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难民涌向“广州湾”
2015-05-18 10:12:37  来源:湛江新闻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当年湛江人抗击日军使用的大刀。

  这两天,位于赤坎和平路的“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展示了不少抗战时期的物件,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参观。在这些历史物件中,有名人留下的珍贵笔墨,也有日本人投降后留下的军刀,以及湛江人在抗战时使用的大刀。记者走访了部分当年逃难到“广州湾”的市民,并专访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长胡贤光,还原了当年一些片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港口城市相继沦陷,中国的海上交通基本被切断,“广州湾”由于是法国租界,成了当时中国唯一可以自由通商的对外港口,一跃成为出入中国的商业重镇和航运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广州湾”是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海上通道(与空中通道“驼峰航线”,陆上通道“滇缅公路”齐名),是战时中国军事物资和生活物资的重要补给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略的重要门户,全国各地包括港澳的难民千里迢迢,如潮水般涌入,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人士、著名学者、科学家、艺术家、政要等。

  名人逃难涌向“广州湾”

  “广州湾”逃难的路上有许多著名人物。1941年,著名京剧家梅兰芳送15岁的四子葆琛,13岁五子葆珍逃出日寇占领的香港来到“广州湾”。1942年6月,著名政治家、华裔女杰陈香梅(抗日时期美国空军援华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夫人),与姊妹6人一起由澳门从陆路逃往“广州湾”。当时旅店客栈均已注满,难以找到暂时栖息地,被迫租住赤坎英勇路的简陋居屋。陈香梅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典当珠宝兑换现钱,艰辛地生活着。陈香梅在自传的《一千个春天》、《青春岁月》等著作中,叙述了她逃亡“广州湾”的生涯。

  从香港逃难而来的影剧界名流,如鼎鼎大名的薛觉先、谭兰卿、吴楚帆、马师曾、张瑛等一行人为了节省开支,不敢住旅店客栈,住进大德路二横巷一民居,二十多人平铺而挤躺睡一处。张瑛下船后发现散失行李,连衣服都没得更换。吴楚帆则转行当经纪。

  1942年,著名粤剧界泰斗马师曾带着全家大小11人逃到“广州湾”时已42岁,到埠后立即与欧阳俭、罗丽娟、红线女、梁冠南、马师球、甘燕明等组成抗日剧团。马师曾当年回首往事,曾赋诗记述此段逃难广州湾的苦难历程:“银线络流莹,凭栏听雨声。可怜翠袖湿,风舞泪痕轻。”

  著名科学家高士其,历尽艰辛到了“广州湾”,深感“湾民”生活水深火热。解放后,高士其重游旧地,一踏上湛江故土写下了一首感怀诗:“上次到湛江颠沛流离,九死一生;今次到湛江,当家作主,三生有幸。”

  陈寅恪教授带领家眷也是从香港逃难到“广州湾”,他的女儿陈流求在回忆录上陈述:“当年在西营上了码头,并在大排档吃上瓦钵蒸饭分外香,是逃亡路上第一次吃上热饭。”

  著名剧作家夏衍曾在“广州湾”近郊农村当私塾老师。著名岭南派大师高剑父、高其峰、关山月、赵少昂、杨善琛等人逃难到“广州湾”,在“中国大马路”(今九二一路)的大排档聚首庆幸逃离虎口,举杯洗尘。

  著名书画家沈定庵的父亲书法家沈华山带着一家人逃到赤坎中兴路居住,后被飞机轰炸,家人多数罹难。劫后沈定庵回忆当年每每凄然泪下,他难忘“广州湾”,将湛江视为第二故乡。

  “广州湾”成抗战中转站

  据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长胡贤光介绍,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保护、照顾在“广州湾”避难的名人,便成了当时革命的特殊重要工作。其中,联合书局、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等担任抗战时期广州湾政治秘密通讯工作,使大批抗日志士、政经要员、文化精英得以在“广州湾”休养生息,继而安全转移。他们为了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不仅慷慨解囊,其坚忍不拔、仁民爱物之精神亦当记入抗战史册。

  1941年,日军侵入香港,党中央和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多次指示必须全力营救爱国人士。周恩来还提出具体方案:“除了去广州湾、东江外,马来西亚也可以去些人,如去琼崖和东江游击区则更好”。时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的廖承志全权负责营救,他与在港的南方局领导人详细研究撤退方案,分两路撤离所有人员,一些从陆路经宝安转入东江抗日根据地;另一路水上经澳门进入“广州湾”,再转到后方,先后营救了800多人。

  抗战期间,“广州湾”中共党组织出色配合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广州、香港、上海等地沦陷,我国沿海口岸均被日军封锁,内地图书供应受阻,于是我国三大图书出版商: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中华书局开始来“广州湾”开设支店,作为西南各省的图书中转站。

  全国著名的进步书店也在“法国大马路”开设分店,另外私人书店也陆续在海边街开设,如联合书店、正文书局、生生书局、广益书局、大达书局、联谊书局、竞新书局、国华书局等。著名人士邹韬奋、黄秋耘、胡静澜等也在“广州湾”办书店,传播进步思想。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5-18 10:15: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我们反抗只为了要做中国人

下一篇:益阳发现抗日时期桃江的“难民证”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