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从毛泽东的论述看大生产运动的历史意义
2017-07-11 09:46:55  来源:人民网-党史频道 作者:刘启明  点击:  复制链接

  〔摘要〕在毛泽东看来,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根据地克服严重困难,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保证;大生产运动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和军阀主义等不良作风,对于增强根据地党政军民之间的团结,对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生产运动有着重要的思想文化方面的意义;大生产运动能够为以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对于抗日根据地渡过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对大生产运动的意义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论述。在毛泽东看来,大生产运动既能克服一时出现的严重物质困难,又是需要长期运用的,能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方法;既可以在当时改善军民关系、军政关系,提高部队战斗力,直接间接地促进根据地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又可以为未来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积累经验,进行必要的、有益的探索和准备。毛泽东对大生产运动的这些认识充分体现了他当时既有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又有放眼未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考察毛泽东对大生产运动的有关论述,对于研究毛泽东经济思想,探讨建国后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大生产运动意义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经济方面来看,开展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根据地克服严重困难,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保证

  毛泽东对经济困难可能造成的极其严重的后果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内战时还可以有长征,现在则绝不能有长征。如使根据地民力财力迅速枯竭,弄到民困军愁,便有坐毙危险。”“各个根据地的中心问题,都是经济问题……要把经济建设当作党与民众团体整个工作的中心。”毛泽东极力唤起全党对经济问题的重视,他自己也花了极大的精力用于研究财政经济问题。1941年3月,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董必武,要求将商务、中华及其他书局出版的有关中国经济书籍尽先寄来,“重庆所有的经济书籍望尽力搜集寄来”。

  在毛泽东和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地渡过了物质困难空前严重的时期。对此,毛泽东满意地说:“1941和1942两年中,军队和机关学校因自己动手而获得解决的部分,占了整个需要的大部分。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二、从政治和军事方面来看,大生产运动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和军阀主义等不良作风,对于增强根据地党政军民之间的团结,对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生产运动增强了根据地内军民之间的团结,提高了机关的工作效率。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后,“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民之间的团结,也比以前更好了”。在游击区,“有的部队,规定了农忙时期以百分之五十的力量,无代价地帮助群众生产。群众生产情绪因此大大提高,军民关系更为融洽,群众都有了饭吃。游击区群众对共产党、八路军的同情和拥护,从此更增高一步”。在陕甘宁边区,“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成绩,在军民关系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边区的面目,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大生产运动使机关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机关因为生产,工作人员生活改善了,工作更安心、更有效率,边区和前方都是这样”。

  大生产运动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物质前提和重要途径。因为:第一,增加生产,保障物质供应,能够增强部队的体力。毛泽东认为国民党军队不如我们的军队能打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党军队的士兵饥寒交迫,走路都走不动,士兵月薪五十元,只够买一包纸烟。我们的军队,吃得饱,穿得暖,走起路来蛮有劲”。因此,1944年8月22日,他在《对华中部队整训的意见》中要求:“讨论养兵,去保证增加生产,改善待遇,增强体力。”第二,大生产运动能够大大提高部队的战斗情绪和积极性。毛泽东指出:“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的机关和部队,如果有了生产自给运动,他们的战斗、训练和工作,就更加有劲,更加活跃了;他们的纪律,他们的内部的团结和外部的团结,也就更好了。这是我们中国长期游击战争的产物,这是我们的光荣。我们学会了这一条,我们就对一切物质困难都不怕了。我们将一年一年地更有生气,更有精力,愈战愈强,只有我们去压倒敌人,决不怕敌人来压倒我们。”第三,大生产运动可用来作为团结人民,瓦解敌人斗志的政治宣传手段。在晋察冀,“当春耕开始时,就派有专门的部队去打击敌人,并进行强有力的政治攻势。正因为这样,军事动作也积极了,部队的战斗力也提高了”。根据地军民“把军事动作和大生产运动的宣传配合起来”,对敌人进行政治攻势:“谁要破坏大生产运动就打击谁。”这样的政治攻势对伪军产生了效果,他们在下面议论纷纷:“人家搞大生产运动,可不要出去。”

  三、大生产运动有着重要的思想文化方面的意义

  第一,大生产运动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创造了物质条件。1944年3月,毛泽东在《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中说:“3年以前,大家的伙食不好,病人也多,据说鲁艺上课有一半人打瞌睡。大概是小米里头维他命不够,所以要打瞌睡。”“过去吃的是窝窝头,穿的是破烂,冷得要死,哪里还能搞什么识字组?现在不同了,我们生产有了进步,今年再搞上一年,文化工作就应该提出来了。”

