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致命的倔强: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2018-04-21 15:55:40  来源:邢超  点击:  复制链接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词来形容晚清那个时代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倔强。“倔强”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那个时代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具有这种鲜明的特性。

  晚清时代的人们大都是倔强的。曾国藩是倔强的,他的行事名言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没有一股倔强的劲头,他和他的湘军是到不了南京城下的。李鸿藻也是倔强的,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坚持按照惯例丁忧27个月,不怕为此失去慈禧对他的器重,不怕失去军机大臣的权位。吴可读更是倔强的,他认为慈禧立载湉为帝不合祖制,后来服毒自杀以死相谏。在那个时代,到处都是“认死理”的人。

  所以,那个时代也呈现出倔强的气质。整个社会在西方文明袭来的时候,表现出保守、顽固的态度,这是晚清“倔强”的主要表现形式。咸丰帝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为此不惜和英法两国开战;倭仁、李鸿藻、叶名琛等士大夫,他们排斥西洋器物,反对社会变革,顽固得几乎不可理喻;广大民众对西方事物始终持排斥的态度,“反入城”事件、“教案”、义和团运动接连爆发。当然,这种“倔强”严重阻碍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脚步。

  晚清“倔强”的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为士人们把儒家学说视为信仰,对中华文明守望、坚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种“倔强”是现在的人们常常忽略的,实际上,它同样改变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比如,曾国藩等人建立湘军,打败太平军,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场胜利;清帝国(包括重要的属国)每每遭遇外国侵略的时候,士大夫们往往齐声喊打,主张“寸土不让”,只有李鸿章等少数人主张克制。

  其实,李鸿章也是一个极其倔强的人。他是一个对洋务充满兴趣的实干家,对他来说,晚清的社会就像是一个泥潭,几乎每做一件事情都要遭遇环境的掣肘,众人的反对。而李鸿章像是一个倔强的斗士,在一个“泥潭”中不避艰难,倾力实干,在中国近代史上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李鸿章身上,与倔强的性格相伴随的是强烈的担当意识,而担当意识是他将洋务进行到底的内在动力。《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国人皆唾骂他,称之为“汉奸”。当时的李鸿章已是古稀之年,有人劝他,“索性退休算了”。李鸿章说:“事情败了,我要退了,国家靠谁呢?”即使要倒下去了,李鸿章身上的担当意识也没有去除。

  在晚清的士大夫中间,这种“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担当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儒家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不但在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人的身上,甚至在李鸿藻、吴可读、翁同龢等所谓的“顽固派”的身上,这种担当意识是如此鲜明地存在着。中国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他们奢望在社会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脊梁支撑起没落中的清帝国,而支撑他们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士人情怀。

  很多人或许不会意识到,中国今天仍然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状态,实际是得益于晚清的倔强。从整个的世界历史来看,19世纪是西方势力肆虐的时代,印度、奥斯曼等古老大国要么被征服,要么分崩离析,只有清帝国基本保住了“大一统”的国家形态,留给后人1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蒙古从中国版图中独立出去),这与晚清所表现出的“倔强”是分不开的。

  我试图寻找晚清“倔强”的原因。后来,我逐渐发现,晚清的“倔强”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密切相关的。由于特殊的政治地缘、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原因,在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是异常坚固和坚韧的,它通过意识、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方式与绝大多数人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正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有着独特的社会结构,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社会在向近代化、现代化迈进的时候,才充满艰难,命运多舛。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我们应该用平常之心、同情之心去看待晚清那个时代。实际上,在晚清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迫不得已的困惑,都有难以言表的苦衷,极力挣扎又互为障碍。在充满惯性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显得毫无力量,但是他们都有所坚守,有所向往。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晚清时期中国人所表现出的“倔强”没有随着帝制时代的结束而消失,它贯穿于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人们在那个时候拥有的困惑,我们今天同样拥有。比如,如何看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中华文化,中国应该如何与世界相融合,如何解决进步与稳定的矛盾,如何平稳驶出历史的“三峡区”。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说,我们两只眼睛看晚清,就是两只眼睛看自己!

