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美国将军来华当指挥 英勇拿下密支那日本侵略者
2017-06-17 10:46:40  来源:搜狐军事  点击:  复制链接

  在中国人民抗日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曾有一位美国将军指挥一支中国军队冲杀在中缅战场,在这支部队向前推进的同时,一条道路从印度通往中国,现在这条路仍然绵延在中缅印三国的崇山峻岭中,像一个无字的长碑述说着史迪威将军戎马生涯中最精彩的传奇。

  这是一条蜿蜒在中国西南边陲和缅甸、印度崇山峻岭中的公路,它是用一个西方人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名字是在它通车的时候由蒋介石宣布的。一条东方的公路为什么会用一个西方人的名字命名?这个西方人与这条路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沿着这条路我们又将走进怎样的历史时空?

  1941年12月底,香港陷落,经香港通向内地的运输线被切断。国际援华的物资和中国购买的物资都只能从缅甸仰光顺着滇缅公路运往中国。香港沦陷后,运往中国的物资有只有原来的六分之一。

  盟军统师部的情报表明:此时日本军队正在积极准备进攻缅甸。企图切断中国惟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迫使国民政府早日投降。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急了:如果中国因孤立而屈服……这意味着日本人可以从中国腾出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军队……

  罗斯福立即写信给英国首相丘吉尔,敦促英国守住它的殖民地——缅甸。与此同时,蒋介石宣称,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战。英国方面虽然无力守住缅甸,但又不愿意中国插足缅甸。中国与英国的分歧令罗斯福总统坐卧不安。这个时候,蒋介石向罗斯福建议:希望美国派一位将军到中国战区担任总参谋长,协调中英、中美关系。罗斯福总统立即同意了。这个将军就是史迪威。史迪威的使命是:担任美国总统的全权代表。分配和监管美国援华物质。

  史迪威于1904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1911年起他多次来华,指挥过公路建设,担任过领事馆武官。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会唱京戏,喜好中国书法。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了如指掌。史迪威是西方人眼里的中国通。

  此次来到重庆已经是史迪威第五次来华。史迪威驻在重庆曾家岩的这所别墅里,卧室、办公室、军事会议室都在一起。在史迪威的办公室里,他能俯瞰被日本飞机轰炸得伤痕累累的城市,受难的中国人让他揪心,他坚信他能够帮助中国军队打击日本侵略者。

  史迪威刚刚上任,日本军队就开始大举进攻缅甸,1月30日,毛淡棉失守。一万八千名手持三八大盖的日本兵打败了三万名装备精良的英缅军。仰光危在旦夕。英国人一改以前的态度,请求中国迅速出兵。中国政府于是派出装备精良的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初,向缅甸开进。

  蒋介石授权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

  正当中国远征军匆忙赶往仰光途中,前方传来消息,仰光已被攻陷,日军正迅速北上,准备去攻占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曼德勒坐落在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进可以直抵仰光,退可以顺滇缅公路返回中国。曼德勒正面方向的日军摆着四个师团,其中第五十六师团突然失去了踪影。半个月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腊戍发现了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主力。

  腊戍是滇缅公路的起点,又是中国远征军进退缅甸的惟一通道,此时盟军已经处于日军的三面合围之中,惟一的口子是印度方向,腊戍失守的第二天,盟军三方指挥官在曼德勒附近举行了一次联席会议。亚历山大首先宣布:他已接到英国政府的指示,英军将撤退印度。并准许中国军队以难民的身份到印度避难。杜聿明严词拒绝了撤退印度的建议,声称日本人挡不住中国军队的道路,决定北上密支那,由此打回中国。史迪威也同意撤退到印度。会议的第二天,英军开始向印度撤退,并且准备炸断曼德勒大铁桥。5月1日凌晨,史迪威随同最后一批部队撤退曼德勒大铁桥。

  炸断桥的这天傍晚,一架被称为“信天翁”的飞机降落。飞行员奉罗斯福总统之命前来解救史迪威。史迪威的回答是:请转告总统,我的事还没有做完,我会走到印度去。

  大溃退开始了。杜聿明率部队试图从密支那回国,但是,日军已经先期到达密支那,切断了中国远征军回国的退路,无心恋战的杜聿明命令全军毁掉汽车、坦克和一切重装备,企图从野人山绕过密支那,撤回国境。

  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终于起来抗命。他率领新三十八师一万多官兵,冲破日军的围堵,向印度撤退。

