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八路军抗战时期虎口夺金记
2017-07-06 10:11:53  来源:全刊杂志赏析网  点击:  复制链接

  2005年7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中央电视台爆出一个惊人的秘密:八年全面抗战中,胶东军民向中共中央“贡献”了黄金13万两,成为保障中共抗战事业经费需要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这一秘密的公开披露,一向鲜为人知的中日胶东“黄金争夺战”也浮出了水面……

  日军占领玲珑金矿并进行疯狂开采

  位于山东胶东半岛的招远,自古就以盛产黄金而闻名,自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就有“金城天府”之美称。在这长达百余华里的地域内,分布着2000多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和1000多个古老的矿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玲珑金矿。从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开始,历代皇帝多次派遣大臣来玲珑督办矿业采金。抗日战争爆发前,山东招远就已经是亚洲最大的金矿产地。

  日本人对山东胶东半岛丰富的黄金资源一直垂涎不已。早在20世纪初,日本人就以入股招远玲珑金矿的名义,开始掠夺中国的黄金资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炮响,日本侵略军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山东是日军发起的重点进攻对象。12月底,驻守山东的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率部不战而逃。为了招远金矿不致落入日军手中,韩复榘在逃跑前,命令将招远的玲珑等重要金矿全部炸毁。

  1939年2月27日,日军侵占招远城,第二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攻占了玲珑金矿。不久,日本人又占领了招远东北方向的金钱沟、虎头沟等众多金矿。

  日军占领招远后,为实现他们“以战养战”的罪恶目的,决定成立一个“北支那开发公司”,负责华北地区金、银、铜、铁、煤及铁道等工矿企业的组织与开发。日本的一些中小企业资本家,凭借日本的军事扩张,也纷纷来到中国华北开发掠夺宝贵的矿产资源。

  “北支那开发公司”修复了玲珑金矿,并与日本三菱矿业公司合作,成立了“山东金矿开发组合招远矿业所”,从此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负责掠夺招远黄金资源的都是这个所谓的“矿业所”。

  由于原来的开采规模不够大,占领玲珑金矿后不久,日军又重新建设了一个日处理矿石150吨的选矿厂,1941年投产,雇用人员达到1200人,对大玲珑、小玲珑等黄金主产地实行空前规模的掠夺。

  日本人在疯狂的开采过程中,非常担心遇到中国人的抵制和反抗,于是千方百计地强化金矿附近的所谓“治安”。日军不仅在玲珑矿区屯驻了一个中队,还在四周山上修筑了7座炮楼,矿区周围架起了3层电网和铁丝网,在矿区与外界的唯一通道上设立了3道岗哨。

  此外,距离玲珑矿区最近的小蒋家村老百姓全被赶出家园,村里驻着一个伪军连和日军的一个机枪中队,玲珑矿区四周的大园、九曲、台上、欧家夼等村也都设立了伪军据点。

  为防止八路军渗入,日军对成品金全面实行管制,并成立黄金稽管大队,对私卖黄金者一律没收,对亲近共产党八路军者,格杀勿论。

  日本在招远县掠夺黄金资源的第二个主要场所是东北方向的金钱沟、虎头沟金矿。1941年,日军盘踞毗邻金钱沟、虎头沟的蚕庄,赶走了这里的采金群众,由他们开采。于1942年强拉民工修通了公路,将开采的高品位矿石运到龙口,装船运至日本南方直岛冶炼所。日军还安装了20盘石磨,抽调周围村青年妇女推金磨。到1944年秋蚕庄解放,两年半的时间,日军在此地共掠夺黄金约2万两。

  据1978年出版的《玲珑金矿史》记载:“据不完整的资料统计,日本帝国主义仅在军事占领招远的六年半中,掠夺了黄金16.5吨,折合52.8万两;白银38.45吨;铜6226吨,还有大量的硫。”

  八路军潜入矿场虎口夺金抗战之初,蒋介石控制下的南京国民政府还能按时拨付八路军、新四军部分军费,但不久就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停拨了。为保证延安红色政权的抗战经费需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中共胶东特委和胶东八路军虎口夺金。

  于是,中共胶东特委和胶东八路军决定成立一个绝无仅有的常设机构——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1939年冬的一天,中共胶东区工委书记苏继光在掖县(今莱州市)夫子石中共胶东特委驻地,接受了一项特别任务:率领部分同志到招远搞黄金。

  随后,苏继光等潜入日军控制的玲珑等金矿,秘密建立抗日组织。在他们的领导下,矿工们和日伪军进行了机智灵活的斗争。他们有时用烂石头换下高品位金矿石,有时干脆在矿井下将金矿石砸碎带出来,甚至出现“同一座矿山,鬼子在南边掘进,中共在北边挖洞”的状况。

  工友们利用一切机会,或钻到地沟里,或躲到机器后面,用锨头、饭碗淘金,并把淘出的金粉或搬在鞋里,或揉到头发里,或放进棉衣的花絮里带出去。他们干活干净利索,日伪毫无察觉。由此,这里每班生产的混汞金,有近一半被偷送到我党的地下黄金收购站。