  第二次鸦片战争仍然是两种权威的较量:中国皇帝仍然把自己看作是天朝的君主,而欧洲人已经习惯用枪炮解决纷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次战争的后果是惨痛的:大片的国土被割让出去,圆明园被烧了,咸丰皇帝死在了热河,再也没有回来。

  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次猛烈的撞击,感觉到疼痛了,王朝才有了一些振作:和西方平等地交流,尝试着和洋人打交道,小心地和外部世界相融合,所谓的“洋务运动”也在几个有权势的人手中逐渐开展起来。

  第一章 一个人的战斗

  他是一个倔强敬业的人

  咸丰帝,即爱新觉罗·奕,是标准的苦命皇帝。首先,他10岁的时候亲生母亲便去世了,此后由静皇贵妃,即奕?的亲生母亲抚养。再有,因为幼年时骑马受伤,落下残疾,奕有些轻微的跛脚。应该说,这样的幼年经历对其性格的形成是有影响的。奕和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奕?一起长大,却远不如奕?聪明、机灵、勇敢,在争储方面处于劣势。所以说,奕从小便命苦。

  但是,奕有一位好的老师,工部尚书杜受田。杜受田深知道光帝的心思、喜好和看人标准,嘱咐奕不要和弟弟在才干方面争高下,要“藏拙示仁”。据说,道光帝曾经和奕、奕?兄弟俩一起打猎,看到奕?满载而归,奕詝却两手空空,便向奕询问原因。奕说:“春天是动物繁衍的季节,这时候去猎杀它们,实在是残忍,我不忍下手。”

  道光帝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皇帝,被奕刻意表现出来的仁爱之心打动了。后来,他便立奕为皇太子。1850年,道光帝驾崩。奕继位,颁布诏书,以第二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他被后人称为咸丰皇帝。不料,咸丰帝刚刚登基,洪秀全等人在广西举起造反大旗,对北京城里的满族清贵族形成很大的威胁,太平军的北伐军甚至打到了天津。从此,咸丰帝一直处于担惊受怕的境地,直到驾崩的时候,他也没有看到太平天国被平定。

  从咸丰帝的一生去看,他在处事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意气用事,二是胸无韬略。对于一个国君来说,有这样两个特点是大忌,会给国家带来大祸。咸丰帝登基之后,对于外国人,马上显示出比他父亲更为强硬的态度。他罢免了一些对外国主“抚”的官员,其中最重要的官员是穆彰阿和耆英。穆彰阿被罢免了首席军机大臣的职务,永不叙用;擅长处理“夷务”的耆英被降为五品顶戴。

  太平天国起义很快爆发了,整个朝廷的注意力转到了广西、湖南、长江流域,好在西方人没有趁机滋事。实际上,西方人对清王朝并非没有怨言,只是引而不发。《中英南京条约》订立之后,中英双方的纷争持续不断,甚至因为“反入城事件”发生武装冲突。英国人的不满主要是:中英双方的贸易量受通商口岸的限制;鸦片贸易没有合法化;英国公使不能和清朝中央政府直接往来。

  英国人之所以没有马上翻脸发作,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英国人看到中国内乱爆发,担心向清王朝施加压迫,会导致中国局面更加混乱,这对于英国在华贸易是不利的;另外,英国人也在耐心观察整个战局的变化,观察太平天国对于西方的态度,希望在局势明朗之后决定自己的一系列政策。

  第二个原因是英国人在等待“修约”的时机,想通过修改条约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中英双方并未在已经签订的条约中规定可以对双方的条约进行修改,只是《中美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中英双方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其中准许英国人“利益均沾”,英国人便认为自己有了12年后“修约”的权利。《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按照这个逻辑,英国人在1854年便可以要求清政府修改条约。

  经过初步试探,英、法、美等国公使感觉太平天国对他们的态度并非友好,太平天国未来的形势也不被看好,所以西方国家仍然承认清朝政权,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进入1854年,英国政府要求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要求。4月17日,包令照会清朝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进行“修约”谈判,同时提出准许外国人进入广州、租地等清政府一直未予答复的要求。

  叶名琛,湖北汉阳人,1807年出生。1835年中进士,接着被选入翰林院。1838年,叶名琛被外放做官,曾经在湖南、江宁、广东三地任布政使,1848年授广东巡抚,时年只有41岁。1852年,徐广缙赴任湖广总督,叶名琛署理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第二年,改为实授。从这份履历看,叶名琛的仕途非常顺利。

