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白崇禧眼中的淞沪会战
2017-04-24 16:08:45  来源:当当网书库  点击:  复制链接

  (一)淞沪会战之经过

  二十六年八月四日我奉委员长电召飞抵南京,委我任副参谋总长职。当时情形日日紧急,日本在河北、绥远、平津一带挑衅不已。我最高当局知日为贯彻其大陆政策,必不会停止侵华之行动,于南京召集全国将领开会,表示决心抗战。各将领归去后,秣马厉兵动员调遣待命抗敌。八月九日,敌武装官兵侵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滋生事端,与我方保安队发生冲突,藉此集中多艘兵舰,并以陆战队登陆,要求我撤退驻沪保安队,我严词拒绝。八月十三日,敌遂集结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向我保安队进攻,淞沪战事即告发生。我为应付事变,命张治中部三个师向上海增援,初期我以优越之兵力一度进展至汇山码头,八月二十二日晚,敌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及第八师团之第四旅团,第一师团之第一旅团于川沙、狮子林、宝山等地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之线南犯,我方续以陈诚部增援,二十四日起开始反攻。上海地狭薄海,敌人陆、海、空联合作战,极易发挥威力,我军反攻因而未能奏效。后以敌人之增援部队陆续增加,敌以主力进攻罗店。十九日罗店陷,我军退守闸北、江湾、庙行、王庙、双草墩一线。九月中旬,第三战区副司令官顾祝同将军(司令官原为冯玉祥,冯调任第六战区司令官后,由委员长兼任),指挥张发奎、朱绍良、薛岳、罗卓英、刘湘(本人未至前线)、廖磊(松沪战事发生后月余始到达上海)等之集团军与敌对峙于北站、刘行、浏河之线,当时我军力若每一集团军以三军计算,共十八个军,若海军以三师计,共五十四个师。敌人之兵力至九月底共聚集二十万人,并与强大之海、空军力量配合,故以优越之势,突破我庙行、江湾之防线,我军乃向蕴藻滨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转移。

  我军转至新防地续与敌相持,战斗激烈。我军因乏现代化之武器,全赖血肉之躯与之相抗,所以伤亡甚重。后因敌人火力猛烈,我军被迫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之线撤退。此时,我方兵力分中央、左、右翼三路兵团。中央兵团向小南翔撤退,因制空权操之敌手,敌机日夜侵扰,遂与左翼兵团续退至青浦、白鹤港。当时因联络困难,下达命令较迟,各部准备不周,撤退秩序甚为混乱,是以青浦、白鹤港之线不守,乃向吴福线之既设阵地撤退。当时以受敌机日夜跟踪之威胁,各部队撤退秩序更为紊乱,以致吴福线又告不守,而续退向锡澄线。十一月九日敌迫近锡澄,中央见部队伤亡重大,于敌人强大空军之威胁下又无法作战,乃下令撤退淞沪战场,部队主力向浙、皖、赣边境撤退,一部沿京沪大道向南京撤退,参加守城。上海抗战至此告一结束,历时二个月又二十六日。上海抗战原计划本是节节抵抗,故有既设阵地如吴福线、锡澄线,后因敌人掌握空权,行军不易,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复以命令下达仓促,部队准备不周,故原计划尚未实现便开始撤退。

  (二)双方战斗序列

  以上是淞沪战役之大概,今列敌我双方之战斗序列如下:

  1. 日本之战斗序列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

  第三师团师团长:藤田进

  第六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

  第九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

  第十一师团师团长:不明

  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

  第十六师团师团长:藤江惠辅

  第十八师团师团长:林茂清

  第一○一师团师团长:齐藤弥平太

  第一一四师团师团长:末松茂治

  第一后备兵团、重藤支队、冈畸支队、伪靖安军一旅、李春山旅、于芷山旅共二十万人以上,飞机二百余架与优势之海军。

  2. 国军之战斗序列

  第三战区长官司令:冯玉祥(后调第六战区,蒋委员长兼长官司令)