  史迪威带领的103人队伍,简直像个难民收容队。三种肤色,五种语言,六个国籍的人们混杂在一起,一路上出现了种种矛盾,都在史迪威的指挥下化解了。艰难跋涉二十天,终于走出了热带雨林,到达了印度英帕尔,成为了大撤退中没有损失一人的队伍。史迪威在丛林中发表演说:我们不得不撤出缅甸,这是盟军也是我个人的奇耻大辱,我相信,我们会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新夺回缅甸。

  十万人远征军,至少有四万人惨死在野人山茫茫的丛林中。剩下的绝大部分也被迫撤退到了印度,退到印度的部队不久改编为中国驻印军。

  采访:史迪威研究中心,敖依昌教授

  这个会战的计划,我可以认为基本上是按照他在西点军校和他即往的军事理论里面,特别是参照欧洲军事战争一些的作战样式推延出来的。因此 ,他对日本军队的作战的特点,特别是对它的进攻的凶猛和日本军队作战的机动性这个特点认识不够。

  在撤退印度的途中,史迪威就制定了一个改造和训练中国军队的计划。1943年初,这个计划实现了。

  最早在兰姆伽受训练的队伍是撤退到印度的两支中国军队,随后以学生为主大批的新兵从昆明通过驼峰航线,来到了这里。史迪威一直认为:中国士兵是无可挑剔的,他们机智、灵活、吃苦耐劳、毫无怨言。中国官兵们掌握了不同武器的使用,并且接受了现代作战的一整套理念。

  自从中国的生命线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以后,中国 人民抗战物资紧缺,同盟国非常着急。罗斯福提议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这条通道从美国迈阿密出发,绕了半个地球,到达印度的加尔各答港口,由火车运到阿萨姆邦,再通过一条空运航线运往中国。这条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机场,东到中国昆明。为了避开从缅北密支那起飞的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攻击,航线只得向北,紧靠喜马拉雅山南脉,再折向东边,飞越横断山脉。这条航线,山峰的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飞行员看见云层之上的山峦,有如沙海中长途跋涉的驼队,故称“驼峰航线”。航线上气流变化无常,狂风中飞机像飘飞的树叶,飞机失事成了家常便饭,平均每月损失飞机13架。驼峰航线开通以来共损失飞机600多架,牺牲和失踪的飞行员达1500人。驼峰航线代价是巨大的,中国每运进一吨汽油,飞机自身要消耗一吨汽油,运输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怎么办?这件事成了史迪威的一块心病。

  史迪威估计战争至少还要持续五年左右,他向罗斯福总统建议,修一条从印度穿越缅甸,通向中国的公路,史迪威认为:只要中国能够缠住日本,使他们不能增兵太平洋主战场,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修筑这条公路。罗斯福总统同意了。这个计划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且不说工程的难度,公路前方是强大的敌人,筑路工程能够进行吗?

  1942年10月,公路在争论声中从印度利多向缅甸边境缓慢推进。公路起点在印度利多,始称利多公路。因为公路是从印度通往中国,又称中印公路。

  筑路队伍有从兰姆伽调来了两个中国工兵团,从美国陆续调来了五个机械化工兵团,加上英国方面提供了三万名印度民工,高峰时期,达到了八万人,缅甸人驯养的大象,也加入了筑路的行列。这是一支真正的国际化的筑路大军,他们中有缅甸人,印度人,廓尔喀人 英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

  热带丛林中筑路本来就非常艰难了, 1943年5月,雨季到来了,蚊虫,蚂蟥和各种疾病都来了。死亡的气息弥漫开来,病倒的士兵迅速多了起来,工程近乎瘫痪。更艰难的是要抵御前来偷袭的日本军队,日本派出多股部队,渗透到密林中,企图阻止公路的修筑。对此,史迪威早有准备。1943年3月,史迪威从前线飞临兰姆伽。中国驻印军的训练结束了,史迪威将要带着这支从梦想走向现实的军队,打回缅甸去。

  在缅甸瓦鲁班战役中,曾经挑起过卢沟桥事变,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第十八师团,被中国驻印军打得仓促逃窜,溃不成军,师团关防大印落入中国士兵之手。日本军队被打懵了,他们很难相信,一年不见的支那军队会变得如此陌生,如此厉害。

  1943年3月,中国驻印军冲出了野人山,打下了新平洋以后。公路修出了峡谷 ,美国的机械化筑路部队发挥了威力,筑路大军创造了一天推进八英里的奇迹。这是世界上最独特的筑路工程,中国军队每前进一米,公路也随之前进一米。正在推进的中印公路成了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的后勤补给线。史迪威坚信: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坚实的后勤保障。

