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父亲记忆中的“12·13”
2020-07-04 10:16:36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文/常小梅  点击:  复制链接

 
    今天是父亲节,我们借助一位女儿的视角讲述一位父亲的故事:

  1937年12月13日,年仅9岁的他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和四个弟弟丧生在日军屠刀下,母亲临死前挣扎着给小弟弟喂最后一口奶,他自己则由一个大家庭的宠儿沦为孤儿。

  80多年来,他是怎样顽强地生活下来,展现生命的坚韧不拔,

  幸存者常志强的小女儿常小梅笔下的父亲的故事:

  一,幼时深受家族长辈们喜爱

  我的父亲常志强出生于1928年2月,小时候住在南京市大光路八宝前街1号。家里有十口人,分别是父亲的曾祖母、祖母、父亲、母亲、姐姐,以及四个弟弟。

  父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当时在南京夫子庙靠近白鹭洲的地方开了个小杂货店。小店经营得不错,依靠它可以养活一家老小。

  父亲常志强是家中长子,很小的时候就被我祖父送去读私塾,因为父亲的悟性好,私塾先生建议祖父把我父亲送到当时的洋学堂读书,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据父亲回忆,那时候我的祖父经常把他扛在肩上,在夫子庙看杂技表演,买各种小零食吃。这是父亲童年中最为得意开心的事。因为父亲聪明乖巧,深受家族长辈们喜爱,是整个大家族的宠儿。父亲的童年原本应该这样一直幸福下去,但因为日军侵占南京,这份幸福只能定格在1937年12月13日之前。

  二,一生中至暗的一天

  1937年12月13日凌晨,南京沦陷。

  强攻中华门多日的侵华日军第六师团蜂拥而入,住在中华门附近的老百姓,成为这座城市沦陷后最早的一批受害者。

  父亲常志强回忆说:“早上日军的大炮铺天盖地向城内轰击,城内一片火海,人们向四处躲避。我的父母拖着姐弟向巷中间一个小防空洞方向逃。片刻,日本兵已经涌进巷子。”

  厄运降临了。我的祖母抱着我父亲最小的弟弟,当时,小弟弟被吓得拼命哭。我祖母就给他吃奶,让他不要哭。就在此时,一个日本兵端着刺刀,一刀戳向我祖母的胸口。顿时鲜血从我祖母胸前咕咕地流下来。日本兵将刺刀拔出,又一刺刀戳向我的祖母,祖母倒了下去。我父亲最小的弟弟被摔到了地上,哇哇大哭。那个日本兵拿起刺刀,对着他的屁股上就是一刺刀,挑起,抛出去几尺远。父亲和他另外几个弟弟吓得哭啊,喊啊。

  父亲哭着喊着跑向被日军用刺刀抛出去的小弟弟的方向。他那三个弟弟不知哪来的胆量,竟然有的抱住日军的腿,有的拽着日军的衣服,有的用嘴去咬日军。“不要戳我妈妈,不要戳我妈妈。”哭喊声一片。日本兵的刺刀无情地刺向那三个年幼的弟弟。

  当父亲将他的小弟弟抱到我祖母面前时,祖母用她无力的手拼命拽她怀里的衣服,她要给最小的孩子再吃口奶。父亲常志强回忆说,当时血泡泡太多,他赶紧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捂着,你坚持一会,坚持一会,会好的。”可是他的妈妈此时已不能说话,渐渐地垂下了头,眼睛也闭上了。

  父亲又去死人堆里找他的父亲。他看到我祖父屈腿跪伏在地上,父亲一边呼喊着:“爸爸,爸爸!”一边用手推了推我祖父。祖父却倒了下去。父亲发现地上有一摊血,再一看,我祖父背后的棉袍上有一个枪眼。父亲明白了,他的父亲已经丧生在日军子弹之下。

  父亲后来和幸存的姐姐辗转躲到难民区。他们后来去王府园找过他们的父母及几个弟弟遇难后的尸体,“红十字会”收尸的人说:“当时有一对母子的尸体,小孩子还趴在母亲身上吃奶,两人冻在了一起,分都分不开。”父亲哭着说:“那一定是我那可怜的母亲和小弟弟呀。”

  1937年12月13日,在父亲常志强一生中至暗的一天,一家6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瞬间被日军夺去了。

  三,几十年鲜有笑脸

  1938年的春节,父亲当年10岁,他姐姐12岁。很难想象,没有父母的生活,两个少年如何继续?