  第二,大生产运动对人们劳动观念和经济工作意识的增强、劳动知识的学习、劳动技能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生产运动具有“培养干部,教育群众”的独特教育作用。在大生产运动中,男女老少都被组织起来,包括原来习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以及较少生产劳动的妇女,也要积极参加生产。“妇女群众也要全部动员参加一定分量的生产。所有的二流子都要受到改造,参加生产,变成好人”。“一切军民人等凡不注意生产反而好吃懒做的,不算好军人、好公民”。号召和要求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参加生产,增强了人们的劳动观念,改造了一部分人好逸恶劳的习惯。为了提高人们的劳动技能,毛泽东还要求“各地应开办七天至十天为期的种菜训练班、养猪训练班和为着改善伙食的炊事人员训练班”。对于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轻视经济工作和经济工作者,不利于提高大生产运动积极性的偏见,毛泽东进行了批评和揭露:“在内战时期、抗战初期,甚至于现在,在我们一些同志中间还有一种思想,就是认为政治、军事是第一的,经济文化是次要的……做打敌人工作的人就有名誉,就吃得开,搞小米的人、搞秧歌的人就吃不大开,开会不会坐首席,选举主席团也没有他们的位置。”“由于我们有许多负领导责任的同志至今还采取轻视或不很重视经济工作的态度,以致其他许多同志都学样,愿意做党政军学工作,愿意弄文学艺术,而不愿意做经济工作。有的女同志不愿嫁经济工作者,似乎认为他们是不大名誉的人,认为与其嫁一个骡马队长,不如嫁一个政治干事,才算不辱没了她。”毛泽东指出,这些轻视经济工作和经济工作者的观点,“实在都是错得很的,不适合我们此时此地的条件的”。

  第三,大生产运动有利于增强根据地军民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巩固党的独立自主地位。我们要坚持抗战和保证党的独立自主地位,在财政经济上,既不能依靠外援,也不能依赖国民党的帮助,因为,党在政治、军事上的独立自主是以财政经济上的独立为物质前提的。毛泽东正是把大生产运动作为实现根据地经济独立的途径,作为培养和增强根据地军民独立自主意识的有效手段。他指出,国民党“只知伸手向同盟国要东西,满心依赖同盟国打日本,很少自力更生的意图和计划。以此而求胜敌,岂非缘木求鱼?”“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就用军民两方同时发动大规模生产运动这一种办法”。“我们的军队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军队自己供给;这一个创造,对于我们的民族解放事业,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

  四、大生产运动能够为以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大生产运动最初是为了克服根据地严重的物质困难,渡过难关。那么,1942年以后,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还要不要把这场运动继续坚持下去呢?毛泽东认为,不但要继续进行生产运动,而且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广和发展。1945年1月31日,毛泽东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明确指出:“游击区也要进行生产”,“游击区能够和必须进行军民的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一九四五年,整个解放区,必须全体一致地从事一个比过去规模更大的军民生产运动。”可见,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前夕再一次号召把大生产运动推广到游击区,使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以更大的规模进行。

  到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问题上已经有了更为深远的构想,不只是把它作为克服暂时物质困难的临时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和方式经常性地开展下去,并且想通过大生产运动培养经济建设方面的人才,使全党学会做经济工作,为以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准备。1945年,他向全党发出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号召,指出:“我们边区和整个解放区,还要有两年至三年的工夫,才能学会全部的经济工作。我们到了粮食和工业品全部或大部自种自造并有盈余的日子,就是我们全部学会在农村中如何做经济工作的日子,将来从城市赶跑敌人,我们也会做新的经济工作了。中国靠我们来建设,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那么,在抗战时期怎样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好准备呢?

  一是通过大生产运动培养经济建设的骨干和人才。毛泽东强调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注意一般号召和个别领导相结合,领导骨干和群众相结合,经济建设也是如此。他很重视大生产运动中经济工作领导骨干的培养,指出“各级党政军机关学校一切领导人员都须学会领导群众生产的一全套本领。凡不注重研究生产的人,不算是好的领导者”。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发表《组织起来》的讲话,对边区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各方面的劳动英雄表示赞赏,并对他们寄予了厚望。他说:“整个边区,产生了许多农业劳动英雄、工业劳动英雄、机关学校劳动英雄,军队中也出现了许多劳动英雄,边区的生产,可以说是走上了轨道。”“各位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你们是人民的领袖,你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我希望你们也不要自满。我希望你们……领导人民,领导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是通过大生产运动为将来领导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一定的经验,作好一定的准备。当时边区有四种经济: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半自足经济。毛泽东认为在当时通过建立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并取得领导经济工作的经验,尤为重要。他说:“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我们部队机关学校的群众生产……是带有合作社性质的。这是一种合作社。”“在边区,我们现在已经组织了许多的农民合作社,不过这些目前还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合作社,还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才会在将来发展为苏联式的被称为集体农庄的那种合作社。”“我们有了人民群众的四种合作社,和部队机关学校集体劳动的合作社,我们就可以把群众的力量组织成为一支劳动大军。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我们的同志学会了组织群众的劳动……我们就一定可以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一定可以协同全国人民,把一个新国家建立起来。”在毛泽东看来,这个新国家的农村社会基础可以通过组织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而逐步建立起来,他指出:把大多数农民都组织在农业生产的和手工业生产的互助团体里面,“不但生产量大增,各种创造都出来了,政治也会进步,文化也会提高,卫生也会讲究,流氓也会改造,风俗也会改变;不要很久,生产工具也会有所改良。到了那时,我们的农村社会,就会一步步地建立在新的基础上面了”。

  总之,从毛泽东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生产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发动群众,利用群众运动来促进生产,这在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国后,毛泽东利用大生产运动中所取得的这些经验来领导经济建设,结果出现了“大跃进”那样严重的失误。这说明任何成功的经验都不能不顾条件的变化,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有分析、有批判地加以借鉴和运用。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虽然不能再照搬大生产运动中群众运动的方式,但仍然可以从它充分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做法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本文作者衡阳师范学院讲师湖南衡阳421008)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11 09:48: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揭秘邓小平建设抗日根据地:与敌大打货币金融战(4)

下一篇:日二战秘密武器研究所揭秘:配合对华"经济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