  后来,由于选厂的出金量越来越少,引起了选矿课三本课长的怀疑。有一次,三本把负责磨浮工序的地下党员老姜叫到办公室,让老姜接替值夜班的选矿课副课长椎首的职务。起初,老姜觉得这是个偷金的大好机会,继而一想,又觉得事情似乎不这么简单。可转而又想,这个机会难得,不能白白放过而让鬼子的诡计得逞。于是,他同几个骨干分子商量了一下,作了周密的部署。在机器轰鸣声的掩护下,几十个工友一齐动手淘金,天刚麻麻亮,他便叫工友们收拾好现场,各自回到了岗位上。

  “嘟嘟——”一阵哨声,三本在日本监工的簇拥下急步走进选厂,接着,一群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气势汹汹地把工人们赶出了厂房,在选厂门前排成了一字形。日本监工开始对工人挨个搜身。工人们的衣裤、鞋子,全都搜查了,连头发也被水进行了冲洗,但一无所获。三本哪里知道,老姜和工友们早有准备,淘出的金子已被工人预先藏起来了,根本没有带在身上。

  金子照常减少,生产不断出事故,不是阀门坏了,被迫停车,就是机器发生故障,被迫检修,弄得日方穷于应付,不知所措。无奈,日本人只得把驻龙口的宪兵调到选厂,实行白色恐怖。

  选厂内外,昼夜有宪兵把守,对工人进行严密监管。工人们不时或遭宪兵毒打,或被带去审讯。这一招虽然对工人的斗争行动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丝毫改变不了工人们支援抗日战争的一片丹心。

  中共胶东特委和八路军还通过创办秘密金矿,组织地方武装伏击日军运矿车、运金车,袭击矿区日军炮楼,惩治汉奸和卖国贼,组织矿工举行罢工等方式,破坏日本人的正常生产,为我党聚敛黄金。

  据统计,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胶东军民在日军的眼皮底下虎口夺金30多万两。为了这30多万两黄金,不少优秀胶东儿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中日双方血雨腥风的运途较量

  胶东军民从虎口夺下来的这些黄金,除满足了自己的经费使用外,大部分都运往了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山东纵队)所在地——沂蒙山区,然后由此转送延安。日军通过汉奸内线获悉我方运送黄金的线路后,便想尽办法在途中拦截和争夺。

  从胶东到沂蒙,大部分路段是日军的占领区。1941年底前,八路军由胶东向沂蒙山区运送黄金时,主要是从胶东根据地的大泽山区出发,经过高密、诸城、莒县等地,最后到达沂蒙山区根据地的大后方岸堤地区,在此地向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交接黄金。

  中共胶东特委和部队为使黄金安全运送到目的地,在兵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惜动用“重兵”。平时一般是两个连,选派的都是很精干的战士,它们身穿特制衣服,将黄金装在衣袋里,基本上每人携带10两左右,这样既方便行军,遇到敌情也能随机应变,灵活应付。他们的安全一般由沿途护送的部队给予保障。黄金运送任务每月都有,甚至每月不止一次。

  1941年冬天的一个漆黑的夜晚,胶东一支运送黄金的八路军部队在诸城县某村宿营时,突然遭到大批日军偷袭。事后侦悉,日军对八路军的这支队伍已经“关注”了很久,并将他们命名为“黄金部队”,获知了八路军“黄金部队”的行动路线后,提前设伏,才使我军受到一次损失。自1942年初,运送黄金的胶东八路军只得改走“渤海走廊”这一著名的秘密通道。

  “渤海走廊”东起胶莱河,西至寿光县,东西长120多里,南北宽不过10余里,像一条带子,两头分别伸向胶东和清河抗日根据地,一度是胶东通往清河、进而转去鲁中沂蒙山区的交通要道,从1942年春到1943年8月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943年夏天,八路军胶东军区与八路军鲁中、滨海两军区东西夹击,再次打通了高密、诸城、莒县的生命交通线。八路军山东军区命令鲁中、滨海两军区的主力部队,负责沿途保护胶东军区黄金运送部队的安全。此后,胶东军区黄金运送部队重走高密、诸城、莒县这一黄金交通线,“渤海走廊”基本停用。

  正因为日军“惦记”得太紧,为了防范“泄密”,胶东军区黄金运送部队都接到过严令:任何人都不许透露运送的时间、地点和部队番号,兵力和交接的过程。这些历经千难万险终将黄金安全送到沂蒙山区的胶东八路军指战员,都忠实地执行了党的这一命令。

  不仅如此,连那些担任途中护送任务的八路军战士,很多人对此也是一无所知。每次护送开始前的最后一刻,上级领导才将执行的任务告诉他们,具体情况也只限于领队的负责人知道,并且选派的队员大都是政治绝对可靠、作风干练、严守纪律的中共党员。许多担当护送任务的战士,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他们护送的到底是些什么人,要到什么地方去。

  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胶东送到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的黄金约有13万两,没有一两因非战丢失和遗落,更没有一人携金叛逃。这13万两黄金,在国民党政府停止八路军军费拨付并封锁抗日根据地的情况下,可说是撑起了中共抗日经费的半壁江山。

  1945年8月21日,山东抗日军民从侵略者手中夺回玲珑金矿。当日,周恩来副主席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宣布:“华北第一大金矿——玲珑金矿,解放了!”随着玲珑金矿的解放,帝国主义在招远疯狂掠夺黄金资源的历史从此结束。

  (摘自《文史精华》)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06 10:12:3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揭秘抗战时期中共经费来源

下一篇:对日经济战,戴笠对日伪占领区的假币行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