  我曾经问父亲,面对漫漫长夜,他是如何度过的?父亲告诉我说:“刚开始每晚都会痛哭,晚上,想想今天一天的事,想到伤心的事情,就会回忆起父母在世时候的幸福,就会躲在被子里大哭一场。有时白天想到了也会掉眼泪。”

  为了生计,父亲打听哪里有赚钱的小买卖。他去过机场贩卖过油条和烧饼;去南京郊县贩米,然后拿到南京城里来卖,赚取辛苦的差价钱。

  父亲从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中有幸活下来。后来,经堂叔爷爷介绍,到当时筹备建设中的中央化工厂做勤杂工。父亲从学徒开始,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上技术岗位,负责全厂的设备管理。几年后,娶了一个漂亮贤惠的妻子,生了四个娃。

  1961年常志强的家庭照,前排左起:小女儿、小儿子,中排左起:妻子、岳母、常志强,后排左起:大女儿、大儿子、妻堂弟

  “爷爷奶奶被日本兵杀害”,是我们当时所知道的所有关于我爷爷奶奶的故事。因为母亲不让我们兄弟姐妹打听这件事。这是我家几十年来都不敢触及的一个话题,怕引起父亲的悲伤。在我的成长中 ,父亲给我的印象是很少有笑脸的。童年的苦难,占据了他的内心。

  但是,父亲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对我们这些孩子也非常疼爱。他会带我们到夫子庙,给哥哥买空竹,给我和姐姐买荷花灯、兔子灯,还买各种零食小吃。我们家平常做饭做菜都是我妈,但是过节的时候,父亲就登场了。他会做各种好吃的菜,比如糖醋鲑鱼、熏鱼、虾饼、腐乳肉、豆腐皮包肉……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装盘也很讲究,就像艺术品。

  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在生活上养成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是孩提时代受到父亲的影响。

  四,把纪念馆当成精神之家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父亲很想去看看,但是他却放弃了。他说:“我不想去,一到那里就会想起遍地的尸体,满眼的血腥,实在不想去回忆。”

  直到1997年,父亲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他愤怒了,一夜未曾合眼。第二天,他就把写好的材料送到纪念馆。“他们不是不承认吗?我活着,这就是见证。”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从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父亲得知这一消息,非常兴奋。他自己的个体记忆,南京城市的记忆,已经上升为国家记忆。

  在今天纪念馆的雕塑广场上,有一组《母亲的最后一口奶》雕塑,令人震撼:母亲倒在血泊中,挣扎着用最后一点力气去给哭叫的儿子喂奶,终于因流血不止而死去,而可怜的孩子还浑然不觉,使劲地吮吸母亲的乳汁,在寒冷的冬日里,母子俩很快冻在了一起。这尊雕塑的原型就是我的奶奶和小叔。他们的旁边还坐着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在无助地哭喊,这个孩子的原型就是我的父亲常志强。



  父亲老了,他把纪念馆作为精神之家。他经常一个人跑到纪念馆看一看。因为他的亲人们的名字就镌刻在纪念馆那面“哭墙”上。父亲一次次泪眼模糊。

  五,为了铭记开始讲述

  从1997年起,父亲常志强终于打破半个多世纪的沉默,开始向世人讲述那段让他痛彻心扉的苦难遭遇,每次都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声泪俱下。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在王府园指认当年亲人遇害现场

  2005年12月,父亲常志强去日本长崎、冈山、熊本参加证言集会与和平交流。2006年,父亲参与拍摄纪录片《南京》。他还参与拍摄了六集电视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第二集《血海金陵》、第三集《尸山记录》、第五集《为了和平》。张纯如著作中涉及14位幸存者,父亲是其中之一……2016年参与拍摄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2017年参与拍摄《血色1937——最后10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微电影《每个人的“12·13”》……

  南京大屠杀历史已过去80多年,父亲从当年9岁的少年变成了耄耋老人。他有时很固执。有一次摄制组在纪念馆拍摄时,总编导戴波问父亲:“您有什么话要跟年轻人说?希望他们怎样?”父亲说,“这些都不用我说,他们来纪念馆看看就知道了。”

责任编辑:李艳萍 最后更新:2020-07-04 10:41: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罄竹难书:日军在南京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下一篇:83年前,这家日本媒体曾接连4次跟踪报道侵华日军“百人斩竞赛”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