  副长官司令:顾祝同

  前敌总指挥:陈诚

  作战部队:张发奎集团军、朱绍良集团军、廖磊集团军、薛岳集团军、罗卓英集团军、唐式遵集团军

  (三)淞沪战役之检讨

  1. 对日军之检讨

  (1)敌人利用淞沪沿海之形势,发挥陆、海、空三军种联合作战之威力,以装备之优良,训练之纯熟,发挥各兵种在战场上之战力,予我军创伤甚重。

  (2)日军官兵在战场上均能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有武士道与大和魂之精神,深值钦佩,彼虽为我之敌人,亦应取其所长而效法之。

  (3)敌人之纪律太差,对民众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我军虽装备不如敌人,因日军之行为所激起同仇敌忾之心理,却为抗日战事中激发精神之利器。

  2. 对国军之检讨

  (1)国军官兵深具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于淞沪战场虽制空、制海权操之于敌手,而我方之装备训练亦远不如敌,然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

  (2?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藉的全是爱国精神。自八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九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月征服之迷梦。

  (3)我军因无空军掩护,炮兵又少,攻坚非常困难,抗战期间,我军攻陷敌人坚固阵地之战役,固不乏其例,如昆仑关与密支那两战役,但终为少数,考其原因乃在于武器不如敌人。

  (4)日军炮火猛烈,又有空军掩护,我军进攻效果很小。

  (5)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我军在淞沪作战,装备虽居于绝对劣势,因为英勇抵抗,赢得国际间一致之赞誉,今列举数条如下:

  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伦敦海通电云:此间各报对上海前线华军于猛烈抵抗后,能按照预定计划,作最有秩序之撤退至业经布置妥当之防线,一致表示钦佩。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特别提出华军之英勇抵抗,并称日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即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十一月二十八日伦敦路透社电云:《泰晤士报》同日社论,对淞沪战事之最近一幕有所评论,先论本报对于此次上海作战中国部队之英勇智谋表示最大敬意,继谓日军欲使沪华军当局部之有计划退却变为总溃散,殆将感力尽精疲之苦。日军之最大与唯一目的,在摧毁中国陆军,使之不复有坚强有效之战斗力,苟无以达此目的,则土地纵有所得,亦无多大关系。日军纵谓杀死华兵甚多,纵谓上海战事此后不必再延长,然实则未必如是,上海十周血战,将有一日证明中国已安置从来未有的兵力之基础矣。华军现已从滑稽故事之迷雾中,脱颖而出。……虽华军大部系现犹训练未充足,武装未齐备,并因无力量购置雨衣,携雨伞(指川军)与俱,虽如此犹能抵抗现代化之武器,作有秩序之撤退,此种精神将在中国各处发生影响。

  十一月二十八日路透社伦敦电云:《新闻记事报》同日社论称,华军在沪抵抗日军攻击之战绩,实为历史中最英勇光荣的一页,沪地华军之忠勇抗战,当可感动参加九国公约会议之诸代表,为维护国际法起见,同取均势之坚决立场,各国有较中国所有更强之武器,力能发起对日之国际抵制,此举可使日本早日屈膝,而迫令放弃侵略之狂暴行为。

  以上是英国报纸对沪战之批评与推崇。这种国际间之同情,与国内人民抗日情绪得到安慰,全是三月来淞沪抗战牺牲三十万部队之悲惨结果。

  上海战场撤退之后,蒋委员长对战地之转移,有下列之训示:

  (1)此次淞沪战争已给日人绝大之打击,充分表示我们军人为国家为主义决死抗敌的精神;

  (2)纪念光荣战死之官兵,就要继续他们牺牲的精神,完成他们的遗志;

  (3)高级将领应加倍勤劳,认真研究,改进部队的缺点,讲求有效的战术,以减少官兵的伤亡,增大战斗的力量;

