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女英雄血洒火红峪——山东英烈辛锐篇
2015-07-11 09:48:15  来源:中国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  点击:  复制链接

  聪慧好学的大小姐 爱国进步的女学生

  辛锐,祖籍山东章丘县(现章丘市)辛寨人,1918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市,因出生之时正是夏天荷花盛开的季节,故而取名叫辛淑荷。自幼文静敦厚,聪慧好学,受祖父辛铸九(济南商会会长)书法艺术的熏陶,读小学时就表现出绘画和雕刻的潜质,既写的一手好字,又画的一手好画,对刻字也非常喜欢,能够独立完成雕刻作品。

  父亲辛葭舟是一个银行家,也是一名比较积极的进步人士。辛锐是辛葭舟的大女儿,父亲曾聘请当时著名国画家黄固源先生做她的家庭教师。辛锐十六岁时就在济南举办个人画展,并将其收入全部捐给东北抗日将士及东北流亡的同胞,这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中,实为难得。“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开始,辛葭舟带着二女儿辛锐(排行老二)、次子辛树明(辛曙明)及小女儿辛树颖(辛颖)避难滕县。在1938年春天,辛葭舟带着辛锐、辛曙明及辛颖,一同来到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参与到抗日救国的革命洪流中。由于当时的省委机关和部队物资缺乏,生活比较困难,辛葭舟悉数捐出所带钱财,把一切费用全部承包了下来,为部队将士鼓舞了斗志。

  1938年八月底,辛锐和妹妹辛颖进入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第二期学习,她不但学业优秀,并且严于律己,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同年十月分配到山东省妇联任秘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才女还是《大众日报》创刊号报头的设计者,报头上的毛泽东画像也是辛锐创作的,她让山东根据地的人民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领袖。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就是在妇联工作期间完成的,受到领导和广大指战员读者的赞扬。由此,辛锐能写会画的美名,深为广大指战员所知。1938年年底,才华横溢的辛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表达自己的抗日决心,她把自己原来的名字辛淑荷改名为辛锐。寓意她要把自己变成一把锐利的尖刀,刺穿敌人的胸膛。1939年初,辛锐进入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期间认识了自己的伴侣陈明(不幸的是在1941年日寇大扫荡时因山东分局机关被敌人包围,在突围过程中先于辛锐壮烈牺牲)。

  1940年元月,鲁迅艺术学校,战地服务团及第一军分区宣传队,合并成立了山东省军区“鲁迅艺术宣传大队”,简称“宣大”。辛锐在美术组工作,虽然只有五六个人,但是她不辞辛苦,专心致志,夜以继日的积极进行美术宣传工作。她创作的宣传画《老王当兵》等张贴后极受欢迎,对提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的思想觉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当时部队地图缺乏,影响到指挥作战和行军,辛锐就千方百计的复制地图,供部队使用,受到部队首长的称赞。1941年3月,辛锐调任姊妹剧团任团长后,亲自编写了很多自编自演节目,鼓舞了部队士气。为了帮助老百姓破除迷信思想,演出的“万仙会”使老百姓很受启发,也较好地密切了军民关系。

  女战士血洒火红峪

  1941年11月,日军纠集5万人马,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奋力抗敌。山东分局直属机关编为几个大队,凭借沂蒙山的有利地形,坚持游击斗争。辛锐率五大队的一个分队20多位女同志随部队转移。11月30日,辛锐的丈夫、山东战工会副主任陈明在大青山阻击敌人时壮烈牺牲。同日,辛锐的分队在猫头山与日军遭遇,为掩护同志们撤退,她小腹部中弹,紧接着两个膝盖骨受重伤,右膝盖骨全部被打掉。当晚,辛锐被战友抬到山东纵队第二卫生所驻地一火红峪村。

  二所所长刘军(后来任空军总医院院长)及其同志将辛锐抬到聂凤立家。剧团小演员徐兴沛(后任海军旅顺基地通信处处长)负责护理她,小徐见她伤重,眼泪夺眶而出。他紧紧抓住辛锐冰凉的手,哭着说:“团长,您受伤了!”辛锐慢慢睁开眼,轻轻地说:“小徐,别难过,革命就免不了流血牺牲。”

