350万元增长到1937年的6亿元,增长了7倍多。

  战争爆发后,中国大片国土先后陷入敌手,特别是东南富庶地区的陷落对财政影响巨大。日本财力持续增长,得以“以战养战”,而中国大后方都是原来经济落后地区,财源几近枯竭。在战争期间,日本人均GDP除了战争的最后一年略有下降外,是逐年上涨的,前两年的涨幅还达到5.79%、14.97%,此后才逐步变缓。中国则是持续下滑。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战争期间,日本财政收入始终大于支出,结余占支出的比重最高达到12%,最低也在5%以上,而中国却是赤字绝对额持续攀升,赤字占支出的比重始终在70%以上,最高的年份甚至接近90%。

  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财经状况,中国又是通过什么维持战时财政,最终赢得持久战的胜利的呢?应该是“全民抗战”下的“全民财政”,是广大人民竭尽全力赢粮景从,延续了抗战财政的生命力。百年来的民族屈辱激发起了最大民气,将维系国族血脉作为了自己的当然使命。

  从抗战伊始,广大人民就有钱出钱、有物捐物、有力出力,用各种方式竭力支持抗战。人民捐献成了抗战财政的重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年收到的各界捐款为3.6万元,1938年为197.4万元,1939年为60.4万元,1940年为550.6万元。而边区这四年的财政收入分别是52.6万元、90.8万元、660.3万元、973.1万元,当时边区的税收收入不过几万元,各界捐款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从抗日将士的回忆中经常能感受到人民为抗战捐献的热情,在开赴战场的每一站都是人山人海,鼓掌欢送,高呼口号为之壮行,慰劳将士的饼干、糖果、罐头食品、香烟等物,络绎不绝。在中华大地,一次次掀起捐献慰军热潮。1943年的四川“献金运动”遍及全川,献金高达6亿。一群乞丐将各人多年讨来的2250元捐献了出来,内迁的国立十七中学的学生绝食一天捐款1万元,沪县全县师生把绝食两天的伙食钱捐献出来,这一幕幕场景令人感动。当时的《大公报》社论写道:“他们的献金是自动的,无条件的,拿出钱来而不要任何报偿,不似纳税之出于义务,购债之多少带有投资意味,他们在无条件地出钱或变卖衣物之后,精神上引为无上安慰,深感献金报国的无上光荣。民心之可爱,民心之可用,在这次献金运动中充分表现出来。”

  后方广大民族地区也一再掀起捐献救国的高潮。新疆人民于1938年10月17日成立抗战捐献委员会,为了让前线官兵穿上过冬衣服,在全疆范围内募捐23万元,送往抗日前线。1943年开展的“一县一机运动”,全疆共捐飞机144架。新疆各地捐献也都很踊跃,若羌县各界群众集体1938年捐献300只羊、80头牛、32峰骆驼、1万余两银子、50余两黄金。柯坪县各族人民在1938年捐银2498两,1939年又捐了60万两银子。广大文艺工作者也多次发起义演,将收入捐献前线。以走高空钢丝谋生的阿西木阿吉的全部演出收入除了留下一点生活费外,其余的都捐献给了前线。各族妇女也纷纷将金银首饰捐献出来,还购买了“新疆妇女号”战斗机送往前线。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激起了中华民族的共愤,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也纷纷为抗战捐献,形成了同仇敌忾、共同御敌的全民族抗战局面。抗战爆发后,各国华侨纷纷成立“筹款总会”、“救济总会”等组织抗日捐款。1939年国民政府全年战费18亿元,而当年华侨的捐款和侨汇就有13.3亿元。抗战后期,国家财政日益紧促,侨胞们更发起“月捐运动”,把每月收入的1/4固定寄回国内,让捐款成为国家经常性收入。据国民政府财政部资料统计,抗战8年,华侨捐款共达13.2亿元,购买救国公债11亿元。国民政府第一期发行救国公债5亿元,海外侨胞就认购了半数以上。1940年,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就收到海外侨胞捐款30余万元。

  除了捐献金钱财物,中国人民还为抗战无偿供给了大量劳力,参与修筑工事、运送物资、修建机场。1938年,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将海外侨胞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质运回国,中国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开辟了滇缅公路。公路沿线地形极为复杂,80%的路段是崇山峻岭,工程极为艰巨,20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昼夜奋战,劈山凿岩,硬是用纯人力开凿了3292孔涵洞,架起了536座桥梁,仅八个月就开通了这条全长960多公里的公路,创造了世界修路史上的奇迹。在日军占领越南后滇缅公路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每月输送约数百吨的军事物资,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战。

  抗战期间,广大的民营企业家也无私地投入到抗战中,毁家纾国。1938年秋,武汉失守,大量后撤物资屯集宜昌,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主动承担起这一运送物资的重任,集中全部船只昼夜抢运,在日机狂轰滥炸下,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10余万吨屯集物资和大量各类人员抢运到了四川。这次抢运行动中,民生公司被炸沉船舶16艘,牺牲员工百余人,被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正是这种全民投入和巨大牺牲,弥补了战时国家财力的不足,为赢得这场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不屈的精神为抗日战争注入了无限的力量,凝聚起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七十年过去了,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对启迪后人具有很大意义。中华民族只要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必然能实现民族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纪念胜利,就是要激发民心,自强不息。

  (作者供职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12 09:41: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时期的反假币斗争

下一篇:陕甘宁边区银行及其发行的纸币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