  (4)今后作战注重之要点:此次上海阵地转移,我们已移至沪战最后一线,大家应抱定牺牲的决心,誓死固守,与上海共存亡。

  (四)战场杂记

  抗战时期因为制空权操于敌人,我方之陆、海军之活动完全受了限制。空军更不敢白日活动,只能在夜间出袭。陆军若是白日行动,因无空军之掩护常受敌机轰炸骚扰而前进困难。当时之情形,在白天不但陆、海军缺乏空军之掩护活动极难,就是战场指挥官也在白日行动甚为不便,因为敌机只要见有车辆活动便盲目扫射。我印象最深刻之一次是我奉蒋委员长之命赴第三战区视察。汽车由南京出发,行至昆山附近时天刚拂晓,为预防敌机袭击,我们取下吉普车车篷,我监视顶前上空,其他随从人员监视左、右、后上空。突然有敌机数架由云层中急降而下,幸而我们事先有所准备,立即跳车,快步藏于公路两旁之稻田或树林中。刚一离车,车身便被敌机机枪扫射命中,损害不重,待敌机过去,我们才继续向上海前进。

  淞沪抗战时,我以副参谋总长身份常奉命至前线视察战况。是时,冯玉祥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是副司令长官。我第一次抵达前线时,礼貌上先拜会战区长官,冯不在,我以为冯外出巡并不在意,与顾副长官讨论战况、敌情后而至前线视察。第二次奉命又到前线视察,我照例拜会冯玉祥,他还是不在。此次,我忍不住向顾副长官说:“委员长要我前来慰劳他,并听取他的意见,何故两次不见?”顾说冯因为怕空袭,白天不在战区长官部,住在离上海约一百五十里路之宜兴张公洞,除偶尔夜间到战区长官部,白天从未来过,私章交给顾副长官,公事由顾处理。顾告知我,如要见冯,非至宜兴不可。遂乘汽车专程至宜兴见冯,车行约二小时抵张公洞与冯相见。张公洞是石岩洞,面积甚大,可容纳一二千人。我转告委员长慰劳之意后,冯未有何表示,我当时心中忖度,是否第三战区之部队都是中央部队与西南部队,冯指挥不灵而不到战区?我回至南京与何总长(应钦)商量,我以为西北部队如宋哲元、石友三、石敬亭、孙连仲、刘汝明、冯治安等有爱国之热诚又是冯一手造成之部队,他们对程潜之指挥素来不大接受。不如在黄河以北、山东北部、河北等地,开辟一新战区——第六战区,由冯负责,兵力若连同韩复榘部至少有十五万人以上。何总长同意我的说法,我们遂向蒋委员长建议,也蒙采纳。我征求冯之意见,冯亦很高兴。讵料命令发表不久,冯刚乘津浦路北上,韩复榘即有电到中央反对此事,宁愿隶属第五战区(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中央之命令已经发表,而韩复榘又表示反对,只好将韩之一部不纳入第六战区。给韩以山东省主席兼集团军总司令。冯就职不久,宋、石等西北军纷纷向中央密电反对,过去宋、石等在程潜之指挥下虽不太受命,然情况尚称良好,如今对冯甚畏惧而不信任,则事态更形严重。宋、石等为冯旧部,所以反对他有其道理,譬如冯畏敌机轰袭,指挥所每日换地点二三处,每当换一次地点,全军的通讯网便需变更,所以各军常与指挥所失掉联络而无法报告军情。由此可见他怕飞机是事实,在第三战区时如此,到了第六战区还是如此。

  各方反冯之密报皆直接上达委员长,委员长衡量如此发展下去,影响很大。一日召见我,告诉我各方之反应,委员长说:“解铃还是系铃人。”要我打电报请冯回京。冯回到南京,委员长授意我向他转达他的部下不信任之意,希望他辞职,当我转告冯,幸而他无异议接受,可见冯在第六战区一定遭受困难,才肯辞战区司令官之职务,专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职。冯解职后,第六战区之部队分散至各战区中,当时之各战区计有:第一战区(司令官程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第三战区(司令官委员长兼),第四战区(司令官原是何应钦将军,后改为张发奎),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以后,第六战区改设在武汉。

  淞沪会战时,军队高度表现了大无畏之精神,人民所表现的也是慷慨捐输。凡部队所需要的无论食物,或是防御用品如麻袋、沙包、铁丝网等无不是无条件贡献,这种爱国热诚无形中鼓舞士气不少,至今犹令我深为感动。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4-24 16:11: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为何日军隐瞒损失?淞沪会战日军伤亡4万,你信吗?

下一篇:淞沪会战若干问题的探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