  1943年4月,当中国驻印军到达孟拱时,遇到了日本军队的顽强抵抗,一年前,中国远征军正是在这里被日本人挡住了回国的道路,逼上了野人山。此时,一个秘密的计划开始了,策划者就是史迪威,两支中美联合突击队出发了,每支部队都有3500人。5月的一个清晨,驻守密支那西郊机场的日军突然遭到袭击。此时,中美联军完成了对密支那机场的合围和包抄。经过几次反复的争夺,相持不下,一个营的援军从天而降,密支那机场终于控制在中美联军的手中。

  中午1点19分,史迪威一声令下,一百架装载着军队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升空,向密支那飞去。只用了两天,空中降下了20000名士兵和230门大炮、上百部汽车和装甲车。日军抛下大批尸体,逃回了密支那城。二天后,中美联军完成了对密支那城的包围。密支那空降成功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同盟国战场。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派来观察小组。一个月后,一场更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被运用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中。

  密支那被攻克。“驼峰航线”的航程缩短一半。运到中国的物资成倍增长。史迪威也荣升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从1944年5月,驻守在怒江防线的中国远征军渡过了怒江天险,与中国驻印军夹击缅甸的日军,最先开始了对日军的反攻作战。

  正当缅甸战场上捷报频传之时,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却节节败退。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以便对付共产党。史迪威看出了蒋介石的用心。史迪威在日记中写道:有什么最能说明中国的这种独特的政治和军事上腐败,那就是1943年末和1944年初在中国东部的大溃败。史迪威感到要打败日本人,必须寻找新的武装力量。他把目光投向了延安。史迪威选择了他以前的助手包瑞德上校担任观察组组长。1944年7月,第一批美军观察组到了延安,他们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的热烈欢迎。观察组建议用美国援助中国的武器来装备共产党军队。

  观察组这一事件,最终加深了蒋介石对史迪威的怨恨。也使史迪威清醒看到中国的未来。他预言,蒋介石政府必将垮台。1944年7月,蒋介石接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份急电:要求蒋介石把中国战区的指挥权全部交给史迪威。并且让蒋介石授权史迪威,去装备中共军队。

  8月,蒋介石复电罗斯福,提出要一位文官担任特使来华商谈指挥权移交的事宜。罗斯福任命了一位在资历和权力都在史迪威之上的政治人物出使中国,他就是赫尔利。10月2日,蒋介石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会议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美国总统立即撤换史迪威。此时,日本人开始进攻贵州,蒋介石暗示要退出对日作战,准备去印度建立流亡政府,而决不屈从于美国的压力。

  采访:重庆史迪威研究中心 敖依昌教授

  近代所有的政治力量,他们的权利基础,是军队。换句话说,即使在抗战期间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他们之所以还有生存的条件,和他们的权利基础,那么他的基础就在于军队。所以军队是政治家军队是政治力量的命根子。如果说史迪威将军掌控了中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或者说蒋介石把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史迪威将军,这无疑就是蒋介石政治生命的终结。

  赫尔利在从蒋介石频繁的会谈中,看出了其中的厉害,他在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强调:我的意思是:如果您在这场争议中维护了史迪威,您将失去蒋介石,并且您还将连同失去中国。一周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复电蒋介石,宣布召回史迪威,由魏德迈将军接替史迪威的职务。史迪威临别时,蒋介石准备授予他青天白日特别勋章,史迪威拒绝了。

  1944年10月21日史迪威离开了重庆。史迪威在他中国之行最后的日记里写到:“走啦!——谨祝胜利,爱你们的美国人约瑟夫﹒W﹒史迪威。”1945年1月28日,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芒友会师。

  同一天,在印度利多小镇,利多公路全线贯通的剪彩仪式刚刚开始。250辆装满物资的汽车从利多开出,利多距离昆明1726公里,一周后抵达中国昆明。蒋介石专程从重庆赶到昆明,在剪彩仪式上宣布,将这条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此时人们并不知道史迪威已经永远离开了中国。人们盼望着将军能够亲临现场,但是,他的吉普车始终没有出现。

  1945年9月2日史迪威在参加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后,打算从日本转道中国,非常想看看他的老朋友和那条魂牵梦绕的公路。美国对此征求了蒋介石的意见,蒋介石的回答是“不同意”。

  1946年10月,史迪威因患癌症在美国去世,享年63岁。

  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电话铃声再也唤醒不了史迪威将军,打字机再也等不来起草作战命令的将军了。噩耗传出,上至各国政要,下至士兵百姓,无不感到惋惜。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6-17 10:50: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绝地反击

下一篇:武大学子随远征军入印度抗日 曾亲历密支那战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