  叶名琛是个怎样的人呢?《清史稿》说:“名琛,性木强,勤吏事,属僚惮其威重。初以偕徐广缙拒英人入城被殊眷,因狃于前事,颇自负,好大言,遇中外交涉事,略书数字答之,或竟不答。”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勤奋敬业、倔强自负的人。

  叶名琛对待西方人的态度是颇为强硬的,因为皇帝对外国人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了。耆英主“抚”,在咸丰帝登基后失去了原来的职位;他本人追随徐广缙,不向英国人示弱,被加官进爵。看到如此鲜明的对比,谁都能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接到包令的照会,叶名琛拒绝了英国人入城、租地的要求,对“修约”之事不予答复,为了不让英国人乘机进城,他甚至不愿在广州城内接见英国公使。

  为什么被称为“亚罗战争”

  遭到叶名琛的拒绝,英、法、美三国决定共同采取行动,前往北京,向清廷直接提出“修约”的要求。英、法、美三国之所以走到一起去,能够形成联合阵线,是因为清政府和三国签订条约的时候,本着“一视同仁”的想法,允许他们“利益均沾”。

  1854年10月15日,三国代表一起北上,到达天津海河口,在那里向清朝皇帝提出“修约”要求。英国人的要求有18款,主要是:中国内地全面对外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同意英国公使进驻北京;重新商定关税则例;允许英国人进入广州城,等等。美方代表向清政府提出11项“修约”要求,远远超出“稍有变通”的范围。

  咸丰帝态度强硬,只是同意可以就三两个枝节问题双方商量,其余要求全部予以拒绝。在咸丰帝看来,首先不能接受的是外国公使驻京,然后是开放内地,允许洋人入城;至于关税则例等经济方面的问题,甚至是鸦片是否合法化,表示都有商量的余地。

  现在的人们大多会感到疑惑,因为以现在的眼光看,外国公使驻京、开放内地、洋人入城等要求是正常的,不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而咸丰帝认为可以让步的要求倒是决不能轻易答应的。鸦片的危害不说自明,关税税率则事关朝廷的财政收入,事关民族工商业的竞争能力,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不能轻易答应。

  咸丰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呢?应该说,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既有现实面临的难题,更有观念陈旧的缘故。在咸丰帝和他的大臣们看来,如果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开放内地、洋人入城,这些行为必然会冲击“天朝上国”的运行体制,冒犯“天朝”的尊严。在晚清的大部分时间里,清朝仍然拥有很多属国,仍然按照天朝体制在运行。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就意味着清朝与其他国家是平等的关系,天朝体制便很难继续维持,因此带来的既得利益便要失去,包括咸丰帝内心的虚荣。对于咸丰帝等人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

  咸丰帝不愿意让外国公使驻京,对此感到害怕,怕得要死,其中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观念陈旧、顽固不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对清朝皇权的冲击远远没有原来想象的严重,咸丰帝的儿子照样坐在紫禁城中的龙椅上,清帝国的属国仍然保有。

  咸丰帝是一个脑瓜陈旧的皇帝,他把来到海河口的三国代表拒之门外。三国代表深感无奈,等待了一段时间,只好转头南下。英、法两国并非不想使用武力,只是两国当时正忙于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东顾;美国人倒是确实不愿对华动武。想到叶名琛态度恶劣,三国代表没有再去广州。三个国家的第一次联合“修约”活动遭到失败。

  洋人的离去给了朝廷和叶名琛一个错觉,认为洋人欺软怕硬,伎俩不过如此。咸丰帝、叶名琛等人不懂得国际交往的常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一旦把双方沟通的通道堵死,那么双方的纷争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又一场中外战争向清王朝靠近了。

  进入1856年,清政府和英、法等国所面临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政府方面仍然看不到彻底平定太平天国的希望,英、法两国却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能够从对俄战争中腾出手来,以实现其“修约”的愿望。因此,当美国代表伯驾联络英、法两国公使继续北上,就“修约”事宜进行活动的时候,英国公使包令拒绝同往,认为这是白费力气,不会有任何效果。他给伦敦写信说:“如果要郑重其事地努力扩大和改进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兵舰是绝对必要的。”

  7月1日,美国代表伯驾独自北上,继续活动。他在上海逗留了3个月,一事无成,被告知要回到广州和两广总督叶名琛商谈。不过,这一次咸丰帝态度变软,要求叶名琛“可择事近情理无伤大体者,允其变通一两条,奏明候旨,以示羁縻。”叶名琛则认为,双方差距难以弥合,没有“稍加变通”的办法,他只能“坚持定约”,设法钳制。