  徐兴沛和二所同志将辛锐送到距聂家半公里远南面的鹁鸽棚洞隐蔽。徐兴沛把煮好的母鸡和花生端到她面前。她刚吃了两三口,又疼得昏迷过去了。徐兴沛急忙叫醒她,一边喂她鸡汤,一边告诉她附近的地形。这个山洞四周乱石纵横,很隐蔽,山洞左上方有个孔,可以看附近的两个山洞,周围民兵布上了地雷。

  说话间,只听“轰”的一声,原来是搜山的鬼子踩响了地雷,接着是一阵机枪声,和鬼子们嚎叫着:“八路的有,快快出来!不出来,死了死了的!”鬼子的喊声和脚步声越来越近,已经走到洞顶的大石板处,徐兴沛担心敌人发现洞口,拿起枪就要冲出去把鬼子引走。辛锐两手抓住他的胳膊,镇静地说:“要沉着!”

  夜幕降临,洞口不远处传来鬼子的说话声,丝丝火光射进洞里,辛锐判断鬼子在做饭,便对徐兴沛说:“是出去的时候了,动作要轻一些。”徐兴沛爬出山洞,敏捷的迂回到敌后,用拉绳拉响了用3颗手榴弹并成的“地雷”。把洞口附近的鬼子炸跑了。徐兴沛到老乡家,买了些煮熟的地瓜干和花生米,回到洞里给辛锐吃。徐兴沛点起火堆,寒冷的山洞顿时充满了温暖。辛锐向小徐讲起自己的经历,如何从一个家庭环境舒适的女学生成长为八路军战士和共产党员。

  辛锐在鹁鸽棚洞住了16天,伤势渐好,但双腿已残疾,不能走路。12月16日这天,二所同志把她接到火红峪村聂凤举家,帮她洗澡,换衣服。12月17日,一股日军突然来火红峪一带搜山。二所同志急忙到聂凤举家,抬着辛锐准备突围。据曾抬辛锐最后转移的韩波(后在鞍山)说:“当时山路崎岖,行走艰难,他们刚跑出150米,敌人就追上来了,机枪打得担架附近的石头直冒火花,辛锐见形势危急,担心二所同志抬着她会受更大损失。”于是辛锐大喊:“放下我,你们快走!”抬担架的同志坚决不肯。辛锐见此急了,厉声命令:“我用手榴弹掩护你们突围,要执行命令!”她朝敌人扔出第一颗手榴弹。二所同志忍痛放下她,趁硝烟向东南方向突了出去。鬼子发现了她:“女八路!女八路!抓活的。”辛锐咬紧牙关,一甩手扔出第二颗手榴弹。一个鬼子军官冲上来,命令士兵捉活的。辛锐照着鬼子官的方向,又扔出第三颗手榴弹,鬼子军官腰部流了血,他捂着腰,气急败坏地狂喊:“枪毙!枪毙!”辛锐正要回身拿最后一颗手榴弹,日军一颗子弹,射进她的胸膛,辛锐倒下了。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第二天,二所的同志和当地乡亲们,将辛锐的遗体,掩埋在距她牺牲处10米的鹅头岭东坡,这个村子叫火红峪。

  辛锐中学——先烈精神振兴教育

  1992年8月,章丘市北部的辛寨建设了当时镇上唯一的一栋教学楼,它的名字就是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辛锐中学。这是以地方政府投资,社会各界捐款共同建成的学校。它凝聚着全乡人民的心血,寄托着家乡父老的厚望。辛锐中学的建成,揭开了辛寨乡教育的新篇章。烈士虽然离开了人们多年,但是家乡人民没有忘记她,并时时以她为荣,让烈士精神永存。多年来,学校在每一年的新生入学之时,都要进行面对烈士塑像宣誓,坚持用先烈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现在学校已经成为章丘市的爱国教育基地,学校设有烈士事迹展室,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凭吊烈士者也络绎不绝。辛锐的先烈事迹一直鼓励着家乡的教育,原先落后的乡镇教育已经走向前台,并在章丘市二十多个乡镇中成为佼佼者。先烈的事迹也鼓舞着家乡人民不断努力进取,目前已从落后的乡镇转变为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已经大显身手,鲍芹等特色产品走向国际舞台。

  辛锐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家乡人民不能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7-11 09:49: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 ”

下一篇:抗战英烈汪雅臣:传奇“双龙队”东北沦陷坚持抗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