  美国代表仍然无法取得和清廷的沟通。当美国代表一筹莫展的时候,英国公使包令再次向伦敦做出战争请求:“一支代表缔约国各自国家的威武舰队,应于明年五、六月会同于北直隶湾(渤海湾)。”战争距离清王朝更近了。

  10月8日,中英双方在广州附近再生冲突。这一天,清水师在广州江面上检查了“亚罗”号划艇,从船上带走了12名水手。“亚罗”号划艇是一艘海盗船,12名水手中有3人是众所周知的海盗,这是清水师对“亚罗”号划艇采取行动的原因。

  英国领事巴夏礼马上知道了此事。巴夏礼于1828年出生于英国斯塔福德郡,1841年来到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担任璞鼎查的随从。后来,他长期在中国从事翻译等工作。1856年,他被任命为英国驻广州领事。

  克里米亚战争是1853-1856年之间,英、法、奥斯曼等国与俄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一般被认为是世界史中的第一场现代化战争。最后的结果是英、法等国取得胜利,俄国大败。

  巴夏礼是一个性格容易冲动、过分自信的年轻人,他马上做出反应,以“亚罗”号划艇曾经在香港登记,是英国船只为由,要求清水师释放全部被拘押人员。巴夏礼的要求遭到清朝水师的拒绝。于是,巴夏礼一方面向英国公使包令报告,一方面致信叶名琛,称清朝水师在检查过程中扯下了英国国旗,要求清地方政府赔礼道歉,释放所有被拘押人员,并保证此后不发生此类事件。

  这本来是一不大的事件,并且通过双方协商可以解决。可是,在中英双方存有积怨的状况下,“亚罗”号事件成为一个敏感的事件。其实,英国公使包令此时已经知道英国没有权利对“亚罗”号划艇进行所谓的保护。10月11日,他在给巴夏礼的信中写道:“经过调查,看来‘亚罗’号是无权悬挂英国国旗的,允许它这样做的执照于9月27日满期,此后它就无权接受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第2卷)

  可是,包令不想把这个事件放过去,认为可以借题发挥,借此挑起事端,“希望能在浑水中摸一些鱼”。10月16日,包令和巴夏礼商量:“我们可否利用这个机会,提出入城问题呢?如果可以,我就准备和全部舰队一齐赶来。我认为我们现在有了一块踏脚石,如果安排得当的话,我们就可以达到重要的结果。”

  因为存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当清朝水师释放了9名被拘押的水手之后,包令仍然不答应,拒绝接收这些水手,要求中国方面释放所有被拘押人员,并且赔礼道歉。因为赔礼道歉关系国家尊严,叶名琛坚决拒绝了英方的无理要求。10月16日,包令照会叶名琛,提出:“如不速为弥补,自饬本国水师(英国舰队),将和约缺陷补足。”

  这里所言“和约缺陷”,即是指英方关于入城、租地等原来的要求。从这份照会中可以看出,包令是在借题发挥,意图昭然若揭。10月21日,巴夏礼致书叶名琛,要求在24小时内做出答复,如不满足英方要求,英方将采取武力行动。

  叶名琛坚持原则,却对英方的意图缺乏洞察。10月22日,他做出一定让步,允诺释放所有被拘押水手,但是拒绝向英方道歉。于是,包令向英军舰队司令西马(Michael Seymour)下达命令,要求其进攻广州。“亚罗”战争爆发了。

  “亚罗”战争是外国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称呼。中国史学家之所以把这次战争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因为前面有过鸦片战争,顺延下来,如此称谓。

  他撑起两根硬骨头

  1856年10月23日,西马率领3艘军舰沿广州内河而上,越过虎门,攻打广州附近的清军炮台。闻听这个消息,叶名琛镇定自若。当时,他正在阅看武乡试,只是淡淡地说:“必无事,日暮自走耳。”然后继续观看。

  10月24日,叶名琛听着远处的炮声,继续阅看武乡试,嘱咐清军“不可放炮还击”,任凭英国军舰轰击清军炮台,距离广州城越来越近。叶名琛的气定神闲大体来自他对英军行动的判断:“日暮自走耳”。

  英军没有自走,而是兵临广州城下。25日,叶名琛下令中断中英贸易,以此回应英军的炮击。27日,西马照会叶名琛,提出入城的要求。叶名琛不予理睬。当天下午,英军炮击两江总督衙署,并且保持每十分钟炮击一次的频率,以此向叶名琛示威。因为遭受炮击,衙署内的清兵衙役四处逃匿,只有叶名琛端坐二堂,凛然自若,不避炮击。这真是一幅令人肃然起敬的画面。

  端坐二堂的叶名琛有着怎样一种心态?想必是一身正气。的确,从他的角度看,他没有做错什么。英国人为了达到“修约”的目的,蓄意挑起事端,作为中国的官员理应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要敢于面对,不能软弱怕事。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士人的要求,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叶名琛坐在那里,不能简单揣测他毫无畏惧之心,只怕他和曾国藩一样,心中默念一段“挺经”: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叶名琛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咸丰帝对洋人板起面孔,曾经下达谕令给他:“坚守成约,断不容以十二年变通之说,妄有要求。”他只能遵令执行,否则只能走人,耆英就是前车之鉴。作为负责通商事务的钦差大臣,叶名琛和朝廷是有一套对付洋人的“默契”的:朝廷唱红脸,叶名琛唱黑脸;皇帝和颜悦色,得罪人的事由下面的人去做。这种“默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外国人要求派驻公使常驻北京,直接和清廷打交道,不愿面对态度恶劣的叶名琛等人。可是,出于尽忠的考虑,叶名琛等人必须为皇帝扛事,义无反顾地扮演黑脸。扮演黑脸的终极做法是:任凭炮声起,稳坐衙署台,把黑脸做到底!

 

  两广总督叶名琛

  叶名琛身高1.8米,肥硕,留着中国式长而薄的胡须,前额缩入,头颅甚大,耳轮圆形,后脑稍涨满,头发稀少,不留长指甲。杏圆眼是他相貌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黄宇和,《两广总督叶名琛》

  另外,叶名琛考虑朝廷的处境,认为“打不还手”是对付洋人的唯一办法。对于叶名琛当时的思想,同时代的薛福成认为是这样的:

  默念与洋人角力,必不敌,既恐挫衄以损威,或以首坏和局膺严谴,不如听彼所为,善藏吾短。又私揣洋人重通商,恋粤繁富,而未尝不惮粤民之悍。彼欲与粤民相安,或不敢纵其力之所至以自绝也,其始终意计殆如此。(中国史学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丛刊》第1册)

  叶名琛认为和洋人较量,朝廷肯定会失败的;失败了会损害朝廷的威严,他或者被加以破坏和局的罪名遭谴责,不如随洋人的便,不去理他,把自己的弱点藏起来。叶名琛又认为洋人重贸易,贪恋广东一带的富裕,也害怕广东一带民众的彪悍。他们希望与广东一带的民众相安无事,可能不会让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叶名琛始终是抱着这样的思想处理眼前的事态的。

  叶名琛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其根本原因还是清军“必不敌”,不如“藏吾短”。所以,他决定“一个人去战斗”。此刻,咸丰帝被太平天国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再不愿意听到烦心之事,如果叶名琛把洋人挑衅的事情如实汇报上去,大概要收获一顿臭骂,说不定要丢掉权位。既然判定洋人不过如此,叶名琛认为不如自己一个人扛着,等整个事件过去了,再把事情经过“装裱”一番,向上做一汇报,皇帝会体察自己尽忠之心,不但会保住目前官位,加官进爵也有可能。

  从叶名琛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看,他的思想大体如此。叶名琛的错误之处是过于迂腐,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看破洋人的底蕴,洋人的伎俩不过如此,只不过在广州放几炮,“必无事,日暮自走耳”。

  今天的人们肯定会看清叶名琛的糊涂之处,而在当时,叶名琛有这样的思想是完全正常的,因为那时的人们实在看不清中外的形势。有这种思想的人不只是叶名琛一人,就连以深思熟虑著称的曾国藩同样持有这种思想。1857年,曾国藩在给左宗棠的信中说:

  自古称国富者,以地大为富;兵强者,以人众为强耳。英夷土固不广,来中国者人数无几,欲恃虚声以慑我上国。……此次确斗,彼必不能坚守,此后官兵之气日强矣。往时徐松龛中丞著书,颇张大英夷,筠仙归自上海,亦震诧之。鄙意彼(英法联军)蹈“骄兵”、“贪兵”二忌,恐不能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札》)

  这段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国家富强是指地大人多。英国国土面积小,人数不多,无非是虚张声势,吓唬我们天朝上国。……此次战争,他们肯定不能坚守。过去徐继畲著书,夸大英国人的实力,郭嵩焘从上海回来,对英国人的实力也感到惊诧。我认为英法联军犯了“骄兵”、“贪兵”两大忌讳,他们在中国是不会长久的。

  连曾国藩这样的人物都出现如此错误的判断,我们也不要过于责怪那个固执的叶名琛。要是认为叶名琛只知道端坐二堂,也是小看了这位钦差大臣。叶名琛领导了1849年的“反入城”事件,取得了对付洋人的经验,认为发动群众是一个极好的办法。从二堂上走下来,他发布公告,动员民众:“英夷攻扰省城,伤害兵民,罪大恶极。但凡见上岸与在船滋事英匪,痛加剿捕,准其格杀勿论,仍准按名赏三十大元,解首级赴本署呈验,毋稍观望。”广州民众同样排斥洋人,逐渐聚集起来。

  英军持续炮击两广总督衙署,于10月28日将新城城墙轰塌一处,10月29日下午,百余名英军进入新城,对总督衙署实施抢掠。叶名琛因去文庙进香,躲过了这次针对他的军事行动。因为兵力不足,英军无法占领广州,只好于当天从城中撤出。

  英军之所以不断炮击总督衙署,甚至到衙署实施抢掠,主要是逼迫叶名琛谈判,迫使其答应入城、租地等要求。可是,包令万万没有想到,不管英军采取怎样的行动,叶名琛不为所动。正如叶名琛所料想的那样,英军兵力不足,不能实施更大的军事行动,所以首先沉不住气的是包令。包令一方面命令英军炮击总督衙署、清军炮台,一方面接连照会叶名琛,提出道歉、入城、租地等要求,希望得到答复。

  叶名琛的态度始终如一,坚决拒绝。11月17日,包令实在沉不住气了,乘坐军舰来到广州,要求入城会晤叶名琛,坐下来谈一谈。叶名琛照例拒绝。可以想象,当时的包令是何等无奈和沮丧。

  英军对叶名琛无可奈何之际,自己开始陷入麻烦之中。广州的清兵、民众被动员起来,不断袭击英军舰队。12月15日,愤怒的广州民众放火烧毁了英国商馆,“二百余年的洋场,尽成灰烬”。一艘由广州开往香港的邮轮遭到袭击,被洗劫一空。

  因为不断被骚扰,1857年1月12日,英军放火烧掉了商馆附近的民房数千间,更是激起民愤,香港的华人纷纷离去,声称断绝和英国人往来,不做买卖,不售食物。西马率领的舰队为了避免遭受袭击,惶惶然退出了广东内河。

  叶名琛硬是等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他胜利了。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他上奏皇帝:“防剿英夷水陆获胜,现在夷情穷蹩。”咸丰帝不知内情,闻奏大悦,谕令叶名琛:“如该酋(包令)自知理亏,悔罪求和,并罢议进城,只可俯其所请,以息兵端。不可意存迁就,致该夷故智复萌,肆行要挟。”咸丰帝被蒙在鼓里,声言对英国人不要迁就。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频频出现的荒唐情景又一次再现了,说明“天朝”体内的毒素依然存在。

  直到此时,咸丰帝和叶名琛仍然看不清国际间的大势,被虚假的胜利所蒙蔽。他们放松了警惕,浪费掉了大把的备战时间,对可能到来的战争毫不在意。不久,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倏尔来到眼前,那时国家遭遇了灾难,他们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延伸阅读

  叶名琛动员民众的一份布告

  英人前贴伪示,系与官理论,与百姓毫无干涉。试思烧毁炮台,轰击城垣,是以理论乎?焚海边一带及新城行店房屋至千余间之多,烧货物估值不啻数百万两,当与百姓毫无干涉乎?

责任编辑:张世昌 最后更新:2018-04-21 15:56:3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甲午战争清朝的武器装备到底如何?

下一篇: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保险丝一样的命运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